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公民

  • 税的真相

    作者:黄凯平,岑科

    《税的真相:让老百姓读懂中国税》内容简介:也许你认为,增值税、营业税、城镇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消费税……与你无关; 也许你认为,大街上的路灯都不用大家花钱; 也许你认为,政府征税不必征得纳税人同意; 但现在《税的真相:让老百姓读懂中国税》告诉你:你的这些“常识”都是错的。 税收不止是政府的事,它关系到你的钱包。“人人都是纳税人”,你每天都在通过消费商品向政府交税,但你自己却从来不知道交了多少钱。 本书以大量生活中的例子,以简洁而浅显的语言诉说你与税收的故事,分析你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让你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例子中看到被遮蔽的真相,颠覆你从前被误导的“常识”。 同时,本书也试图从这些日常生活的税收故事中抽丝剥茧,捋清税收原理。探寻税收的真相,就是探寻历史的秘密。读完本书,面对社会问题,你将不再是简单的抱怨与发牢骚,而是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也获取一把理解历史与现实的钥匙。
  • 美国公民与宪法

    作者: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

    本书以在美国宪政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以一些影响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之制定的自然权利哲学等重要哲学思想和历史背景为出发点,描述了美国的权利和宪政思想的源头、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必然性,宪法的创制过程以及美国人对新宪法的价值所持的不同观点以及如何运用宪法来组建政府等。本书可作为法律专业学生学习外国宪法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为从事外国宪法、比较宪法、外国法制史、美国问题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司法部门有兴趣了解美国宪法的人士提供参考。
  • 公民身份

    作者:[英] 德里克·希特

    《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内容简介:“公民身份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宣称,“……是一个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①然而,当今整个世界都不断运用“公民”和“公民身份”的术语:这些概念成为日常政治的核心话语。对于“公民身份”来说,“一旦使用就一发不可收拾的”(Humpty-Dump-ty),这样是否由此就非常好呢,我们宣称它只意味着所选择的意义是否会面临头破血流的危险?当然不会的。公民应该知道他们的地位意味着什么;当政客们把整个概念只用来指代所有属性的部分范畴时,公民应该能够理解这个被滥用的术语。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理解公民角色的复杂性。我们如果要实践各项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并追求一种公民美德的生活,那么,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一言以蔽之,公民是必须接受教育的;但是,如果所要学习的课程恰恰是语义混乱的话,那么教师也不可能正确地提炼出各种必要的学习目标。 但是,在各种政治传统千差万别的一个世界里,我并不是主张,普遍运用一个详尽的指令是可能的或是可欲的,而是建议,那些运用“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等词汇的人应该意识到,在这些概念的背后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含义,而且,不严谨地乱套概念只可能产生混淆和破坏。
  • 从群众到公民

    作者:【德】托马斯·海贝勒,舒耕德

    本书是由德国科学联合会(DFG)和德国经济合作部共同资助的“关于中国地方参与进程中的政治意识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作者对中国六个省份或经济特区的社区和村庄进行了考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在大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制度变迁在草根层面上(农村和城市社区)对相关人员(农民、普通市民和地方干部)的意识的影响。本项目共分为两卷,第一卷即本卷致办于中国城市的研究;第三卷致力手农村地区的研究。一本卷从稳定和合法性的角度、从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政治意识的角度,研究农村和城市居民区的转型及其对地方政府的政权稳定的影响和对全国层面的影响。
  • 追问阳光财政——2009公民税权手册

    作者:关保英

    本书对行政法研究的三大范畴之一即行政法下规范研究,也就是以行政法规范制定以后进入到实施过程及其在社会实施过程中运行状况为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探讨,认为这个范畴或板块的研究应当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即应当从行政法规范研究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行政法分析学。这一理论的提出,拓展了目前我国行政法固有理论的范围,为行政法研究大胆进入实践层面,深刻剖析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法治在理性架构上的缺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社会能见度

    作者:凤凰书品 编,曾子墨主持

    讲述你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生命之痛,为了社会公平,为了与伤痛作抗争,非如此不可!! 被恐吓,遭暗杀,刁民与强权决一生死! 社会持续不公,丛林时代势必泛滥! 艾滋病医生、告官刁民、司法决斗士、举报人、代课教师、讨薪民工、学术清洁工、同志作家…… 他们是一群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打假、打黑、行善、除暴,一路走来被恐吓、遭暗杀,惊心动魄。草根英雄的伤痛与抗争,透视出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真相和民心向善的道德力量。
  • 統治與教育

    作者:徐賁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那个国家是不需要有国民教育的,因为那里的国民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培育好了。那些是一种基因教育。美国作家Lois Lowry的《记忆传授人》描绘了另一种离线更多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家庭都是按国家计划的模式组成的。于是 ,每个人都在适合他的位置上成为安分守己的国民。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教育是人类 的一种像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加智慧,更有自我治理能力。然而,当它是专制通知的臣民教育时,它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我们关注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第一种,警惕第二种。
  • 国家与公民

    作者:(英)斯金纳 (瑞典)斯特拉思

    面对“民族国家的消亡即将来临”这样的话题,本书作者对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历史、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国家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并侧重于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时间横跨中世纪到20世纪后期,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史、市民传统、公民权利、同一性和公民身份的启蒙运动思想、妇女权利、法国公民身份、国家类型、当代国家的历史和前景等。作为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以及其他作者在他们对国家与公民的历史描述和分析中仍然体现出对社会和知识背景、历史语境的高度关注。
  •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

    作者:芮恩施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时期。该时期,不仅出版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如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也推出了约四百余种外国法学译著,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孟罗•斯密的《欧陆法律发达史》等,它们是中.国近代法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这批译著日渐散失,即使少量保存下来,也因当时印刷水平低下、纸张质量粗劣等原因,破烂枯脆,很难为人所查阅。同时,这些作品一般也都作为馆藏书,只保存于全国少数几个大的图书馆,一般读者查阅出借也很困难。 鉴于上述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瞻远瞩,关爱学术,策划并决定对民国时期(包括少量清末时期)的译著进行整理、筛选,以“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的形式重新点校、勘校出版,以拯救民国时期法学遗产,满足学术界以及法律院校广大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本译丛主要整理点校、勘校出版民国时期国人翻译出版的外国经典法律名著。
  • 告别臣民的尝试

    作者:陈永森

    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ISBN:9787300048277,作者:陈永森著
  • 公民文化

    作者:阿尔蒙德(Alomond,G.A.),维

    本书研究了美国、英国、意大利和西德等五国民众的基本政治态度,并由此提出了政治文化学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我反对

    作者:朱凌

    《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是一部讲述湖北省潜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在12年内四次没有权势之下参选人大代表的传奇色彩参政故事纪实文学著作,由现为自由撰稿人的朱凌以三年时间写成。作者在前言中说道:因为作者心中的人大代表总是把“我同意”“我赞成”挂在嘴边,姚立法为表达以良心说话的真实想法所说出的“我反对”犹如浊世声音,别具气质,因而成为书名。本书也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