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艺术哲学

    作者:丹纳

    一个从小就被一窝狐狸精收养大的孩童,在他十岁的时候发生变故,狐狸精中的严芷在苴城采阳惹出祸端……
  • 大师经典素描 弗洛伊德

    作者:(奥)弗洛伊德绘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的孙子,出生于1922年12月。诚如所有有教养的维也纳人家庭,他的长辈在他幼时的环境里便创造一种维也纳意识--一种怀疑与探索精神。在日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几近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遁世隐居的主题每每映现出肉体中不安定分子的漂泊之影。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祖父让年幼的孙子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一切致使他形成一种特殊的知觉力。到了1933年,卢·弗洛伊德跟随父亲移居英国,于是这位奥地利人成了后来著名的英国画家。 后来,他随家人搬到苏格兰定居,加入英国国籍。卢西恩·弗洛伊德继承了祖父的敏感,画作看起来充满沉郁和恐怖。他的裸体画尤其有名,女朋友、女儿和狗都曾经展现在他的画布上,最近还新作一幅自画像。1991年的他一幅作品拍出580万美元的高价,其内容是几名女子在围观一只鹦鹉。 梦一般的呼吸与漆黑-----记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 卢·弗洛伊德20岁以前的作品几乎全部直接依靠观察所得的材料。那时候的英国、实际上是慕尼黑的英国--已被战争的预兆吓得毫无生气,人们心理所郁积的莫名恐惧远多于言行的表露。或许是幼年时期的性格导致,也可能是他对现实的敏感,他青春的灵魂被二条看不见的线导引着迂回在感觉和梦幻的旅途。六十年代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确远离了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开始向自己领域的纵深方向掘进,与真人等大或整个上去比真人更大幅的作品里,被画者常有一种不屈的姿态,或头部颂斜向后,或双臂抬举,作品主题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动效果之中。好似一股强烈力量驱使画笔,呈环状的、Z字形的、拱形的笔触在粗帆布上敲击出粗暴的肌理一-这种激斑翻腾的曲线是50年代末期画法的升华,足以让人产生震颤的惊异。 年初的时候,我因为一个手术而住进了医院,眼前一片雪白色,杂乱的小药瓶,透明点滴和护士摇曳的身姿,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境,我无法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是象征着新生还是死亡。每天躺在病床上阅读着一些书籍,其中有一本画册,是关于一位英国画家的,吃完晚饭,我就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他的那些作品,乐此不疲。 这位画家的来头不小,他的祖父可能最为大家所熟知,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其最有名的著作《梦的解析》曾经让无数饱受精神问题困绕的人收益不浅,他的心里学也使很多的艺术家从中找到了灵感与表现的题材,但是他的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是否从他祖父那汲取了创作的资本,我不得而知,但若是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他能够从事艺术,我认为和他祖父还是有那么点关联的。 1922年,卢西恩•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呱呱坠地。和所有具有教养的维也纳人家庭一样,小弗洛伊德(这样称呼他似乎更加亲切)的长辈便在他的幼年时间里给他创造了一种“维也纳意识”------一种强烈的怀疑与探索意识。就如同古代中国的家庭从小就教导孩子学会仁、义、礼、智,信那样。可以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让小弗洛伊德从童年时,就具有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敏感,这似乎为他将来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埋下了伏笔,因为敏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基本而不可或缺的素质。 在日尔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那股遁世隐居的主题都会映射出肉身里无法安定的漂泊之影,而灵魂就更显得无所皈依了。那时候,西蒙•弗洛伊德让幼小的孙子阅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种的启蒙与训练让他从小就具有了一种对于事物的特殊感知力,正如我前面所说他从事艺术和他的祖父有关系,因为他直接的,从血液里继承了老弗洛伊德那些怀疑,孤独,好奇和直觉。这些性格特征,后来使他在艺术创作上终生受益。 15岁的时候,小弗洛伊德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但是由于犹太人的背景,在1933年他们全家便迁往伦敦,年轻的他更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受业在校长莫里斯门下,首先他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技法,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非常的广泛,但最多的是人与静物,植物相搭配的室内场景,绘画技法非常的精巧,细腻,能够使人联想到诸如丢勒、安格尔、门采尔、荷尔拜因等等古典主义大师的风格。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小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已经开始显露出一种神经质的敏感,没有丝毫生气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下,包含了很多使人惊惧的忧郁,孤独与不安。他的作品会具有这样的气质,或许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正笼罩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人们饱受战火摧残,心理承受力降到了最低点,而小弗洛伊德正是以他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或有意,或无意的描绘着人生的无常性与生命的脆弱性,画面里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更是他对于当时的时代以及人性的真实刻画,这也正是他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从40年代到80年代,小弗洛伊德定居在伦敦,开始远离喧嚣复杂的国际艺术潮流,他像一个隐士那样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一般的用独特的思想思考着自己的艺术,力图向更深层次伸展、拓宽。那时候,不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艺术家,他都被认为是难以相处的。他将自己处于孤僻与封闭的状态下,像躲藏在黑屋中的巫师那样,秘密操练着自己的仪式与咒语。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通过各种探索完善了个人的独特风格,在这个时期,他曾经的那种平滑、精巧的画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笔触粗砺而生硬,画风更改宁静为热烈,更加具有形式的美感,情感与表现性。在题材与绘画对象上他从不描绘戏剧性的事件,基本上以室内肖像和裸体肖像为主。这使得他成了定型的画家,不厌其烦的刻画着同样的神经质与歇斯底里的状态,在他那粗鄙的笔触下,使作品变得结构紧凑而有力,具有强烈的表现性的效果。他不喜欢观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面,他曾经坦言:“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他的裸体使人联想到肉块与肉汁所堆积而成的“人”,病态而畸形的主题,丑到极处的女人体,这些东西似乎都是小弗洛伊德内心那敏感、梦幻,阴郁自闭所交织成的肉体,其艺术内涵深刻的暗示出人类自身的悲剧性,满足于物欲后的堕落与沉沦感觉。而他那颗不知归属的灵魂,就正好附着于其上。让人不忍正视。 他的绘画风格在60年代以后没有过多的改变,诚如画家自己所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在做着相同的事。”然而正是这种坚定,使他获得了极大的赞誉。西方艺术评论界一直对小弗洛伊德保持着热情与关注,英国女王收藏了他很多的作品,90年代成功的在美国举行个展,1991年时他的一幅内容为几名女子在围观一只鹦鹉的画作更被拍出580万美圆的高价,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他名扬四海,他的绘画风格更对中国90年代艺术界的“新生代”潮流的兴起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使中国的艺术家从小弗洛伊德那表现人类“异样”的感觉上获益匪浅。 一个目光坚毅,面孔凸显棱角的男人,一个仿佛黑魔术师般的艺术家,一个行走在沼泽与如梦幻般沉郁的世界里的艺术家,一个有着天才的思想与感受力,有着解析梦境神奇能力的艺术家,让我倾听你,让我仔细的倾听,卢西恩•弗洛伊德,你沉重的呼吸,那漆黑的,令我惊悸的坦率
  • 20世纪西方美学史

    作者:张法

    20世纪西方美学史,ISBN:9787220062896,作者:张法
  •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作者:Walter Benjamin (Aut

    Benjamin's famous "Work of Art" essay sets out his boldest thoughts - on media and on culture in general - in their most realized form, while retaining an edge that gets under the skin of everyone who reads it. In this essay the visual arts of the machine age morph into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d then back again to images, gestures, and thought.This essay, however,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vast collection of writings that the editors have assembled to demonstrate what was revolutionary about Benjamin's explorations on media. Long before Marshall McLuhan, Benjamin saw that the way a bullet rips into its victim is exactly the way a movie or pop song lodges in the soul.This book contains the second, and most daring, of the four versions of the "Work of Art" essay - the one that addresses the utopian developments of the modern media. The collection tracks Benjamin's observations on the media as they are revealed in essays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of art; on film, radio, and photography; and o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s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he volume contains some of Benjamin's best-known work alongside fascinating, little-known essays - some appear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In the context of his passionate engagement with questions of aesthetics, the scope of Benjamin's media theory can be fully appreciated.
  • About Looking

    作者:John Berger

    As a novelist, art critic, and cultural historian, John Berger is a writer of dazzling eloquence and arresting insight whose work amounts to a subtle, powerful critique of the canons of our civilization. In About Looking he explores our role as observers to reveal new layers of meaning in what we see. How do the animals we look at in zoos remind us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beast all but lo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at is it about looking at war photographs that doubles their already potent violence? How do the nudes of Rodin betray the threats to his authority and potency posed by clay and flesh? And how does solitude inform the art of Giacometti? In asking these and other questions, Berger quietly -- but fundamentally -- alters the vision of anyone who reads his work.
  • 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

    作者:[法]米·杜夫海纳

  • 新艺术哲学

    作者: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编译

    《新艺术哲学》内容简介:约瑟夫·波依斯是战后欧洲艺术中最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他似乎不知疲倦,创作出大量的艺术品和表演作品,并发表了大量的艺术言论,培养了一代艺术家。他使批评家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并宣称彻底改变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引起广泛地争论。他的扩展的艺术概念堪称高瞻远瞩,融生态,宗教以及政治,经济等观念为一体,以此对艺术体制进行挑战。他创造的形象振聋发聩,久久徘徊不去。但是,对于他的创新、他的观念所造成的冲击,我们能说什么呢?波依斯之后的艺术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他和美国有什么关系的话,相关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新艺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新艺术哲学》作者是一批出色的批评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这些文章通过不同的批评工具和标准,对这位艺术家的生平和诸多创作模式进行了考察。《新艺术哲学》的出版是应时之举,有助于学生和艺术方面的专业人士更加了解这位具有争议但又影响深远的艺术家。
  • 美学史

    作者:鲍桑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此书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本书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明确阐述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们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同美的定义的联系 第二章 一个富于诗意的世界的创立,以及它和思想界的第一次接触 第三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基本轮廓 第四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向前进步的迹象 第五章 从亚历山大里亚和希腊—罗马文化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代 第六章 审美意识在中世纪连续的一些痕迹 第七章 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 第八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问题 第九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资料 第十章 康德——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 第十一章 具体综合的头几步——席勒和歌德 第十二章 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 第十三章 德国的“精密”美学——从叔本华到施图姆普夫 第十四章 客观唯心主义在方法上的完成 第十五章 内容和表现在理论上重新结合的开端 附录一 黑格尔美学体系撮要 附录二 对于音乐表现的一些分析 索引 参考书目 英汉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形而上下

    作者:唐尧

    《形而上下》是唐尧先生的最新著作,《形而上下》中展现了作者他对西方现代艺术史和现代雕塑史的独特解读,角度新颖,看法深刻。全书虽然文字不算很多,但思维跳跃,情感充沛,显示了作者对东西方哲学与文学有广泛的阅读,而在艺术史方面,不受系统性知识的束缚,专注于若干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重要流派及艺术史的关键转折点,以一种只取东西方文化哲学核心和精神本质的方式与西方现代-后现代雕塑史进行深度的对话。
  • 让文化见鬼去吧

    作者:【英】赫伯特·里德

    《让文化见鬼去吧》内容简介:一种锅碗瓢盆的文化我可不会看不起锅碗瓢盆的文化,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像栽种马铃薯一样生产出美丽的锅碗瓢盆,它就没有能力创造更高的艺术形式。我们谈论人的手足情谊,谈论同志友谊和互相协作,这些措辞也确实能描绘最深刻的人类本能;但实际上我们是孩童,正在寻找父亲、兄弟和姐妹,彼此之间充满了嫉妒和猜疑,在国家的层面上重复着家庭的神经质冲突。 在色情文学中有一种“不洁的图画”,要么直接呈现,要么由文字唤起。在这个意义上,汗牛充栋的艺术和文学作品都是色情的,但是,它没有色情的意图或效果,因为“它把一切都留给了想象”。 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就是一块巨大的装饰板表面的精致掩盖着实质上的廉价和劣质。让这样的文化见鬼去吧!
  • 塞尚艺术的哲学随想

    作者:史作柽

    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其伟大作品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种新空间观念的到来。杰出画家有诗人的心,灵动的手,更要有哲学层面的[看]。塞尚这样开风气之先的艺术家,不从哲学的、美学的高度探测,则难以走近。这本书是作者有关艺术的重要著作,书中对塞尚深刻而精彩的分析,从艺术到美学,从美学到人生,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只要我们愈长久地注视塞尚的绘画,尤其是当我们更能从他绘画之整个历程来看他的绘画,我们就愈是发现到,塞尚的艺术所给人的启示,绝不是任何单方面的、强烈的、惊喜的、快乐的,或悲剧性等等的情愫;反之却是一种透过坚实结构的宁静感,向人不休止展现的一种反省之情。 人永远有一个达不到的世界存在着,甚至就是我们知道了也一样说不出来。但尽管如此,我们依旧不休止地追求了下去,因为正有一片永恒的自然存在在那里,于是我们便不能不以永恒的追求去获致它,甚至就当我们明明知道追求不到时,我们依旧如此不休止地追求下去,此即永恒的追求,此即永恒的心灵,永恒的自然,同时亦发即一种人的永恒性。
  • 视觉的思想

    作者:孙周兴,高士明 编

    《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18日至1O月21日,中国杭州)的论文集,收录了会议的大部分论文(另有七篇文章构成一组,收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本次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现象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德、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近五十位哲学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参加了会议。代表主体是中国学者,会议工作语言是汉语。 与以往的现象学哲学会议或者一般哲学会议相比较,本次会议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这是国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艺术家与哲学家的聚会。如通常所见,艺术家倾向感性,哲学家趋于理性,虽然在今天的思想视野里这个说法已经大成问题了,但从这两类人的举止行状、思想方式、表达风格上看,这个差别恐怕仍旧是存在的。我作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策划人和组织者,事先一直怀着一种担心,恐怕两方面弄得不可开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这两类人还是可以交流的,也表明艺术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 其二,本次会议是在杭州市印象画廊里举行的。在一个地下的画廊里搞一个艺术一哲学的学术会议,以后会不会有我不敢说,但至少在我们这里是前所未有的。会议主办者在画廊里做了一个名为“大地上——具象表现绘画艺术展”的展览。华裔法籍著名艺术家司徒立先生甚至专门从巴黎弄来了一批法国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展出,加上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的几位艺术家的一些作品,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画展。置身于绘画艺术的背景里讨论艺术现象学的问题,味道自然有点特别。 因为有了上面两点,本次会议就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也是一次有趣的大会。据我所知,本次会议所收论文的数量在历届现象学年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 超越美学

    作者:诺埃尔·卡罗尔

    诺埃尔·卡罗尔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哲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美学会主席。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在视觉艺术,特别是电影。本书收录了他关于哲学美学的23篇论文,探讨了一系列当代美学的关键问题,包括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关系,历史叙事与艺术哲学的关系,意图与解释的关系,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涵盖的范围之广阔和论证之深刻正体现了美学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当代盛行一时的“美学消亡论”,卡罗尔的“超越美学”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反拨。
  • 艺术之魂

    作者:赵鑫珊

    《艺术之魂》所要论述的,正是这种意义上的生死攸关的艺术,而不是什么打发日子、消遣的手段。艺术的价值,在于打碎现实日常生活的单调、枯燥和沉闷,是逃脱现实世界最好的方法之一,当然它也是我们同人生世界发生紧密联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 Art Power

    作者:Boris Groys

    Art has its own power in the world, and is as much a force in the power play of global politics today as it once was in the arena of cold war politics. Art, argues distinguished theoretician Boris Groys, is hardly a powerless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art market's fiat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In Art Power, Groys examine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according to its ideological function. Art, Groys writes, is produced and brought before the public in two ways—as a commodity and as a tool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scene, very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atter function; the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art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other former Socialist states, for example, is largely excluded from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ly recognized art, usually on moral grounds (although, Groys points out, criticism of the morality of the market never leads to calls for a similar exclusion of art produced under market conditions). Arguing for the inclusion of politically motivated art in contemporary art discourse, Groys considers art produced under totalitarianism, Socialism, and post-Communism. He also considers today’s mainstream Western art—which he finds behaving more and more according to the norms of ideological propaganda: produced and exhibited for the masses a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biennials, and festivals. Contemporary art, Groys argues, demonstrates its power by appropriating the iconoclastic gestures directed against itself—by positioning itself simultaneously as an image and as a critique of the image. In Art Power, Groys examines this fundamental appropriation that produces the paradoxical object of the modern artwork.
  • 貝多芬

    作者:Theodor W. Adorno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 视读后现代主义

    作者:(英)克里斯·加勒特//扎奥丁·萨德尔|

    《视读后现代主义》对这一概念追根溯源,涉猎到一些在过去一百年中最极端最振奋人心的事件、人物和思想:在艺术方面,构成派、概念艺术、马塞尔·杜尚、杰克逊·帕洛克和安迪·沃霍尔;在政治和历史方面,麦卡锡的政治迫害、女权主义、弗朗西斯·福山和大屠杀;在哲学方面,德里达,鲍德里亚、福柯和海德格尔等人的作品。 《视读后现代主义》还探索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伴随21世纪的曙光而来的关于全球化的焦虑、不可预知的恐怖主义和无法预料的战争。 虽然有着频繁的争议性,又相当婉曲晦涩和艰深费解,后现代主义仍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知识探险,而《视读后现代主义》则是一位理想的导游。 是什么将玛丽莲·梦露、迪斯尼世界、撒旦诗篇和赛博空间联系到了一起? 答曰:后现代主义。 但究竟什么才是后现代主义呢?这本图片指南书清楚地解释了这个费解到令人发狂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已经被用来定义过去三十年间整个世界的文化状况。
  • 艺术的背后

    作者:黄其洪

    《德里达论艺术》主要内容:德里达在绘画领域强调了自己与抽象艺术的亲缘性,因而《德里达论艺术》尝试着运用德里达的观点来分析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和绘画思想。结果是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足以可以将康定斯基看成是在绘画领域的解构主义的先驱,而德里达可以看成是康定斯基的绘画革命的哲学上的阐释者。康定斯基所实现的绘画语言的符号化、音乐化使得绘画语言变成了德里达“文字学”意义上的文字的一种.即在延异和撒播中自我生成又自我消解的符号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康定斯基有如此多的“即兴画”的原因。
  • 图像学研究

    作者:(美) 潘诺夫斯基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主编冯俊)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书中包括了皮耶罗两组绘画中的人类早期历史、盲目的丘比特、时间老人、佛罗伦萨与意大利北部的新柏拉图主义运动、新柏拉图主义运动与米开朗琪罗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趙孟頫書心經墨迹

    作者:赵孟頫

    之前在豆瓣看到启功的版本,实不能与松雪千分之一比。其如酒醉酣然,渐行渐高,于无人处犹自放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