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设计密码
对每个即将毕业或刚刚入行的年轻设计人来说,职场之路似乎要比其他行业更难走一些。有人只凭几件作品便能一炮而红,也有人打拼几年依然默默无闻。然而,大部分的人并不是缺乏才华,只是不懂得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从丑小鸭一跃成为白天鹅。 魏来的这本《设计密码》文字不多,但内涵极广,从顶顶重要的毕业设计讲起,直至经历了无限风光后的一败涂地。一气读完,有欢欣、有鼓舞、有感悟、有警醒,女主角守望明媚的故事,很可能会发生在今后数年的你的身上。如果你在大学的前三年已经虚度,那么接下来的这一年,请好好解读这设计的密码。 -
失忆与记忆
本书选录了张晓刚与当代艺术界代表人士自1981到1996年的来往书信。全书提供了一名中国当代标志性艺术家在整个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个人成长的鲜明个案,以及西南艺术家群体在迷茫困惑之时的共勉互助,他们特有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追求反应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环境的渐变过程。全书除了大量首次出版的文字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书信手稿、作品以及部分珍贵的历史照片等图片资料,对于研究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站台
《小武》拍完,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还算顺利,于是两千年顺势拍了《站台》。《站台》,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商文工团总有些风流韵事,80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 -
台灣花布
提起阿嬤的「紅花仔布」,總會讓許多人想起,小時候,家裡的床單、被套或是媽媽背著弟弟妹妹的花布上頭,一朵朵色彩鮮明豔麗的大紅花。 「紅花仔布」就像春天的花蕊,曾綻放美麗的光芒,深植於台灣人心中,蘊藏在人們底層的記憶裡,伴隨著當年許多台灣人度過長夜寒冬,還有那個年代濃濃韻味的文化印記和美麗回憶。 這個五、六十年來和台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花布,就是台灣的在地文化,就是台灣的精神,是台灣人共同擁有的美麗情感與記憶,所以我們將這些阿嬤ㄟ花布稱為「台灣花布」。 「拍攝這些花布的過程,每一塊花布都經過我的手燙熨過,留著我的情感和痕跡。」自從吳清桂和台灣花布邂逅,迸出這段彩豔花布的情緣,就此和它結了不解之緣。 幾年來,吳清桂陸續在全台各地蒐集台灣花布,將這些僅存的花布圖案整理、分門別類,甚至著書成冊。同時也進行著花布的田野調查,拜訪老布莊、批發商、花板彩繪師甚至印染廠。幾乎全台跑透透之後,在欣賞美麗的花布之餘,也真切感受到這些伴隨所有台灣人成長的花布,在大家心中蘊涵的特殊情感。 從第一本書開始,吳清桂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把這些花布故事呈現給台灣人,這不但是一個史文化的記載和資料的保存,而是每個台灣人曾經編織過的美夢再現。 這一次,吳清桂蒐集更多的台灣花布圖案,不僅是她自己的收藏,還有其他花布愛好者和廠商提供的許多已經不在市場上流通的典藏花布,甚為珍貴。而為了延續花布的生命,不只要讓設計者運用,還要推廣到眾人的日常生活。 隨書附贈圖樣應用光碟與印有美麗花樣的紙張與花布,讓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塊花布把玩,繼續編織那美麗的花布夢! 本書特色: 1. 實地採訪、介紹台灣花布的歷史淵源與印染程序,以及台灣花布蛻變成文創與時尚元素的歷程。 2. 全書收錄200餘款台灣花布圖樣,包含多款市面少見的典藏品與絕版品,珍貴保存台灣花布圖樣資料。 3. 隨書附贈精選花布圖樣光碟,高解析JPG格式,適用於多數電腦與應用程式。 4. 隨書印贈花樣紙張與花布,讓花布素材隨手可得,自己動手做,親自體驗台灣花布的迷人之處! -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美国21位当今著名设计大师的心路历程和创意之旅,理念迭起,引人入胜,展现当今视觉设计潮流。 在设计界工作20多年的黛比•米尔曼,敏锐而友善,步步为营,一探究竟,而每位设计师则像是魔术师,总在途穷时施术,换掉手上的底牌。如此攻防造就了这本精彩至极的访谈集。 一段段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对话,21位当今最具影响力且备受人尊敬的设计师讨论、赞美并分析了他们的设计。品牌顾问兼脱口秀主持人黛比•米尔曼娴熟的采访,使设计师们侃侃而谈——他们早期启蒙、日常生活、热情、志向和失败。对于那些热衷流行文化的人们,那些把设计师当作长久职业选择的人们、学生或初入职场的菜鸟,这本书都会是一本非常珍贵的导航宝典,指导你在像一个平面设计师一样工作、生活和思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争论、里程碑和日常怪癖等问题。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书名本身就取错了。这本书不是真的在谈设计,也不是在教人如何设计。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窥探当代最奇特且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师们的绝佳机会。 Malcolm Gladwell,著有《引爆流行》(The Tipping Point)和《瞬间》(Blink) 在这些生动的对话中,黛比•米尔曼不仅仅通过这些领军的先行者的生活和思想勾画出当代平面设计的万花筒,还为我们呈现了成就任何伟大事物所要具备的热情。 Virginia Postrel,著有《风格的本质》(The Substance of Style)和《未来及其敌人》(The Future and Its Enemies) 目录 序 前言 一 迈克尔•布雷特(Michael Bierut) “我对洗衣服的那种不健康的沉溺最终让我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二 凯琳•葛尔堡(Carin Goldberg) “在我成长的年代,设计师是不留名的。他们不做噱头。” 三 米尔顿•格莱瑟(Milton Glaser) “而一天将尽,我又会将其统统捣散,并期待着明天自己可以重塑这个世界。” 四 博兰•薛(Paula Scher) “我希望自己创作出美好的事物,别人会喜欢的事物,具有影响力和重要性的事物。” 五 史蒂芬•塞格麦斯特(Stefan Sagmeister) “一个著名的设计师就好比一个著名的电工。” 六 奈维尔•布罗迪(Neville Brody) “你有时间慢慢思考整个情势,低头检查我穿的鞋、买几件好衣服、舒舒服服地过上一阵、然后再看看整个世界。” 七 彼得•萨维尔(Peter Saville) “当我进入五角星时,产生了一种荒诞的想法,就是他们真正雇用我是为了使我改变想法,承认他们是真正的王牌。” 八 埃米莉•欧柏尔曼和邦妮•席格勒/十七号工作室(Emily Oberman & Bonnie Siegler / Number 17) “我们应该回答对方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你的答案,相信你也知道我的答案。” 九 詹姆斯•维克多(James Victore) “我想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有条不紊。” 十 约翰•梅达(John Maeda) “你不能拿对付A4规定纸的方法来对付人。” 十一 保罗•塞尔(Paul Sahre) “我以为自己能像查尔斯•舒尔茨靠画漫画赚钱。” 十二 奇普•基德(Chip Kidd) “这可是平面设计中最接近于鱼水之欢的时刻。” 十三 杰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我今天写的东西不痛不痒,明天写的又索然无味;这个人说我写得太抽象,太学术,太文雅,那个人又嫌不够文雅。” 十四 西摩•契瓦斯特(Seymour Chwast) “通常工作时,我会先用“心”,再用“手” 十五 露西尔•坦纳兹(Lucille Tenazas) “我告诉自己,一个月内打三次电话给人家没什么好丢脸。” 十六 沃恩•奥利弗(Vaughan Oliver) “我想找回对平面设计的热爱,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已经丢失了这份热爱。” 十七 斯蒂夫•盖斯布勒(Steff Geissbuhler) “我确实有几次同魔鬼打了交道,而那时占上风的永远是他。” 十八 斯蒂芬•道尔(Stephen Doyle) “那一刻,米尔顿•格莱塞在我的心目中完全等同于威廉•莎士比亚和朱利尤斯•凯撒。” 十九 阿伯特•米勒(Abbott Miller) “自己是不是过于关注俗套的美感和高雅品位?” 二十 马西莫•维格涅里(Massimo Vignelli) “爱有很多层次,跟蛋糕很像。”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雷先生的这部名作,目前是国内被阅读最广的美术史著作,影响深远。 -
设计在赫尔辛基
本书通过作者在芬兰赫尔辛基设计与艺术大学的留学经历,向读者讲述在国外看到与感触到的中外设计差异,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全书重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看待与理解北欧设计以及展示芬兰学生的各种平面设计作品,剖析其设计内涵。同时还将以中国的设计代表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和北欧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高的艺术设计类院校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作比较,让从事艺术设计的在职人员、学生、教师以及正准备出国和已经出国的读者对于设计艺术与艺术教育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
观看再观看
我从来坚定地认为,没有一个封闭自足的艺术史,更不会有一个世外桃源的摄影史。所以,摄影从来不是什么以自身逻辑发展演变的“艺术”。摄影是现代工业时代的一种技术,它手段的简易性以及权利的商业性和广泛性,都注定了它参与历史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摄影,摄影的是世界。同理,我们解读摄影,必须从世界和历史的维度来全方位地反观它。 目录 序 “观看”的力量 不能回避和忽视的批评视野——影像文化 记忆·寻找·重构——中国当代风景中的摄影和影像艺术 雪月风花近百年 曾经的前卫和今天的意义——沙龙摄影的由来和解析 视觉凶猛——谈薛挺的摄影 困兽出笼——从凌飞和莫毅的摄影谈开去 在历史、文化、政治、伦理中的中国纪实摄影 不得不说的李晓斌 沉重的告别——谈宿志刚的摄影 谎言和照片 彼岸的看见 当摄影离开了对现实的思考,那就没有了力量 从“美”的误区里走出来——答影友七问 对于《从“美”的误区里走出来》各种商榷意见的回应 艺术的人体和色情的人体 中国的人文地理摄影之路 他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看约翰·汤姆逊的早期中国影像 珍贵的《中国》——再看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英雄随风而去——纪念苏珊·桑塔格 -
重屏
画家挥洒翰墨,手卷随手慢慢展开;雅集的士人聚在园林,正赏玩着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轴;帝王在画屏前驻足,随后在屏背题诗一首。对于理解中国绘画来说,这些具体的绘画形式与特定的观赏场合显然十分重要。然而在大多数对这一重要艺术传统的介绍中,这一切还是被忽视了。一幅中国画往往只剩下画心的图像,绘画的物质性消失了,绘画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紧密联系因而也变得隐晦不明。 本书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产品也看作图画再现,正是这两方面的交互合作与相互制约使得一张画生意盎然。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屏风可以是一件实物,一种艺术媒材,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巫鸿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分析。通过多样的角色,屏风不仅给予中国画家无穷的契机来重新创造他们的艺术,同时也让本书作者有机会处理宽广的主题,包括肖像与图画叙事、语词与图像、感知与想象、山水画、性别、窥探欲、伪装、元绘画以及政治修辞等等。 -
够了!创意
一辈子只做五样东西的设计奇才的宣告风靡网络;设计大师;私家创意经典;遗世之作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台湾文案天后 李欣频 推荐 当设计、创意满天飞,我们为何还需要更多设计?尤其在讲究节约物资、爱惜地球的时代,大量的产品真的能为我们带来幸福?创意,是不是够用就好?我们生活于丰富的物质条件之中,比如一般的厨房里堆满各种物品,而每个工具、用品、每件事物都是复合体——由数十、上百成千的其他物品所构成。虽然每个东西都满足我 们的需求,却也创造出渴望更多东西:麦片需要汤匙,电视机需要遥控器。作者将此一紧密交织的人造物生态为繁荣世界。在这本既是图像教科书、卡通式论文的小书里,作者提出了有趣的观点:创意人为何产生出垃圾?设计更多产品真能让生活更好?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演讲稿而写成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创意、创新和物质丰富方面的思考和建议,提出了四顶创造力帽子: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7个创新模式,以及对时下的客户至上主义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的分析。这本书是作者的遗作。 Plenitude是作者对目前为满足客户需求无限生产的经济现状而提出的,意思是因为客户不断提出需求,人们就不断地生产东西,因而又产生了新的需求,如此反复导致无限地生产造成物质的过度丰富。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够了!创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xcgYU8-bNo/ -
跟着创意走
本书是《创意生活》将近两年来的内容集成,以地域为结构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编排,将节目精华融入到全新的阅读空间中,以新颖的版面设计和轻松的语言风格带读者从纸间开始另一场丰盛的创意之旅。在全球范围内,本书以行走发现创意的方式,记录典型、有代表性的创意事物、创意人物、创意故事,为读者呈现具有高互动性的发现创意之旅。它以地域为区分,突出表现一类创意主题或一个目的地国家。在旅行的过程中,通过寻找创意,了解创意,体验创意,感受创意的过程,大大扩展了读者的生活视野。 -
平面设计死了吗?
平面设计死了吗?相信你仍然对由这一大胆言论所引发的唇枪舌战记忆犹新,现在,由它的“始作俑者”——著名的设计师,策展人李德庚先生撰写的同名书籍《平面设计死了》已于上月出版,全书共50余章节,每一章节探讨一个平面设计话题,剑走偏锋,观点犀利,深入探讨平面设计之“死因”,对此,视觉中国将独家转载,敬请关注中国设计—— 『设计评论』专栏 《后记》李德庚 两个多月的案头劳作,书稿终于堆出来了。竟然有十万多字,还真吓了自己一跳。这本书不是我的个人著作,也不是任何人的。我作为“社会能量”的启动者,最终还出演了整个事件的回顾者的角色。从简单的设计问题开始,我有幸跟如此之多的来自荷兰、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大量的设计师、研究者以及志愿者一起共同讨论,分享观点。这对我来说是极其难得的际遇。但是海量的信息在我的大脑中荡漾,也成为了幸福的烦恼,让我很难重新组织起清晰有效的观点。好在我并不敢奢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今天平面设计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是希望最后汇总出来的这八个部分(共52个话题)能够帮助大家以及我自己延展对于平面设计的思考。书中所引用的个人观点都是真实的,但讨论关系却是虚拟的。原本我还希望建立一种戏剧语境,模糊地链接现实与幻想、严肃与嬉戏,最后还是因为时间问题和自己的眼高手低而没有达到,算是一个遗憾。 用 “社会能量”的视角来看待今天的平面设计,坦白说,是因为我们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现状非常不满。我知道,用平庸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今天所有的平面设计并不公平,但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如果不迅速警醒,并做出根本性改变,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个人,下场远比平庸要悲惨的多。就我个人的观察,平面设计原有的知识与运作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进行系统升级已经无济于事,只能重新设定。如果你认为这话刺耳,那好,我借用一下Peter Bilak的温柔说法,他把平面设计看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认为现实领域和知识结构还处在成长和不确定的时期,因此会呈现出一种含混状态。事实上,无论你接受哪一种说法,结果都是一样的:你都需要把大脑中业已固化的关系切割开来(最好是弄碎它,如果可能的话),启用陌生的眼睛来看待本已熟悉的平面设计关系,以期能够重新建立与当下以及未来的链接方式。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平面设计的危机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讨论平面设计的机会。这方面,我非常认同Mark Wigly对危机的理解。今天,通讯技术与图像技术已经成长为巨人。相比较,平面设计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明显被弱化。Thomas Friedman认为平面设计已经变得跟制作冰激凌一样简单,Victor Papanek认为平面设计所需要的技巧用一个暑假就可以学会。我们必须改变技术只是工具的认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技术已经在主导今天人们的交流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技术设定了框架与模式,我们的交流活动都只是在为这个框架填充内容而已。无论我们对这种变化持怎样的态度,有一点是确定的,技术革新的巨浪已在眼前,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平面设计就必须学会冲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师反而会获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代设计师都要广阔的自由与强烈的快感。 不止是技术上,从任何一个社会层面来看,这个时代呈现给我们的景象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仍然站在手工业甚至是工业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废墟。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重组链接,整合碎片,成为麦克卢汉所说的“整体的人”。那它就是矿藏。 看起来所有的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但我认为其中最紧要的就是重新确立平面设计的目的与价值。在消费主义和社会建设两种不同的需求的牵引下,平面设计已经分裂。似乎每个平面设计师面前都摆了一道必答的选择题:为商业,还是为社会服务?也许在回答之前,我们应该质疑一下问题本身,商业真的已经成为社会的对立面了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多项选择呢?如果说一切的进步都指向一个更好的社会的话,面对商业这个最重要的推动力,为什么我们只能选择顺从或者对抗而不能用智慧的方式调和它呢?没有商业的驱动,也许我们根本不能拥有Google、Youtube、Facebook,不能拥有纽约时代广场和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街景。我相信,更大的福祉不是来自简单的对抗,而是智慧的调和。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我觉得这对平面设计来说也同样适用。平面设计死了吗?我相信曾经的那个完整的平面设计传统已经解体了。但我并不感到悲观,因为我看到新的知识结构正在形成,新的动力正在聚合,新的领域正在拓展,不管它是否依然叫做平面设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这场中荷设计对话的嘉宾,也感谢所有的合作者、贡献者与赞助机构。感谢中央美院的王敏教授,有了您的支持,我们才能落实最初的梦想。感谢我的好伙伴蒋华和罗怡,没有你们和我一起并肩战斗,这一切也无法实现。最后,尤其要感谢蒙德里安艺术基金会,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出版。 -
咖啡馆之歌
《咖啡馆之歌》内容简介:世界上第一株咖啡树阿拉伯公元575年,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馆伦敦公元1650年,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幻着的时代,咖啡与咖啡馆文化渗透进生活点点滴滴,那些逝去的岁月,咖啡馆里谈笑有鸿儒,学富五车的才子,思维敏捷的艺术家,敢为天下先的政治斗士,他们都聚集在咖啡馆中交流思想,萨特毕加索王尔德波德莱尔……这些在历史的星空中闪闪发光的名字交织着咖啡的醇香才思的灵动豪言的激进理想的灿烂,与咖啡馆一起成为传说谱写出一曲咖啡馆之歌。 -
画为心声
本书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邢义田先生的论文集之一。共收录作者相关论文十七篇。 -
追寻美之音符
这是一本关于发现美的书。美,像水一样,散见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纷飞的雨中观看和倾听外界的变幻,是美;赤裸双脚在河流中徜徉,或透过飞机舷窗向外眺望,也是美;在大洋沿岸闲聊,在飞流之下戏水,更是美……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雨中、河流畔或者飞机上都能感受美,或许此时感受到美,而彼时却完全体会不到美。身兼艺术家、作家、教师三个头衔的本书作者,引领读者拓展和深化对美的感受。贯穿本书的内容都是些围绕美的品质产生的想法、故事、反思,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宣泄。书中收录了舞蹈家、科学家、园艺师、建筑史、美容师、教师、医生的谈话,带读者听千奇百怪的故事,关于纹身的、手表的、枫树的、化妆的,关于最爱的衣裳和最爱的旅游,关于秘而不宣的美容和恋情……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文字和插图,,带领你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以便回味和思索自己经历过的美。 -
新建筑入门
摧毁自然的快感和罪恶感一直困扰着人类,而所有的建筑家都背负着同样的矛盾书写着建筑史,这个悖论是建筑界永恒的课题。 本书是日本当代建筑家隈研吾对建筑的深层思考,以及建筑理念的嬗变,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十世纪末建筑狂潮的背后,其实是一次难以抗拒的、对建筑体系的自身否定,甚至意图推翻建筑体系的时代运动。到底我们要拯救的建筑是什么?从古典主义发展到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演变受到哪些哲学思想的影响?建筑要处理哪些相互对立的关系?建筑的未来是什么? -
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
坦诚客户缺点的广告公司、自学建筑的普利兹克奖得主、拥有四个博士学位的调香师 、四十年坚持把生意做小的出版商…… 将每期数千元的杂志卖脱销的时尚编辑 本书集结了PPAPER自创刊以来50位全球重量级设计师、建筑师、时尚编辑等活跃于创意文化产业一线的大师及团队,以访谈的形式 娓娓道来这些文创领域执牛耳者们的行业经验、生活趣味、执业素养及创作观念,配以数百幅代表作品图片,一本书网罗全球创意先驱全纪录。 -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有一次,一位妇女在电话里对我说:“埃舍尔先生,我对您的作品完全着了迷,您的版画《蜥蜴》把轮回再生的过程描绘得那么生动。”我答道,“夫人,如果您那样认为,那就那样好了。” 这个狡黠机巧的回答出自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之口。他的作品具有复杂的多义性,那些思维单一、草率仓促的阐释往往离题万里、不着边际。 在第一幅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震惊公众之前很久,埃舍尔就是这第三维的大师了。他的石版画《魔镜》早在1946年便已完成。数学家布鲁诺?恩斯特以此作为本书书名,是在强调,埃舍尔的作品永远都会对它的读者产生神奇的魔力。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恩斯特每周都去拜访埃舍尔,系统地讨论他的全部作品。他们在讨论中所生发出的友谊,使恩斯特能够深入到埃舍尔的生活和他的概念世界之中。恩斯特的记述翔实准确,并经过了艺术家本人的校正。 埃舍尔的作品是无法归类的。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品味其妙。问题依然:他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图画?他是怎样构建它们的?他在最终完成作品之前,要做哪些前期工作?他所创造的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关联?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基于最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以埃舍尔的生平,250幅插图,连同对诸多数学问题的阐释,为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作出了回答。 本书已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 -
图像与范式
1514年葡萄牙人进入明朝通商标志着早期中西绘画交流的开始。到了17、18世纪,双方交流日趋频繁。当时,不论在中国宫廷还是民间,泰西法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西方宫廷也积极进口和模仿中国艺术,英国王室成员争相使用“中国风”艺术品,西方宫廷和民间都产生了专门创作“中国风物”的艺术家。 本书本书精选了从1514年到1885年最具代表意义的二百余件绘画作品,力求完整、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的风貌。所选绘画作品既有国人采用泰西画法创作的艺术品,也包含西方画家和艺术赞助人推崇的“中国风”艺术作品,这些都印证了“中国风”与“中国西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本书以画面分析为切入点,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方法,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按照历史阶段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每部又按不同主题细分为各小节,详述了各个不同时期中西绘画交流的情况,对中西方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肉身供养
所谓“肉身”就是生命的载体;“肉身供养”也就是人们对于生命、心灵更深层次的思索与修行。 在这部书中,蒋勋与读者分享关于文明、艺术、肉身,最美的沉思。哲学与美学,宗教与美学,传统文化与美学在这里充分地交融。作者的思路天马行空,博大高妙,而于细微处都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配以全彩美图,读来更是双重享受。 蒋勋在这本书中,与读者分享了非常多的肉身思索。很多的内容都发人深省,比如:地母、女娲、夏娃、处女怀孕、白象入胎、空行母、妓之肉身、妓女李娃、妓女苏三、肉身交易、人间乐园、波希、屁王、文天祥的肉身、哪吒肉身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