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散文随笔

  • 北大往事

    作者:橡子 谷行

    本书的独特性在于,作者不是一般性地谈论一所声名显赫的大学,而是深入到个人经历的矿脉之中,去寻找最珍贵的化石。 因其鲜明的个人性,本书展示了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画卷;既有对伟大事件的目击,也有对一已之私的挖掘;既有对精神世界的穷根究底,也有对儿女之情的沉吟回味。 在此,沉静者讲述了他们的骚动,世故者目睹了自己的死亡。
  • 伸脚录

    作者:金性尧

  • 夹缝中的历史

    作者:朱鸿

    《夹缝中的历史》主要内容: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简单了一点。它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就好像数学、语文一样。它有太多的人名、地名和时间、事件需要死记硬背,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历史意义。也许历史是枯燥的,但是当老师讲起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的时候,历史又变得精彩、好玩起来。《夹缝中的历史》这样的题目本身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究竟什么样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克罗齐如是说。我们现在来关照历史,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事件。所谓的圆桌会议,就是出典于英国古代英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说。圆桌无首席末席之分,象征围桌而坐的骑士处于平常的地位。在圆桌旁举行的会议称为“圆桌会议”,表示参加谈判的各方一律平等。翻开书本的时候,这样的一场会议就已经开始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于真实有一种执著的渴望,就好像渴望接近心灵的清泉,也许真实是残酷的,我们也应该满足于一厢情愿的幻想和虚假。时间把我们和历史分割得太远,让我们没有机会和古人对话,对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可以的话,不妨从现在开始,去看看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痛苦,也去看看他们的功利、他们的虚假。
  • 好花好天

    作者:车前子

    把个人所写的散文随笔编为一集,拿出来,就像请客吃饭。还是家宴,不是饭店。个人选集在我看来就是家宴,选本之类的就是饭店。 我编完这本个人集,心想,现在的人,什么没吃过!于是不安。 请吃海鲜吧,我居住的城市离海不近;怕海鲜不鲜。 请吃山珍吧,环境如此恶劣;几乎是荒山,偶尔拣到几只蘑菇。 只得我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 反过来一想,现在的人,什么没吃过!于是心安。 请客吃饭,主人总要说句客套话“怠慢怠慢,粗茶淡饭。” 但愿我的散文真能够是粗茶淡饭,这是何其高的境界!说到底,人是由粗茶淡饭养活了的,日子也是由粗茶淡饭过下去的、我的散文尽管已绝大鱼大肉,可还是有些小荤小腥,这让我很不满意。除了这点,我对自己一直是满意的。此刻我不无虚妄地把我的这本集子看作粗茶淡饭,我又在好花好天之中享用,这是何其奢侈的享乐!在这个时代我并不把这种享乐仅仅认为是心境上的,放下,就能做到。 请客吃饭,主人说完那句客套话后,这时客人也要来上一句“哪里哪里,多谢多谢。”如此才好,好花好天的好,果然好。 车前子 2005.9.15,晚上,苏州,吴甸园 目录: 第一辑 瓦屋倒影 紫砂之旅 南京的天是蓝的 红菱艳 酒之间,茶之间 杭州官话 青花 墨黑一段滋味 南浔夜雨 淡红深碧挂长竿 开盏火 第二辑 回忆金鱼 回忆扬州 回忆南通与朱大德 回忆一个无名小站 回忆凳子 回忆点心店 回忆船 回忆大公园里的一棵桃树 回忆猜谜语 回忆罗汉果 回忆绣球花 回忆西瓜 回忆看电影 回忆悬铃木 回忆香椿 回忆丁香 回忆茶 回忆花 回忆墨 回忆书 回忆张宗子 回忆鸟 回忆羊 回忆禁书 回忆菖蒲花 第三辑 煞有介事 我们是赤裸的 无头骑士 下午鸡 盛夏的声音* 白烟囱 该写点什么 北戴河日记 长板凳上吃藕粉 三上黄山作诗人 带城墙的家园 …… 第四辑 第五辑
  • 推开文学家的门

    作者:成寒

    追寻文学家的脚步,走访其故居,等于走入了伟大著作里的世界,一窥堂奥,这种人文式的旅行,是文学爱好者喜欢出外走走的目标。 从作家屋内的旧有文物中,可以见识到一个时代的演进与变化,当时人民生活之一斑,使得参观文人故居不仅成了文学爱好者的朝圣之旅,同时也是普通民众对历史与文化有所了解的重要现场。十年来,作者走遍了数十栋作家的故居给她的感觉,就记录在这本《推开文学家的门》里。文学“家”是什么样子?世界各地的大文豪是在什么环境下完成一本本名著?我们耳熟能详的《湖滨散记》是梭罗在瓦尔登池畔一座花不到29块美金搭建的小木屋内完成的。格林兄弟曾走过《会说故事的童话街》还是当年吹笛人诱拐小孩出城的路线。《红字》作者霍桑出生的小镇歇冷处处是神秘的女巫疑云…… 本书精选世界知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的故居,带你做一趟人文之旅,一窥又学“家”堂奥,每篇皆附景点相关资讯,可于旅游时规划于行程内。追寻文学家的脚步走入伟大著作的世界里……
  • 钱钟书杨绛散文

    作者:钱钟书,杨绛

    钱钟书先生的散文既有学术著作中论述的旁征博引和认识的博大精深,又有语言的风趣幽默和文笔的精炼简洁。描摹人生,活灵活现;讽刺世态,淋漓尽致,文笔幽默而涵蕴深刻,令人回味不已。而杨绛先生则写家人写丈夫写故人,写世态炎凉,观察细致、叙述平实、文笔不加修饰,自然流畅。夫妇俩不同的文风,无疑增加了阅读上的快感。这也是国内首次将两人的作品合集出版。
  • 在天花板上跳舞

    作者:孙甘露

    编辑推荐:这本书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应杂志和报纸的约请而写的。所以,篇幅是事先定好了的,并非作者刻意为之。本书共分“秋天”、“为你穿越情人广场”、“我又听到了郊区的声音”、“中国象棋”、“安慰”、“唐寅山水”、“俄国风景”、“安魂曲”和“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几部分。
  • 徐志摩散文选集

    作者: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更字志摩。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出身于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富裕资产阶级家庭。1900年入家垫,1907年入硖石开智学堂,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1915年秋进上海沪江大学,同年底去天津北洋大学。1916年秋入北京大学。1918年夏赴美入克拉克大学读银行学及社会学,毕业后进哥伦比亚大学习政治。1920年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横渡大西洋,入英国剑桥大学学政治,兴趣逐渐转向文学,开始写诗。1922年3月,与在德国学习的夫人张幼仪离婚。10月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平民大学教授,先后参加“新月社”、“现代评论”派,成为这些社团的主要成员。这期间,在《晨报副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努力》周报、《现代评论》、《学灯》等北京、上海报刊上发表诗文,颇有影响。在北京主编过《晨报副刊》、《诗刊》。1926年秋与陆小曼结婚后移居上海,先后在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27年春与胡适等组办“新月书店”,第二年春筹创《新月》月刊,任总编辑。后又主编《诗刊》。1924年至1928年间,去过日本和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以及新加坡、印度游历。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坐飞机去北平,中途遇雾,触济南附近党家庄的开山,机毁人亡。时年36岁。徐志摩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信札日记有《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小说集《轮盘》,剧本《卞昆冈》(与陆小曼合著),译著《涡提孩》、《曼殊斐尔短篇小说集》、《玛丽玛丽》(与沈性仁合译)、《戆第德》等。此外,还有未收入集子的诗歌和各种形式的散文,散见在报刊杂志上。
  • 故人书简

    作者:黄裳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黄裳先生的有关名人书信的散文集,集中收录了作者与我国近现代名人书信往来的原文及相关的回忆和解释的文章。文笔自然流畅,回忆情节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 看图识字

    作者:陆灏

    《海上文库:看图识字》系陆灏近年的书话集,叙述文史掌故,文风简洁,见识独到。收录《默存先生》《北山楼藏西文书拾零》等文章,作者不经意间掂出许多充满读书人闲读趣味的小掌故,把玩引申,发几句妙论,读来不仅趣味盎然,更添了几分学识涵养。
  • 物中看画

    作者:扬之水

    本书主要由“琴棋书画”图:雅与俗的交汇和分流、马和之诗经图、从《闸口盘车图》到《山溪水磨图》、物中看画、山水有情、物恋等文章集成。人各有所长,人各有所短,诚如作者所说,她自己“无论读诗还是读画,我都缺乏敏锐的文学艺术感受力,也完全没有理论的指导,所关注的只是诗中与画中的‘物’。缺乏者,自然是‘短’;关注者,勉强可以算作‘长’罢。”这本书,不啻为作者自己所短与所长的自白。
  • 王小波散文精选

    作者:王小波

    《王小波散文精选》精选了王小波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独立特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序、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我看国学、极端体验、智慧与国学、理想国与哲人王、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我看文化热、文化之争、人为什么活着、孤独的灵魂多么寂寞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北京风情等等。
  • 蔡澜眼中的八婆与美女

    作者:蔡澜

    本书是蔡澜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了对所结识的、所交往的、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女子的文字,从名门闺秀到酒吧女、乃至遁入空门的女尼,皆纷纷展现于蔡澜笔下。蔡澜更是对“八婆”与“美女”作了一番有趣的解析,使人在哈哈大笑之余,悟道做人哲理。不仅涉及诸位佳人的生平小传,又对男女两性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语言精辟辛辣,思想颇为独到深刻、引人深思。本书让熟悉蔡澜的读者们知道,原来在美食之外,还有如此一个性情蔡生。
  • 木瓜玩

    作者:车前子

    《木瓜玩》内容简介:车前子是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读这本集子,不难发现,其实用中国传统文人来形容他,或许更为恰切一些。中国文人也并非仅仅能够琴棋与书画,更重要的在于他对生活持有一种真实的态度和趣味。在这本《木瓜玩》中,能读出属于车前子的特立独行的精神与趣味。老车谈书法、谈绘画、谈诗歌、谈生活、谈山川草木、谈风俗民情,即使随便谈谈,也总是隐藏着那种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傲骨与情趣。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作者:李娟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内容简介: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李娟散文集。有关“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她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她的文字,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们久违了的朴素情感和梦想。孤独困苦并不可怕,只要有希望,一切都不算差。 在这本《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李娟就是你身边人群里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年轻人,她和你一样,内心丰富,汹涌澎湃,敏感又清晰。她写生活,从生活中透露出来的欢愉、伤悲、无力、感悟,心里的伤悲和淡漠以及生活中深深浅浅的东西,直指人心,叫人颤抖。
  • 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

    作者:刘文

    Moon books 地球旅馆 Inn Earth 01 比人生未知的历险更可怕的,是那种一眼就看到老死的时光 你可以在25岁前没有去过巴黎,但你不能在25岁前,还未尝试走出去的勇气。 这是一本讲述巴黎的书,关于旅行,关于文艺,更关于生活态度。但又不仅仅只止步于此。 巴黎是站在人类文明巅峰上的最伟大的城市。 法国诗人雅克·普列 维尔在一首名叫《在公园里》的短诗中,曾写出过如斯名句:“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在这个阴冷、暴力、毫无意义的宇宙中,巴黎的这些灯光,是整个宇宙的亮点。”伍迪·艾伦通过电影《午夜巴黎》说出的这句话,无疑是对巴黎最好的说明。 《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是关于巴黎的,更是关于我们内心涌动的梦想和激情。 本书制作精美,装帧独特。市场再无第二本。 就是在这座城,已经开始发胖的乔治?桑在贵族沙龙上遇见苍白消瘦有着一双极其修长美丽的手的肖邦。 就是在这座城,大学考试第一名的年轻的萨特携着考第二名的波伏娃在咖啡馆温暖幽暗的地下室里听着jazz跳着tango在便笺本上写下一个个优美的文字。 就是在这座城,孑然一身的可可香奈儿从红磨坊一直舞到了香榭丽舍大道让每一个名门贵妇都拜倒在“香奈儿五号”的神秘气息之下。 就是在这座城,第一次参与电影演出的伍迪艾伦被这座到处都是街边咖啡馆、美酒和音乐的城市迷住于是在40年后有了《午夜巴黎》。
  • 小品 1

    作者:董桥

    该书根据董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报纸专栏结集《双城杂笔》重新排校出版。本书根据文章写作的地点分成两部分,卷一为《在伦敦写的》,卷二为《在香港写的》。这些随笔题材广泛,有的谈文学,如《朱自清的散文》、《谈<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等;有的谈教育,如《玻璃杯子里的教育》、《生态学与儿童》等。总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思想独特,可让读者一窥董桥早期思想的佳作。
  • 往书记

    作者:张宗子 著

    往书记,顾名思义,是对过往之书的回忆。古乐府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书无新旧之分,凡是投缘的,都是好书。这里说“往”,好比对人。所谓故,含有对在时间中流逝之事物的珍重惋惜之意。同样一本书,二十岁时读到,和四十岁时才读到,意义不一样。年轻时读到的书,影响思想,塑造人格,决定道路的选择,积偶然为必然,变不确定为确定。还有很多书,几十年里手不释卷,温故知新,它是过去经验里最可贵的部分,还将继续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张宗子
  • 洋葱汤里的流水岁月

    作者:梅思繁

    一本以“味觉”切入经典作品的文学指南 13份源自文学名著又易于上手的佳肴配方 梅子涵“女儿的故事”中的大眼睛小姑娘,邀你在故事与厨房里漫游寻味 这是一本关于美味的书。作者梅思繁将和你们一起,被那些或者经典,或者现代,或者沉重,或者活泼的笔墨文字引领着,走进一个个精彩又令人迷惑的美味故事里去。这些故事有的勾勒着战争的荒谬,有的回忆着童年的灵动,有的倾吐着女人的哀愁,有的追赶着高远浪漫的梦想。然而有着各自迥然不同面目的故事,它们却都围绕着一道道美味铺展开来。一碗滚烫丰实的乡下洋葱汤,一盅甜酸缠绕的芒果酱,一个金黄浑圆的油炸苹果圈…… 这更是一本关于故事的书。那些写于一百多年前的故事,写在今天的故事,写给大人看的故事和写给小孩们读的故事。写故事的人们把美味与食物变成了故事里的角色。这些美味既是佳肴,更是象征。在美妙销魂的甜辣爽脆中,隐藏着人生的艰难与苦痛,生命的高大与雀跃。
  • 湮没的辉煌

    作者:夏坚勇

    地理与历史的紧密相连,历史与人性的缠绕不休。格局宏大,文辞畅美。阅读与收藏的散文精品。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书中推崇夏坚勇的历史文化散文的气度和见识,表示认同。 在这系列的散文作品里,读者可以通过感性的文字,跟随作者以另一种眼光重读历史,阅读在苍茫历史中的一个个鲜活而丰富的人,了解个体创造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又深刻体味到历史的无可奈何和人生命运的难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