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

    作者:郭晨子

    再明亮的舞台,演起昆曲来,都美好得陈旧。——旧人、旧事、旧的心绪,旧情未了。妩媚和烦恼都是许久以前的,尘封起来没有走样。几个朝代几个百年前的一篷一笑,而今,也还是懂得。懂得,却无法安慰了——隔得太远,隔了万千的光阴。 横亘着岁月的河,昆曲是对岸的风景。河水汤汤,没有摆渡的舟。只有停留在此岸看着。迷失、怅润、困惑…… 一段段前尘往事,明明素未谋面却偏偏似曾相识,梦里熟悉得真切,醒来,皆不认得。 昆曲,是今生看到的前世。 目录 楔子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 [上本] 世故与天真 昆腔 曲牌 全本戏 折子戏 清唱与剧唱 女戏 船戏 灯彩戏 节令戏 娱神戏 串戏 行当 做功 戏箱 家班 曲会 [中本] 《水斗》 《断桥》 《偷鸡》 《思凡》 《下山》 《羊肚》 《说亲》 《说亲》(又一) 《古城会》 《楼会》 《打瓜园》 ……
  • 笔杆子、画笔和毒药

    作者:(爱尔兰)奥斯卡·王尔德

    “他把他的天才都倾注在生活里,在他的作品里只倾注了才华。” 纪德在自传《如果种子不死》中这样描述王尔德。 王尔德的生活总是比他的作品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作品中,王尔德“给大多数人的是叫人落泪的喜剧,给少数人的是语言的阿拉伯图案”;在生活上,他“尽管有恶习和不幸,却保持着一种不可摧毁的天真”。 本书架构由王尔德“作品”和“生活”交织的经纬线。 意图呈现叱咤维多利亚时代的唯美主义者,奥斯卡·王尔德,如何对“才华”和“天才”做出最倨傲并且纯粹的诠释。
  • 超现实主义

    作者:(法国)乔治·塞巴格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 艺术有什么用

    作者:约翰·凯里

    什么是艺术品?高雅艺术就更好吗?科学能否提供帮助?艺术能使我们变得更好吗?艺术能成为宗教吗?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知识分子应当拥有原创力和逻辑性,有趣而不乏常识。也就是说,他们应该像约翰·凯里教授。    ——朱丽·伯奇尔 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是艺术品。在西方,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艺术夸大其辞。贯穿大部分历史的艺术实践都服务于人类进化的目的,而不是什么高雅艺术。它们是公共的,是实用的。对艺术的崇拜可以把人类牺牲掉。艺术宗教使人变得更坏,因为它鼓励人们鄙视非艺术人群。    ——《艺术有什么用?》 艺术会让人变得更好吗?它们是文明的标志吗?为什么我们认为“高雅”艺术比“低俗”艺术要好?关于艺术的判断不只是个人见解吗?究竟什么才是艺术品?它们真的是一个神圣族类吗?今天的脑科学家能够帮助我们解开艺术的奥秘吗? 这些都是美学史和批评史上不断被提出的问题,至今仍然难以定论。约翰·凯里结合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实践,再一次辨析了这些问题,不过他的结论颇出人意料,那就是:文学优于所有其他的艺术。
  • 中国音乐文学史

    作者:朱谦之

    本书是近代中国音乐文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出入古今,引证中西,理论与史实并重。首论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次论中国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继而分论中国历代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之具体形态。
  •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作者:[法]程抱一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程抱一先生的《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1991)两书的合集。《中国诗语言研究》,以唐诗为研究主体,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中的虚实、阴阳和人地天关系为依据,分别从词句、格律、意象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在词句层,着重探讨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揭示乎仄和对仗等所体现的阴阳辨证关系;在上述两层次所导向的更高和更深的象征层,则显示诗人们如何借助“比”、“兴”手法组织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并充分发掘人地天三元关系。其法译“唐诗选”部分,采用独创的字对字翻译和意译,为读者提供了多途的审美享受。 在《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中,作者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虚”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 陈丹青 艾未未:非艺术访谈

    作者:王宝菊

    陈丹青、艾未未,两个当代文艺领域小有名气的人物。现在,主持人王宝菊对他们进行了一番采访。访问的内容涉及他们对社会、文化、人生、两性和城市的看法和观点。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半个我正在疼痛

    作者:王小妮

  •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

    作者:沈从文

    内容介绍 本书是沈从文有关文物与艺术 研究论文集。共收录作者近50篇研 究论著,包括古代镜子的艺术、谈 瓷器艺术、花边、织金锦、古代人 的穿衣打扮、谈皮球花、龙凤艺术、 鱼的艺术等等。这些论著考证严密, 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 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 的成果集成。也是国内第一次结集 出版的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专著。
  • 谈美书简

    作者:朱光潜

    《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组成,朱光潜就青年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适合初涉美学的读者参考。
  • 乡村诊所

    作者:谢宏军

    如果你不懂画,你依然可以品味这些素描;如果你不理解文字,你依然可以阅读这些文字。这本《乡村诊所》,给人的最大的体会便是文字与图画之间的融通。作者是一名画家,是一名经历了漂泊不羁之后重又静心生活的画家,他蜗居乡野,吃熟悉的饭菜,讲熟悉的方言,一个简陋但小有名气的乡村诊所成了他每日做功课的地方。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因病痛袭扰而来就诊的人们,他们在承受痛苦时流露着不同的表情,有故为镇静的,有肆意夸张的,总之,在“不适”这个人生坐标的交点上,人们的体验更多地昭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因此让青年画家谢宏军为之恻隐,多愁善感的他操起画笔,在廉价的白纸上快速地记下了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符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这些画稿成为厚厚一叠时,他收获的便是一部乡村市井的画卷。不难猜测,这里面也有画家本人痛定思痛之后的诉述。 作者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曾在乡村的老家里闲居,他每天去一所乡村诊所画速写和素描,画了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疾病和苦难,他一边画一边思考了许多人生问题,写了许多笔记。这些画和文字是一个地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真实写照,有很多感人的地方。 画家在家乡的乡村诊所里,描绘着那一张张因病痛而变形的脸,描绘着骨节粗大的手和伛偻着的背,体验和思考着人的生、老、病、死。他在这儿发现了一种深刻的美,心灵世界的丰富和人物性格的怪异使他人迷。他一张又一张地画下去,似乎永无止境,忘却了外面的世界……本书所收入的,不仅有他手头的绝活儿,还有他脑中的奇妙想;所表达的内容已超出那小小的乡村诊所,而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 艺海拾贝

    作者:秦牧

    《艺海拾贝》以知识性为基础,以可读性为手段,以读者比较感兴趣的写作课题和文学界创作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为参照物,以普及文学理论知识为目的——正是这样的创意和表述实践使《艺海拾贝》这种文艺随笔集面目一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不仅成为60年代初期的出版物中的“凤毛麟角”,就是在它获得成功的三十多年来,能同它比肩的同类读物又有多少?《艺海拾贝》就是以它的历史性的实绩在文学界确定历史地位的。
  • 外国音乐在外国

    作者:陈丹青

    《外国音乐在外国》是陈丹青之前文集《陈丹青音乐笔记》(2002)的增订版,除增加四篇长文记述欧游音乐观感、删去一篇《多余的素材》已经收录的《钢琴与阶级》之外,另配以精彩图片飨人眼目,全书彩色印刷,纸张柔软细腻,堪称他诸本文集中最为风雅的制作。 2002年,文集初出之际,陈丹青原拟采用内文篇名《外国音乐在外国》为书名,大意是说,人在纽约写给国内读者看,但为编辑改作《陈丹青音乐笔记》,此番再版,恢复原拟书名,不过此时陈丹青已在国内定居十年,谈及书名的变更,他说出另一层意思:“今岁尤其是少说为佳的一年……谈论艺术真是既风雅,又安全……连书名也规避了境内的话题与是非,单说外国音乐在外国。” 1992年,陈丹青受《音乐爱好者》杂志之邀,开始持续写作,遂“开了份宽窄莫辨的旁门左道”。从最初的《灵堂琴声》(1992)到刚刚写成的《在维也纳》诸篇(2009),此书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堪称陈丹青书写生涯之标本。 此书谈论音乐,以古典为主,兼及流行与民族。作为画家、作家而谈音乐,陈丹青说自己不过是假音乐之名义,而行趣味的批判。他之书写音乐,不单就音乐本身着墨,而是关注音乐所席卷的人生与性命,关注音乐背后的文脉与文化,由此而获致独特的境界与气韵。 此书封面亦由陈丹青亲手设计。原本选择四种颜色,打样以取其一;不过打样出来,颜色均称理想,最后决定,选择三种颜色,制作三种封面,任凭读者选择。此举或为国内首创,虽于发行上有些麻烦,但于读者,却是增加了选择的空间。陈丹青谈及这三种颜色,说是在欧洲建筑中均属常见,而国内却少有使用且用得好的。
  • 伦敦画记

    作者:蒋彝

    伦敦雾伦敦雾,几人参透雾中趣。 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声音,在谈论着西方文化──那经常自视为较优越较进步的文化。传统上身为观察者的西方人,第一次成为被观察的对象。 蒋彝从未隐瞒他的族裔身份,反而将英伦风物与中国文化参照对看。无处不在的幽默与智慧,中式书画中洋溢的闲情逸趣,引领读者重新审视伦敦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细致而精到地勾勒出大英帝国心脏的众生样貌。
  • 活色生香

    作者:蔡家园

    《活色生香:文学经典插画考》精选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画家,或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同题插画,用线条与色彩阐释,二十部经典文学名著,这些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与那些不朽的文字一样,值得悉心赏玩与珍藏。
  • 小顾聊绘画·壹

    作者:顾爷

    ☆微博最红的艺术科普作家 ☆18万粉丝推崇备至的艺术长微博 ☆数十个穿越时空的e时代笑点 ☆形似ppt的精简艺术故事展演 ☆脱口秀一般充满诱惑力的旁白解说 ☆6万个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组合成让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非凡艺术故事! 《小顾聊绘画》系列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是真的站在风口浪尖哦~),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隐约有些变态倾向的德加,还有附赠的史上最贵的“附赠品”——塞尚。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 少有人看见的美

    作者:苏缨

    每幅名画,是美的凝固,也是谜的布局 画外之美,在画家的灵魂、时代的低语 谈一场智慧的恋爱,欣赏她们的美与奇思异想 “在这本以绘画为主题的书里,强烈的个人偏好逼迫我只想谈谈那些富于理性之美的画作,这也就意味着,我不是从艺术角度,而是从思想角度切入进来的。如果可以把一幅名画比喻为露在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的话,那么海面就是画家本人以及画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而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庞大身躯,亦即那些由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等等伟大哲人们无声浸润于社会与艺术之内的诸般奇异哲思,才是令我兴趣盎然并在这本书里着力描摹与分析的东西。 所以,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美术读物,它无意于引起任何感动,只希望激发一点思考。如果你恰恰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对智力趣味情有独钟的人,并且对美术史怀有几分兴趣的话,那么你一定就是这本书所要寻找的读者。” “恋爱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除了能让人快乐之外,还能激发大脑活力,让人变聪明,从而能更快地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本书所做的,就是用优质绘画作品让你萌生恋爱之感,然后给你一个又一个在画作中发掘而出的扣人心弦的谜题,让你脑内刚诞生的多巴胺有用武之地。在多巴胺的助力下,难题一一被解决,成功的感觉又刺激大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更多的多巴胺就意味着更多的快乐,还意味着更多的聪明……多么了不起的良性循环。 璀璨的艺术杰作、成串的悖论和诘难再加上令人目眩的谜案,这本书送给你的,乃是一场高智商的恋爱。” ——毛晓雯
  • 巴黎:对话与冥思

    作者:叶灼 叶维廉

    本书是叶灼的摄影作品,他用相机捕捉了自己眼中的巴黎影像。每一副作品都配有其父亲、诗人叶维廉的诗作,构成了图像与诗的对话。
  • 巴黎往事

    作者:符晓

    一本关于文学、艺术和旅行的书,提供了表述巴黎的新范式。作者尝试以巴黎为中心建构出一个小型艺术史地图,内中囊括了与巴黎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文化、艺术、历史、社会等内容,既涉及古,又涵盖今。更以灵动活泼的文字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达芬奇、弗朗索瓦一世、拿破仑、巴尔扎克、雨果、罗丹、莫奈、雷诺阿、梵高、肖邦、海明威、萨特、巴赞、特吕弗和杜尚等人的诸多往事。既是一本了解法国艺术史的手边书,又是一本去巴黎旅行的小手册。
  • 一公分

    作者:刘小东

    别人仅仅把我当成具象画家,其实,在我写生的过程中有日记,有电影,它们和绘画一样都是艺术痕迹。艺术是有限制的,在这段被限制的时间内,一切皆为艺术。 2013年我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都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理想总是有些距离,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距离。索性这本书就叫“一公分”吧。但愿这一公分的距离给我们更多的猜想,更多的努力,充实这短暂的虚幻人生。 ——刘小东 本书收录刘小东十年来的绘画日记,起于《十八罗汉》,止于《向南飞》,如作者自己所说:“绘画不仅仅是图像,它更是手感留下的痕迹。”日记亦为此类“痕迹”之一种,它记下了金门海边无名酒馆的黑社会,也记下了三峡库区拆迁过程中意外身亡的农民工,这些文字如实反映了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状态,也如同那些广为人知的画作,是个人对于时代的承担、抵抗和表达,可视为刘小东作品除绘画和电影之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