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大学人文

  • 教育放言录

    作者:丁东,谢泳

    《教育放言录》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今昔,对备受关注、牵动人心的各种中国教育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既有对昔日教育的梳理,更有对当下教育的批评。文风虽平实,问题亦琐细,然有理有据,从容道来,却是鞭辟入里;而细细思量,所问,所谈,问题之切中时弊,思想之锋芒微现,言语之精彩痛快,均使人为之动容,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 大学人文十四讲

    作者:徐方

    《大学人文十四讲》作者徐方,人文教育是关于人何以为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既“成己”又“新民”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的教育,是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最缺乏的教育。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和“大学”的本质,它坚持以下的理念: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人文关怀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和谐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 大学精神档案・近代卷(下)

    作者:何光沪,秦晖,任不寐,袁伟时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 大学人文(第4辑)

    作者:夏中义,丁东

    新学年开始了,新同学到来了。纯真的笑靥、灵动的身影、鲜活的思想……大学梦开始了!走进象牙塔的同时,伴随的是您一天天的长大成人。可是,何为成人,仅仅是身体成人?身体成人了,精神是否也“成人”?这些问题,似乎简单却又不那么简单。在这里,本书将为您的“精神成人”提供根基性的价值参照,为您思考“成人”的问题提供一个系统的优质思想资源。透过对“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的思索,我们想,您会有所感动!有所收获!   本书是《大学人文读本》的后续工程,宗旨不变,仍是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普世价值谱系,探究人类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当当代国人的人文情怀,刷新人文文化殿堂,激励大学生“精神成人”。   “人文日新”的境界是本书的追求,也是当下国人的企盼,任重而道远,唯望有识之士助成之。
  • 大学人文教程

    作者:夏中义

    大学人文教程,ISBN:9787563340996,作者:夏中义主编
  • 大学人文(第1辑)

    作者:丁东

    本书是《大学人文读本》的后续工程,宗旨不变,仍是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普世价值谱系,探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充盈当代国人的人文情怀,刷新人文文化殿堂,奖激大学生“精神成人”。 “人文日新”的境界是本书的追求,也是当下国人的企盼,任重而道远,唯望有识之士助成之。 人文文化是一种自省的文化,人文关怀体现了高度的文化使命感,人文精神指向是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理想体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核蕴含。 人文教育是“无用”之“用”,因为其宗旨在于促成人作为生命主体,精神主体的完全独立与自完善,在“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题目上深入,广泛地进行切磋琢磨。 人文教育的地位,从终极意义来说,体现了自由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体现了生命意义在人生中的地位,体现了在宇宙中的地位。
  • 大学人文(第3辑)

    作者:夏中义

    人文文化是一种自省的文化,人文关怀体现了高度的文化使命感。人文精神指向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理想体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核蕴含。人文教育是“无用”之“用”,因为其宗旨在于促成人作为生命主体、精神主体的完全独立与自我完善,在“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题目上深入、广泛地进行切磋琢磨。
  • 大学人文(第2辑)

    作者:夏中义

    本书是《大学人文读本》的后续工程,宗旨不变,仍是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普世价值谱系,探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充盈当代国人的人文情怀,刷新人文文化殿堂,激励大学生“精神成人”。“人文日新”的境界是本书的追求,也是当下国人的企盼,任重而道远,唯望有识之士助成之.
  • 绝代风流

    作者:刘宜庆

    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弦歌不绝、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的泱泱风范;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西南联大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那些特立独行、放浪形骸、个性卓异之士,才华与激情四射,谱写了一个不老的传奇。 本书在还原联大师生跑警报、泡茶馆、看电影、唱昆曲的同时,渗透了这样的历史省察:西南联合大学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为何失传?在历史的动荡中,联大教授遭遇了什么样的诡异命运?在时代分岔的道路上,他们如何选择? 本书关注西南联大师生的日常教学和衣食住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集中呈现这样的生活细节和历史场景,再现西南联大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