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杨树达

  • 淮南子证闻 盐铁论要释

    作者:杨树达

    治《淮南子》者,自汉代许慎、高诱以外,以清代王念孙、俞樾成就最卓者。民国前期,吴承仕、邵瑞彭、杨树达等人在北京创思辨社,以切磋音韵校勘之学。三人皆治《淮南子》,而杨树达《淮南子证闻》承诸人之后,后出转精,并得印行传世。杨树达此书,以训诂为基础,以声韵之学化训诂之胶滞,继而绳之文法与修辞以求真义。《盐铁论要释》从文字音韵方面,对《盐铁论》进行精审的解释和疏证,订正了历代注家注解《盐铁论》的谬误,阐明了《盐铁论》原文的本义。
  • 積微居甲文说 耐林廎文说 卜辭瑣记 卜辭求羲

    作者:杨树达

    《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廎甲文说•卜辞琐记•卜辞求义》内容简介:甲骨文、金文是商周文字,对它们的研究在民国时蔚为显学,其中王国维、郭沫若等人成就最巨。杨树达是民国时期文字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研治甲骨文、金文,就形以识义,循音以通其读,然后稽合经传以明史实,故能有所得。其治学方法可以治甲骨文、金文者借鉴。
  • 中国文字学概要 文字形义学

    作者:杨树达

    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杨树达平生沉?学术,勤余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厚的学术遗产,作者编写了这本《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本书是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作者自称“(两书)经营前后十余年,煞费心思”。两书博采前人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而集大成之,清理象形与指事的界限,进一步细分汉字结构的类型,揭示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是文字学研究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 高等国文法

    作者:杨树达 著

    《高等国文法》中详列各类词汇,加以细密的分析。配合大量例句,读完此书,中国语法之特点不难自明,阅读古书就没有什么障碍了。清末马建忠以西方语法原理编写中国语法,着《马氏文通》,影响一时。虽当时有识之士即已注意到完全照搬西方语法来套中国语法,不通之处甚多,然反对者虽众,而能拿出学术成果与之抗衡者几微。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即是从研究实绩来揭示中国语法之特色,从而使中国语法之特点彰显于世人面前。要言之,中国语法重在词性多变,与西方重语序、重词形变化者不同。
  •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全二册)

    作者: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八卷,分正编、补编两部分。正编七卷,凡文二百零七篇,一九五三年由杨树达手定出版。其中《中国修辞学自序》、《淮南子证闻自序》、《淮南子证闻后序》、《积微居金文说自序》、《积微居余文余说自序》五篇已见于各自文集卷首,此删去。补编一卷,凡文三十四篇,由《杨树达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多采自杨树达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文章。
  • 马氏文通刊误 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

    作者:杨树达 著

    《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主要内容:《马氏文通刊误》从语法学角度对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提出质疑和辨误,纠正了马氏套用外国方法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弊病,是研究《马氏文通》的佳作。《古书句读释例》分析并归纳了阅读古书容易发生误读的原因、类型,指出了误读的贻害,用例句进行分析解释,对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大有帮助。《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对俞樾《古书析义举例》一书加以增益补充,进一步论证古人的修辞方法,发现并论证古人措辞造句的若干原则。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丰厚的学术遗产,我社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辑出版了多卷本的《杨树达文集》,影响巨大。时隔多年,书肆上久难觅该书踨影,而学界对其需求却日益强烈,因此,我社决定对《文集》进行修订和增补后重新出版,以饗读者。
  • 汉代婚丧礼俗考

    作者: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讲述了:杨树达先生以“礼俗”为研究的对象,原意当包括礼仪制度与民间风俗,而其中的礼仪制度,自然与通常理解的政制不同,实是一种因“俗”而生,又制约着“俗”,与“俗”始终存在密切关系的“礼”。“礼俗”,是社会生活中特别值得重视的现象。然而,自五十年代以来,“礼俗”,似乎已经退出了社会科学常用语汇。 杨树达先生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
  • 春秋大义述

    作者:杨树达

    《春秋大义述》作者杨树达,病《春秋》大义散在各篇,初习者不便阅读贯通,乃取大义比近者类聚而群分之,立文为纲,而以经传附其下。欲令读者每习一章,即明一义,凡得二十九章(篇)。
  • 汉代婚丧礼俗考

    作者:楊樹達,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是杨树达文集之一。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 《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汉代婚丧礼俗考》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杨树达先生之后的杨家

    作者:杨逢彬

    本书作者杨逢彬,是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的嫡孙。其中主要记叙了杨树达先生的学术与交游和他去世之后杨家的历史遭遇,如文史名家杨伯峻和翻译名家杨德豫以及杨树达先生遗稿整理和日记的下落,杨家与叶德辉、徐复观、董同龢等名家学者的交往逸事等。另有多幅历史照片,可以作为了解杨树达先生及其家庭的珍贵文献。家史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杨家的历史也是我们时代变迁的缩影。
  • 中国修辞学

    作者:杨树达

    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 论语疏证

    作者:杨树达

    《论语疏证》从先秦典籍入手,采取以经证经,以史证经的方式,对《论语》进行诠释,内容丰富全面,是一部解释《沦语》的名著。作者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大量文献典籍中挖掘对《论语》的解释和证据,很多观点和看法新颖独到,发前人昕未发,见前人所未见。
  • 周易古义 老子古义

    作者:杨树达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内容简介:《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杨树达此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藉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 积微翁回忆录 积微居诗文钞

    作者:杨树达

    编辑说明 目录 自序 积微翁回忆录 补编 积微居诗文钞 整理后记
  • 论语疏证

    作者:杨树达

    《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旁证之事例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字复次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便读者参悟。陈寅恪序《论语疏证》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 积微居读书记

    作者: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共收杨树达十一种读书笔记:读《尚书》、读《左传》、读《国语》、读《后汉书》、读《庄子》、读《荀子》、读《商君书》、读《晏子春秋》、读《吕氏春秋》,另外还有两种读《说文解字》遥笔记——“《说文》求是”和“声训杂记”。这些笔记引用了大量而丰富的资料,或对原书提出校订意见,或对诸家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为读者阅读古书之参考。
  • 汉书窥管(上下)

    作者:杨树达

    此书为杨树达的代表性学术著作。1924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曾出版《汉书补注补证》,为当时学者所推重,本书即在其基础上复经多年研磨后完成。本书体例上依仿裴?S集解《史记》的方式,博采群书,折衷诸说,以品评班固《汉书》的得失。裴氏重在释音,而此书则重在释义,兼述古音,采用训诂与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纠正历来旧注和种种错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 积微翁回忆录

    作者:杨树达

    本书内容以学术为主,辅以时政。书中不仅系统记录了积微翁数十年的学思历程,其中也保存了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的许多珍贵资料。作者学术成就斐然,与并世著名学者多有交游往还,而且是根据日记编订而成,记事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这部回忆录撰写于1950-1953年,是杨树达先生根据平生日记亲手编录的,生前未刊。经杨伯峻(杨树达之侄)等组成的“杨树达文集编辑委员会”整理,于1986年正式出版,与《积微居诗文钞》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次再版,改为繁体横排,由杨德豫、杨坚、杨逢彬等先生对旧版原文重加修订,并据中科院图书馆所存回忆录原稿略有增补。(杨树达日记、回忆录原文均收藏于中科院图书馆) 杨逢彬(杨树达之孙)先生认为,本书是杨树达为撰写回忆录而整理的资料长编,长编未完而作者身故。所以,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