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张汝伦
-
政治世界的思想者
这本文集中收入的都是我有关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论文。“政治”是一个语义并不十分确定的术语,它的定义恐怕至少在两位数,既可以指从专制到民主的各种国家制度,也可以指私人企业的权力分配;既可以指政党的勾心斗角,也可以指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的治理。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不管怎么分殊多样,“最经典”的“政治”定义,它应该是与国家的权力活动有关。韦伯就是这样定义“政治”的:“政治追求权力的分享、追求对权力的分配有所影响——不论是在国家之间或者是在同一个国家内的各团体之间。” -
德国哲学十论
本书为作者研究德国哲学最具心得的代表性论著,研究对象包括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卡尔·施密特、伽达默尔、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等近现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由于他们的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德国的范围,因而具有世界意义。作者不是以学院哲学的方式,而是从哲学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出发,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探索并揭示这些思想巨人对时代问题的回答。这样的研究取向亦表明了作者自己的理论关切和时代关切。 -
良知与理论
就像理性的运作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而是要受制于种种非理性的因素和意欲一样,理论也并不完全受逻辑的支配。尤其是如果良知泯灭的话,理论的拙劣便会暴露无遗。 哲学于我不是形而上学的游戏,而是对这个世界及其事情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寻。哲学不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东西,它倒是和安泰一样,一旦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一切力量。正是在屈从于一种学院体制后,哲学的地位才江河日下。学院里出不了真正的哲学家,尽管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他们也会在学院教书谋生,如黑格尔、杜威和海德格尔。但学院体制正在葬送哲学。 也许可以将哲学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专业的哲学;一种是作为生命的哲学。前者与人生无关,也与哲学家无关。后者则相反,它是生命对真理的承诺。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总是激动人心的。 -
时代的思者
《时代的思者》内容简介:哲学不但考验一个人的智力,更考验一个人的心力。心力比智力更重要。聪明人不一定能当哲学家;哲学家不一定聪明。每一个时代都不乏聪明人,但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哲学家。 -
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书中就中国近现代的思潮活动及思想家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可供从事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参考。 -
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中国的现代性,不是西方理论能看清的,中国的现代性来自中国人自身。 《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是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张汝伦,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为主要描述对象,揭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中国思想的种种基本问题和特征,破解中国人思考公共问题的基本思想预设。 以思想史的写法,重回现代中国之初的思想语境,通过追其源头,张汝伦老师认为,三大思潮,标着着现代中国知识精英,在面对现代问题之时所进行的最初探索,这三大思潮,虽表面看是舶来品,中国知识精英对它们的理解,却并非外烁,而是内生,融入了传统的因素,进行了本土化的阐释。正是这些后来已经不太容易辨认的本土和传统因素,构成了中国自身的现代性。只有理解了这一层面,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书本的政治就是意识形态的政治,它不再依据传统和行为习惯,而是将意识形态机械地应用于实际事务。经验只有被纳入意识形态的公式才有意义。因此,近代政治只能是理性主义的政治,而不可能是经验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无例外地成了社会改造的蓝图。 迈克尔·欧克肖特(1901—1990)不仅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而且也是有史以来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诗的哲学史
本书以张东荪先生近50首咏西哲诗为据,深刻而公允地评述了哲学史上的数十位先贤先哲。在编著者以诗为珠、以史为线叙述中,淌出一条西方哲学血脉之河。中西哲学十五章
本书内容涵盖了诸多现代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比如重写中国哲学史、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海德格尔哲学的起源问题、黑格尔和他的《历史哲学》、我国的人文精神等等。从中国哲学的自主和自觉到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从孔子的《论语》到朱熹的释义学,作者以其作为一个哲人特有的敏锐和深厚的学养,不仅为我们细致梳理了哲学与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关系,也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存在与时间》释义
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著名哲学教授张汝伦多年研究成果 逐字解读海德格尔经典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应该是一般读者甚至学界中人所需要的。因此,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张汝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汝伦教授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义之作,全书依《存在与时间》的篇章内容,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清晰解读这部20世纪哲学著作中的“难治”之作。《存在与时间》释义
著名哲学教授张汝伦多年研究成果 以海解海,紧扣文本 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海德格尔经典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应该是一般读者甚至学界中人所需要的。因此,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张汝伦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经典,其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人们正在经历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上解剖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病理,使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存在与时间》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之一,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深入到了神学、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 然而,《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在与时间》这部经典著作进行释义。作者张汝伦先生在广泛阅读西方大家、名家解读《存在与时间》的诸多文本和专著基础上,用中国古人注疏经典的办法,逐节逐段解读,力图将这样一部晦涩、复杂的作品的文本意义和背后复杂的深意都揭示出来。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现代哲学比古典哲学更复杂,更难理解,虽然它未必更深邃、更伟大。现代哲学著作常常表现为对古典哲学著作的评论、阐释和批判,而这就要求读者在读现代著作之前具备古典著作方面的修养,于是,多数哲学爱好者的感受都是书多得读不胜读,且不说读不读得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张现代哲学思想的“路线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它上面不仅应该标明群星般璀璨的哲学家们的方位,而且要揭示出哲学家不同的思想出发点,这比罗列他们出版过哪些著作要重要得多。 张汝伦先生这本讲义是我读过的最适合中国读者参考的“路线图”。著者在貌似平常的总结撮述中,体现了对哲学大势的精确把握和对哲学原创性的敏锐观察,而这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能对现代哲学的一两处“景点”有较深刻研究的人,未必能画出这种全面的“地图”。《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既全面又深刻,好得有点令人意外。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张汝伦人文学术演讲录》里收录的演讲,大部分都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我作为老师感到有必要向他们指出的问题而发。其实,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甘心成为器,甘心为了吃饭而受教育。他们和先人一样,希望在学校不但能学到专业知识,而且除了专业知识外老师能够回答他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种种困惑以及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但是现在的大学课程,不太能够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尽管在古人看来也许这是学习的首要目的。“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古人对学的理解首先不是掌握未知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求得内心对道的觉悟。读书明理,而不是读书为饭碗。人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即使在当下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也不会完全泯灭。我在课堂内外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有多一半属于人生困惑的题,而非专业问题。面对极为片面的时代和同样极为片面的教育,他们心有不甘,不愿接受现有的答案,希望能有人向他们证明还有另一种人生方向和教育方向。 这部演讲录里收的演讲,大部分都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我作为老师感到有必要向他们指出的问题而发。 第一部分“人生篇”中演讲的主题是读书求学与人生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学生最应该重视的一件事:读书求学,所为何事?现在不少学生进了大学以后就不思学习,把四年大好时光随便打发,很是为他们可惜。人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用功。原因可能有许多,但对人生意义的茫然或偏见恐怕是一个最深层的原因。作为一个过去的学生,现在的老师,我觉得应该向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前现代的格言,但其中反映的却是那时的人对生命的珍惜。现在的人应该如何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读书求学与生命究竟有何关联,这是不断有学生向我提问,也是我觉得有必要不断和他们说的最重要的问题。希望学生能从这些演讲中看到一个热爱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心和殷切期望。 现在学生厌学或不太用功,或不知为何而学,与现在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他们实际是受害者。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教育不满,都认为教育有问题。但问题在何处,却有不同的看法。此演讲录的第二部分基本上都是表达我对教育问题的看法。通过这些演讲我想向学生指出,今天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以及如何对此有所补救。也许我们不能指望今天的教育会真正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完善作为它的根本理念,因为它已日益为金钱和权力的原则所控制;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智的人,而不是除了利益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逐利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相信人文教育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至于这些影响有多大,能否持久,那就不好说了。但不管怎么说,教育关乎人类的未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今天谈教育的理想也许有点堂吉诃德的味道,但至少可以见证良知的存在。莱茵哲影
本书中的文章均论及哲学家的生命经历,希望能从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中观察他们的思想。这些文章可以算是“知人论世”的文章。 德国哲学名闻天下,但德国哲学之艰深也使许多人望而生畏。然而,德国哲学晦涩难懂并不一定不管人间冷暖;德国哲学之所以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不是由于它的晦涩,也不是由于它的形而上学;而是由于它的人间关怀。本书所收文章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将哲学家的生命经历(Erlebnis)看作是他们哲学的一部分,希望能从他们与时代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来观察他们的思想。在此意义上,这些文章可以算是“知人论世”的文章。它们的根本目的,则是要表明真正的思想者必然是行动者;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实践哲学。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生命自身的实践。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