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摄影

  • 招摇

    作者:(日)笠原美智子

    《招摇——另类人体宣言》一书鲜明地贯穿着西方女性主义立场。书中各篇文章是在笠原美智子作为日本京都摄影博物馆展览策划人期间所写的有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现代摄影与当代摄影的展览图录论文与摄影评论文章。 1990年,“面对未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拍像”,1996年,“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两次摄影展览,不仅对日本国内的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国际摄影界与当代艺术界引起广泛注意。
  • 你的表情很南美

    作者:张耀工作室

  • 维也纳,谁在跳舞

    作者:张耀工作室

    想入非非的都会,想入非非是一种能
  • 巴黎的一天

    作者:张耀工作室

    巴黎的一天从优雅的早餐开始,在唯美的深夜中结束,本书即为在巴黎的马德莲娜广场、西巴黎、东巴黎、左岸、皇家宫殿、蒙马特、塞纳河参观的游记。
  • 从拍摄到艺术

    作者:(法)纪兰玎,沈见华

    沈见华,一个中国的学者,一位著扣的摄影家;纪兰玎,一名法国的学生,一个酷爱中国的女孩。在这本精美的教授艺术摄影的书里,我们将与他们共同分享这段两地相遇的故事。 在中法建交40年之际,两国政府举办了在法国的中国文化年(2003-2004)和在中国法国文化年(2004-2005)。两位作者的书是来自民间的自然亲和的艺术交流,实际上为中法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鲜和生动的例子,就像在看一部纪录片,让人触摸到真实的细节和活跃对生活的审美认知。
  • 摄影简史

    作者:[英] 伊安·杰夫里

    作者在这部《摄影简史》里直接切入摄影师和作品。它不是对时间、事件、人物的全纪录,而是一部关于摄影史的简单评论。它解释了我们判定一张照征好坏的依据,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画面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照片的精华在哪里,以及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借助于从摄影之父福克斯·塔尔伯特到当代摄影大师的范例,这种出色的研究为人们在评论方面提供了指南。
  • 彩色罗马

    作者:张耀

    喜欢异国情调的人都爱看张耀,以为像张耀这样“欧洲模子”的笔下才有真正的欧洲;本书《彩色罗马》持续了作者的一贯风格,纵贯传统空间与现代场域,陈述了一个片段的,偏见的,一个夏天感觉的罗马――像是不拿剑却很深沉地开罗密欧跑车,戴黑太阳眼镜的神秘男人。在大胆放肆的颜色波动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千年古都的进行与离析。
  • 黑镜头(3-4)

    作者:阿夏

  • 享乐、旅行的完成式:Yilan的感官遨游地图

    作者:叶怡兰

    在Yilan而言,每每像是总结完成了一段创作的进程,回顾过去,看向未来,都拥有许许多多的满足与感慨。 和第一本书《Yilan's幸福杂货铺》和第二本书《玩味》很不相同的是,在《享乐,旅行的完成式》里,Yilan想传达的是,一种深刻而专注,需得认真学习认真咀嚼认真领略体会的,旅行的享乐态度与境界。 而旅馆&美食,则是Yilan于此书里所选择的,两项通往最高享乐之境的途径与媒介。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共收录了多达数百张的图片,都是Yilan于旅行途中精心搜罗捕捉的影像。算是第一次,终于将Yilan同样热爱的两种创作方式――写作与摄影,以几乎可以等量齐观的比重,一体呈献给大家了。
  • 巴黎的瞬间

    作者:帕涅罗珀

    巴黎在看自己。在商店里那些陈列明信片的架子上,巴黎在自己的图片中辨认着自己,它不大认得出自己。旅游者们在一张一张地挑选那些白边的照片。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或是根据收信人的爱好行事。巴黎从这些人的肩膀上探过头去,撇了撇嘴。 不过,自己能到处传播,被复制,被传之久远,看到出现了一个永恒的生命-虽然它觉得那不是它自己的生命,巴黎毕竟还是有点沾沾自喜。
  • 没有名字的城市

    作者:吴亮,陆元敏 摄影

    《没有名字的城市》内容简介:我描绘的这座城市是没有名字的,它没有实证,没有历史,没有主角,当然更没有奇闻轶事。惟其如此,没有名字的城市隐藏在一切城市的背后,它虚位以待,永不过时。 没有名字的城市是停滞的,它停滞在任何时间。它缺乏地域标志,缺乏个性、风尚和习俗,甚至找不到一张关于它的示意图。如果当年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许多城市的故事而实际上他讲述的仅仅是一个威尼斯的话,那么我在十多年前描绘的这座城市本质上是意指许多城市。遗憾的和令人欣慰的是,那会儿没有几个人能读懂我这本书。 一本书的沉睡理应是不想被打扰的写作者的幸运。一旦人人都竞相奢谈城市时,世界就变得相当愚蠢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借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表达,许多人正在用“它自身所制造出来的种种梦想和表象去充满”城市;这个“超现象的”空虚之城“不得不满意于它所受到的这样恶劣的待遇”。 但无论如何,“城市”在逻辑上是先于那些制造梦想和表象的人们的,在人们行动之前,它已拉康式地点据了一个尚未被客体占据的位置。填补它是别人的事,我关注的却是它不可改变的空无性——城市的超人本质。
  • 维也纳,散步时别打扰我思考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 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维也纳曾经充满天才和思辩光芒,贝多芬、勃拉姆斯、勋伯格们的年代激情澎湃。本书回溯了维也纳从一个奥地利郊外的小镇子开始,历经哈布斯堡王朝的荣光,到后来成为优雅都会的风云变幻,以助人们走近这座中欧名城。 张耀工作室集合了上海、巴黎两地的专业编辑、摄影师、设计人员,拥有世界上约五十多个地方的独家一手照片资源,倡导世界主义与个人主义并行的创作主张。其图文作品畅销海内外,张扬都会精神的视觉表现被誉为开创了“平面进行的电影”。
  • 出三峡记

    作者:晋永权

    《出三峡记》从2000年8月13日开始,到2004年8月28日结束,为了三峡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中国政府自重庆、湖北三峡库区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1个省市迁出移民近16.6万人。5年间,《出三峡记》作者16次深入三峡腹地,以文字、图像并行的方式,努力探究、接近这一特殊移民事件的真相,力图把这批“非志愿移民”大迁徙过程的状态呈现出来。
  • Hedi Slimane

    作者:Hedi Slimane (Author

    Brad Pitt was married in one of his suits, John Galliano dressed in one of his jackets to receive a prestigious award, Karl Lagerfeld never wears anything else, and women as dashing and fashionable as Madonna, Catherine Deneuve, and Cecilia Dean go drag to wear his designs. Hedi Slimane, the young designer who left Yves Saint Laurent to reinvent Christian Dior's menswear image, embraces "the cosmopolitanism of the old-school couturier" as well as "the conventional trappings of the modern-day überdesigner." He reconfigures classical pieces via subtle tailoring tricks, discreetly adding such dandified details as black leather carnation buttonholes, tiny emerald-cut diamond pins clipped to a pant fly, and clear sequins dispersed in the folds of pleats. He is the leader of an anti-technological, anti-velcro revolution that is striving to take men's fashions forward to the luxurious, armorial, sophisticated standards of time past. As Slimane himself has said, "For me, tradition is now." Intermission was conceived and built by Slimane himself as an artist's book. Publish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Pitti Immagine.
  • Josef Koudelka: the Exiles

    作者:Josef Koudelka

  • 看不见的人 +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赵铁林

    通常,你看不见城市里的这些地方,即使看见了也不会了解生活在这里的人,这是一些出没于我们的生活,却从来不曾进入我们的视野的小人物,他们生存在城市边缘的乡村和城镇。 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他们的谋生方式,生活内容。作者带着深厚人道关怀和批判精神,踯躅在他们中间,和他们所生活的空间中,记录着底层社会群体的酸甜苦辣,籍以唤醒更多的人,对弱势人群产生更多的关怀和奉献。 225幅震惊世人的照片,7万字的见证实录,形形色色的社会隐形人,以及他们无奈的生存空间,为我们讲述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世态炎凉。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作者:梁星乔 编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每篇故事后均附有林崇德教授及其弟子李玉华先生的点评。林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每一个故事加以点评,为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鲁迅的绍兴

    作者:鲁迅

    鲁迅是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故乡绍兴度过了终生难忘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的许多名作都是以绍兴为写作背景的。鲁迅对故乡的感情相当复杂:对儿时冒险、游玩的地方和玩伴充满了爱,但是,对那个年代那些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人以及那些可悲复可笑的事,鲁迅的鞭鞑是无情的。 摄影师陆宗寅为了追随鲁迅的足迹、捕捉鲁迅的感觉,走遍了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绍兴古城,用珍贵的镜头记录有关的一切。精彩的文字、深湛的内涵再加上突出的照片,使这本鲁迅选集更具立体感,读来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加感人。
  • 贝克特肖像

    作者:(英) 詹姆斯 诺文森 文,约翰 海恩斯

    1953年,《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次公演,观众反应相当冷淡。评论家玛丽亚·曼内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比它更糟的了。”甚至有演员演完后说:“我一点都不懂。”但是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再加上罗伯·格里耶等名家的推荐,傲慢的巴黎人接受了这一反戏剧的探索,这部戏剧接连上演三百余场,轰动一时。 事实上,巴黎人在鼓捣“贝克特在卡赛尔”国际研讨会,把贝克特在德国的细枝末节拿出来磨粉切碎时,他们已经是在吃利息了,而中国人却还没有把贝克特存入银行。1983年,《等待戈多》首演过去30年之后,国人才开始从一本《等待戈多》的译作认识了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爱尔兰作家。 上世纪80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建斌偷偷地把两本书放在兜里,随时拿出来翻翻。一本是《哈姆雷特》,另一本就是《等待戈多》。事实上,等待戈多的不仅仅是陈建斌,那时文学青年大多在不约而同地等待着自己的戈多。 林兆华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等待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他说,那时他也在等待戈多,他的戈多,有一段时间是房子,又有一段时间是演出的机会,还有的时候只是等待本身。“贝克特是典型的爱尔兰作家,从小接受传统严苛的宗教教育,天然导致了他极端的反叛,所以他作品中的颠覆力量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冲出一切桎梏的心理不谋而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认为。 “这些年,贝克特很少被中国读者接受,这和他的译作比较少有直接关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介绍说,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等待戈多》之外,就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里收录了贝克特的《逐客自叙》,还有就是《美好的日子》、《终局》,这两部剧作的翻译都只在《外国戏剧》这样的专业杂志上露面。 尽管如此,在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年代,年轻导演们还是从《等待戈多》中看到了一丝丝曙光,“国内先锋戏剧标志性作品《车站》是被《等待戈多》刺激出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回避。”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罗田表示。 孟京辉的贝克特情结 1991年夏天,很热。在中央戏剧学院里,200多位同学穿着印有贝克特瘦峻面孔和高耸灰发的T恤衫,在人群中他们显得格外突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神气的文化优越感。 中央戏剧学院四楼的小礼堂里,《等待戈多》终于上演了,孟京辉自信地说:“在此之前,从没有导演这样冷静地为国人介绍过贝克特。”孟京辉说这句话是有根有据的,早前上海演出过《等待戈多》,但却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去解释贝克特,有看过沪版演出的人回忆说“从导演动机就很可疑,用现实主义解释不了象征主义的。”为尊重原著与译者,孟京辉请施咸荣为剧作担任文学顾问,施咸荣还为全体演员上了一下午的课,与他们分享自己对《等待戈多》的理解。 “不华丽,不绚烂,残酷,诗意,幽默,还有暴力,包括语言的暴力和暴力本身的暴力。”孟京辉以如上的词语概括他的《等待戈多》,“尽管如此,这些风格都是在不违背贝克特主题基础上的变化。”孟京辉强调。 包括余中先在内的很多观众在经过数场戏剧的洗礼后,除了依稀地保留一点点震惊,大多已渐渐淡忘这场轰轰烈烈的演出,但有一个人却以另一种方式保持着自己对这场戏的怀念。这个人就是《等待戈多》当时的主角胡军。《等待戈多》后来又在柏林演出过四场,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胡军默默地走上舞台撤台,他将布景———巨大的印有三女神的门帘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自己的包里。直到有一天,孟京辉在胡军家的墙上才意外地与它重逢。 1998年贝克特与中国的热恋期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真正意义上演出的《等待戈多》,其影响力却远远小于它的号召力。贝克特与中国的热恋期直到1998年才到来。 《等待戈多》似乎是一块有着魔力的试金石,但凡是导演,就无法逾越也无法回避。 林兆华执导了《三姐妹·等待戈多》、任鸣执导了女性版城市版与时俱进的《等待戈多》。前者在令国内外剧评家震惊之余也赢得一定的称赞,“复调的结构将契诃夫的传统与贝克特的颠覆交织纠缠。”而后者则让评论界哗然,被认为具体的指向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完全脱离了贝克特的初衷。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03年,传来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孟京辉将执导100个人“等待戈多”。遗憾的是,由于非典,此戏被无限期地推后。 “将人类孤独的标本泛滥成群众运动,一定是件充满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事情。”人们期待着,孟京辉也期待着,有的时候他还会找出当年的录像带回味当初的排练。“布景是课堂,开始,大家一起扫地……最后,舞台上一个人都没有。”孟京辉回忆着。 “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戏剧界就不再有什么人对贝克特感兴趣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了热情,也许是太多新的事物在吸引大家,应接不暇吧。”孟京辉说。 迟到的《贝克特选集》 贝克特百年诞辰之际,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5卷本《贝克特选集》,这是国内引进贝克特的作品规模最大的一次。策划人陈侗介绍,这套文集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文集最重要的是收录了贝克特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名者》。这三部小说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 余中先担任了《贝克特选集》的总审校,他称这项耗时7年的工程为补课。“这些书不可能是畅销书,但它有助于梳理西方现代派作家的谱系。一砖一瓦是建不起长城的,至少得花一段时间,一定规模,再回头看,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余中先坦言翻译的难度很大,“贝克特的主题:荒谬、无奈、流浪、残疾、梦呓反复出现。 而这些主题在萨特、加缪的作品中也有所指,但贝克特最为突出。这是因为他的文学语言、戏剧语言将荒诞的内容与形式做了高度的统一。”意外的是,文集的出版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表示,贝克特写作中无形的文字游戏,包括翻译者都很难理解,一般读者更难体会到阅读的愉悦感,读多了还会变得神经质。 他举例,“在文中他会将god与dog放在一个句中,但上帝变成狗的妙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孟京辉对此的看法是,无限的理解空间恰恰是贝克特的魅力,有更多的人会将可能的意义无限延伸。 至于贝克特还会对当下中国产生什么余温,余中先认为,大概不会有什么影响了。“贝克特还没来得及和我们神交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采写/本报记者 曹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