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摄影

  •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作者:

    金秋10月,《中国国家地理》为读者找到了中国自己的景观大道,400多页的精彩内容,16拉页宏大景观地图向世界展开了一幅绝美的中国画卷。本期杂志发行突破100万册,在当今中国的期刊市场实属罕见,这也是大陆10元以上精品杂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地理知识》到《中国国家地理》,从更名后的5万册到2005年《选美特辑》的55万册,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再攀高峰,10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社长兼总编李栓科表示,本期杂志以“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题,描画了北纬30度在中国境内的奇景奇事。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多样,历史民族的人文气息浓厚,位于北纬30度的318国道堪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也是世界级的美景长廊。正因为有这样精彩的内容做后盾,本期杂志才有了发行100万册的信心。同时,杂志社也要以400多页的精彩内容、16拉页宏大景观地图、16元的常规价格,回报多年来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另赠附刊《测绘:给地球定位》(国家测绘局建局50周年纪念专号)。
  • 一个人的远行

    作者:唐师曾(摄影),季羡林、李肇星、周国平、

    在全球化时代,唐师曾拥有几个“版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唐师曾1.0,身为新华社著名记者,特权在身,审时夺势,高屋建瓴,在战地第一时间发回传真照片; 唐师曾2.0,畅销书作家,《重返巴格达》、《我在美国当农民》一版一印15万册,《我的诺曼底》一版一印20万册…… 本书呈现全新3.0版的唐师曾。2003年万里走单骑,从北京出发,从陆路翻越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昆仑山……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回到中国。用大众方式展示“世界是平的”,以佛家慧眼揭示“地、水、火、风”的原始结构。 本书首创3.0版的“语像写作”,汲取欧美媒体的民主精神。 “为消解他1.0、2.0的双料霸权,除自序外,他一字也不写,单纯靠‘3流’照片展示3.0的 ‘唐僧取经’”。 在260多幅精美照片之上,季羡林、李肇星、周国平、刘心武、崔永元、孔庆东、姜文、崔健、姜昆、赵汀阳、梁衡、柯云路、戴锦华等一大批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物“评头论足”,妙语连珠。其中年龄最大者90多岁,最小仅有9岁,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种族、宗教,不拘文体,不拘字数,不拘风格,从而打破一人自说自话的“话语霸权”,造就一种众声喧哗、百家争鸣的“开放式作品”
  • 在漫长的旅途中

    作者:星野道夫

    人,總是各自步在追尋光明的漫長旅途中。 本書是作者星野道夫在一九九六年於勘察加半島遭棕熊襲擊去世後,所遺留下來最後的、無聲的訊息,是貼近人與自然的溫柔隨筆。 作者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長期隻身行旅於酷寒的極北大地,對於生活在嚴苛自然環境中的人與動植物,以鏡頭和執著投注關懷的目光,同時也以無盡的溫柔筆觸,訴說重新省思所謂「豐富人生」與「幸福」定義的靜謐話語。 透過書中真切質樸的字裡行間與撼動心靈的敘事構圖,讀者可以踩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跡,沿著一幅幅的照片,將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沈的極北大地,進行一場回歸自然的心靈之旅。 二○○六年七月,星野道夫第一本正式授權的國際中文版寫真札記《在漫長的旅途中》,由先覺出版社在台灣發行。
  • In Vogue

    作者:Alberto Oliva,Norber

  • 我爱你爸爸

    作者:[澳] 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

    《我爱你,爸爸》这本书是专门为那些绞尽脑汁地寻找最合适得体的语言向父亲表达爱慕之情的人所写。它巧妙地将生动的图片和奇思妙想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父亲在家庭中的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机智、奇妙的观点,以及动人心弦的想法和图片轻松传达出我们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恋。父亲虽然远非完美之人,但是他毫无修饰的慈祥和关爱无法掩盖他作为家庭支柱付出的一切努力,以及那永远坚定地保护着整个家庭的现在和未来的雄姿。
  • 在埃及遇见太阳神

    作者:张耀工作室编

    这套书集合了咖啡、休闲、旅行、电影、设计等诸多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杂志,适合快速阅读。近似的书有如下: 1. 张耀工作室去年在广西师大出的《上海女人》和《巴黎女人》,风格一致。相比较而言,咖啡休闲丛书更有文化味,提倡悠闲享受,而不像前者关于都市、女人话题那么张扬。 2. 《在托斯卡纳的太阳下》海南出版社,美国人弗朗西丝•梅耶斯著。作者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买下了一座山坡上的雅致旧屋,趁旧金山大学放假期间去那里度过了七个暑假和一个春假,尽情地享受和体验了异国的生活和愉悦。 1997年出版后,曾荣登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名榜首。全文字书,类似今年出版的《瓦尔登湖》 3. 埃及的书很多,像山东画报出版的《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中就有《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但这类书基本上是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说埃及,属于客观的陈述。《在埃及遇见太阳神》则是作者旅行埃及的手记,不但有古埃及文明的介绍,也有阿拉伯文化的描写,记述的是个人的感受和心灵震撼,文字优美,感觉到位,是众多介绍埃及文化的书中难得能触动人心的一本。
  • 从维也纳到爱丁堡去年冬天在墨尔本

    作者:王国伟著

    这是一本颇具新意的摄影作品集。全书共分两部分,收录了王国伟先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及奥地利维也纳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让读者通过作者的镜头去领略这两地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每幅作品均附有作者简洁而且颇具艺术性的文字说明。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是一册优美的风景摄影作品集,它可使您不出国门而领略到这两个城市的迷人魅力。
  • Elliot Erwitt Snaps

    作者:Elliott Erwitt

    Elliott Erwitt Snaps i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rwitt's work containing more than 500 pictures, many never published before. From famous images like Khrushchev and Nixon arguing in Moscow in 1959 and Marilyn Monroe with the cast of The Misfits, to more personal subjects, Erwitt's distinctively witty style captures the famous and the ordinary, the strange and the mundane over a period of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 book's nine chapters, entitled Look, Move, Play, Read, Rest, Touch, Tell, Point and Stand, act as a means of grouping and organizing - making broad connections while playing a game of pun and ambiguity in keeping with the visual games Erwitt plays with the camera. 'The hallmarks of an Erwitt classic: the ability to spot an absurd juxtaposition and to record it with childlike delight Ö This tome shows that he hasn't lost any of the visual wit that makes one relish his pictur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cognizing the melancholy that infuses any realization of the arbitrariness of existence.' (Time Out) 'Rare among photographers, Erwitt can make you laugh out loud (just turn to pages 86-87), but his scope is Tolstoyan. This 550-page retrospective will absorb you for years.' (Independent) 'An essential career-spanning retrospective that reveals Erwitt's unassuming wit, brilliant framing and deep humanity.' (New York Post)
  • Tokyo Lucky Hole

    作者:Nobuyoshi Araki (Aut

    这本书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色情行业的图案 该专辑是真实的,没有景观照明,非常真实的照片 大多数好的和坏的妇女,男人少,而且丑陋 不是电影,因为妓女都知道信义荒木色情照片刊登在杂志上,它也慷慨地向他投 在序言中规定,涌入了大量的业余性行业,他们觉得没有遗憾,因为这合适的工作,一个新的幌子技巧拿出有吸引力的客户,以及传统的色情业是一个重大的影响, 1985年正式通过了新的规管架构,以控制娱乐业保护传统性产业。 已三年。信义荒木的照片年龄杂志被迫关闭。 欲望,性别,纯艺术总是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决定性的艺术简单地说,不能否认的是不是另一个春宫画上了一定程度。 也许,我们应该再看看通常的注意他们的工作,这是真的。不是征服欲望和挑逗。
  •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作者:Susan Sontag

    One of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modern life is that it supplies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for regarding (at a distance, through the medium of photography) horrors taking place throughout the world. Images of atrocities have become, via the little screens of the television and the computer, something of a commonplace. But are viewers inured -- or incited -- to violence by the depiction of cruelty? Is the viewer's perception of reality eroded by the daily barrage of such images? What does it mean to care about the sufferings of people in faraway zones of conflict? Susan Sontag's now classic book On Photography defined the terms of this debate twenty-five years ago. Her new book is a profound rethinking of the intersection of "news" art,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contemporary depiction of war and disaster. She makes a fresh appraisal of the arguments about how pictures can inspire dissent, foster violence, or create apathy, evoking a long history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in of others . . . http://www.susansontag.com/regardingpain.htm read an excerpt http://www.susansontag.com/regardingpainexcerpt.htm
  • 旁觀他人之痛苦

    作者:Susan Sontag,蘇珊‧桑塔格

    這是蘇珊‧桑塔格2003年的最新論著,也是繼《論攝影》之後,另一部深入探討影像與當代文化關係的力作。桑塔格在書中追溯了現代戰爭與攝影的演進,近代反戰運動的發展,以及影像與新聞、藝術和文化之間的複雜與曖昧。那些源源充斥於現代生活中的戰災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了我們對暴力的厭惡痛絕,還是磨平了我的同情心?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觀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們堅硬一點以面對內心的軟弱?還是令我們更麻木?或令我們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創傷?而面對這類由照片所帶來的遠方災痛的知識,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桑塔格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等重大議題。
  • 百年愚行

    作者:小崎哲载,Think the Earth

    在這本令人驚愕的寫真書裡,攝影機變成鏡子,映照了我們自身的影像,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李斯特•布朗(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院主任)人類留給自然和自己龐大的負債,我們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此刻正站在分水嶺上。 --(土反)本龍一(日本知名音樂人)這是一個機會,這本書給了我們生存的機會。 --中島朋子(日本名演員)所有的事物都有光和影兩面。 20世紀被公認為「創造和革新的世紀」,但事實上也是「破壞和愚行的世紀」。百年來,戰爭與迫害、盜獵與濫補、森林濫伐、土地的恣意開墾與填造、大量生產與消費所造成的無數破壞,在在危害人類的存續。 這部21世紀最撼動人心的人類實相寫真書,以一百張真實照片呈現人類對地球環境和自身所做的種種愚行,加上多位世界知名專家學者的深刻觀察和建議,引領我們凝視現實,思索人類的過去與未來。 •回顧20世紀、思考21世紀的一百張震撼照片。 •本書是一把刺到我們喉嚨的利刃,提出人類犯下根本錯誤、背叛生命秩序的證據。人類只有徹底 認清這種嚴重的錯誤,才能活過21世紀! --日本評論家 武田徹 •榮獲美國I. D. Annual Design Review圖像設計首獎、NYADC圖像設計銀牌獎、Tokyo ADC賞。作者簡介 Think the Earth Project 這是一個以「生態與經濟共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透過生產與製造的新思維,讓人們開始關心地球,並藉由網際網路向世界發聲。 首先推出的計畫為「地球體驗錶」。本書《百年愚行》為第二號計畫。 此組織的網址為 http://www.thinktheearth.net
  • 一次:影像和故事

    作者:溫德斯

    當代電影中最偉大的藝術心靈之一的德國大導演溫德斯,於其電影中展現了獨具的智慧、創造力及敏感性,其電影已超越了語言及國界。在本書中,溫德斯將同樣的文學詩意及電影般的場景帶入此一攝影性散文中,它同時也是一本旅行日記、攝影相簿,更是這位導演透過他的詩意之眼捕捉出日常生活一些隱 藏著的片段,以如詩般的旋律訴說著他的心境及看法,鋪陳出了一系列短片般的短篇故事。 “有一次……”,童話總是這樣開始。溫德斯在這本簡潔優雅的攝影文集中,以文字與影像串搭如同隨興的抒情詩一般。二百多幀的照片、四十多段的日記式散文隨筆,是溫德斯在世界各地影片拍攝時或堪景時的旅途中記錄下來的各種經歷,尋常或不尋常的。旅行散文和照片日記合二為一,真實的旅行和選景拍攝的工作隨感、平常生活諸如五百年歷史的阿爾卑斯山農莊小屋、街頭流浪人……書中旅途遍及世界各地:美國、澳洲、日本、峇里島、冰島、俄國、南非等等,其中有許多世界電影大師和同行故事,如黑澤明、高達、大島渚、馬丁.史柯西斯等等,映照出電影銀幕之外真實的一面。 溫德斯曾說過:“每一幅圖片都可以是一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正說明了這本圖片日記集的風格——影像優美,滿溢生命力和豐富意涵,文筆真摯令人難忘。對溫德斯而言,觀看的詩意和敘述的旋律都屬於其藝術創造之決定性的部分,《一次》敘述了一個電影人與世界的相遇、看法和印象,更是溫德斯坦言的心愛之作。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華特•班雅明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
  • 威尼斯,120个总督四万个水手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提起威尼斯你会想到什么?很多水,还是四百座桥?或者二月的狂欢节,诡异的面具,还是老意大利人的咖啡馆?本书把沧桑的水城当作没落的老贵族,把身家性情、荣辱沉浮向你一一道来。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伊斯坦布尔,苏丹王身后飘来咖啡香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 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本书将目光投向地跨欧亚的伊斯坦布尔,其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是混合了迷幻想料气息的生活场景:清真寺起伏如海的大圆顶、苏丹王的华丽宫殿、阿拉伯风情的嘈杂市集…… 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罗马,把时间变成乱码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 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本书主角是两千八百年的罗马都会,骨子里信仰天主教,大帝和教皇来来去去,热爱巴洛克,到处是石头宫殿,在一地文明的废墟中,你会看见时间错乱……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生命的意义

    作者:[美] 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而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用他特有的轻松和激情最终做出了回答: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 格里夫用有趣的动物照片和睿智的散文语言再一次打动了读者。他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来到世上,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的轻松风格给这个一直存有最大争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 半农谈影

    作者:刘半农

    刘半农是“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者,除在文学创作、文艺评论、语言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造诣外,还对中国语法、民歌、考古、历史、乐律及占代音乐史等方面颇有研究。与同胞刘天华、刘北茂合称“刘氏三兄弟”。本书为其专门谈摄影的佳作,也是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专著。作者以其特有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娓娓而谈,读来亲切生动,饶有趣味,即便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人,也可能由此对摄影生一种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