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胡金铨

  • 胡金銓的藝術世界

    作者:梁秉鈞

  • 胡金铨谈电影

    作者:胡金铨 著,胡维尧 编

    内容简介 其实,古装片和时装片毫无分别,可能我找故事跟其他的电影同业很不一样,我找故事以它最适宜拍“电影”为原则,有的人找故事要情节好,有的人是要对白好,有的人是为了容易表达,电影因而有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我个人是找那些最容易拿形象来表现的故事。《胡金铨作品与研究系列:胡金铨谈电影》主要介绍了作者对电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 胡金銓電影傳奇

    作者:胡維堯,梁秉鈞

    二○○七年正是胡導演逝世十周年。其侄女胡維堯女士走訪中港台三地,蒐集胡導演昔日生活和電影創作的點滴,編寫生平年譜,潛心整理其電影和文字創作等資料。此紀念集為熱愛電影、研究胡導演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寶貴的史料。書中附有胡導演珍貴生活照、電影劇照和分鏡表、素描等,極具收藏價值。
  • 超前与跨越:胡金铨与张爱玲

    作者:罗卡,卓伯棠,吴昊

    对武侠宗师胡金铨的作品分析、总论,并访问大量曾与他合作的电影人、文化人,胡氏作品与为人。另有篇幅专论张爱玲与电影的缘份,对电影文学的贡献。
  • 胡金铨随笔

    作者:胡金铨,胡维尧 编

    代序 他乡与故乡 我原籍是河北省永年县,没去过。小的时候,父母抱着我到过东北、山西、河南、河北。除了邯郸还有一些印象之外,其他地方都记忆模糊了。十九岁之前,基本上我都住在北京。这个七朝建都的文化古城,外地人初到的时候,很难对她有好感。头一样,天气就不得人心,冬天冷,夏天热,春天刮大风。秋天还不错,可惜时间不长。一年到头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可是你住上个一年半载,就能品尝出她的好处来。 谁都知道,当年北京人有礼貌。好比说,你去餐厅吃饭,觉得有道菜太咸了,跑堂的既不解释,也不会跟你抬杠,立刻端回去给你重做。也许他叫厨房的二师父(找大师父是找挨骂)把那道菜过过水,回锅一炒,再拿出来。一边道歉一边跟你商量:“您再尝尝,要是还‘口重’的话,我再叫重新给您做。马师傅老婆病了,他这两天神魂颠倒的。我把这事告诉掌柜的了。掌柜的吩咐下来:这道菜算他‘敬’您的,不上单子。”这么一来,你还好意思再挑毛病吗?就是再咸,也得凑合着吃了。其实跑堂的说的那套话,全是他自己编的。他真能把这件事报告掌柜的吗?那不变成挑拨是非了吗? 还是想当年在北京,你要到绸缎庄买布料,无论是哪一家,伙计态度和气得叫你发慌。譬如你一进去,大伙计帮你看货,小伙计奉茶敬烟,左挑右拣,折腾一个多钟头,最后你找不到合意的,扭头就走。大伙计送你出门的时候,还面带歉意地说:“真对不起,让您白跑一趟。您想要的几样,我都记下来了。下回进货的时候,我叫他们添上。”这话说得既客气又得体。 当然,北京的好处不单是饭馆和绸缎庄。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态度、四周环境的气氛。就说公园吧,那年头,进门买一张票,逛一天也没人管。不像现在,你要游颐和园,进门买票,上排云殿再买票,过苏州街又买票……这大概是现代化的一环吧!因为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就是这个办法嘛! 我在北京请的副导演小张,是旗人。工作认真,为人谦和。有一天放假,我说:“小张,你今天没事,带孩子逛公园吧!”小张一撇嘴:“那可去不起啊!我们两口子带着俩孩子,进公园过五关斩六将,回来再吃顿汉堡,加上车钱,我半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在“旧社会”逛公园是最便宜的娱乐了。 也是在“旧社会”,有这么一个说法:世界上有两个都市是“流沙”,就是北京和巴黎。只要你在这两个地方住上几年,就不想搬了。 像“流沙”,是形容这两个都市迷人的地方要慢慢地体会,时间一长,你就爱上她了。愈陷愈深,终于老死斯土。这种说法是对“外地人”而言,像我这种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并没有那种感觉,而且很厌倦那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时时想冲出去。 一九四九年,我就从“流沙”里钻出来,到了香港。初临异地,言语不通,举目无亲。在嘉华印刷公司做校对,月薪七十五元,生活相当苦。白天在写字楼办公,晚上就睡在写字台边搭的行军床上。我校对过整本的香港电话簿、整套的佛经……那时候常常想念北京,而想的都是故乡的好处。 在香港一住就是四十年,渐渐地体会出她的优点来了。在这个半中半洋的社会里,虽然日夜不停地为生活奔波,但她有相当程度的自由。没有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也没人灌输你什么思想。有人说香港的人情薄如纸,不全对。在这里交上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不容易,可是真要交上一个朋友,就是一辈子的事。 香港是个商业社会,“利”字当头。但她也有商业社会的好处,买什么东西都方便,只要你有钱。可就是赚钱不容易。离开了香港,时时想念她。我现在流浪在美国,有人问我故乡是什么地方,我不由自主地说:“就算香港吧!” 胡金铨 一九九五年
  • 胡金銓隨筆

    作者:胡金銓,胡維堯,胡金铨

    很多人對胡金銓的認識只停留於「電影」的範疇。很多人看過胡金銓的電影,卻很少人看過胡金銓的文章;很多書評論過胡金銓,卻沒有書記錄過胡金銓的評論。 本書首次把胡金銓生前的隨筆結成文集,上至歷史功過、國際大事,下至衣食住行、雞毛蒜皮,記錄了胡金銓對不同學問的認識和見解,從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不只是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更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文化人。
  • 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

    作者:山田洋一,宇田川幸,洋厲河 譯

    日本电影研究者山田宏一与宇田川幸洋从1992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到1996年夕张国际“冒险·奇幻”电影节期间对导演胡金铨访谈数次,该访谈整理为书在胡金铨逝世后出版,而中文版原本定于香港国际电影节时出版,但是推延到1998年10月才正式出版,名为《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
  •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

    作者:胡金铨 述,[日]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

    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唯一口述自传 详解如何借用中国传统戏曲、古典诗词、民间风俗 独创具有东方意蕴的武侠电影语言 【编辑推荐】 侠气古肠剑犹在,灵雨空山动江湖。 ——我觉得胡导演的作品给我感觉是“侠气古肠”,他留给我们的作品,直到现在都仍有力度在,所以说“剑犹在”,他的剑还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他的精神是很高雅的一种气质文化,但他说的是江湖事。这两句话,是我尽最大的力量来描写胡导演。 ——徐克 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唯一口述自传。 详解如何借用中国传统戏曲、古典诗词、民间风俗, 独创具有东方意蕴的武侠电影语言。 倾诉生在北京、于港台扬名世界、大洋彼岸未竟之梦, 如武侠电影一样精彩的传奇人生。 ⊙ 本书是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唯一口述自传。整理自胡金铨多次前往日本参加电影节时与两位日本电影学者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的对谈。本书沿胡金铨导演漂泊四海的传奇人生与创作生涯,详解如何借用中国传统戏曲、古典诗词、民间风俗,独创具有东方意蕴的武侠电影语言的导演观念与手法。 ⊙ 本书作者之一日本电影学者山田宏一20 世纪60 年代曾旅居巴黎,成为当时掀起法国电影新浪潮波澜的《电影手册》重要执笔者之一,更是弗朗索瓦·特吕弗导演的至亲友人。本书采访形式也借鉴了《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深入追问胡金铨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见解、对社会万象的诸多思考,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完整的文人导演全貌,如武侠电影一样精彩的传奇人生,是一本走入胡金铨武侠电影世界的必备读物。 ⊙ 本书对谈贯穿胡金铨导演整个电影人生,从拍摄处女作《大地儿女》之前的演职员生涯到拍出华语武侠电影巅峰之作《侠女》,再到未能拍成的作品《华工血泪史》《张羽煮海》,导演手法、拍摄花絮、幕后故事全面包括,更附有大量罕见剧照、亲笔画稿。同时,还收录了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中两度封后的著名女演员、制片人徐枫,荣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现任财团法人胡金铨导演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的石隽,二位感怀恩师胡金铨的珍贵文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胡金铨导演生前的唯一口述自传,由日本电影学者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与他展开的多次对话整理而成。全书采访形式借鉴了《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沿胡金铨漂泊四海的传奇人生与创作生涯,详解其导演观念与手法,深入追问他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见解、对社会万象的诸多思考,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完整的文人导演全貌,是一本走入胡金铨武侠电影世界的必备读物。
  • 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

    作者:吴迎君

    本书是国内外全面解读胡金铨执导电影的第一本著作,立足对胡金铨电影的影像解读,结合胡金铨本人一手论述资料,总体揭示胡金铨在中国两岸三地政治分置和文化对峙的现实语境中,通过电影书写追索人的精神家园的根本追求,并具体落实在胡金铨电影内在的美学、家国、信仰三重观照上,而其中贯注着胡金铨所代表的“南下影人”一代人的疏离他者并自我疏离的悬置性精神处境。 书稿通过“总-分-总”式章节总体结构(导论,第一至五章,结语),由总体到局部,整部书稿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本书始终注重将电影的影像元素分析和思想阐述结合而论,既在避免纯技术分析,也在避免纯理论玄谈。 本书资料较为丰富翔实,通过各种途径搜寻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法国高校图书馆等港台和英美法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胡金铨电影的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