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神行陌路

    作者:叶锦添

    新东方主义的创发,来自于寻找喜悦的发现,从各个角度开拓视野,并成为创作的源头。它以多方向的构成,不断自我吸纳和影射。它像一只野猴子,穿梭于丰盛的丛林,直视前方;又如静止的飞鸟,凝神抱守,化而为综合多元的母体。纵使文化在历史中被拆散,又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被支配过一段时间不短的时间,然而所有的动源只要有一个点发生了,就会不断扩散,重新聚合成串。它的自动性,超越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很多事情的焦点,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一种流动的力量,需要找到各自的归属。当新的符码产生,又被不断转化,原来的模样与实质只留下文化活动的痕迹。 新东方主义试图抛弃一切附加的价值、附加的规限,重新回到本能与感官的形式,去面对文明发展中所定义的一切。从人本身出发,在自然的存在整体中,找寻最灵敏的知觉、深刻的创造。
  • 无限之镜

    作者:艾伦·S·魏斯

    魏斯先生关于法国十七世纪园林的著述,以其卓越深入地结合哲学分析的方式而获得学界一致好评。与仅就景观建筑的角度去研究园林不同的是,魏斯先生展示出园林在其历史中是如何以社会的、文化的和象征的方式被营造出来。 ——达利亚·尤多维奇(埃默里大学 教授) 一本关于法国十七世纪权力形而上学和视觉现象学对建筑发展和造园活动之间关系研究的卓越著作。此项研究无可挑剔:写作清晰而有力……就其写作风格和思想革新方面均是如此。 ——劳伦斯 R·舍尔(南阿拉巴马大学 教授) 以哲学漫步的方式,尤其是关于维康府邸的段落,引人入胜。 ——埃里克·奥森纳(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小说家)
  • 关系美学

    作者:[法国]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因其《关系美学》一书,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关系美学》成为策划和艺术专业的必备读物之一。“关系美学”是伯瑞奥德提出的一个理论,阐释了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探索。本书概括了90 年代当代艺术实践的特征,对于定义当代艺术的最新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揭示了艺术实践在社会变迁中,如何将互动的人际关系作为抵抗消费主义的前线,从而探索当代艺术创作和世界的新型关系。
  • 造型的诞生

    作者:[日] 杉浦康平

    《造型的诞生:图像宇宙论》是日本设计界巨人——杉浦康平宇宙学的结晶,用“万物照应剧场”这个称谓,在浩瀚的时间之流中搜寻人类文明起源的线索,从图像表象中去解释深植于亚洲人民内心中的形象和概念,探寻人类传承的秘密和生存的凭依!从中映射出纷繁的古老文明的迷人舞台,通过此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杉浦先生的创作理念,领略先生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联想力,并且可以管窥先生在其立体的艺术实践中,如何从森罗石象的形态中发掘出具有“灵力”的“原型”,并赋予新的“生命”,创造出卓荦冠群的一代造型。让我们走进杉浦康平的宇宙世界,去感悟其中意蕴无比的广阔天地。
  • 高更艺术书简

    作者:(法)高更

    《高更艺术书简》内容简介:我离开是为了寻找宁静,摆脱文明的影响。我只想创造简单、非常简单的艺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必须回归到未受污染的大自然中,只看野蛮的事物,像他们一样过日子,像小孩一般传达我心灵的感受,使用唯一正确而真实的原始表达方式……摆脱文明束缚的艺术殉道者,回归天真烂漫的原始野蛮人。
  • 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作者:[德] 安瑟姆·基弗

    本书是德穆兹和基弗之间从2003年春天至2009年之间的谈话集成的访谈录。这些谈话既可以单篇阅读,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读,起点已经在某个角度上给出了方向。 他们的谈话围绕着火、水、气和土等基本元素,围绕着《旧约》和《新约》中的叙述以及在佛教思想中起核心作用的空,追踪一切过去之物的复返或轮回,追问德国的历史和欧洲的历史,对基弗关于浩劫(Shoah)的深入研究进行专题讨论——尤其是通过基弗对策兰诗歌的“回应”。因此,这本访谈录探讨了基弗的艺术哲学和神学基础,探讨了他的艺术学和文化学立场以及他的工作和世界观,引导人们根据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基弗无比丰富的作品。 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斥着各种关于“终结”的言说,“艺术的终结”更是无处无时不在被宣扬着。在基弗看来,艺术家乃是“一个持续的没落者。他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始终只能围着酒罐转,当他要接近酒罐时,他就像恩培多克勒那样掉进去了”。艺术面临危险,但几未没落,艺术在没落中升起。这是一个积极高调的书名。本书借助这个书名,希望在这个终结感、没落感日益增强的时代里,让我们仍然对艺术、对哲学、对生活,抱有一种向上的期待和希望。
  • 杜尚之后的康德

    作者:蒂埃利•德•迪弗

    本书是前卫理论家蒂埃利•德•迪弗的代表作,对杜尚的意义做了极其充分的学理阐释,其宽宏的视野、深入的剖析,令人耳目一新。全书8篇文章,围绕着前卫艺术史的一个核心论题从多个层面展开。作者认为,虽然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风格的联系,但是杜尚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其作 品 主题——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运用这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美”一词),揭示了杜尚和达达主义激进的实验与主流的绘画现代主义之间隐藏着的联系。本书第一部分涉及杜尚大名鼎鼎或臭名卓著的《泉》,特别深入地挖掘了当年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第二部分讨论了杜尚从绘画向现成品的转变,从特殊艺术向一般艺术的过渡,管装颜料和空白画布也因此得到重新理解。第三部分考察了康德在第三批判中用“艺术”替换“美”带来的审美与伦理后果。第四部分试图重建现代主义的“考古学”,从而为我们对后现代境况的重新理解铺平了道路。
  • 八大山人研究

    作者:朱良志

    《八大山人研究》是系统研究八大山人的著作。尝试从八大思想发展的脉络中,寻求对其晦涩作品的解读,尤其注意八大作品中所体现的曹洞禅法特点。《八大山人研究》通过发现的大量新资料,对八大山人的家世渊源、生平事迹、交游行实等方面进行考辨,并试图对学界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八大山人研究》是作者继《石涛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 艺术与科学: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

    作者:(英)贡布里希

    本书为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的合集。这部新译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英文版A Lifeng Inrerest的全书,第二部分则由几篇对话录和回忆录组成。全书对话居多,其余辅之。作者娓娓道来,闲闲落墨,令人读之忘倦,快然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贡布里希的主要思想大约有一半在这里得到了平易而简约的说明。在本书中,贡布里希不仅回顾了他作为“艺术史家的双重生活”的一生,书中也涉及到他的许多代表著作,如《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的思想核心问题。尽管本书不是一部全面的回忆录,但却包括了大量的回忆片段,因此,要了解贡布里希的生平和学术观点,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现代与后现代

    作者:河清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分为两部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用者把“现代性”归纳为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全书旨在论证自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原则,正是西方陷入深刻的危机,故有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与此同时,作者在题外话中,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因此,实有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必要性。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作者专攻西方艺术史,在历史地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形成和“后现代性”现象的产生之时,不无个人的创见,想必对海内外学者有所启发。
  • 人的确证

    作者:易中天

    本书是一部对美学和艺术学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晶之作。这些本是深刻、晦涩的理论知识,但是作者采用了一种尽可能形象叙述的方式,在如话家常中,向我们揭示了这些深刻的东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将得到有关美学和艺术学的熏陶感染。
  •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作者:Wassily Kandinsky

    Pioneering work by the great modernist painter,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father of abstract art and a leader in the movement to free art from traditional bonds. Kandinsky's provocative thoughts on color theory and the nature of art. Analysis of Picasso, Matisse, and earlier masters. 12 illustrations.
  •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作者:Nelson, Robert S. (E

    "Art" has always been contested terrain, whether the object in question is a medieval tapestry or Duchamp's "Fountain." But questions about the categories of "art" and "art history" acquired increased urgency during the 1970s, when new developments in critical theory and other intellectual projects dramatically transformed the discipline. The first edition of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both mapped and contributed to those transformations, offering a spirited reassessment of the field's methods and terminology. Art history as a field has kept pace with debates over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in recent years, making a second edition of this book not just timely, but crucial. Like its predecessor, this new edition consists of essays that cover a wide variety of "loaded" terms in the history of art, from "sign" to "meaning," "ritual" to "commodity." Each essay explains and comments on a single term, discussing the issues the term raises and putting the term into practice as an interpretive framework for a specific work of art. For example, Richard Shiff discusses "Originality" in Vija Celmins's "To Fix the Image in Memory," a work made of eleven pairs of stones, each consisting of one "original" stone and one painted bronze replica. In addition to the twenty-two original essays, this edition includes nine new ones--"performance," "style," "memory/monument," "body," "beauty," "ugliness," "identity," "visual culture/visual studies," and "social history of art"--as well as new introductory material. All help expand the book's scope while retaining its central goal of stimulating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issues in art history and making that discussion accessible to both beginning students and senior scholars. Contributors: Mark Antliff, Nina Athanassoglou-Kallmyer, Stephen Bann, Homi K. Bhabha, Suzanne Preston Blier, Michael Camille, David Carrier, Craig Clunas, Whitney Davis, Jas Elsner, Ivan Gaskell, Ann Gibson, Charles Harrison, James D. Herbert, Amelia Jones, Wolfgang Kemp, Joseph Leo Koerner, Patricia Leighten, Paul Mattick Jr., Richard Meyer, W. J. T. Mitchell, Robert S. Nelson, Margaret Olin, William Pietz, Alex Potts, Donald Preziosi, Lisbet Rausing, Richard Shiff, Terry Smith, Kristine Stiles, David Summers, Paul Wood, James E. Young
  • 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俄]康定斯基,[美]卡斯比特 序

    康定斯基于1912年写成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是现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上部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精神面临的危机问题。下部阐述纯粹绘画的形式和精神问题,并勾勒出现代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基本设想。全书虽篇幅短小,但提纲挈领,内涵深刻,为现代抽象主义艺术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
  • 绝对批评

    作者:[澳大利亚] 罗伯特·休斯

    罗伯特·休斯打破偶像、绝无虔敬、热情洋溢、学识渊博,被认为是美国最佳艺术评论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几位伟大的艺评家之一。休斯在这本评论集中,对形形色色的艺术家提出了绝不妥协的观点,如霍尔拜因与霍克尼、约翰·辛格尓·萨金特与弗朗西斯·培根、洛克威尔与毕加索、华托与沃霍尔等等。休斯涉笔成趣、新鲜生动、极善表达,以几达百篇最优秀的散文唤起并界定了一系列艺术家的世界、作品和本质,并使之能为我们所了解,而且他敢于当头面对艺术与金钱这样一个命题。
  • 命运的重量

    作者:董克俊

    《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是一本个人的历史回忆录。董克俊,这位被美国的评论家称为“原始”的现代主义画家,建国后最知名的版画家之一,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在年过七旬之后,尽管深受眼疾困扰,仍然坚持用一支笔,在白纸上写着斗大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出了命运的沉重或轻盈,选择的痛苦或快乐,历史的哑默或喧嚣。 这书的写作非常坦诚与平实。这是一个人的一生,却讲出了整个时代,记录了作者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的深刻思索和艰难抉择。字里行间,除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追寻之外,他所记录的亲戚、家人、病痛、工作、儿女婚事、退休等日常生活,文字朴素,情感真挚,就像人生的启示录一样能给人们带来启迪和参考。
  • 当代艺术之争

    作者:(法) 马克·吉梅内斯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此书围绕1990年代法国爆发的“当代艺术之争”,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并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独辟新径。但它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重建美学批评维度、重拾审美论证,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 本书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 契里柯

    作者:(英)De Agostini出版公司

  • 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

    作者:詹姆斯.霍尔,等

    本书以540多幅绘画和详尽的文字解说,介绍了东西方的图形艺术象征。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基督教和古典欧洲的艺术以外,还收入了埃及、古代西亚以及印度和东亚的艺术,其中包括我国的绘画、雕塑、古代西亚以及印度和东亚的艺术,其中包括我国的绘画、雕塑、陶瓷、纺织和宗教等艺术。本书的主要部分包括抽象符号、动物、人工制品、大地和天空、人体和服饰以及植物六章。这六章以绘画为主,这些绘画均附有详尽的文字
  • 透纳与拉斐尔前派

    作者:(英)约翰·罗斯金

    维多利亚时代,约翰·罗斯金开拓了一个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力图把艺术从旧的观念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倡导自然生命力的视觉概念,其视觉理论为印象主义信念的先声。他支持描画自然的透纳,预言他“终将有一天会在英国的名人记录中与莎士比亚和弗朗西斯•培根齐名”。他第一个定义“拉斐尔前派”,以革新派的姿态大力支持其青年画家。让拉斐尔前派以一个革新派的面貌出现于画坛,对19世纪下半期的英国绘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书收录罗斯金所有有关透纳与拉斐尔前派的论文、演讲及书信、绘画作品等,全面展现罗斯金的美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