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摄影
-
林依晨.美好的旅行
冒險最初的起點是一張英倫明信片, 於是飛越寬闊的海洋與連綿的陸塊, 抵達了北緯五十度以北的日不落國; 在地鐵與街道之間,尋找倫敦之心, 在孤獨與自由之間,讀取旅途意義。 城市裡不斷有催促自己向前的聲音, 來自帝國文明的喊喚和輝煌的古典, 拎著一股勇氣,聆聽、試探、體會, 在時間風景上,刻下屬於她的印記, 而冒險本身是一場沒有時限的盛宴。 重新遇見林依晨,從心看見倫敦! 如果可以永遠選擇停留, 如果可以在市集遇見不曾離去的古典 如果可以和伊莉莎白女王, 共享炸魚薯條和英式午茶 如果時間鬆懈於泰晤士河面, 抒情地想起海德公園裡的一片落葉 如果可以在午夢中穿越古堡、花海與神秘古文明, 並且被純正優雅的英國腔調喊醒 如果我和莎士比亞, 朗誦愛與生活的十四行詩 如果可以將記憶納為大英博物館藏, 如果可以永遠無需道別…… 旅途的旋律,偶爾沈默、偶爾喧嘩, 冒險可以是華麗的、強悍的、溫柔的…… 當人與世界不斷錯過的同時, 我正攤開胸懷,擁抱倫敦所有的姿態。 -
理想国度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作者郭子鹰最新旅行作品 ★3倍页宽 全景拉页 大图全彩 ★6款书签+6款明信片 随机赠送 《理想国度》不是攻略也不晒经历,是郭子鹰十余年的行走记录,是一个用心的旅行者用镜头和文字留下的时光刻痕,风景过眼,只留下温暖回忆里的那些人、那些故事,还有他对人生的体悟。 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国度亦如是。不过,请不要因为走惯了夜路,就看不见阳光。恰到好处的阴影,让阳光显得更加灿烂。就像生活中,一半的幸福感,要归功于负面体验。 对抗阴暗最好的方法是做好自己,不让阴暗改变自己,并且在黑暗中固执地闪烁光亮,在倦怠的皮相之下,保有温柔坦诚的灵魂。 每一个晴天,都该是法定假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熠熠闪光的“理想国”,那是我们愿意永远生活的地方。 我们能够打起精神来做事,端正潇洒地做人,全赖这个小小的期待。 世界是复杂还是简单,分别,只在一念之间。 编辑推荐: 世界可能是任何样子,唯独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他们的世界,有人随遇而安或恬淡自适,有人勇猛精进或坚守梦想。他们的生活我们无法复制,经历不同,但期待一致,其实每一个地方的故事,大抵如此。 玛利亚:退休之际回乡开间家庭旅馆,她不是下海,是为实现梦想。 老爷车改装厂技师:光鲜靓丽的老爷车在他们手里重生,有时等待一个零件要几年,他们都是时间的作品。 画师:片刻功夫,一副需放大镜才看清细节的肖像便告完成,你可以在他脸上清晰地读到幸福和平静。 巴黎国立自然史博物馆:一支骷髅与白骨的大军正昂首阔步而来,传达着活生生的骚动。 …… 当我们洞观别处的生活,知悉别人的苦乐,也照见自己的期待与不甘。就算整个世界都是郁闷的,也不妨碍我们,幽默泛滥地继续前进。 -
我喜欢,路上的自己
《我喜欢,路上的自己》继续并深化了作者在《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一书中展现的思考角度和个人风格,继续以镜头为语言,书写其遍布世界的旅行日记。此次作者的行程主要在亚欧大陆上,在他的路上,遇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带出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悟。使读者身未动,心已远。“在路上”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人生态度,向着远方和内心,起程。 -
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
这是一本在诸多收集旅游回忆的方法中,谈论有关摄影的书。面对我心怡的风景,我感觉我确曾在那儿,或者,我应当去那儿。罗兰・巴特说,“对我而言,风景相片(城市或乡野)应是可居,而非可访的。就是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可以居住在巴涂、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 -
都市速写簿
1975年到1988年,是台湾走向开放、社会力爆发的年代。整个社会都在急遽的变动之中,高楼盖入农田,工厂挤进民宅之间,与经济上升同时而来的,还有严重的交通堵塞与空气污染。人心因物欲而躁动,人们在放纵感官的同时,心灵的空虚也一一显现。摄影家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 大,成年以后,进入台北工作生活。他以敏锐的摄影触感与深切的社会关怀,记录下那个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八十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与结束,台湾完成它的蜕变,阮义忠也在摄影中反躬自省,发现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
论摄影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本版配以60余幅世界摄影史上的珍贵照片,推出极具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的“插图珍藏本”,使《论摄影》真正成为图文并茂的文化经典。 -
楊凡電影時間
我愛電影,但電影愛我嗎? 不管電影愛我不,我愛電影。 於是我勇敢的寫,把這一生的情信拿出來與眾共享, 希望這段看似纏綿卻無可厚非的愛情,仍然真摯。 對不起,別誤會,是與電影戀愛的一生…… 唐寅《西洲話舊》詩句:「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正是導演楊凡的最佳寫照。 中學時即為香港《中國學生周報》作者,美國遊學期間做過好萊塢特約演員,返港代理發行過法國電影,爾後又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攝影師,然後踏上電影導演之路。一路走來,獨特的閱歷和修煉,使他懂得在笑傲中踐諾、在關鍵裡赴約,驀然回首,最喜愛的還是電影。 在這本一生追尋電影夢,而又從電影中發掘人生新滋味的書中,細細品味,定能讓你有所感觸,看見人生另一道風景。 楊凡說── 電影啟發了我的童年,豐富了我的一生。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同樣: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有些人對不起你,有些人你對不起,有的多些,有些少點,結局雖說大有分別,其實想通還是一樣。 於是我勇敢的寫,某些感恩,泰半懺悔,並非尋求原諒或認同,只是客觀地把這一生的情信拿出來與眾共享,希望這段看似纏綿卻無可厚非的愛情,仍然真摯。 是的,希望我們仍然真摯。 因此這書本中每個人物,無論具名與否,都是千真萬確。 【名家推薦】 ◎王家衛 ◎白先勇 ◎董陽孜 ◎蔣勳 ◎蔡康永 「他一身傳奇,透過《楊凡電影時間》裡一篇篇動人有趣的故事,除了描繪出許多不為人知的名人軼事,也把自己璀璨的一生勾勒得有聲有色。」 ──林青霞(影星) 「楊凡一手文章勝在一個『奇』字:經歷之奇,處是之奇,鋪排之奇,取捨之奇,感思之奇,吐實之奇,大千居士視他為奇男子不奇怪,大千居士腕底不少美婦人都歸了他也不奇怪。」 ──董橋(香港《蘋果日報》社長) 「多少年來,和楊凡擦身而過,誰也不是誰的那一片雲,影淡風輕。多少年來,在各自的軌跡上繞著地球轉,忽然在一個交會點上發現他已變成一杯醇酒。以前在遠處看他的飛揚不羈,現在看見他眼中筆下的慈悲。」 ──張儀敏(香港前廣播處處長) 「看他寫他的名人好友永玉、大千、林美人、鍾小姐……,無論對方名氣有多大,他自己下筆如何親切,他永遠有著『楊凡』的態度;那就是用對等的,不賣帳的,不亢不卑的,平起平坐的定位去處理每一個個案,如此氣派在中文世界的celebrityjournalism是罕見的,這本他與他的名人好友的記錄絕對是一次精采、非凡、決定性的示範作!」 ──鄧小宇(《號外》創辦人) 「他得八卦有順手捻來的派頭,不費吹灰縱橫四海,走筆形雲流水,卡司一呼百諾。」 ──邁克(香港文化人) -
时光映画——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
时光可以是流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留住美好的时光,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青年摄影师林帝浣透过掌中的数码相机,呈现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觉“节气歌”。从“立春”的料峭到“夏至”的蝉鸣,从“秋分”的收获到“大寒”的霜雪,从这些镜头下的瞬间让我们再次回味一年中的季节变换,其实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的四季吗? -
灯火夜微明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是关于京城书店的影像和文字,全书记录了让作者难以忘怀的26个书店。清新的语言透露出有深度的思考,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高中生对北京的热爱、对文化的信仰和对书店的痴迷。精美的书店摄影作品亦出于作者之手。迷恋北京文化以及有书店情结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徜徉于浓郁的北京文化氛围中。这更是一个18岁高中女生成长的见证,是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 -
佛罗伦萨,想回家的米开朗琪罗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本书深入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在这座由商人和政治构建成的艺术古城中饱览大师杰作,解读文艺复兴的精神所在,感受那个充满自由奔放、创造力以及智慧的灿烂年代。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性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西班牙正红,从托雷多到萨拉曼卡
西班牙正红:从托雷多利到萨拉曼卡,ISBN:9787810956796,作者:张耀工作室图文/策划 -
里斯本,出海去的大师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 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本书深入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在这座由商人和政治构建成的艺术古城中饱览大师杰作,解读文艺复兴的精神所在,感受那个充满自由奔放、创造力以及智慧的灿烂年代。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性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威尼斯幻想还有五分钟
翻开那本《威尼斯幻想还有五分钟》,第一眼看到的强烈影像是金色的、绚烂到极致的水和石头;自序里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十一月的威尼斯什么也不是。” 看见这句话,起码用了三分钟时间来消化,那一页,一片黑白调的威尼斯和假面的人像、离奇的戏剧场面、一个粉红香艳的巨大问号和一行绿黑相间的文字,确凿的时间空间在这样的装饰感下,忽然变得如此的非真实。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 威尼斯的十一月,时间在上,水在下。大运河边的古老宫殿里英国诗人写道:如果你打开我的心脏,你会看见一个老坟在里面,意大利! 威尼斯很会做戏,很会伤感,曾经,贵族们一年都戴着狂欢的华美面具,裹在辨不出身份的斗篷里,颠倒性别;崇尚没落的极致,毁灭的美感,即使堕落的也令人惊叹…… 威尼斯不在乎你来,你走,或者永远不来,都是片刻故事。威尼斯自顾自地进行。 十一月,这是一个什么季节?一个稍微懂点威尼斯的“行家”会皱起眉头这样问。 “对不起,十一月的威尼斯什么都不是。” 没有Lido岛上的电影节,没有狂欢节,也没有那个很要面子的双年展。十一月的威尼斯叫人想不到话题,甚至不知道归在四季哪一段里面。 灿烂秋天过去了,冬雪又迟迟不肯来,夕阳还没有那种深冬的金黄,浪漫的浓度不够,寒冷也不够,旅游局的招牌卖点“威尼斯之冬”还要过几个星期才拉开序幕。十一月是全年旅行高潮的喘息,绝对低谷,全城都趴在谷底里歇息,不搞什么名堂了。 十一月的威尼斯累了夏天、秋天,也不想冬天。 这个月的威尼斯有点慵懒,一年里只有这时才看得见几个出来晒太阳的本地人,如果此城还有本地人的话。 这个月也是潮水最大,圣·马可(San Marco)广场最受威胁的时候,有时会一连被淹十次!城里的客人最少,商店、旅店关门最多,为了让剩下的可以继续收高价,当然也没有“行家”来。 夜晚会带来大潮,海水涌向城里的古广场、教堂,柱廊下面一片大水,来不及搬走的咖啡椅只露出一个背……大海在发作、报复,想要回到它的地方。 圣·马可广场已经填高五六次了,还是一年比一年淹得厉害。有人算过,照这样淹法,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威尼斯就不在了。 也许,就在某个十一月的夜里,威尼斯的连绵古楼、旧墙、小桥,会没有声息地倾塌、沉陷,城市屋顶慢慢落进一片波澜,只留下广场上的高塔,孤零零地站在海湾里,对面是SanGiorgio的另一个塔…… 这个摄影师、作家、平面设计师用了所有热情、近乎武断的文字和迷离优美的图片,还有变换着色彩、形状的音乐一样的图文组合……他几乎是“不择手段”地让人沦陷在一个都会的节奏中,忘记你可能现在离开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十万八千里远。好像威尼斯的十一月,也是不需要任何归属感的。 此书就是数年前在海外风行一时的《威尼斯进行式》的摄影作家张耀的又一作品。过去,他的咖啡馆系列曾被媒体认为是“影响中国人阅读习惯”的著作之一。十余年来,他一直在用视觉主义的姿态阐释西方城市:罗马、巴黎、西班牙、维也纳……当然还有威尼斯。 -
Red-Color News Soldier
红色的塑胶封面套,就像红皮书一样的感觉。 和它的内容非常相符: 里面的几百张照片都是那个红色时期(文化大革命)的作品。 前言是robert pledge写的, 连介绍文字都是Jonathan Spence执笔。 作者本人的生活照片和叙述 是这本企图真实叙述并留下历史的书的最好注脚。 另:图片上的红色底就是塑胶封套, 盖了个圆白戳的照片是在其外面的一张纸, 算是书皮吧。 这张纸拿掉后就是一片红色的塑胶封面了, 感觉更好更正。 -
托斯卡纳的蓝
《托斯卡纳的蓝》:在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地方,早上可以这么优美地醒过来……Toscana in blue,有关遥远地点,美丽幻想的视觉图书,弥漫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电影般的画面,旁白式的语言,配合详尽的历史人文背景资讯,让你在咖啡桌上的休闲时光,享受“精神旅行”的愉悦和自然、阳光的生活情趣。 托斯卡纳,以“文明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世界上五十一个“一生中必须看一次”的地方。 线条柔美起伏的山丘,葡萄园、橄榄树、挺拔的剑松,远方的庄园与古老的城堡呼应……这是托斯卡纳最典型的乡间景色,一幅舒展如海的如诗画卷。 托斯卡纳,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艺术巨匠的故乡。佛罗伦萨、比萨、西耶纳,每一座城市都让你触摸到中世纪欧洲的细节;教堂、广场、街巷,每一个角落都流露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与沉静。 丰盛诱人的佳食美酒,炽烈迷人的南意大利风情,因为这本《托斯卡纳的蓝》,你会爱上这个地方。 -
背相机的旅人(散文版)
这是一姐妹书,散文版加上新诗版,带给读者双重享受。 在散文版中,彭懿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海巅峰顶寻找人间天堂,为读者带回镜头里神秘的一瞥。57张珍贵照片,57段感性文字,新疆哈巴河、云南梅里雪山、内蒙古额济纳的冰天雪地、崎岖泥泞,震撼视觉。再佐以新诗版中王淑芳的28首低眉敛首的婉约小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巴黎的瞬间
巴黎在看自己。在商店里那些陈列明信片的架子上,巴黎在自己的图片中辨认着自己,它不大认得出自己。旅游者们在一张一张地挑选那些白边的照片。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或是根据收信人的爱好行事。巴黎从这些人的肩膀上探过头去,撇了撇嘴。 不过,自己能到处传播,被复制,被传之久远,看到出现了一个永恒的生命-虽然它觉得那不是它自己的生命,巴黎毕竟还是有点沾沾自喜。 书摘 水光 这是池塘里的水,泉眼里的水;这是星期三下午的水。五月初的阳光把孩子们赶下水去游泳;他们渴得喘不过气来,乐得喘不过气来,把自行车或足球往地上一扔,就俯下身子低头去喝水。或者,他们用双手把水捧起来,让光洁透明的水从手指缝里流出溅到地上-不过,为了不陷到泥潭里,不把自己浇湿,他们的两脚总是分开的。这种喝水的方式也总有不方便之处:多少带些泥浆的水,会让人觉得更渴。 圣叙利皮斯广场上那些庄严呆板的神甫像,由狮子护着。这些神甫像又把水流变成了一种冰冷淡的雕刻品,人们不太敢把手伸到池子里去。王宫里,喷泉力量大,喷出的水像烟花,震耳欲聋。不过,小广场上,人行道上,也有一些小喷水池,闲逛的人把上衣放在旁边的地上,可以撸起袖子在那里洗手。 水的巴黎沉闷,喷水的时候常常显得很有气势,显得粗暴,但它很快就恢复常态,变得温和,以便起镇静和保护作用。大量雾蒙蒙的白色水汽,迎着受了惊的热浪飞舞。城市有空地,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些宜人的驻留之处,搞些样子专横的喷水塑像,或是一些奇形怪状的路边小建筑、丰满的女像柱、帆船游荡其间的人工湖。一切都映在水面上,一切都变得清凉,成为缩影,显得淡泊。 -
女性摄影新生代
优秀的女性从不同的纬度出现在摄影的风景线上,向以男性身份特征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并且产生了超越男性的独特魔力。 如今,新一代的女性在这一探索上走得更远。行走的姿态也更为多姿多彩。《美国摄影》杂志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称为新的“女孩的意识”,并选择了一连串的词汇形容这些年轻女性摄影家:果断的,诱人的,无畏的,同时又是甜美的…… 年轻的女性不再纠缠在花花草草、情意绵绵的“绿肥红瘦”的世界中,当代社会一切敏感的话题,她们都会毫无顾忌地通过镜头甚至自己的身体去人体验:关于暴力,关于性,关于生与死的颠覆……但是她们的内心又异常的脆弱,就像许多人一样,心灵世界随时都可能因为意外的触发而毁于一旦——这同样也通过她们的镜头表现了出来。所以,阅读她们的图像,了解她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在阅读我们自己…… -
5.12汶川大地震实录
《纸上的纪录片:5•12汶川大地震实录》主要内容:5•12地震之后,羊城晚报6名摄影记者在震后第一时间奔赴四川灾区,他们是陈秋明、陈文笔、邓勃、宋金峪、阙道华和颜长江。他们多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时尚青年,这次,他们一反嘻哈调侃的常态,收拾起模式化的职业嘴脸,带着与受难者同命运、共罹难的悲悯情怀,用灵魂深情地拥抱着灾难深重的土地和同胞,用一种融入式的新新闻摄影手法,对这场天地同悲、鬼神共泣的大灾难进行了原生态记录。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