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西方当代手绘图案
本书是一本西方国家图案图集。书中集结了当代最有天赋的50为设计师的手绘图案设计作品,并且展示了他们如何将这些手绘图案创新性地使用于不同的地方。 -
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
//書籍簡介// 上溯西元第一個千禧年,正值我宋真宗咸平三年,此際文風鼎盛,宮廷更廣蒐珍秘,本院典藏蓋值基於此。千年遞嬗,代有增益,今日故宮傲世之典藏,並非偶然。故宮欣逢第二個千禧運會,特推出「宋代文物大展」以回應跨世紀之盛。讀者於本書得窺有宋一代文化之菁華。 -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内容简介: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祝贺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向来自中外学术界的学者、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考古与艺术史是两门不同却又相亲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关注目标、体系建构和一些基本方法上判然有别,但在资源和成果方面有许多共享的地方。它们共同摄入的领域有田园考古,有文物、器物、图像和文字的研究,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它们之间彼此错叠,又彼此交融的状况,正好构成了我们人类与自身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网。这种联系的网络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姿态和不同的思考;承接着史学研究的不同体系和方法,并与自我文化发展模式及活化的传统等根源的问题相关联。 正是由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及今日时代视觉文化研究所面临的深刻的转型。去年10月,我们也是在这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成立之时,在原来的美术史研究方向基础之上,我们正式提出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针对图像时代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着眼于今天视觉生产、视觉消费及其文化结构的研究,我们提出视觉文化研究方向; 针对城市进程中公共文化创意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提出艺术策划与行政研究方向: 针对考古学、博物馆学以及民俗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对美术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 学院还将这三个新的研究方向来构建具有明确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是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的学科目录上所引的二级学科。这三个研究方向,将构成我们学院具有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将成为我们学院第六个二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学以及艺术学。 -
藏传佛教造像
《藏传佛教造像》内容简介: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同样,以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是国家的中心。故宫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无疑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间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从物质层面看,故宫只是一座古建筑群,但它不是一般的古建筑,而是皇宫。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故宫及其皇家收藏凝聚了传统的特别是辉煌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几千年中国的器用典章、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学术、艺术等积累的结晶,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就像金字塔之于古埃及、雅典卫城神庙之于希腊一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文化是经典文化。 经典具有权威性。故宫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它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经典具有不朽性。故宫属于历史遗产,它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创造和精神,具有不竭的历史生命。经典具有传统性。传统的本质是主体活动的延承,故宫所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
现代性与抽象
在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随着全球艺术市场和流行文化对当代艺术宰制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已日渐陷入到一种脸谱化的“本地性”窘境之中。如何在与西方艺术史的联系中重建中国艺术的“自主性”,已成为当务之急。近三十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把西方艺术史和理论名著译介给中文读者,他们的努力令人尊敬,遗憾的是其系统性却仍相当欠缺,对其在当代学术中的进展更是鲜有着手。因而,我们希望本刊在系统编译这些经典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学界对它们的诠释,以增进我们对西方艺术传统形成的理解深度。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将对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的思考导入到“现代性”理论的视野之中。事实上,自八十年代以来,在“现代化”与“现代主义”的辩证综合中,重审现代艺术的历史经验并焕发现代艺术的活力,已蔚成今日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研究的潮流。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艺术在创造中国现代文化中的珍贵努力并未获得应有的总结和重视。这不仅使我们在“全球现代性”结构中有处于附庸的危险,也使中国艺术的自觉失掉了必要的根基。因而,如何以严肃的态度,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现代性”进行研究,成为我们极大的期待。 -
做好设计
这是由一位坚信“个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加拿大资深平面设计师撰写的小书。作者用游记式的行文,希图改造后工业文明中我们对于“造物”那咄咄张狂但又窃窃嗫嚅的可笑面貌的执迷不悟。其内的诸多故事,也紧紧围绕着作者从业30年来在“设计制度”,特别是与平面创意表现领域内的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构建相关的种种行迹。 而对于专业和社会诸多缠绊的思考,在阅读此书之后,不同层次的每一位设计师都将获得一种新的挣脱的力量。 引言 1 创意之本:削减“大规模欺骗性武器” 4 第1章 现在开始 7 第2章 超越“绿色”:就手的谎言 21 第3章 波普风景 31 第4章 武器:视觉骗局,被制造出来的需要 49 第5章 真实所在:险境 61 第6章 酒,女人与水 73 第7章 诸感顿失 85 设计解决:便利的真实 102 第8章 为何当下最适时? 105 第9章 怎样扯淡,又怎样讲真话 121 第10章 做好事才是好设计 129 第11章 职业风气之变 135 “誓言做好” 146 第12章 一位(任何)专业人士能做些什么?牢记! 148 附录A 《“要事为先”宣言》 159 附录B 《GDC道德规约》摘要 160 附录C 《AIGA职业标准》摘要 161 附录D 挪威及中国之路 162 注释 165 问题讨论 176 致谢:一小群与此相关的公民 177 关于作者 178 -
Painting Today
Painting Today i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last 30 years of painting, presenting work by celebrated figures like Gerhard Richter and Neo Rauch alongside emerging artists like Jumaldi Alfi and Ingrid Calame. Photo-realism, landscape, still-life, portraiture, neo-expressionism, installation painting and the Leipzig school are just some of the areas of this thriving art medium explored by Tony Godfrey. Organized by themes, Painting Today showcases the broad range of styl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at comprise contemporary painting. Insightful and accessible, Painting Today?s approach will appeal to scholars and newcomers to the subject alike. -
100 Contemporary Artists
A comprehensive compendium of contemporary ar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is special two-volume edition compiles the 100 most exciting artists from the seminal TASCHEN title Art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ium as well as the renowned Art Now series, condensing them to a comprehensive compendium of contemporary ar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Our selection features a wide variety of works by pioneering artists such as Jean-Michel Basquiat, Marlene Dumas, Damien Hirst, Mike Kelley, Jeff Koons, Albert Oehlen, Richard Prince, Charles Ray, Cindy Sherman, and Christopher Wool alongside outstanding artists of a younger generation like Glenn Brown, Natalie Djurberg, Tom Friedman, Mark Grotjahn, or Terence Koh. The artists include: Franz Ackermann, Ai Wei Wei, Doug Aitken, Darren Almond, Francis Alys, Banksy, Matthew Barney, Jean-Michel Basquiat, Cosima von Bonin, Monica Bonvicini, Cecily Brown, Glenn Brown, André Butzer, Cai Guo-Qiang, Maurizio Cattelan, George Condo, John Currin, Thomas Demand, Rineke Dijkstra, Nathalie Djurberg, Peter Doig, Marlene Dumas, Olafur Eliasson, Elmgreen & Dragset, Tracey Emin, Urs Fischer, 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 Günther Förg, Walton Ford, Tom Friedman, Ellen Gallagher, Robert Gober, Nan Goldin, Felix Gonzalez-Torres, Douglas Gordon, Mark Grotjahn, Subodh Gupta, Andreas Gursky, Keith Haring, Mona Hatoum, Thomas Hirschhorn, Damien Hirst, Gary Hume, Anish Kapoor, Mike Kelley, Martin Kippenberger, Terence Koh, Jeff Koons, Barbara Kruger, Won Ju Lim, Sarah Lucas, Vera Lutter, Marepe, Paul McCarthy, Jonathan Meese, Beatriz Milhazes, Mariko Mori, Sarah Morris, Takashi Murakami, Wangechi Mutu, Yoshitomo Nara, Shirin Neshat, Ernesto Neto, Tim Noble & Sue Webster, Albert Oehlen, Chris Ofili, Gabriel Orozco, Tony Oursler, Jorge Pardo, Raymond Pettibon, Elizabeth Peyton, Richard Phillips, Richard Prince, Neo Rauch, Charles Ray, Tobias Rehberger, Jason Rhoades, Daniel Richter, Pipilotti Rist, Raqib Shaw, Cindy Sherman, Santiago Sierra, Rudolf Stingel, Thomas Struth, Philip Taaffe, Mickalene Thomas, Wolfgang Tillmans, Rirkrit Tiravanija, Rosemarie Trockel, Luc Tuymans, Piotr Ukla ski, Francesco Vezzoli, Kara Walker, Jeff Wall, Rebecca Warren, Franz West, Rachel Whiteread, Kehinde Wiley, Christopher Wool and Erwin Wurm. -
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
《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是一本深入阐述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原理及表现技巧的图书。众所周知,仅仅掌握摄影技术知识,并不足以创作出优秀的照片,因为决定照片质量与表现力的关键是图像的内容与组织方法。《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通过600余幅照片和近200个示意图,深入阐释了摄影中点、线、形状、色彩、对比度、构图、设计等概念,以及如何使用相关技术提升照片的表现力。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抑或其他视觉艺术的实践者与评论者,《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都将成为非常宝贵的参考。 -
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
《涅磐和弥勒的图像学》接受了先行者各种研究的刺激和启迪,以涅槃和弥勒图像为基轴,试图运用图像解释学的方法,探索佛教美术从印度到中亚的传播及变化。涅槃和弥勒,乍一看两种意义不同的主题相组合也许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但以这两者为基轴是有原因的。因为生死——涅槃的问题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涅檗和弥勒的图像与此关系深厚。以佛教的根本概念涅槃为基础,以与其相关的“死”与“生(再生)”相联系的图像为主题,从结构上窥探佛教美术横跨印度、中亚的传播和发展变化的真实面貌。 -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内容简介:用鲜明绚丽的色彩、犀利流畅的线条组织成面部图案,勾画在戏曲人物的脸上,是中国戏曲化妆的特殊手段,成为脸谱。按脸谱的一般应用范围来讲,它属于净、丑两行;按脸谱的戏剧功能来说,它是戏曲统一风格化妆的一种。无论生、旦、净、丑,根据所演人物的性格、面貌,需要特殊夸张的都可以勾画脸谱。 -
艺术家之镜
《艺术家之镜:历史背景下的北部欧洲文艺复兴》主要内容简介:15-16世纪的佛兰德斯、荷兰、法国和德国的艺术,包括了那些在西方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最优雅的,以及最具有创新性的绘画和雕塑。然而对于北部欧洲艺术的研究,却经常只是更多地在与意大利那些更知名的艺术相比下进行,而不是在其自身的文脉中。在《艺术家之镜:历史背景下的北部欧洲文艺复兴》里,北部欧洲的艺术以其丰富性和辉煌成就被重新表现。凡.艾克、博斯切、勃鲁盖尔、丢勒,以及其他大师们的艺术,在一个变化着的社会中以更宽广的视域被展现出来。克莱格.哈贝森以那些具有自我意识的艺术家作为开端展开他的描述,这些艺术家对于他们自己在现实世界和艺术中的呈现有着完全崭新和生动的理解。教会与政权,新教与天主教,男人和女人,艺术家与赞助人,独立的商业城市和贵族宫廷,文艺复兴世界里的所有这些方面因此被带入到一种联合叙事之中:既展示了艺术本身,又展示了其所在的时代。现实主义的事件,和对于可见世界的展现,对于艺术的意义与目的的展示,以及对于宗教和世俗世界的展示——即它的精神背景和客观背景——在这位著名的批判学者的镜头下可窥全貌。《艺术家之镜:历史背景下的北部欧洲文艺复兴》并非是对于此一时段的广泛而无所不包的调查,而是对于一种精神状态和文化时刻的敏锐而深入的审查,正是这种精神状态与文化时刻孕育了那具有令人窒息之美的、复杂和辉煌的艺术形式。 -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内容简介:从晚明开始,西方传教士带来了他们的艺术,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画工、画家笔下的变化,发生在广东地区的外销画、西方艺术家在中国的生活与工作、在上海出现的“海派”画家及其现象、西方人在中国创办的《点石斋画报》、由传教士为传教和教堂服务而兴办的艺术学校“土山湾”、接受西方绘画技法的“月份牌”。以及最早到西方学习艺术的画家,成为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传统文明加速变化的证明。她们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原因与直接背景。 -
艺术家对话录(第2辑)
本辑收录了曾梵志、崔国泰、洪磊等十位中国艺术名家的访谈及作品,涵盖绘画、影像、新媒体等多个门类。为读者与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搭建起一个沟通和讨论的平台,解读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经验、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尖锐而犀利的对话带你亲临艺术现场, 带你寻找艺术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今日先锋 16
《今日先锋》系列第十六辑,呈现了一组关于舞蹈中的身体的叙事:内在经验如何通过身体动作得以展演和开启?身体如何在这种敞开的状态中不断生产出新的体验和认知?当代舞蹈的先锋性实践,又是怎样转化和现身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作为经验、关系、感知和行动的基地,“身体”这一概念既是当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中最复杂暧昧的领域之一。《今日先锋·16》所辑文章以“舞蹈”作为链接身体经验的锚点,在不同面向上位读者打开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领域。 《今日先锋·16》另外一组专题“忧郁”,收录曾园、张闳、张献民、伊夫·博纳富瓦等作者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为读者勾勒这一渊源久远的生命体验在当代文明中的流变和面貌。此外,《今日先锋·16》亦选录部分关于先锋艺术的文献,其中,康赫的实验戏剧《泄密的心》剧本全本及现场精彩图片更是首度与读者见面。 -
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是當代美國哲學家兼藝評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他是一位強烈主張終結論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家,其於1984年發表的論文〈藝術終結〉(The End of Art),宣稱藝術歷史告終,或更確切的說,指的是大論述或藝術進化觀的終結。 此爭議性命題一出,自然引發諸多熱烈討論。本書主要架構源自作者於1995年春天,受邀至華盛頓梅倫講座的講稿,除了對先前「藝術終結」的概念作進一步延伸和說明外,作者更以此帶出當代藝術發展的種種現況,剖釋藝術歷史結束和創作之間的互動關係,因此「藝術終結」的概念不可謂不是了解全書的一把鑰匙。 丹托的終結乃是對大論述的批判,企圖回歸藝術本質,從哲學角度審視藝術,或許正如丹托所言,整個當代藝壇的發展或許正是藝術哲學化的結果:傳統論述築起的高牆倒下,現代主義奉為圭臬的純粹性消失,藝術活動不再定繪畫於一尊,連帶地美術館的定位都要重新調整,當代藝術世界所展現出來的是前所未見的多元化,不但是題材多元,使用的媒材也多樣,而且更要和社會脈動或大眾文化結合,反映人類存在的真實面貌。 綜觀全書,讀者不難發現丹托念茲在茲的問題即為「何謂藝術?」,尤其在藝術多元的今日,視覺或感官刺激已經不是判斷藝術的唯一條件,勢必更加依賴「思考」,方可決定何謂藝術何謂非藝術?「兩件外觀完全相同的事物,如何判斷一為藝術品另一為非藝術品」,丹托對藝術展開全面的哲學探索,便是受安迪.沃荷的「布瑞洛盒」(The Brillo Box)所啟發,與此觀點相關的子題是單色畫的實質內涵,丹托亦有相當精闢之探討。 歷史論述既已遭處決,藝術世界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各國或各地藝術家紛紛起而創作「自己的」藝術,當代藝術家所處的年代究竟是金色年代還是灰色年代?這樣的發展動向是悲劇亦或是喜劇?實在無法一言以蔽之,現在藝術家可以任意佔用現存的各種風格,但僅止於討論的層面,一切創作都要落實在我們自己的時代,方才算數。 -
历代书籍装帧艺术
《历代书籍装帧艺术》一书以20世纪考古发现新材料为佐例,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来非书籍形式及先秦以后的简帛、卷轴、册页形式书籍进行梳理,以通俗明了的语言,配以大量的彩图,为读者讲述一个清晰、直观的书籍装帧艺术史。 -
设计趋势之上
电影《变形金刚》红透全球,“变形金刚”玩具在全世界拥有数以万计的拥趸。 马特•马图斯—— 美国设计界的“趋势猎人”, 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视觉总监, “变形金刚”玩具的总设计师, 精心探寻当今艺术、时尚、建筑、电影、饮食等领域的设计趋势,引导设计界如何将智慧资产成功转变为品牌资源。 当故事性、娱乐性成为商品的终极需求后,设计师仅仅画出美观的设计图已经远远不够,唯有认真地“讲一个故事”,让最终使用者感动到无以复加,这样的设计才算成功。 ——马特•马图斯 设计到底是什么?设计会成瘾吗? 当今的设计趋势是什么? “好的设计”在未来会改变它的意义吗? 未来世界需要的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哪些愿望? 为什么当前的设计工具更加便捷,而新的革命性的创意却更难想出来? 设计师的真正价值何在? 设计师该害怕还是该爱上这个时代? 设计,无所不在,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各种风格、趋势的过度“拥挤”,可以说造就了一个“有一千种选择却等于没有选择”的时代。设计师愈来愈工匠化,大家想不出真正有新意、“不为设计而设计”的创意。在设计界,“产品差异性”导致了设计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消费者对设计的要求愈来愈挑剔。我们也许已经来到“太阳底下再也没有什么新鲜事”的临界点,一再重复旧点子的想法深深困扰着当代的设计师们…… 别慌张,这本书会让设计师头脑清醒、创意迭出而不被淘汰。透过本书,设计师可以了解设计世界即将发生什么,哪种人会是下一轮的设计赢家,未来想象与无限可能在哪里,以及“被流行趋势牵着走”的设计思考障碍有哪些……这些肯定会让已经被设计趋势和大众观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设计师们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震。 二百余幅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作品,让你一次饱览源源不绝的设计趋势新创意。 目录 前言 还有新事物吗 太多的设计 设计的艺术 改变的力量 一 趋势之终结 雷同的世界 技术影响设计 DIY设计 趋势之终结 设计上瘾 更多就是更多 担忧 周而复始 矛盾 视觉疲劳 随意的影响 自我表现主义 意义 因特网 二 设计是否已走向穷途末路 文化成长 品牌设计 全球多元文化和自然史 真相和感知 不确定的未来 创新障碍 为每个人而设计 循环速度加快,周期变短 设计趋势在google上搜索即可得到 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能成名 自己动手的世界 透明艺术运动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设计是一种商品 三 让我们创新吧! 吸引合适的人才 缔造创造性文化 创新 创新=功用+意义 作为文化创造的创新 四 新型消费者 混合文化 走进优秀设计 意义与个性的沦丧 五 精美设计之必要 真实与精美 超越潮流的创新 渴望受到关注 文化创造性 自我评价 评价才能与人才 数字化工人的影响 知识不可或缺 设计是一种贸易 创造型领导的技巧 创造性组织的变化 设计领导层监督而非指挥 聘用人才 文化创造者 崇尚独创性 感兴趣的是正确性 拥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 尊重稀有之物 发展他们的才能 在创作上无所畏惧 成长为专家 追求至善至美 都是研究专家 谦恭 六 自觉的创新 创新精神 设计与科学 追求刺激的渴望 创造世纪的开端 是时候为诚实设计而战了 创造就是打破常规 理解设计的含义 设计就像性爱 联系 机会与选择 保持领先 -
女红
《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的女红艺术。母女、婆媳之间世代传承至今的女红(妇红)是女性群体生命情感的象征,亦是一部充满女性生命理想色彩和吉祥美好祈愿的生存艺术史。女红艺术无论从其发生、发展、艺术形态、艺术功能,以及艺术符号和艺术内涵等方面,始终与女性群体的生活休戚相关。女性在生活中创造了“针线活之类”的艺术,“针线活之类”的艺术又反过来影响、制约了女性的生活方式,积淀中形成了女性的生活情感心理与生活价值姿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红艺术的生命价值远远超越了艺术本身,她成为女性约定俗成的习俗生活方式,成为女性表达生活、寄托情感、祈求吉祥兴盛的重要载体,成为女性向自然、向理想同时也是向自身的鸣礼祝福。可以说女红艺术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她渗透充实于女性生活的各个层面,她像镶嵌在女性生命土壤中无数艳丽多姿的明珠,透射着女性的生命光彩。 -
美的曙光
人類的手是一切美的起點,在曙光照耀下,一雙雙的手開始了雕刻、摶揉、編織,開始了切、磋、琢、磨...... 讀藝術史,我喜歡上古的一段,喜歡那初露曙光時,初民單純的創造。單純,卻是一切的開始。 文明——所有人類生活過的痕跡和經驗,背後的動力在於生存,也奠基於對更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勇敢的創發。 美是甚麼?美是當我們隔著玻璃櫃,忍不住對數千年前先人所創造的事物發出讚歎! 美是甚麼?美是當我們意識到:在時間之河裡,我們想把自己完成的事物做得不一樣! 美是無目的性的快樂,有意義的創造。 當「美學經濟」、「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主流之時,《美的曙光》為我們整理出人類在創發文明和美的時刻,是多麼歡喜、多麼雀躍、多麼的不凡! 美學大師蔣勳的著作,加上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和金蝶獎設計大獎得主王志弘的全書設計,讓我們重回美的根源,讓《美的曙光》帶領我們,回到最初的感動...... 目錄 自序 第一講、創世紀——藝術的誕生 回到文字以前∕「人」「獸」之別∕脊椎直立的意義∕空出雙手開∕Chaos,世紀最初的渾沌∕從「野合」到「婚配」∕盤古開天地∕真正的不朽∕大洪水曾是共同的記憶 第二講、石破天驚 ——舊石器時代 人類在曠野的卑微、無助∕人對動物的崇拜∕創造他所感覺的高貴、崇高∕人類不斷超越,最後變成動物的主宰∕只活在神話中的龍與鳳∕當人類希望恢復動物野性時 ∕感覺一種「概念」∕人類的進步,從編織開始∕纏足與田徑場 第三講、形狀的發現與工具利用 當雙手變得「萬能」∕人類懂得創造工具了∕思索、記錄到整理 ∕從「矛」到「髮簪」∕鋒從磨礪出∕極簡風潮釋放的美∕嚮往圓潤之「美」∕從實用到無用∕因脆弱對堅實的想望∕經久不衰的器物∕淬鍊與否分出了陶瓷 第四講、新石器時代與土陶製作 安全感的來臨∕玩泥巴是檢驗手指進步的方法∕讓手保有感覺∕仰韶文化時代的手拉胚∕手的進步,須要記憶經驗∕人類的手,因進步而退化∕蒙恬造筆之前∕千萬年前的象徵藝術與抽象藝術 第五講、安土敦乎仁——農業定居與陶器製作 土地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從遷徙到定居∕手工編織的情感∕讚頌土裡土氣∕消逝的島嶼記憶∕苗而不秀者有矣夫∕陶瓷中國∕清明時節雨紛紛∕天人合一所得到的智慧 第六講、河流與文明 西區老台北∕巴黎的零座標∕Croissan ——肥沃月彎∕愛美,因耐心而生∕航行在埃及古文明之中∕生之河流與死之河流∕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善待這位母親 第七講、埃及金字塔 - 對抗死亡 今昔埃及∕埃及、中國兩大古文明的宿命∕埃及古文明之鑰∕克麗奧派特拉(Cleopatra)——因她還原了埃及文明∕拿破崙喚醒沈寂已久的埃及之謎∕神祕的吉薩金字塔∕上帝遺留的指紋∕金字塔——翻過來的舟∕埃及古文明的縮影∕無法解釋的埃及古文明之謎∕殊途同歸的絕對與綿延 第八講、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河流哺育城市∕世界文化的起源?∕黃沙漫漫中的巴比倫∕民主與帝制∕河流與帝國∕威武的飛獅與可愛的石獅子∕巴比倫的占星術影響了全世界∕文明的起源之謎?∕宇宙循環的心得∕嚴格:貫徹天上人間的態度 第九講、黃河半坡、仰韶、馬家窯文化 被掠奪的文化∕古代文化的探索之門∕從穴居到構木為巢∕文字能力晚於繪畫能力∕一脈相承的吃魚文化∕古文明與現代之間∕多產的馬家窯∕「美」,就是「秩序」∕藝術品是手跟腦的思維,達到的極致表現 第十講、長江流域良渚文化,蒙古紅山文化 先民的蛛絲馬跡∕死亡,復活的希望∕豐潤的女體之美∕被改寫的歷史∕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南方——最優雅、細膩的文明∕複雜多樣的遺址特色∕千年,不過一剎那 第十一講、上古人像造型比較——埃及、印度、中國、希臘 古遺址——小國寡民的悠閒生活∕如蓮花般開落的埃及王朝∕期待永恆的肉體之美∕以最謹慎的姿態等待復活∕穩定嚴肅的沉重之美∕嫵媚的流動之美∕兩個美麗極端∕嬉皮與大麻文化的發源∕在動作間歌頌和諧 第十二講、青銅時代——夏二里頭文化人類的價值,因思想而存在∕從咿呀學語到美感形成∕人類文明的曙光∕青銅——成就人間典範∕製作青銅器物的皇家祕方∕技藝的巔峰∕鼎——安和樂利的象徵∕問鼎中原——古代的政黨輪替 第十三講、文字時代的來臨:歷史曙光 如火烈烈的燦爛王朝∕家天下世代的來臨∕中國的醒酒瓶∕故宮的鎮館之寶∕毛公何許人也?∕散氏盤,古代的停戰契約∕文字,是自我意識的符號∕甲骨文重現了商朝,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第十四講、美是心靈的覺醒 美,是心靈的愉悅∕夕陽——綻放生命中最燦美的笑容∕喜怒不形於色的東方哲學∕輕狂少年,冷漠長大∕美轉圜了人間紛擾∕沒有目的的快樂∕當感官的主人,而不是感官的奴隸∕走在鋼索上的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