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傅雷艺术随笔
傅雷先生(1908―1966),字怒安,上海市南汇人,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译出的巴尔扎克、梅里美、丹纳和罗曼・罗兰等法国著作家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数十年流传不衰。� 傅雷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艺术鉴赏家。可以说,他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得艺术规律者之一。或许是他在译著上的声望远播广大,其艺术理论和鉴赏方面的成就,长时间被人们所忽略了。选录其部分艺术随笔结集出版,不只能使广大读者,领略到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高深造诣,以开启品鉴艺术的悟性与灵气;对作家、艺术家如何提高创作品位,也是一次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
招摇
《招摇——另类人体宣言》一书鲜明地贯穿着西方女性主义立场。书中各篇文章是在笠原美智子作为日本京都摄影博物馆展览策划人期间所写的有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现代摄影与当代摄影的展览图录论文与摄影评论文章。 1990年,“面对未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拍像”,1996年,“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两次摄影展览,不仅对日本国内的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国际摄影界与当代艺术界引起广泛注意。 -
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国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 这本书是国内专门介绍这一现代艺术运动的第一部专著,展现了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发端时期波澜壮阔、充满激情和叛逆精神的历史画面。 -
审美教育书简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经典名著。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 -
京剧谈往录
本书是有关京剧史料的著作,其中收录了中国最著名的科班――喜连成科班与中国最著名的戏校――中华戏校的情况,各个流派的名家如孙菊仙、余叔岩、程砚秋、荀慧生、金少山、姜妙香、言慧珠的风格特点、异闻趣事,以及一些流派的形成及特色。史料翔实准确,丰富具体,文字流畅,娓娓叙来,颇值一读。 -
丢勒速写
丢勒: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出生在德国纽伦堡,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的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这位天才少年已经准备好了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只是,他那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和基督式的指示性手指表明,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与人的世界的欣喜观看,也不同于荷兰文艺复兴对于外部世界的执拗关注,德国的文艺复兴将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 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丢勒相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竭力发现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现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其半中世纪的信念,认为艺术家连同其艺术应是上帝的工具。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1501-1504)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石版画《圣尤斯塔斯》(1501),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 他平生不停的旅行,足迹之广,眼界之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可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 他出身于一个中世纪的工匠之家并生活在艺术家地位最为低下的国度,却成为当时欧洲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从而成为伦勃朗的先声。他多少已经意识到艺术会使其不朽,却终其一生为死亡正在迫近的念头所追索而无法摆脱肉体将要消失所带来的恐惧。就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但其置身于其中的德国传统却使其艺术多少保留了一点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同时又令人惊讶地率先展现出某些巴洛克特征。 -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下)(精装)》将我国历代各种研究绘画理念论的著作,择要编为一部资料性的书籍。由编者将收录的各种著述,分类编辑,按时代先后次序排列,并进行校勘整理,删订增补了衍文和缺文,加注标点。相关研究成果也注于文章之后,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争论情况。 -
唐代乐舞新论
本书可以说是建立在中国文史和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训练之上,但潜藏于字里行间,学术的推敲辩证之后的,仍是作者青少年时“游于艺”的天真,以及对中国音乐的热爱。相对于传统文论,文学史研究该向何处,如何洗心革面、奋发有为、值得认真反省。 -
尖叫的耳朵
本书曾被评为西方五大伟人传记之一,分“天才的生活”和“亲爱的提奥”两卷,体汇集了天才画家梵高的精彩传记和200多幅油画和素描。我国享誉世界的画家吴冠中作序推荐,是2005年度最值得收藏的书籍之一。 作为19世纪最杰出的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了生于荷兰一个小村庄里。他生前穷愁潦倒,默默无闻,一生仅卖出一幅油画和两幅素画,死后却万众景仰,被尊为大师。提起梵高,免不了会想到金黄的向日葵、明亮的玫田、被割掉的耳朵。事实上,他们早已成为天才物疯狂的象征。正如我国享誉世界的画家吴冠中所说:“他眼里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妻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就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本书所描述的正是这位热爱生活,却屡遭挫折的天才所走过的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作为一个牧师之家的长子,他短短的37年的人生历程饱含寂寞,却又璀璨无比,身后留下了1500多件油画和素描,以及几十万字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他的一生被写成小说和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和普通民众。本书分类“天才的生活”和“” 亲爱的提奥”两卷,系统地介绍梵高生平和画作,汇集了200多幅油素素描,值得收藏。 -
奢华的冒险
因为摧毁,所以急需创新;因为摧毁,所以有了无限创造的可能。于是,在推倒的那面传统之墙下,有了现代艺术家们群舞和迷狂的身影。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声音,需要新的容颜。几千年的积淀终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空交替中喷涌而出,薄发成誓不循规蹈矩的叛逆之子,掀起一股席卷全球的现代艺术浪潮。 -
孤独的大师
候军,文艺评论家,高级记者,现居深圳,在一家报纸主持笔政并兼任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编者把其所写的几篇关于西方绘画大师的随笔编成册,并配完图。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候军用心吐出来的。大师们昔日生活的地方,他在出国时基本都想方设法亲自去过了,同时还查阅了大量资料,然后,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不长的篇幅,去概述他们曲折的一生和斑斓的艺术,去描绘他们难言的苦难和无上的快乐;在那幽雅的字里行间,充盈 -
护生画集
本书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出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收录了六集全部总计四百五十幅作品。 本书中的绘图直接复制于浙江图书馆馆藏绘画原作,并由书法家许士中先生弘一法师书法重新书汇后收集绘图文配文,因而全书风格统一。 本书的绘图,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所倡爱生敬养思想对现世也有一定意义,本书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作品。 -
废墟之花:摇滚・历史・文化
摇滚是什么呢?摇滚是怎样诞生的?它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摇滚乐有哪些代表人物和流派?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摇滚是怎样左右了猫王、“披头士”、吉姆・莫里森、鲍勃・迪伦等巨星的命运的? 摇滚的本质是什么?摇滚是猝然闪切进历史画面的一种偶然性的东西吗?摇滚仅仅是一种时尚现象吗?抑或摇滚仅仅是一种“愤青”现象吗?摇滚到底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呢,还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摇滚跟国际风云、跟战争有没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进而摇滚是否是一种战争化的与战争状态性的东西呢?从摇滚自身来讲,摇滚仅是一种自我解脱、自我渲泄与自我沉迷的现代噪音吗?常规摇滚和艺术摇滚的区别又何在呢?从后现代语境讲,摇滚跟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从本质意义上讲,摇滚到底是自娱性的还是批判性的、到底是青春荷尔蒙性的还是激情燃烧性的呢?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经典的图片、个性的设计与新锐的视角为您提供了您想了解和意想不到的摇滚全景图。 -
吴小如戏曲文录
收在这本《文录》中的拙文,我把它们大体分了分类。其中一部分原独成书,题作《台下人新语》现仍保留这个名目,所收文字到1990年为止。再有些短文属于回忆旧事和即兴评论性质,大抵是80年代中期写成的,这次虽重新加以编排,却沿用当初在报纸上发表时的专栏标题,分别为《菊坛知见录》、《津门乱弹录》和《看戏温知录》。最后两个部分则近于随笔,一谈唱片,二聊闲天,其内容还是围绕着戏曲这个大题目来谈的,也一起收入本书 -
现代,太现代了!中国
本书首先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进步论,“新”之崇拜,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现象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作者揭示西方“后现代”现象与中国文化有某种共通,进而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 作者认为近现代中国全面接受西方现代性文化,先验否定自己的文化,已到了“太现代”地步。因此介扬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是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 -
唱片经典
本书收录唱片共500种,内容均为外国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一词是广义的,包括20世纪作曲家作品。以古典音乐唱片而论,曲目的取舍始终是第一位重要的,因此本书收选唱片的取舍原则,首先是根据曲目的重要性而定。本书在收选唱片时尽量兼顾到演奏(唱)和录音这两个方面。并且还参考了英国《企鹅唱片指南》所评“三颗星带花”的唱片榜单,收录了大多数皆为“企鹅三星带花”的名优版本。供广大音乐人士参考。本书所选唱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这一特定版本的CD形式,也指它的LP形式。但考虑到市场销售中LP已属罕见,CD便自然是主要形式了。也因为这一缘故,本书所登唱片封面的图片,多数是CD的。由于各唱片公司不断再版这本唱片,其封面和编号并非固定不变,因此切不可死认封面和编号,而应认定演奏(唱)者、乐团及指挥和录音时间,版本的概念是指这些不变的因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