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孔子的乐论

    作者:江文也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 破碎的痕迹

    作者:耿幼壮

    本书是一部以现代批评理论和跨学科方法重新读解西方艺术史的著作。书中涉及了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诸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却无意勾勒出一部完整的艺术史。相反,本书的探讨恰恰表明,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艺术史似乎都已不再存在。随着意义本身的不断消解和重构,艺术家、艺术作品、连同他们所处的时代,只能呈现为破碎的痕迹。不过,正是在这种散落的追寻中,或许可以重现艺术史本身的意义。
  • 非物质社会

    作者:马克·第亚尼 编

    本书是一部内容广泛、见解深刻的极有分量的论文集,其作者一批活跃在当代西方文坛上的文化名人、著名设计学家和科学家,有些还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的观点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这些论文题目各不相同,论述的角度也不同,但都对后现代社会及其非物质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的回答了什么是非物质社会的问题;有的论述了设计在这个非物质社会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本质变化、如何影响当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并逐渐取得压倒一切的重要地位问题;有的论述了设计如何向艺术靠拢并逐渐成为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的问题;有的阐述了这一非物质时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应该如何自我设计的问题;有的论述了数字化社会可能的利弊。但轴心问题还是设计。正如Marco Diani开篇伊始指出的: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在关于技术的本质和后果的大辩论后,设计的作用将会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戏剧化地增加。随着其重要性的扩大,设计的本质也要改变。为使读者更容易地读懂这本书,本前言将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一番简要阐述。
  • 光與影: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

    作者:Louis Isadore Kahn

    ◆六○年代迄今,當代建築最重要的精神導師 ◆影響安藤忠雄,改變世界美學的建築大師 ◆藝術家野口勇口中的「建築師中的哲學家」 ◆1968年經典講稿,在台首度出版 ◆8個雋永提問,看建築詩人如何應答 ◆在經典文字中,發現建築思考之道 當代建築最重要的精神導師 1968年經典講稿,首度在台出版 跨越時空,回到建築的原點。 人活著就是為了表達… 表達恨…表達愛… 表達正直與能力…所有無形的東西。──Louis I. Kahn 路康是一九六○年以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與建築教育家。他的理論和作品,影響無數建築師,包括:安藤忠雄、Norman Foster、Michael Graves等人,也改變了80-90年代的世界建築美學。他與萊特被公認為美國最重要的兩大建築名家,向以哲學思考聞名於世,是藝術家野口勇口中的「建築師哲學家」,聆聽他的講學,他更像是一位詩人,對建築懷抱虔誠之心的神職人員,守護著建築崇高的精神,為功能至上的現代主義,注入豐厚的人文關懷。 本書是他生前最經典的文字。他於創作高峰期的1968年,受邀至萊斯大學講學。從光與影,藝術與創造,今日建築的最大缺失到如何思考一間修道院的建築設計,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分野到建築師學習的三大面向,是對建築空間、建築教育最深刻、精闢的思考。他擅於啟發學生,於書中不斷提問,學校是什麼?圖書館是什麼?街道是什麼?場所是什麼?藉由不斷質疑,使設計觀念回歸問題本質,並透過「預測未來建築」、「如何思考問題」等8個雋永提問,帶領讀者發現建築設計的思考之道。 大師開講 Q&A Q:未來建築的面貌? A:你無法預測未來,因為未來是隨著情勢改變的。 Q:如何思考問題? A:認真尋找事物的本質。 Q:學習的靈感來自何處? A:來自我們的生存之道,感知我們是如何被創造的。 Q:什麼是建築? A:建築是人性化的祈禱所,或人性化的家,必須忠於它們的本質。 Q:造形和設計間的關係? A:形只是一種本質和一種特性。 Q:建築師的天職? A:為建築物賦予本質,每棟建築物都必須為人類的某一項機制服務。 Q:對建築教育的期許? A:要教導人,人是置身在哲學的領域,信仰的領域,其他藝術的領域。 Q: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建築教育家? A:老師不只是知道事情的人,還要能夠感受事物,可以靠了解一片草葉而通曉整個宇宙法則。
  • 艺术的语言

    作者:(美) 古德曼

    这是一部讨论艺术特征和本质的经典著作,被书评家称作是“现代分析美学第一书”。作者在书中首先区分了艺术再现和语言再现的区别,前者是符号,后者是指示,详尽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批评了符号论美学对艺术进行的符号学分析。此后又具体区分了图标、蓝图、涂鸦等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更清楚地阐释了艺术作为符号体系的特点。
  • 艺术宇宙

    作者:(英) 巴罗

    《艺术宇宙》主要内容简介:“每当看见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儿摇动。”这是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名句,一句简单的话,因为七彩的虹,就洋溢着诗情画意;当然,我们也能从虹想起光的折射和反射,想起最速降线,想起变分法,然后想起最小作用量原理。不仅彩虹,一天地间的万千景象。都能引起诗情画意,引起科学的联想。不论是否愿意,我们的眼睛总是戴着双重眼镜,一重艺术的,一重科学的,两重影象在我们的头脑里交融在一起。
  • 论艺术与鉴赏

    作者:[德]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尔

    《论艺术与鉴赏》由三十八篇经验性议论文组成,涉及艺术哲学和心理学、绘画题材分类、形式批评、作品鉴定的基本要素,以及作品修复的标准和艺术文献的鉴别等议题。 本书中所表述的一些观点,既来自作者的独立思考,更来自一位鉴定专家所直接接触到的相关问题,从而也使本书具有了独特的意义。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文章让读者理解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本质原则,并寻求建立起一套更精确的术语系统,为自己建构起一些涉及学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观念。 本书的前半部分是理论性的,且渗透到了哲学的领域;后半部分则讨论绘画批评的实践。书中所涉及的艺术史实被用来作为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其中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作者所熟悉的领域,即15和16世纪尼德兰的绘画。作者坚信:对任何个体艺术品每次真正的考察,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整体的视觉艺术,甚至更好地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所有艺术活动。
  • 信仰与观看

    作者:[法] 罗兰·雷赫特

  • 艺术的意味

    作者:[德] 莫里茨·盖格尔

    《艺术的意味》是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莫里茨·盖格尔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通过展示盖格尔现象学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体现了他对现象学美学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盖格尔在《艺术的意味》中将西方现代现象学哲学同美学相结合,从而使现代美学从艺术本体的范畴进入到意识与精神现象的范畴,开辟出美学的新领域。
  • 当代艺术的主题

    作者:简·罗伯森

    简·罗伯森等著的这本《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 、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 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 、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 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 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 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 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当代艺术的主题》第二版分析了来自各种不同种族、文化和地理背 景的艺术家(包括将近2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量材料、技法、理论观 点和风格方法。在时间上,它正好构成了影响深远的H·H·阿纳森的《西 方现代艺术史》和《西方现代艺术史:80年代》的一个姐妹篇,从而将现 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推进到真正的当下。
  • 石涛画语录

    作者:石涛

    中国的古代画论都是用文言写成,颇为难懂,为了方便青年读者,加以标点注释,那就好多了。 在清代画论中,石涛的画语录,公认是最难读的一本,确乎有加以注释的必要。但是画语录的文字和内容,实在艰深,其中渗染了许多佛老思想,又加以故弄笔头,因之波澜反复,辞旨玄妙,令人捉摸不定。
  • 雲的理論

    作者:Hubert Damisch

    從中世紀一直到十九世紀末,雲一直瀰漫著西方繪畫中的天空。它並非單單是一個描繪性的主題,而是一個繪畫符號學的因素,它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最初,它被用來使神聖事物出現在現實中(基督升天、神秘主義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戲劇中的機械道具;在文藝復興時期,它的功能變得模稜兩可,因為當時透視模式開始起調節作用。在這一背景下,雲的作用是遮掩住無法表現的無窮,同時它又指示無窮。這樣就保證了一種跟科學條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繪畫機制的悖論式均衡。 在本書中探討的,是透過對符號能指╱雲╱的不同功能的清點,將傳統上歸於藝術的領域與職能,重新分配給處於表現結構中的科學與意識形態:其真正目的是要使藝術史重新找回它的體系性與物質性。
  • 苦瓜和尚画语录

    作者:石涛

    《苦瓜和尚画语录》:在这一体系中,作者把画理画法的认识提高到宇宙观的高度,穷其原委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有充分的逻辑力量。此书反对拟古,主张“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重视发挥画家个性并实现创作自由,对中国18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后的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画发生了重大影响。
  • 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

    作者:劳伦斯·比尼恩(Laurence Bin

    本书对亚洲各国的艺术做了鲜明的比较和论述,由艺术而及文化,由文化而及人,由人而及民族性格和精神观念,并据此探索了文化心理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指出了文化现象的独特性与浑融性的关系。 据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36年英文版译出.
  • 木心美术馆特辑

    作者:木心作品编辑部 编

    过去三年,我们推出了《木心纪念专号》。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 首辑,是2015年乌镇木心美术馆建成开馆的大量图文介绍,包括木心美术馆各厅墙面文字,并附有陈丹青先生商借尼采文物的散文《魏玛之行》、首次评述木心绘画的长文《绘画的异端》、记录大型文献纪录片拍摄的《BBC在乌镇》,及青年邱智敏摘选尼采与木心片语的语录体专文《尼采谈木心》。 第二辑,是2015年出版《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之后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的座谈会实录,由梁文道主持。木心先生的老朋友、译介者、任职加州大学的文学教授童明先生首次现身,做了长篇讲演。 第三辑,收入负笈香港教育大学的研究生郭博嘉以比较文学观念分析木心小说的专文(将木心的篇什与鲁迅、张爱玲作品对照),两位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作者(90 后)的研究专文:青原《俳句论》、《〈诗经演〉论》,张宇豪《哥伦比亚空厅》。最后,是木心年表编撰者夏春锦提呈的三篇最新研究专文。 自 2012 年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破土动工,为期四年,于 2015 年 11 月 15日正式开馆。这是木心先生身后的大事,也是他家乡乌镇的大事。木心先生留下的全部文稿、画作、乐谱,悉数作为馆藏,成为今后展示、研究、交流、传播木心艺术的一流场所。馆长陈丹青与他的团队为美术馆开幕,策划了林风眠、尼采、圣经三项特展。出席开幕典礼的将近四百位来宾中,有国内二十多家美术馆馆长,木心先生的生前好友陈巨源、巫鸿、童明及陈英德夫妇,还有来自德国尼采故居和文献中心的艾岑伯格,来自美国的诗人科恩、学者彼得。 木心美术馆自筹划、设计、建造、布展、开馆,步履多年,本期彩页展示了馆内各厅的景观,另有陈丹青先生等拍摄的系列图片,为读者详细介绍从布展到开馆的全过程。是故,本期专号定名为“木心美术馆特辑”。
  • 摄影对话录

    作者:[英]保罗·希尔(Paul Hill),

    20世纪70年代,正值当代摄影发展风起云涌之际。成功塑造了摄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摄影师们,如斯特兰德、布拉塞、卡蒂埃-布勒松、纽霍尔、亚当斯等人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这些公认的大师们,对包豪斯、摄影分离派、f/64小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社会写实主义等艺术运动做出的贡献影响深远。本书的两位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大师们人生最后阶段的所思所想,对话轻松、亲切、坦诚,既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人生感悟,又是鲜活的摄影亲历史。
  • 现代主义

    作者:[英] 蒂姆・阿姆斯特朗

  • 后制品

    作者:(法)尼古拉·布里奥

    《后制品》是国际知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尼古拉•布里奥继《关系美学》之后的又一力作。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翻译、再现、重新展出和利用别人的作品或一些文化产品来制作自己的作品,布里奥审视了这种艺术潮流和观念。《后制品》回应了在信息化时代,全球文化迅速发展的混乱现象,原创的观念在这种新文化风景中变得模糊起来。 《后制品》从物品的使用、形态的使用、世界的使用和适应全球文化四个部分,探讨后制品的起因、类型、制作过程和意义。
  • Francis Bacon

    作者:Gilles Deleuze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niel W. Smith Afterword by Tom Conley Gilles Deleuze had several paintings by Francis Bacon hanging in his Paris apartment, and the painter’s method and style as well as his motifs of seriality,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influenced Deleuze’s work. This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shows u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and important French philosoph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intimate confrontation with one of that century’s most original and important painters. In considering Bacon, Deleuze offers implicit and explicit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his own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ideas, ideas that represent a turning point in his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First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81, Francis Bacon has come to be recognized as one of Deleuze’s most significant texts in aesthetics. Anticipating his work on cinema, the baroqu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book can be read not only as a study of Bacon’s paintings but also as a crucial text within Deleuze’s broader philosophy of art. In it, Deleuze creates a series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 each of which relates to a particular aspect of Bacon’s paintings but at the same time finds a place in the “general logic of sensation.” Illuminating Bacon’s paintings, the nonrational logic of sensation, and the act of painting itself, this work—presented in lucid and nuanced translation—also points beyond painting toward connections with other arts such as music, cinema, and literature. Francis Bacon is an indispensable entry point into the conceptual proliferation of Deleuze’s philosophy as a whole. Gilles Deleuze (1925–1995) wa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Vincennes–St. Denis. He coauthored Anti-Oedipus and A Thousand Plateaus with Félix Guattari. These works, as well as Cinema 1, Cinema 2, The Fold, Proust and Signs, and others, are published in English by Minnesota. Daniel W. Smith teach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Purdue University.
  • 通过杜尚

    作者:王瑞芸

    这本美术史论文集收集了作者在美国16年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和思考。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杜尚思想的领悟获得的。杜尚是一把钥匙,他不仅给我们打开了领会西方后现代艺术的门,更主要的是,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领悟人生的门。因此文集中无论是直接研究杜尚的文字还是对其他西方艺术家或现象的描述分析,都在挖掘一个主题:究竟如何通过艺术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将人生变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