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亲爱的詹姆斯
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作品屡登《纽约客》封面,在他七八十岁的时候,突然希望将自己半生的心得、故事,讲给一个年轻人听,让他们能更从容地面对这个动物凶猛的世界。 他讲了自己初入行时遭遇的惨不忍睹的错误和失败,念叨了生活和职业的艰难,分享了成功给他带来的大房子,甚至连无奈卖掉大房子时的黯然神伤也没有放过。 他希望为刚刚站到人生起点的年轻朋友们点一盏不太壳的灯,微微的光照亮必经的路途。 他希望在年轻人灵感枯竭、呕心沥血的作品被无情退回时,能够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别忙着愤怒、哀叹、自怨自怜,甚至从此抛却梦想。 他还希望年轻人成就在身、偶尔找不着北的时候,能够给他们来点儿冷风吹,告诉他们要再三反求诸己,深刻检讨自己的作品,追求自己的最大潜质。 -
奢华之色
明代金银首饰的类型与样式,以全盛的面貌刷新了金银首饰领域的历史,用金银珠宝经营出来的奢华之色,因它的纹样之丰富与制作之精巧而成为书写于盈寸之间的一叶艺术史。本卷以文献、图像、实物互证的方式为首饰定名,以此揭示一器一物在社会生活史中自身的演变史以及蕴含其中的设计意匠,蔚为“奢华”的种种之 “色”,因此而可触可感,其中所包含的种种故事,也因此有着构成历史细节的实证意义。 -
席勒美学信简
本书包含席勒的27封美学书信和4篇比较重要的美学论文。在这些书信中,作者系统地阐述自己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思想,并在美学思想上第一次将审美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相联系。更可贵的是,在他的优美文笔之下,娓娓道来的审美艺术理念对读者而言,应该会是一种独特而富有收获的阅读享受。书附48幅插画,生动直观地展现人类历史的艺术美与人文精神的变迁。 ◎德国古典哲学的浪漫结晶,人文主义美学的奠基之作,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艺术之美与人的自由发展相结合。 ◎“艺术之神”席勒27封书信,展示思辩之美;48幅艺术史不朽画作,梳理美的历史。 译者序: 席勒最为闻名的是他剧作家的身份,当他的处女剧作《强盗》在曼海姆首演结束后,一位目击者如此描述:“陌生人啜泣相拥,半昏厥的妇女们脚步趔趄往门口。仿佛混沌中迷雾消散,新世界的曙光初显。”事实上,这个描述一点也不夸张,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他的剧作迎合了当时德国人的心中反对专制的思想,因此他也成为德国当时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从1782年至1787年,席勒相继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诗作《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多部作品。1794年,席勒与歌德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 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在康德哲学之中。1791年,席勒接受丹麦公爵奥古斯腾堡和伯爵史梅尔曼每年1000塔勒银币的资助,将美学研究的成果以书信形式呈交公爵。席勒一共写了二十七封信,于1795年分三次发表在自己的《季节女神》杂志上。当时的哲学还处在英国经验主义派的支配之下,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领导着主观主义的哲学思潮,影响深远。但是,康德这个一生都住在自己故乡的哲学家却建立起一座宏伟的新哲学大厦。康德的唯心论通过对认识的批判来达到哲学结论,强调和物质相对立的精神,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赞成由抽象哲学议论所证明的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康德的学说在于想要在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制时期社会剧烈变革环境之中保卫知识和美德,在这同时,他也将主观主义带向一个极端。 在康德哲学的熏陶之下,席勒逐渐形成了他的美学思想。本书中,席勒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事实上,席勒的美学思想与当时的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也曾指出:德国的伟大不在政治权力,而在文化。他声称美是自由思考的工作,美是我们的对象,美的自然和一致的享受证明了从无限中并在有限中发展的能力,以及人性变得崇高的可能。同时,康德确定的认识功能的自由发挥理论被席勒进一步地发展。席勒认为,只有通过个性的独立才能意识到之外的真理,只有用感觉感受,才能获得真实感。而正是美,将思想和感觉联系到一起,因而能获得最充分的精神和物质的统一。1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2005年,刚好是他逝世200周年。德国政府将这一年命名为“席勒年”,席勒足迹到过的城市,都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纪念这位伟人。这一切,足以说明席勒的存在对德国乃至世界的意义。席勒的一生是歌颂人类自身的自由和发展的一生,在每一次人类思想的飞跃之时,美的世界的光明 之中,总是伴随着席勒的《欢乐颂》那嘹亮有力的歌声: “ 在这美丽大地上 / 普世众生共欢乐 / 一切人们不论善恶 / 都蒙自然赐恩泽 / 它给我们爱情美酒 / 同生共死好朋友 / 它让众生共享欢乐 / 天使也高声同唱歌 ” -
写意巴洛克
序 大部分人挤在所谓时代列车上,气喘吁吁,心急如焚,尽管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但义无反顾,只嫌不够快。 少部分,不,极少部分人,在那磨得有如利剑一般的铁轨旁边走着相反的乡间小路,按照他自己的节奏。也许正因那一辆辆挤满乘客的列车速度过快,使这悠然的步态也显得颇有些锐感,它穿透所有的烟雾尘土,径直探入那些深藏奇妙的地方去。一切烦人的嘈杂于这些人似乎并不存在,前方自有青翠天地豁然敞开。 放下繁重的工作,于灯下捧读马慧元的音乐文字,心会立即静下来,变得干净、温润、安详、单纯。听她与音乐大师们对谈,轻松愉悦中时时跳出精妙言论,悄然浅笑间却又带出历史积淀,真是一大享受。看她轻轻翻开已有些发黄发脆的谱页,请出那些双手仍然温暖笑容依旧亲切的大师们,一同谈音奏乐,恍然间抬眼望出去,那不是从未污染过的田野和山丘抑或古老的巴西里卡吗? 音乐究竟是什么?如何言说?在音乐学院教书那么多年的我却越发困惑,越来越觉得教人听音乐、爱音乐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之一。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音乐是一种心境》(《艺术世界》1994),虽非学术探讨,但文章立意在今天看来仍有道理。历代作曲家是在怎样的心境中写下点点音符?与之相隔巨大时空的我们,又在怎样的心境中与他们相会?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听觉和心灵之间,如何达到神秘的共振?我最后写道: “什么时候,你同这些作曲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成了朋友,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因为你找到了他们的心境,也找到了你自己。” 假如有人进一步追问:这个“神秘的共振”,这个美妙的“什么时候”,在哪里?如何获得?我深知,仅仅是鼓励解决不了问题,“可遇不可求”、“音乐是不可言说的”、“听音乐是极其个人的事”都是不负责任的托辞,但我手里的的确确没有万能钥匙可以送人!所以马慧元请我写这篇序言时,我第一反应是写不出来,回绝了。这位小人家很固执,谆谆教导我说“音乐欣赏课还是重要的,因为它给有愿望、听觉有基本敏锐度的人梳理了方向——对我启发就很大。”她举出我非常敬佩的Joseph Kerman为榜样,告诉我她眼中好的和不好的音乐欣赏课是怎样的,又把耶鲁大学教授Craig Wright的网上公开课链接给我看。这是很长的一个系列课程,仅仅看了个开头就知道非常精彩,但我匆匆瞥了几眼就放下了,实在是怕把我自己的脑子搞乱了,那就更写不出来了。 既然逃不掉这项作业,不如在讨论中整理一下思路。 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时,听者常会在两条轨道之间磕磕绊绊,一边是专业性技术分析,另一边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前者看上去很枯燥,那些调性、和声、织体、曲式分析就像是一把把冰冷的手术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将作品细细解剖,最终将一切简约在一张化验报告似的图表中;后者很迷人,音乐大师一生的爱恨情仇,他所处时代的思潮或事件,民族的悲壮命运……但倘若沉浸其中,却常常是思想信马由缰,音乐虽仍旧鸣响,但听者的涟涟泪水已与音乐毫不相干了。 我说,我很怕那种对音乐没感觉只是一脑门子技术的人;马慧元说,她怕的是那种心灵至上而蔑视技术的人——我们反对的都是自己环境里最常见的现象。我面对的是被艰苦的技术训练磨掉了柔软触角、失去了原初热情的音乐学院学生,她面对的是缺乏音乐操作实践、热情高涨却总是隔靴搔痒的爱乐人。放下那句“可遇不可求”的托辞,在两条轨道中间架起桥梁的,应该是什么呢? 语境。这个词是讨论中她提出来的。我说的是“一次作品赏析应该是一次音乐学分析”,再加上我之前所说的“心境”,于是,赏析的过程可以是这样:将音乐形态或“符号”——诸如舒缓或急促的节奏,厚重或轻薄的织体层次,高高飞扬或谨慎蜿蜒的旋律进行,跌宕起伏或平缓松散的结构,截然不同却并行不悖的乐思,都放到它们的语境中去理解,让那形态各异的音符还原为历史空谷里的回声,还原为作曲家的心灵搏动。譬如藤蔓般环绕着女高音咏叹调的独奏小提琴是怎样跳出了巴洛克时期占主流的宏大叙事风格,在一首辉煌的大合唱之后,将简短的“我们赞美你,称颂你,朝拜你,显扬你”转换为个人内心的呼唤,温柔欣喜甚至私密亲切的赞美;固执重复十三次的哀哭般半音下行固定音型及复杂的和声,又是怎样把简单的陈述“在彼拉多统治时,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而被埋葬”营造为令人心碎的情境,将听者带到当年的髑髅地;曲终时又是如何在“埋葬”这个字眼上用升高的三级音将之前的厚重阴霾一扫而光,昭示即将到来的复活之日(以上例子均选自巴赫b小调弥撒曲)。 作为音乐学院的老师,我肯定会用专业技术词汇来谈论音乐,而聪明的马慧元则完全不依赖它们,巧妙地也极其体贴地,将她细腻灵动的个人感受与深度阅读、广泛赏乐乃至日复一日的键盘操演体会,自然流畅地融合在轻松的笔调里: “……他还讲了库泊兰等等句子的弹法,因为乐器局限以及习惯,什么音要保持,跟乐谱记载是不同的。……我这才感到,再怎么读谱,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们永远也 不知道! ……我又追问,“请问你对兰多芙斯卡怎样看?”他大摇其头,说兰的琴压根不能算羽管键琴,我说是啊,真想象不出她怎么用那么大的力气弹琴。他说,兰在当时喜欢上了那种音乐,就自己想法设计来实现音乐,但那跟羽管键琴的观念完全不同。“ 寥寥数笔,就将乐谱的局限性、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羽管键琴和现代钢琴的风格区别、本真和创新两种不同的阐释观念等等,轻轻松松地传达给了读者,还一不留神似的,把一位自然率性的演奏家带到眼前,以后再听兰多芙斯卡,你也许会觉察到她以独有的灵性赋予传统音乐的一份清新。又如: “我们的文明认可的价值观,大概要包括这个:有结构,充分展示匠心,才能被视为杰作。而这个中世纪传说似乎就是这样的,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满不在乎地一个个发生完毕。 也许,这就是中世纪被当成“黑暗”时期的原因?或者,这是未被体系化的口述文学的特点?不知道。我只隐约感到,这个时期的作品,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显得跟古代、现代都没有形式上的明显联系,它从一个有机体上断裂开,无法进入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以后的价值体系。它只能自成一体,在后人眼中显得粗糙而有力。 不过,还是感谢音乐吧。它软化了我追索历史的欲望不说,历史此时呈现出另一种维度,和音乐、艺术若即若离。耳朵有权拒绝历史。” 短短一小段却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思索的信息:除了classic的样式,音乐的结构力还可以是怎样的?口述文学的魅力在哪里?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唯一标准吗?历史真的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沿着某个特定进程发展的吗?还有,那个用简单曲调吟诵中世纪传奇故事的巴格比,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帅,不好玩,不高,头发不长,不神采飞扬,说话自然亲切,不引经据典,不把自己的演出当成一件严重而高尚的事情”的男人,沉浸在遥远年代情境中的巴格比,他心境的圆心是怎样和中世纪说书人心境的圆心重合为一的?今天的听众又是以怎样的神秘路径与巴格比共鸣的? 正如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每个人不同的体验,好的文字也一样。读者尽可以不理会我上面的罗嗦,直接翻开后面的篇页,随同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子,这个从大二就开始在薄薄信纸上用娟秀细密的钢笔字和我聊听乐感受,如今已经能在庞大的管风琴上手不忙脚不乱巍巍然演奏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的马慧元,开始迷人的乐林漫步。 印第安人有句话好像是说“等等灵魂”。说得好!我们都别忘了在自己尚可把握的时间里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相遇的那一刻,甦醒。 周小静 2010年4月 节选试读 中世纪音乐节 (一) 曾经写文章介绍巴格比的《贝奥武甫》,那些日子我沉浸其中,把那张DVD看了又看,算是实践一种行为艺术:一周多的假期里,我有空并有心的时候就看它,在任何瞬间想起来立刻颠颠地跑到电视跟前。这期间我度过了圣诞节,吃了很多好东西,嘴角发炎,经历天冷天热,看了几本历史书,听了各种时期的音乐,等等。这部片子,每次都从头到尾认真看是不可能的,我在中间往往会跑到厨房削苹果开罐头,也有无数次走神,但也不止一次,我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地看。 就这样,贝奥武甫这个中世纪音乐的“说唱”,成为一个温哥华居民的生活背景,缓慢而顽强地给那段时间中的所有记忆留下底色。而其中聚精会神的瞬间,给我留下不少启示,也让我理解了这些中古音乐的表演者。当你跟一个长远的事情形成私密关系,渐渐就能从中获得一些无法预料和言传的快乐,它里面一些最奥妙的东西终将敞开胸怀。这种经历是美妙的,但需要不小的付出,尤其是耐心和时间,这时你对慢慢碾过的时间“颗粒”就会有所感知。大概基督教内鼓励教徒和上帝形成这样“一对一” 的关系,也在于此。另外,试图理解一些远离生活的东西,就必须舍得点血本,利用所有的机会去了解它。仅仅抓住吉光片羽是没什么用的,因为对这类史实、这个时期的艺术,任何书籍都不能精确灵敏地还原,那么它们和我们的关系就只能是渗透式的,要大面积地接触才能获得有效的“滚动认知”。 在这之后又来了良机,这就是巴格比率Sequentia来本市演出。这是第二十九次来温哥华。并且,巴格比说,这次音乐节是有史以来演出最密集的一次,六天内演出三场。有意思。其实你真的很难把温哥华和中世纪音乐联系在一起。我的西人朋友说,这并不是一个为艺术疯狂的地方,所以社会生活中有点不随大流的奇异东西,比如音乐节诗歌节,都算难得,能否得到人群知赏,全凭运气。但是,毕竟是北美国家,总还有那么点尊重自由、新奇和个性的精神。 世上到底能 发生什么,确实难讲。为什么这个中世纪演唱组总来开音乐会,而且是相当正式,捎带讲课的音乐会?因为本地一位富有的女士,据说 “心血来潮”地捐资这个活动。当然这是开玩笑了,一掷万金并不是闹着玩的事情。这位女士热心历史研究,也希望对教育和文化有所贡献,所以,还真了 不起。我当志愿者卖票、给其他志愿者发免费票的时候,经常见她,非常朴素的白发女士,总是自己来,安静地拿票,微笑地对我说谢谢。据说我们这里所有关于中世纪研究的演出、奖学金都是她捐赠的,并持续多 年。我应该亲自对她说声谢谢,因为我对这类东西全部的兴趣和好奇,都受惠于她。 (二) 第一晚的演出,曲目是《莱茵河的诅咒》, 讲的是中世纪冰岛的传说, 副标题叫做《一个有关贪婪和复仇的冰岛传说—埃达》。读读节目单梗概,好像是个缩减版、古代版的《尼龙伯根指环》。让我这个瓦格纳盲臆想一下, 这些中世纪故事中的罪恶、贪欲,在瓦格纳的大歌剧里跟现代文 明得到最充分的的沟通。我的意思不仅仅指“指环”脱胎于此这个事实,而是那种血腥、苍凉而宽广的气场。难怪这个残酷的故事,让十九世纪的德国浪漫派着迷。 《莱茵河的诅咒》本身是Sequentia乐团根据中世纪传说“埃达”改编的“音乐剧”。瓦格纳的“指环”中的布伦希尔德、希格弗里德等等人物,在其中各有所本。巴格比在场前解说中拿出个小纸片来读,说这个传说的八十分钟演出中,有这么多罪恶:乱伦,杀子,谋害,背叛,总之鲜血淋 漓。先民的残酷,今天听起来有几分笨拙,比如演到“争吵”,话语间竟有那么一点狞笑的幽默。但在叙事、表演和种种省略中,一个好奇的人,就忍不住顺着这冰山一角去想像海面之下的部分,何况有瓦格纳在前--此时我很想找瓦格纳来听听,也顿时理解瓦格纳的歌剧中,有那么多的精神、概念成分。这些奇异的叙事下的气场,实在是上好的“精神”容器,能装下政治也不稀奇。 和残酷相应答的,是中古神话中的动物、神怪和象征,比如矮人、龙、魔剑、会说话的鸟等等,这些逃脱逻辑的东西,倒好像一些小小马赛克亮点,让戏剧远看和近看呈现不同的景观。音量很大的古小提琴声也是致幻剂之一,让笨拙、粗糙和荒诞的华丽组织到一起,有了比较统一的质地。 这当然是后人“重建”的结果了,不然哪来的头尾呼应、场景切换和主题暗示。我想,现代价值观下的叙述,大概不会把这么多血腥和戏剧场面如此不在乎地堆到一起。如今的电影电视,每桩事情前后要有联系,高潮要攒劲儿,前后交代清楚,也就是说,高潮不能浪费,要好好用,不能一堆高潮乱挤到一起。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哪怕古老如荷马史诗,也是复杂、完整、有头绪的, 它的节奏虽然缓慢,但也注意堆积和释放,有人物有高潮。换句话中,我们的文明认可的价值观,大概要包括这个:有结构,充分展示匠心,才能 被视为杰作。而这个中世纪传说似乎就 是这样的,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满不在乎地一个个发生完毕。 也许,这就是中世纪被当成“黑暗”时期的原因?或者,这是未被体系化的口述文学的特点?不知道。我只隐约感到,这个时期的作品,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显得跟古代、现代都没有形式上的明显联系,它从一个有机体上断裂开,无法进入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以后的价 值体系。它只能自成一体,在后人眼中显得粗糙而有力。 不过,还是感谢音乐吧。它软化了我追索历史的欲望不说,历史此时呈现出另一种维度,和音乐、艺术若即若离。耳朵有权拒绝历史。 (三) 话说巴格比这人,是本市早期音乐爱好者的话题之一,见了几次之后,他在我眼里添了几分神秘。他看上去一点也不神秘,倒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帅,不好玩,不高,头发不长,不神采飞扬,说话自然亲切,不引经据典,不把自己的演出当成一件严重而高尚的事情。他提到这些中世纪传说,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么个词组,“看上去的简单”(deceptively simple)。在我眼中,包括这个演奏组在内,都是“看上去的简单”。这些故事的挖掘和在欧美跑来跑去的巡演,往往依仗某些地方“心血来潮”对古乐的支持和捐赠而持续--其中录制中世纪女作曲家希尔德加德的作品,据说就因为即将告成之际,赞助停止而留下了缺憾。这类活动,背后不知有多少复杂、人事,何况牵扯的不 是巴格比一人,乐团虽然不大,但也要有研究、学习资源,要培养年轻人。 第一场演出,大家都感到音乐挺舒服,不讨厌,但其戏剧场景的局限外加表达之直接、叙事之繁冗,肯定让现代观众崩溃。结束之后,我周围几个认识的人都表示,下次不来了。我不敢说比别的听众更懂,但音乐家们倾心三十年做的事情,我们这些外围人士,并没有评判的资格。其实更打动我的正是这件事:一个如此孤立的音乐团体,躬行一种直面知识和考古的音乐生活,他们和这个世界之间的亲密对话,让我向无比好奇。而他们并不可能每天都做这种事,大家可能有别的职业,即便演出密集的时候,也要赶飞机、用互联网,总之相当多的日子里,过的是现代人的生活。这样一想,更觉得不可思议。 (未完) -
苍凉的独白书写
《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在写下了这首遣兴的诗作,表达了他的人生之叹。诗意苍凉,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之中,下笔而出的。 导读者蒋勋老师认为《寒食帖》不能单一看某一个字,整个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响曲乐章般庞大壮阔的配置,感受到创作者行走于文学与书法之间惊人丰富的魅力。苏轼嘲笑自己的书法是“石压哈蟆体”,而一般他的字会被解读成“豪放”。阅读《寒食帖》上的字,则会发现其实豪放的大架构里不失细节的温柔婉约。《寒食帖》最后一句“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蒋老师把这几个字,形容成像诗人的表情,愁郁、荒凉、困顿,像最顽强的生命,像冬寒秃枝,看似颓败,却在内里蕴含隐匿发枝发叶的生命力。 蒋老师认为从《寒食帖》,可以了解苏轼如何在自我调侃、自我嘲笑里完成一种毁誉之外的豁达。 -
异兽图志
书中部分图片:http://site.douban.com/widget/photos/328430/ 本书缘起—— 多达90位艺术家、四位作者和一位编辑的慷慨与热情,不仅让本书从无到有,完成后的精美程度,更是超出策划者雅各布•科维最初的想象。此书不只是精美,而且超乎经验丰富的出版者想象所及,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书回馈虽默默存疑但仍和蔼可亲的出版社对我们的信任。这么多人的慷慨 与共似乎也反映出这些神秘生物代表的深刻涵义与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这些由人类的焦虑与奇幻想象所孕育的幻兽,展现出了人们最深沉创造力的悸动,也因此让雅各布•科维看出其重要价值:尽管这些生物因为无法真实呈现于人们面前而不受重视,但它们背后的意义及受人敬畏的原因依旧值得被记录下来。 无论是想象催生的象征,或未曾被记录过的物种,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们存在。而这些艺术家们,给了他们心的藏身处供我们探寻。 本书策划者雅各布•科维,西雅图人,自由书籍设计者、Fantagraphics Books 艺术总监。通过Fantagraphics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 或the Unflown Visual Arts and Crafts Guild 可与他取得联系。浏览网站www.fantagraphics.com 和www.unflown.com,能找到更多他的信息以及未来计划,再冷漠的读者都会感到有趣。 《BEASTS!异兽图志》是 The New Modern Now Library Series”系列的第一本;续集BEASTS!2 于2008年底在美国出版。 何谓神秘生物 “神秘生物学”乃是“关于不为人知的生物的研究”。 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科学类别的分支,充满了难以捉摸的生物,其中包括据推断应该存在的生物———如深海大章鱼,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并不存在的生物———像是萨斯夸奇 (大脚)或利维坦 (巨海兽)等。 这类生物被统称为 神秘生物”。 关于本书的轶事无数,列举数项如下: 插画作品 THE ARTWORK 本书画作汇集自截然不同的创作领域:漫画、摇滚乐海 、滑板绘图、奇幻插画、美女画报、童书、动画、商业插画与纯艺术。各领域艺术家们受邀进行这次创作,不受任何限制,甚至可以跳脱对该异兽的历史记载。出版社对本书所呈现的作品并未进行任何审查或修改。 异兽选集 THE SELECTION 在这些艺术家同意参与本书创作的同时,他们会得到一份由本书策划者雅各布•科维博览群书后拣选出的清单,列出关于两百多种神秘生物的简短描述。(我们也欢迎艺术家们自行提议,有些人确实乐于从命。)从这份清单中,艺术家们选出他们想要描绘的异兽,也因此,如果读者在欣赏各幅作品时,能够一并思忖该艺术家为何选择该异兽来表现,可能会产生更多乐趣。 创作途径 THE APPROACH 本书中所有受邀艺术家都因其作品具有一定水平而入选,因此他们将每一只异兽重新传达出来的手法皆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像人鱼与独角兽这类异兽广为人知,但大多数的异兽并非如此,那些幻兽在艺术家们提交作品之前,几乎无法找到图像参考。本书中所汇集的成果便是每一位艺术家对于属于他/她的异兽的故事所产生的回响。迫不及待的热情读者们若在观赏作品前先读读描述文字,将别有收获。 阅读异兽 THE CREATURES 所有在此呈现的异兽只有一个准则,它们都来自神话或民间传说。这些异兽轶事并非 自娱乐,亦非个别故事,而是整体文化的呈现,无论这些文化依旧繁盛或灭绝已久。本书策划希望读者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能念及此点,并给予这些杰出作品心无旁骛的关注。 -
艺术与人生
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丛书带您领略伟人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
巴黎,艺术至上
《巴黎,艺术至上》的文字表达和图文相偕的形式颇具特色。它既是作家写画家,又是画家写作家,亦文亦画,是一本典型的冯骥才式的作品。惟画家才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精美文字,传达给人独特的意韵。《巴黎,艺术至上》内容包括:美是精神的浪漫、历史是一种灵魂及巴黎的艺术家们三大部分。作者凭着他大量的发现性的素材,全新的角度,惟画家才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精美的文字,把他的答案如画一般呈现现给我们。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既是作家写的画家,又是画家写的画家。这是一本典型的北骥才式的作品。 -
马拉美与莫里索书信集
莫里索,法国印象派唯一一位女画家。出身高贵却以绘画为生。创作赢得一片赞誉,世人记住的却是马奈《阳台》中那位优雅端庄的女模特。经由马奈,她和马拉美相识。从此结下深厚情谊。莫里索临终前甚至殷殷嘱托马拉美做女儿的监护人。两人的书信往来始于1876年,终于1895年。十数年间,不曾断绝。透过书信集,我们可以读到交往的文人近况、画展的评论、出游的心得、晚宴的邀约…… 这里,马拉美卸下一贯晦涩、古奥的文风,平和、淡定,家长里短的小事信笔写来,别有一番风味。俯仰之间,尽是诗意。就连苦痛,也不过是淡淡的忧伤。十数年的生活,在他们笔下,恍如一场温情弥漫的散步。 -
异想天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国庆60周年庆典的“和平鸽”和“网幕烟花”,这些充满创意与童真的大型焰火作品,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少为人知的是,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蔡国强。 告别这些诞生于大城市的“官方作品”,蔡国强将目光投向农村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城市人被永不满足的物质所累之时,生活在大地上的农民,却把双手伸向了创造个人梦想的自由天地,这个颇具讽刺意义的现实,给艺术家极大触动。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全面展示城市美好生活的当时当地,蔡国强举办“农民达芬奇”展览,将农民自力更生发明制作的飞碟、飞机、潜艇等搬进美术馆展出,并将于现场制作机器人、“航空母舰”等。 为此次展览,艺术家创作了三句口号,从不同角度概括展览的意义: “不知如何降下”——表达对于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之下的思考与担忧。 “重要的不在飞起来”——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反思,重要的不是飞得越高、越快、越好。 “农民,让城市更美好”——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通过这个展览不仅讨论农民对于现代化的贡献,以及农民的现实处境等当今最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通过展示独立在集体意志和行为外的个体农民的创造力,以及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感人故事,更可以看到一个民族追求公平民主社会的希望。 -
CD流浪记
《CD流浪记:欣赏古典拥抱浪漫》内容简介:搜集古典音乐CD是一种乐趣,寻找CD甘苦夹杂,聆听CD又是一种孤独中的精神歇息。听着CD,怀想音乐家与演奏家的心音,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台湾文化名人吕正惠先生这部品味西洋古典音乐的随笔集,显示了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往往寥寥几字,境界全出,深受爱乐者喜欢。 作者写作《CD流浪记:欣赏古典拥抱浪漫》时,正值台独猖獗;作为统派的领导人物,作者处境孤困,心情苦闷,很多时间以听西洋古典音乐来休养身心,在此际写出了这一批温馨动人的文章,介乎乐评与心情散记之间。 -
龙凤艺术
本书是沈从文有关文物与艺术研究论文集。共收录作者48篇研究论著,这些论著考证严密,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的成果集成。研究既严谨务实,文笔又清新可读,处处显示大家风范。 目录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实物 从《不怕鬼的故事》注谈文献与文物相结合问题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胡子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龙凤艺术 ——龙凤艺术的应用和发展 鱼的艺术 ——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湘西苗族的艺术 谈金花笺 塔户剪纸花样 过节和观灯 织金锦 明织金锦问题 《明锦》题记 清代花锦 蜀中锦 江陵墓出土的丝织品 谈刺绣 谈染缬 ——兰底白印花布的历史发展 谈挑花 谈皮球花 花边 谈广绣 《红楼楚》衣物及当时种种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宋元时装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选 七三唐胡服妇女 七四唐胡服妇女 七八唐张萱捣练图部分 八一宫乐图 八九五代夜宴图宴席部分 关于天王府绣花帐子的时代及其产生的原因的一点意见 关于赖文光马褂问题的一点意见 古代镜子的艺术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中国古代瓷器 谈瓷器艺术 从一个马镫图安档谈谈中国马具的发展及其对金铜漆镶嵌工艺的影响关系 “分瓜瓟斝”和“点犀” “杏犀”质疑 试释“长檐车、高齿屐、班丝隐囊、棋子方褥” 读展子虔《游春图》 谈谈《文姬归汉图》 维诘摩故事画问题 《历代古人像赞》试探 赚兰亭图问题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叙章草进展 附新出土有关书法衍进资料 -
柏林苍穹下
《柏林苍穹下:一位数学家的文化随想》是欧凡先生多年的读书笔记,视野宏阔,主要包括读书、画、音乐、哲学四个方面。其读书主要是西方原版书,读画是在国外看真迹原作,其大部分是现代的经典作品,中国并没引进,所以该著新意迭出,启发性非常强,对我们研究印象派绘画、研究德国问题,研究现代派诗歌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
手绘的奇思妙想
《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内容简介:这是一条通往艺术家脑海,探索最原始的创意思路的捷径。书中收录了许多画作、涂鸦作品、实验性的或是经由细心观察才绘制而成的作品。书页中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色彩,空白处则有许多购物清单和电话号码;封面上是饱经旅行风霜的印迹,它们曾被装入背囊中、口袋里,也曾掉落在雨里,或是遗失在草丛中。 书中向你展示了一种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在金色的画框中,无法见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只要它存在,便需要被欣赏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当他们翻开这些速写簿,都会将头深埋于其中,被那些速写作品和点滴的记录完全吸引,然后翻至下一页。每一次翻阅都会带来无穷的惊喜。这些打开的画纸就像一则故事、-篇日记,甚至是一段生活。每一本速写簿都是生活的缩影。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书册的厚薄程度,将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翻过一张张画纸,你仿佛能看见时光的飞逝,看见其中闪现的创意,看见作者的种种冒险、经验教训、想法、失误以及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墨迹,在读者面前如花一般盛开。 无论你是否是一名艺术家、设计师、作家,还是音乐家或是注册会计师,我都希望你能在绘画生活的冒险中,获得知识和无尽的艺术财富。 -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中国建筑史》,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参阅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整体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明晰中国建筑史分期:上古、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国以后。讲解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解析他时他民族与我之异同。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50年代初虽要出版,但梁思成先生考虑要审读修订,未能出版。此后的政治运动、批判以及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梁思成先生始终没能再作详细修改。本次增补版所增补的图片,均为当年先生亲手拍摄,尤为珍贵。 -
青衣张火丁
成品规格:285×290毫米 内文用纸:157克无光铜版纸 内文印张:31 预订网址(目前读库网七折优惠): 读库网:http://www.duku.cn/ 读库淘宝店:http://shop35372084.taobao.com/ 《青衣张火丁》一书为大度十二开全彩画册,分上、下两卷,内有舞台摄影图片千幅左右,文字十万余字,集中展示京剧艺术之美,程派青衣之魅。全书的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为“刹那芳华”,用三十四张图片,展示了舞台上的瞬间与永恒。第十部分为“余韵拾遗”,是对《鸳鸯冢》、《红鬃烈马》、《坐宫》、《龙凤呈祥》、《秋江》几出戏的展示。最后一部分为“幕后”,展示了京剧演员为一出戏、一个角色所做的种种幕后准备,包括化妆、容装、候场、赶场、谢幕等。 本书的主体是对张火丁主演的《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绝路问苍天》、《江姐》、《白蛇传》、《梁祝》等七出程派剧目的集中展示。每出戏又分为“本事”、“外白”、“说戏”三部分。“本事”即对剧情的介绍,类似戏曲连环画。“外白”部分类似慢镜头逐格回放,展现演员的细腻表情、水袖功法或对某段戏分的特别介绍。“说戏”则是对本出戏的介绍和评说,“说戏”部分的图片部分采用黑白印刷,别具效果。 关于该书的更多信息,请各位参见读库网(http://www.duku.cn)的“青衣张火丁”专区。 -
不太像学术报告
《不太像学术报告》内容简介:八十多岁的一代“鬼才”黄永玉在这本独具黄氏风格的书中,用别具一格且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他坎坷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对于文学、绘画、版画、摄影等各个艺术门类的看法与真知灼见,阅读此书,我们享受的是一次有着黄永玉独特思想和见解的心灵之旅。书名由黄永玉亲笔题写。 -
设计并不重要
设计作为一种共识,已贯穿我们的生活; 设计作为一种观念,于我们大多数人却是陌生的, 这个一个关于设计的尴尬时代。 设计文化到底为何事何物?设计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关于设计,如何学习、应用、再创造?如何保存、研究、再发现? 这是需要一一解答的问题。 过去的香港不一定是未来的中国内地, 未来的内地却一定有机会借鉴过去的香港; 香港设计是走在我们前面的借镜, 一同与香港设计名家畅谈心路,反思、探寻设计发展的方向。 设计,并不重要;它已不是一个名词以及表面的普世感受, 设计,的确重要,因它已改变世界。 靳埭强:并不是多数设计师能够从设计中看到自己的态度,有些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不是一个好的影响与互动。 何周礼:为什么中国不能有“中国包豪斯”(Chinese Bauhaus)呢?大家仍是依然故我,中餐一定要用筷子,西餐一定要用刀叉。 刘小康: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你就不能只爱设计,那不会成功的。设计只是一个手段,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一定要找一些你爱的东西。 李永铨:客户很重要,这不单单取决于公司里有多么优秀的设计师。而我开公司就是为了要寻找理念相同的客户,只有这样我才有成功的空间。 李志清:对于漫画创作,无论是完成委托的工作或者是自己的创作,总是希望在绘画中追求独立的自我。 高文安:我们要明白,做建筑也好做设计也好,服务客人、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行业准则。客人付钱给你,还要听你说三道四,这不合理。 麦雅瑞:我设计的短发女仔形象,有东方人内敛、娴静的性情,东方人欣赏内在的美,我的女仔形象就是闭起眼睛用心来思考、感受这个世界的。这不也正是我们东方人优秀品行的一个侧面吗。 蔡汉城:“人人都可以设计”的理念就是Toy2R的玩具哲学。 廖洁连:我没有忠告给现在的设计师。我只能说,设计并不重要,活着才重要。如果你懂的生活,你的设计空间就会被充满;但若不懂,设计就变得枯燥和辛苦。 -
苦恼人的微笑
如果说,小说作为一门“说谎的艺术”,恰恰是通过虚构,让我们逼近“世界的真相”,那么,也许我们在追求“世界真相”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趋近小说这门“说谎的艺术”。《苦恼人的微笑》是一部小说,也是关于影像在今天作用于人心的笔记,是对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像的回溯和快进,是关于影像叙事和文字叙事相互之间丰富关系的一种尝试。它探求某种情感的真挚在当代是如何有可能的,进而,它追忆、索引、改写中国近现代过程中的一些情感历程,从“浮生六记”、王国维、“青春之歌”到“苦恼人的笑”,作者以此探索在人类行为背后的情感动力学,它隐秘地趋动着人类的存在,并突破诸种意识形态的框架。 -
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
在整个中华帝国的历史中,学者型官员总是肩负着批判政府政策和举措的责任,即使这种批判会遭到震怒的皇帝或那些政府首脑的处罚时也不例外。处罚的形式从贬官直到处死,甚至连他们的亲属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官员采取了主动删改自己的文章或者保持沉默的办法。而另外一些官员则将他们的想法寄托于诗歌。在11世纪,中华帝国正值宋朝,一些学者转而利用绘画这一文雅而又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政治的异议。 通过考察文学的象征含义、绘画的标题、同时代的题词以及历史背景,姜斐德教授指出某些画作传达出强烈的政治意见。这种寓意,在一些画作中表现得相对清晰,而在另一些画作中则被特意隐藏,只有那些具有广博学识,特别是了解诗歌以及其传达不同政见和批判意见的模式的人,才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除了在画作中附题诗歌外,一些学者在构造他们画作的时候还仿效了诗歌创作的惯例,这就更加强化了文本图像的联系。 姜斐德教授认为,表面上无关世务的画作中所隐含的寓意是士大夫阶层越来越重视绘画的一个重要因素。绘画的关联体系作为一项功能,使得学者可以在避免打击的情况下表达他们的异议,而这正为艺术的活力和长久发展作出了贡献。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