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随笔
-
考古与文化
诞生不足百年的中国考古,已将先人的历史追溯到百万年以前,并将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火花源源不断地导入现代文明之中。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事实,与你一起品味考古学家上下求索的甘苦,感受黄土层下木石铜铁的冰凉,重温古代文明幽远温暖的余光,共同探求人类文化的命运,使过去、现在与未来并肩而立,使考古学不再神秘。 -
我与古史辨
《我与古史辨》是20世纪学术大师的典范之作,精彩的导读,凝聚了当代学人的才胆学识6读他们的书,就像你和诸多高尚的人对话。 -
中国纵横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集作者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之精华,涉及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悉心钻研,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独特与深刻无不反映出作者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道的学院派风格。 -
闲闲书室读书记
语言学专家林夕(杨成凯)有关词话、古籍版本的随笔集,分三编专谈古代词集、古书题记、古书版本,考证精详,创见颇多,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 -
爱晚庐随笔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留下大量论着。 二○○三年,是华中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鉴于张舜徽先生在学校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我社决定出版《张舜徽集》,以作纪念。《张舜徽集》拟分批推出,每年五至七部,四年内出齐。 由于张舜徽先生的著述甚多,各书原出版单位不同、排版不一(多为繁体竖排),现在统一改为繁体横排,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我们本着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忠实于作者原作,不随意更改,仅在极个别情况下销作技术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类:一是原书中的夹注,一律加括号,注文字号同正文。二是原书中某些并列的书名号,从竖排改为横排后,为避免误会,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
学苑零拾
本书是九歌文丛中的一册,收入了黄永年先生的社会科学文集数十篇,以不同的题材内容分门别类,便于读者阅读。该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及可读性,读者从中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非常值得一读。 -
哈佛笔记
《哈佛笔记》是关于社会学以及大学文化问题的、反映作者独特社会学分析视角的文化随笔集。全书由五十多篇短文组成,所记述均为作者在哈佛一年当中访问、研究、观察与思考之心得。 -
敬宜笔记
收入这本小册子的,除了前面六篇外,都是我近年在《新民晚报》“敬宜笔记”专栏里发表过的拙作。 我从事新闻工作匆匆已50年,还从来没有出过个人作品专集。在这之前,人民日报出版社曾经为我出过一本《总编辑手记》,不过那完全是工作日录,算不得是作品。后来又有好几家出版社愿意为我出版新闻、评论、散文集,我都婉谢了。这倒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觉得过去写过的多属“覆瓿”之作,有留存价值的东西太少,不如藏拙为好。 1998年春天,我从《人民日报》的岗位上退下,到了全国人大,工作压力相对减轻。《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责编贺小钢同志便来找我,提出希望为我开辟一个比较轻松的专栏,条件相当宽松:内容不限:可以记事,可以记人,可以谈古,可以说今;体裁不限:可以是随笔,可以是散文,可以是杂文,可以是书信;篇幅不限:可长可短,短者几百字,长者一千多字;时间不限:每月可以三、四篇,也可以一、两篇。盛情难却,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应承了下来。不知不觉一试就两年有余,居然巳凑满五十多篇。如果不是《新民晚报》提供了这样一块园地,并且经常“催耕催种”,是不可能有此收获的。 虽说跟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现在要写点“轻松”的文字却并不轻松。我理解,报社对这类专栏所要求的轻松是:既要有点可读性,又要有点思想性;既要有点人情味,又要有点文化味;既要有点情节,又要有点情趣;通而不俗,雅而不酸。对我这个写惯报章文体的人来说,需要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好在为“夜光杯”写稿的作者有许多是我尊敬、仰慕的学者,如季羡林、王元化、冯亦代、黄苗子、黄宗江、虞丹等先生,我就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艺”。当然,只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 有些同志常对我说:写这样的“豆腐干”“千字文”,对你来说岂不是轻而易举?只有我自己知道,写得很累,写得很慢。不能不承认,人到老年,思维迟钝了,笔尖也迟钝了,“一挥而就”的时代已经逝去。我能依靠的只有少睡觉,少休息。自从“敬宜笔记”开栏以后,我就自觉地把午休免了,因为午间是我一天中唯一基本上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有人建议我把这本书定名为《午间集》。(因怕招攀附宋代词人《花间集》之讥,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当然,也有朋友责我“何自苦如此”?我自嘲曰:“不过是为了预防僵化、老化,预防将来得老年痴呆症。”事实上,我并不以为苦,而是以此为乐。真的,写《笔记》是我晚年的一大乐,一种难以言传的赏心乐事。 借此书出版的机会,我要深切地感谢《新民晚报》领导给予热情支持,感谢“夜光杯”的责编同志为我付出的大量心血,感谢广大读者对这个专栏的关心和鼓励。只要他们还愿意登、愿意读,我将继续写下去。 2001年10月30日 -
没有后门的教室
本书收录作者10篇学术讲座发言稿和会议发言录音整理稿,以随谈形式,展现人类学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全球化”等现实问题的解析,求索中国人类学学科重获文化特征、天下视野及世界地位的可能方式。 -
道术与天下
本书收入刘东先生论学近作,分为当代研究、传统研究、比较研究、汉学研究、教育研究五辑,以其一贯的敏锐和深邃切入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所收诸文,为首次结集,有论文,有访谈,文风不拘一格,显示其活泼的思想和圆融的心智。 -
学者的人间情怀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几种随笔集中,《学者的人间情怀》一书印数不多,影响却是最大的。十年前由珠海出版社初刊,印数五千,此后未再重印,但不时能在论者的引述或评议中露一露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书题的那篇文章。《学者的人间情怀》最初发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读书》杂志,日后被收入各种选本。如此“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必定“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正是从这一角度,谈论诸如《学者的人间情怀》这样的“学者散文”。除了是“另外一种散文”,还牵涉九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家偶尔论及时,褒贬不一。 本书新旧杂陈,按篇幅计算,大约是对半开。第一辑全属旧文,选自《学者的人间情怀》;其余三辑,也有些录自《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掬水集》和《文学的周边》。此四书原本印数就少,以后也不打算重刊了。不以“文采风流”著称,我的随笔集,希望适应读者阅读趣味的变迁,还是“专题化”为好。除第一辑按写作时间编排外,其余三辑的划分,兼及论述主旨与文章体式。 选择集中二文,凑成正副标题,不完全是偷懒,也自有深意在——前者指向学术精神,后者关涉论述策略。所谓“学者的人间情怀”,就是我文章中再三表述的,“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作为普通人凭良知和道德‘表态’,而不过分追求‘发言’的姿态和效果”。至于谈论当下的“文化选择”,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喜欢“跨世纪”,回到我所熟悉的清末民初,则带有明显的专业印记。集中各文的长处与短处,均与此学术思路相关。 ——陈平原 -
心与物游
将我们回归于物的世界之努力,落实到人的观念,历史的叙事及思考的方式上。 列维-斯特劳斯对于世界围绕“开化/智慧”与“蒙昧/愚蠢”形成的“天下二分面貌”表现出极度的优患,他看到文明如何踩踏地球,并将它所有的角落纳入自己的领地,毁之再毁,便陷入“忧郁的热带”丛林,想在蒙昧的“土著”那里发现神话,反思历史。 -
古典的回声(二集)
本书是作者的书评与随笔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赫胥黎与圣经、科伦索主教与摩西五经、纳粹神学家等,第二部分谈哈佛大学教授方志彤与钱锺书以及哈佛在京留学生的交往,第三部分是书评,谈阿伦特的剿袭等问题。 -
东瀛印象记
东方艺术史家常任侠先生,游学东瀛,挥洒文字,笔端游走于文学、绘画、歌舞、茶道诸艺。本书所录文章大致分为印象与研究两部分,记录游学见闻,探讨日本文化精义。书中还收录常先生1935年至1936年的求学日记,细致记录其读书观艺生活。更珍贵的是,作为亲历者,常先生也记录下战争阴云中日本社会的郁悒气氛。 -
暮色中的十字架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一些感受,以及对于文化问题的一些思考。在这些随感和反思中,既记载了作者在许多具体境遇中的生存体验,也反映了我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的理论分析;字里行间既熔铸了炽烈的情感,也体现了冷峻的理性。 -
逆流而上的鱼
“时代潮流里的事物未必尽是,社会遗传里的事物也未必尽非。”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于时代变革之际,提出了承续与新变的命题,本书即为其相关讨论的长短评文章集。其中谈到许多今日依然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如青年恋爱、幼儿教育、老人赡养等,深具启示。书中不少篇目皆为第一次整理出版,其英文作品《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也是第一次翻译发表。 -
哈佛遗墨(修订本)
著名汉学家杨联陞先生言其治学如开“杂货铺”,本书即为其“杂货”诗文集。书中主要收录杨联陞学术随笔与诗歌联语:追怀忆旧,记叙其与赵元任、陈寅恪、萧公权的往来论学;评骘学术,精选其为胡适、孟森、余英时撰写的序跋书评;诗歌唱和,辑录其与台静农、张充和、吉川幸次郎的友声回响;从而全面展现这位海外汉学家的学术意趣与情怀。 -
寂寞求真
老师的本领和能力不是体现在他的“名”,而是体现在他的“明”。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主要不在于他出名,而在于他高明,他有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建树,而且能够把他的学问传达给他的学生。 “大师”不是行政职务。它不能依级别的高低而定。“大师”也不是技术职称,它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而成。“大师”更不是自封的。一个人不会由于待在某个位子上,拥有什么头衔,掌握多少资源,发表多少著作文章就被称为大师。也不会因为被自己的学生门人尊称为“大师”或由于媒体的炒作而就是大师。“大师”是公认的,是被学术共同体公认的。 不少以哲学家自居或被称为哲学家的名人却得不到哲学界的认同。原因主要就在于他们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不属于或者主要不属于哲学领域。我常说,不要以为身在哲学所或哲学系,谈论的就一定是哲学。 对现有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反思,准备自己的观点遭到质疑和批判,乃是哲学自由思考的实质。一个哲学家可以对任何一个结论进行质疑和反思,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又必须准备自己的结论遭到质疑、批判甚至推翻。 本书精选了作者多年来从事逻辑和哲学研究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作者认为“寂寞”是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求真”是学者的一种思想境界;“寂寞”不意味思想的平庸。“求真”也不表明眼界的狭窄。“寂寞求真”是学者的一种选择。 -
泠风集
《泠风集》是一篇学术随笔。收录的作品都有着作者深入的研究成果,深刻分析了哲学这一概念的方方面面。文章入木三分、笔力雄健、观点新颖,表现了作者独具的思想慧眼。广大读者不妨细细品味,一定让你回味无穷。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