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纪实摄影

    作者:孙京涛

    这本书结集了纪实摄影史上的经典佳作.从摄影术诞生后第一张照片开始,不单欣赏和解读,还讲述它们诞生的故事,甚至连作者的故事也不放过——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这还不算稀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单有如数家珍的学识,更有史家的胆识、理论家的创见,愣是满怀终极的人文关怀,用纪实摄影的经典佳作串起一部纪实摄影史来。 它的确是一部世界纪实摄影史,语言是散文化的——据专家说:堪称中国的纪实摄影理论的开山之作!它对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对纪实摄影风格、流派的划分,对它们的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剖析,对它们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衍变的文化动因和文化个体心理的内驱力的探究,卓有创见,尚未出版就引起了摄影理论研究者、大学摄影课的教授和新闻出版界的记者、编辑的瞩目。
  • 龐克的哲學

    作者:克雷格‧歐哈拉

    如果朋克不只是噪音 ——《庞克的哲学》 文/曹疏影 PUNK,台湾译成“庞克”,大陆译成“朋克”,有好事者也翻译成“崩客”、“叛客”、“胖客”,褒贬自见。 几年前同一个朋友说我是朋克,朋友说什么朋克,朋克就是一群疲弱的孩子。我没有争辩,因为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朋克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中身穿铁钉皮衣、梳着鸡冠头的尖叫青年,他们没有苦大愁深的机会与经验,也没有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间或高喊几句革命口号,又焉知革命深处的险恶与悖谬。一句话,他们缺乏更为踏实和英勇的承担,他们,只是心理未曾“成年”的、疲弱的“孩子”。 然而我还是要说,在群体层面,我愿意成为一个朋克,即使自认并非铁杆朋克乐迷;我喜欢成为一个朋克,因为它从来就包括那些最为积极而质朴的信念和行动的力量,它对那些(被想象为在朋克运动中缺乏的)素质的实践不是更少,而是更多;我喜欢成为一个拒绝标签的朋克,恰因为朋克不是标签,它是当今社会中恪守真诚、与更多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寻求对事物进行改变、对妥协进行抗拒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朋克不仅属于乐迷,还属于对观念、行动和群体力量及共生方式大感兴趣的一些人。这也是《庞克的哲学》力求提供给我们的:“这本书不是仅写给乐迷的,而是写给对庞克政治与社会哲学特别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仅致力于描绘国际朋克场景(scene)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如何成长、变化、交叉蔓延(如很多关于朋克运动的书所做的那样),更力图“捕捉变动中的国际庞克场景的哲学”。简言之,它的兴奋点不是罗列乐队或事件,而是形形色色的朋克观念及其相互衍生的错综关系。 “音乐上的问题就留给乐评人吧”,尽管这么说,作者克雷格·欧哈拉(Craig O’Hara)在音乐及其周边事件的资讯上,却一点也不逊色。书中提供大量取自各种朋克同仁志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还有作者自1983年投身美国地下朋克音乐起拍摄的现场记录。克雷格·欧哈拉自己就曾筹组过无数朋克音乐会,也曾是湾区朋克同仁志的出版联络人,目前还是无政府主义出版社AK Press的合伙人之一。这些背景增添了本书的“自白”气质,却并未损伤其磊落。 在区分观念和群体时,作者重在朋克、正派朋克(strange edge)同光头党(Skinheads)三者的差别。其中,无政府主义与自我管理、反暴力与和平主义、反对种族/性别歧视、反对民族主义、实践环境主义与生态意识、致力于社群沟通(同仁志)和DIY精神等特质被作者视为“真正的庞克精神”的活水源头。这些朋克场景中普遍出现的元素背后,不是偶像崇拜和表象消费,而是纯真的愤怒和不断扩展的动力。 无论是真正的乐迷,还是那些对朋克持有刻板印象的家长和传媒,《庞克的哲学》都盼望他们能够了解:朋克“不是流行”,“不是一种特定的服饰”,“不是反叛父母亲的暂时现象”,“甚至不是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形式”;它是“对权威发出质疑”,是“巨大的反抗声音”,是“对乌托邦的想象与实践”。朋克,就象这本《庞克的哲学》的封面设计——一条线斜穿过去,撕裂,破坏,又最终渴望着“朋克式”的缝合。 《庞克的哲学》,克雷格·欧哈拉 著,张剑维、吴佳臻 译,商周出版,2005年4月12日初版。
  • 宗教艺术论

    作者:蒋述卓 编

    作者运用宗教人类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将宗教艺术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加以定位。本书关涉到宗教艺术起源学以及宗教艺术主题学、形象学、叙述学的研究,对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艺术也进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崭新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看待艺术的立场与方法。作者还对宗教艺术的未来路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是一部具有开创新的学术著作。
  • 哥特形式论

    作者:沃林格

    《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包括了作者的对哥特艺术真切、直观的感知或愉悦的体验——这里并不仅仅是社会的和经济的状态,而是指哥特人,他的世界与意志的一般的精神性渴望。《学院丛书:哥特形式论》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的方法、艺术与美学、作为人类心理学的艺术科学、原始的人、古典的人、东方的人等。
  • 自由的有限性

    作者:邱志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观念艺术兴起,面对新的艺术形态,传统批评失语。邱志杰发表了十几万宇的论文,激烈批评中国艺术中泛滥的庸俗社会学理论,提倡艺术语言自身的实验性,引发了美术理论界影响深远的“意义问题讨论”,促进了中国的非架上艺术在学术层面的深化。本书前半部分是对当代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的艰深思考,后半部分则是其本人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实验艺术家的创作体验,为读者理解实验艺术提供了鲜活的个案。
  • 艺术为什么

    作者:陈旭光

    这是一本有特色、有新意,并非常适合于初学艺术者阅读的艺术入门书。   本书弘扬艺术的人文精神,开掘艺术的人文意蕴,致力于探讨艺术与人互为依存、提升的本体价值和艺术之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独特意义。   本书立足于人文精神建设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力图扣问并深入到艺术世界的堂奥,讨论了艺术及艺术学科的界定、规范、历史,艺术的独特功能、价值和人文意义等重要问题,并探究了艺术的本原、艺术创造、艺术传达、艺术的接受与欣赏的种种奥秘和规律。本书还对日新月异的现代艺术实践提出了独到的阐释。   本书语言生动活泼,文风晓畅通脱,举例丰富详实,论述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艺术史的终结?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史研究对象不再限于“高雅艺术”,而扩展到“低俗艺术”;艺术史研究范围不再限于西方艺术,而扩展到非西方艺术;艺术史研究方法不再限于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扩展到吸收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如阐释学、符号学、女性主义等。这意味着,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将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本书选编了20位欧美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对艺术史学科的历史、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论述。
  •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作者: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是19世纪最重要的造型艺术理论著作之一。作者提出了一个以古典时代遵循的艺术规则为基础的审美体系,探讨雕塑的结构、手法等纯形式问题,几乎完全不涉及作品思想内涵和具体内容问题。该书讨论的问题是造型艺术中的核心是最富争议的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直至今天仍是研究者和创作者的有益读物。
  • 爱因斯坦·毕加索

    作者:阿瑟·I·米勒 (MillerArthu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两个名字。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有着无数的崇拜者。然而,他们两人之间在精神和成就上的共通之处,一直以来却很少为人注意。本书是一本关于他们两人的平行传记,其重点集中在20世纪初这一激动人心的年代里他们作为年轻人所取得的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本书揭示出了一条把20世纪两个最具原创性的心灵统一在一起的纽带。爱因斯坦和毕加索恰逢其时地成熟在历史的那一刻,当时人们初次意识到理解空间和时间的那种经典的、直觉的方式显然不恰当。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爱因斯坦以相对论,毕加索以立体主义——来表征空间和时间,在互不相同的领域中作出了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贡献。
  • 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

    作者:温迪·普兰 编

    在本书收载的八篇论文中,对结构的观察贯穿始终。文章突出了多种学科中结构自身的渗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自如地运用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运用可以被视为两者之间的一处游隙;缺少某种结构或架构的单一概念,很难把事情说清。然而,单一结构的连接导致了可能的无限多元化结构的出现。意义就在于此。
  • 北方文艺复兴艺术

    作者:[奥]奥托·本内施

    《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一书是本内施的代表性著作,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当时作者正在美车躲避战乱。直到今天,它仍是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艺术的重要参考书籍。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员,本内施受德沃夏克的影响很深,《北方文艺复兴艺术》的许多篇章与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有着明显的承嗣关系。作者将艺术作品及其历史看作是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以这一宽阔的视野来考察艺术史的丰富内涵。不言而喻,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作者:熊秉明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试图寻找中国书法的审美哲学基础,把中国书法理论分为:喻物派、纯造型派、缘情派、天然派、禅意派六个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研究。
  • 康复大地

    作者:约翰内斯·玛提森

    《康复大地:和自然的艺术对话》介绍了作者与青年人在世界各地开展的生态康复项目。他们修复残破的景观,挽救即将消亡的古老文化,以实际行动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问题,恢复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能量。 只有在人类和艺术的帮助下,自然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只有在自然的庇护和启发下,人类才能实现精神的超越。 《康复大地:和自然的艺术对话》内涵深刻,涉及艺术、教育、环保、文化等多个领域,可以为众多读者带来启迪。
  • 曲院风荷

    作者:朱良志

    《曲院风荷(彩版)》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汇集,也是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个简约报告。共十讲,涉及到中国艺术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十个问题。第一讲听香,讲形神问题;第二讲看舞,主要讲动静关系问题;第三讲讲含蓄,我以“曲径”名之;第四讲讲中国艺术理论中小中见大的思想,这是东方艺术理论中的特有思想,我以“微花”名之;第五讲枯树,说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第六讲空山,说虚实问题;第七讲冷月,说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第八讲和风,论中国艺术中的和谐思想。第九讲名慧剑,说的是妙悟的体验;第十讲名扁舟,说的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
  • 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作者:[比利时]希尔达·凡·吉尔德 Hilde

    本书以媒介比较研究的方法为基础,讨论摄影常被人提及的特征。有关摄影的特性的大部分文本都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照了视觉艺术中的其他媒介——主要是绘画和电影——从而证明这一媒介所特有的属性,或者说明了界定其独特性有多么困难。不过这样的比较很少有从历史脉络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或者与再现、时间、地点和功能等等核心概念联系起来。而本书恰恰是从这几个主要领域出发,对摄影术诞生以来的摄影理论,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梳理。 基于目前有关摄影的争论,本书涉及到五个主要领域:摄影与绘画的比较;摄影是一种时基艺术(与电影和行为艺术比较);摄影与虚拟现场以及空间艺术的关系(与特定现场空间艺术之类媒介比较);摄影是社会批判的视觉化工具;以及摄影是一种自我映现的媒介。这几个领域都同有关摄影本身媒介特性的争论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有关再现、时间、地点和功能的问题。这使得我们把再现理论同摄影与绘画的比较研究、时间理论同摄影与电影的比较研究、地点概念同摄影与空间艺术的比较研究,以及功能论与作为社会批判视觉工具的摄影联系起来。 摄影是一个太具有多样性的领域,并不存在包罗一切的单一理论模式。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从当代艺术的摄影实践中选取的不同案例分析,促使人们理解摄影媒介多样而复杂的特性,全书通过摄影术诞生170多年来有关摄影的观点和理论这一语境展开讨论。对摄影媒介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强调当代有关摄影的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历史的根源究竟何在。
  • 谁的缪斯

    作者:詹姆斯·库诺 (James Cuno)

    当下,博物馆的观众日益增多,其定位已渐渐从单纯的文教场所,发展成为拓展各项交流的平台。然而博物馆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又引发了什么样的问题?博物馆究竟是否应该恢复其最本质的功能、回归其最原始的初衷?艺术对于公众来说,到底是附庸风雅的工具,还是激发想象的燧石?包括大英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保罗•盖蒂博物馆在内的英美最富盛名的博物馆及艺术研究机构的“掌舵人”,将在书中一一为您陈说。 且听博物馆馆长们讲述博物馆的故事。
  • 画与真

    作者:高全喜

    《画与真:杨飞云与中国古典写实主义》是高全喜先生首部艺术评论作品集,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油画领域的古典主义在中国产生、发展的系统性梳理和介绍的读物。作者在《画与真》中先行考察了一番中国油画领域中的古典主义,这一艺术形态的萌生、发育与成长的历史,以求检讨其内在的得失,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艺术脉络;探讨了与古典主义相关的中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背景,及其生成与发展所需的条件。另外在《画与真》中,高全喜老师以独特的视角,结合中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古典艺术状况,分析和研究了以杨飞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主义的油画形态史,并对杨飞云二十多年来的经典油画作品,如《北方姑娘》《唤起记忆的歌》《抱玩具的姑娘》《端正》《纯洁》《姐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解读与描述。高全喜老师通过对杨飞云先生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点,也充分肯定了杨飞云对于中国古典艺术流派的贡献及其在中国古典艺术派中的地位。
  • 画语录

    作者:徐小虎

    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国书画笔墨问题对旅美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画家王季迁先生进行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采访。在徐小虎的巧妙追问下,王季迁尽最大努力解释了中国传统书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问题。二人以时而犀利时而风趣的问答,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时代风格、笔墨特质、 用笔技法、构图布局提出了各种精辟的观点。 这本书的诞生,有赖于难得的机缘巧合——结合当代数一数二中国传统鉴赏巨擘王季迁,以及拥有双重语言背景的提问者—诠释者徐小虎——徐小虎具备知识、热情与耐心,以灵敏而尊重的态度,引出王氏的看法与感知,任何读者只要仔细阅读,并不时参考书中插图,都会发现自己对这些无价艺术杰作的欣赏,已增添一层新境界。 ——高居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吴湖帆先生……可以在他的许多弟子中求拔萃之才,我以为王季迁先生不仅能全面继承乃师,而且是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先生地下有知,必为此感到欣慰。 ——杨仁恺(著名书画鉴定家,原辽宁博物馆馆长) 高居翰曾在日本购得一幅山水,由于破损,题字和印章都漫漶难认。经过谨细的风格比较辨析后,他认为出诸谢时臣之手。另一位生活在东京的中国鉴定家费力地研究了题跋和印章后也得出同样结论。而王季迁展卷一览,即断为谢时臣。王季迁这样的法眼,举世又有几人?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表面与深度

    作者:(美)舒斯特曼(ShustermanR.

    艺术该如何欣赏?是耽迷于动人的形式或外观,抑或是“穿透”其表面,探寻其心理、政治、文化或历史的内涵? 美学史上,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大有人在,表皮与深层的张力贯穿了整个理论发展的历程,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德里达、迪基,莫衷一是。 《表面与深度》一书应对了这一难题,通过探讨思想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综合运用了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方法,揭示了美学中,形式与意义、逻辑与价值、趣味与惯例、历史与当下等范畴的关系。
  • 艺术社会学

    作者: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

    《艺术社会学》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同时也是该领域一位最重要的专家撰写的学术专著。 《艺术社会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这些研究和《艺术社会学》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艺术社会学》还讨论丁关于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的意义方面新近出现的争议。“ 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25年来,这是我记忆中唯——本让我既觉得有趣又收益良多的教科书。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同时鲜活地展现丁关于文学、音乐、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社会学领域最经典和最前沿的研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研究者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艺术时所发现的迷人风景,而专业学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正在发生什么。”——艺术/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重量级学者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加州伯克利大学。 本版为2009年《艺术社会学》的再版,收录在集团凤凰文库丛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