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類學

  • 设计人类学

    作者:[奥地利] 艾莉森·J.克拉克

    是什么让一件产品具有文化标签性?

    来自瑞典的宜家家居是怎样做到征服中国市场的?

    为何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常常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不同人的行为而不是埋头设计?

    面对复杂多变的物质世界,“用户”(产品使用者)个性化、社群化的使用体验使设计师更加重视借用其他社会学科的理论,如人类学,来开拓自身的设计视野。这些和“用户”有关的物品文化问题都属于设计人类学关注的范围。

    本书所汇编的文章都出自国际设计理论界著名学者之手,主要从设计人类学的角度,将设计相关的社会现象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纳入研究范畴,例如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活行为、习俗等的调查,对海地金融扫盲设计的研究,对波兰蕾丝传统手工艺在商品社会“复活”的研究等,深化针对具体人群日常用品的设计实践,丰富设计物品本身的文化内涵。

    设计学科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互研究,在国际设计学界已比较成熟,但在国内设计学界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本书能够有助于国内设计研究者和从业者开阔专业视野,思索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从人类本身的行为与文化出发,同时也为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未来祛魅。

  • 當教授變成學生

    作者:Nathan, Rebekah

    在大學教書十五年之後, 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了解學生們都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同事們和她一樣都有個相同的問題: 「為什麼今天的學生越來越難教?…」 於是,她讓時光倒流,重返新鮮人生活…… 本書作者匿名的麗貝嘉‧納珊(Rebekah Nathan),是美國一所型的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教了15年書之後,她發現自已無法瞭解當前大學生的行為舉止。她和同事商談,發現大家都很困惑:為什麼今日大學生變得那麼難教?現在的大學生比以前愛作弊,更無禮,更無精打彩嗎?他們到底關不關心成績和教育?納珊決定利用休假一年的時間,以高中畢業的良好成績,獲准註冊入學,混跡在大一新生之間,「刺探」現代大學生是怎麼回事? 為了體驗學生生活,她搬進學生宿舍,登記了全讀課程。她在學生餐廳吃喝,加入學生俱樂部,並且以五十來歲的年紀堅持參加體育活動,定期玩翻翻滾滾的排球和拉拉扯扯的美式足球。納珊成功地處理她的身份問題,發現班上同學難得問她私人生活,或是她為什麼以這種年紀上大學。 納珊的這項舉動,危險性不下於情報員,因為一旦被人識破,後果可能破壞一生學術。此外還有個更大問題,學術倫理和一般道統如何看待資深學者偽裝做學術研究?一九四○年代的「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與後來的電影「變蠅人」也有類似將自身置入研究的情境中。匿名麗貝嘉‧納珊在這本書中,是個真實的化身博士,冒著變蠅人的危險,從事人類學研究。 她也自問人類學界和學生能允許學者這樣做「化裝刺探」嗎?她算不算欺騙?學校贊同嗎?然而更重要的是,她發現了什麼?對美國大學和全球教育界,有什麼啟示和警惕?本書「後記」也花了不少篇幅來討論訪問者與被訪者之間的互相尊重關係。可以說是對讀者上了一堂人際、法律和人權的課程。 《當教授變成學生》是納珊與學生、教授和其他大學教職員的訪問、交談、互動,以逐日細心觀察為基礎,所撰寫的真實大學生活。是學生、家長、教授、大學行政人員、以及今日任何關懷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讀的書。 「麗貝嘉‧納珊運用她的人類學家素養,以及教授當學生的技巧,呈現給我們大學一年級新生體驗的特殊面貌。她還展現今日大學生面對學生文化,社會規範和大眾期望時,未經過濾的純潔看法。對當前所有從事大學教育者,這是本有深度的書。」 --蘇珊 H. 莫菲 (康乃爾大學,學生與學術部,副校長) 「這是本讓人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的書。主題牽涉廣泛,橫跨友誼和群體生活,地點涉及大學教室和宿舍生活,經驗涉及少數民族,以及人數日益增加的國際學生。麗貝嘉‧納珊遂以其熟練的人類學技巧來研究這個‘大學村’。當我們親近的這些大學生,參與這個社會的大團體時,老師、學生、父母會發現本書的光芒。」 --露依絲葳絲 (作家,《同學會》作者) 「首先要說明,坊間極少這類書。作者住進學生宿舍,在教室上課,而她原本卻在此擔任多年教授,多麼神妙。從她註冊為新生開始,透過她的人類學者眼光,我們始得知學生世界有多不同,不是教授能想像的。我想,每個對大學生生活感興趣的人,不管是否為了學術,都會想看這本書,都會欣賞這本書。」 --瑪格麗特愛森哈特 (科羅拉多大學包德分校教授) 「這是本傑出的書,也是我在本世紀閱讀過最重要的書。我深知它會改變我的教課,激發我的寫作。麗貝嘉‧納珊隱藏自己,當個學生,住進校舍,可謂膽大心細,特別是她已是個五十來歲的人類學女教授。她那些同學的故事非常迷人,而這些學生是多麼疲憊,卻又聰明地適應著當前的制度………大學系所人員多半渾然不覺的世界。她的記載揭露,也解決了不少神秘的事,像為什麼有那麼多大學生不讀指定的書?為什麼星期五的課如同大難?什麼原因學生不願意參加課堂討論?為什麼多半大學生不願意在課外討論觀念問題?為什麼國際學生見到美國大學生的舉止那麼吃驚,甚至驚嚇?本書值得我們重視,在於它對於私人事物的道德療方,例如醉酒和欺騙。納珊擅於說故事,她描述人們努力在大學營造共同體之際學生方面的發展,讀來既有趣又傷感。《當教授變成學生》就是一本既有趣又傷感,令人眼前一亮,心智掙扎的好書。如果我知道作者是誰,我會熱切而誠懇地向她祝賀。」 --愛蜜麗托絲 (路易斯安納大學,作家) 「《當教授變成學生》觀察敏銳,充滿睿智,但是毫不做作。它可當成小說,參考書來讀。,尤可喜的,它說出許多我們關心的事。麗貝嘉‧納珊細心的實地調查訪問,以及精明地慎選主題研究,為美國大學生活帶來動人而重要的收益。」 --約翰范馬能 (麻省理工學院)
  • 邊緣人

    作者:许烺光口述,徐隆德访问记录,许烺光家属整

    『许烺光著作集』共10册,本书为『著作集』中第1册。许烺光院士病中两年以英文口述,由徐隆德博士纪录翻译,并由许夫人和两位女儿亲自整理,校订而成之回忆录。许院士一生走过中国大江南北与世界各国,东北出生,上海沪江大学读书,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博士,云南地区研究,美国哥伦比亚、康乃尔与西北大学等校任教,并在印度与日本从事长期田野研究,由曾获得采访越战奖的徐隆德博士执笔,文笔流畅,记录了许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经历,以及各国见闻,实属不可多得之佳作。
  • 满族的社会组织

    作者:[俄] S. M. 史禄国

    据上海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24年版译出
  •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作者:[美]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由安东尼·西格尔编著。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如下: 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因为在苏亚人语言中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所以苏亚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歌唱或从事音乐活动。那么,在我们听来他们的确是在歌唱的“歌唱”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说,这种“歌唱”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苏亚人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一种部落的符号,是我与你的对比,是自我存在的化身,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也类似于战争中号角式的作用,是一种社会化、政治化的意义。从现象上说,这种“内在”和“外部”的意义是功能性的,但是,本质上它们是观念的产物。
  • 憂鬱的邊界

    作者:阿潑

    「我恨旅行。」 而我熱愛衝破我門和他們的邊界線, 從東亞各國回望台灣。 為什麼我們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方的文化點滴, 卻不熟悉時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東亞文化? 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 這些離台灣這麼靠近的國家,我們為什麼卻感到陌生? 我們有多少成見,使得我們不願意甚至迴避於認識這些地方? 而只把他們歸為「外籍」或「陌生」的一類,這些邊界是誰畫出來的? 從事媒體工作,具有人類學背景的阿潑,效法人類學家的精神, 到東亞各國旅行時不忘田野調查,尋找邊界如何具體而微地作用在不同國族的人群之中; 而阿潑也以與當地人同桌吃飯為目標,在深刻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東亞並非想像中陌生, 台灣和他們也同樣有著因邊界而造成的憂鬱情景,而他們和台灣之間有各式各樣的關係。 她沿著邊界行走,一路追索著每條國界上那些難分難解的認同與曖昧的身分: 她在越南古芝地道體驗越戰的烙印,也前往南北韓38度線理解韓戰的寒冷; 她到澳門不住豪華酒店,而住進木板隔間的破舊旅館,看見城市嫖賭不分的難堪過去; 她從中國與北朝鮮邊境乘坐廉價巴士前往北京,體驗底層中國的生活; 她進入泰緬邊境小鎮探訪,甚至在越南火車上被警察誤以為是中國偷渡客。 一般旅客不敢做的事情,她都勇於嘗試, 原因在於,她想要更深入當地,重新越過憂鬱的邊界,找出認同為何困惑的答案。 「印尼華人幾乎不搭火車、巴士,他們只搭飛機。在他們的想像中,這些便宜的陸路交通工具滿是危險,又因為沒搭過,恐懼更被無限放大。但實際上不然,從雅加達到萬隆的『恐怖火車』,卻擁有空中巴士一般高級享受。沒有他們所說的壞印尼人。」這類刻板印象與文化偏見的打破,書中比比皆是。 阿潑站在東亞各國的邊界上,對每一個性鮮明但又揹負著跟台灣類似殖民歷史的國家,作出關於邊緣、身分、認同這幾個主題深刻且生動的描述,而她也點出了新一代人關於認同的想法。透過一次次邊界的旅行,阿潑勇往直前,她讓我們理解:在邊界之外,還有更多的邊界。 而這些邊界,在當今的社會與人心之中,始終曖昧地作用著。 張翠容 專文推薦 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 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張正(四方報總編輯) 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賴樹盛(NGO工作者) 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記者阿潑不是一般的背包客,僅以經濟克難的方式踏行每個景點或聚落,而是透過強烈目的性與有計畫地在走訪他堅持關心的城鄉,且那些路線多半鮮少出現在旅遊書或遊記式部落格上。也因此她的文章,多了些來自記者專業調查訓練與深度訪談結果得出的人文味,不僅具閱讀趣味性,還帶些特有視角。 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 再遠也不怕,再荒僻也不退懼,帶著遠闊的眼界和胸襟氣度走到山巔海角,她的旅行是尋找而非放棄,不是流浪或放逐,而是尋找問題與答案。 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我覺得,阿潑不只把旅行當作跑田野,更把整個大東亞當成巨型遊樂場,抱著破關的頑皮心情一關闖過一關。無奈心思太細密敏銳,冒險玩樂之際,又克制不住地認真起來哀傷感嘆兼反省。當然,阿潑沒有辜負記者與人類學家的身份。多年奔波,以她一如其名時而活潑時而潑辣的文字,累積出這本百轉千迴的田野筆記,帶領讀者進入謎一般的世界。 張正(四方報總編輯) 這是一部深情的邊境流浪史,作者從島嶼出發,在國界的交會發現,那位處大陸邊緣的家鄉,竟是如此深情。 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我總用抽象的方式認識東南亞、韓中港澳,而阿潑則用具體的行走認識。作者揉合人類學式的、旅行書寫的、新聞題材的風格,任何習於從閱讀過程中增益認知與樂趣的人都會發現,本書讓人開卷有益。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一本學術教科書難以完全打破那道台灣與東南亞社會之間的文化藩籬,但是一本人類學家的旅行筆記,也許就此扭轉你對東南亞的認同想像。 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不算意外地發覺她連一般人最放鬆想好好享受的遠行,竟也能藉著街頭巷尾的哈拉閒聊寫下了這令人著迷的田野筆記。關於這位菜鳥人類學家觀看世間的獨有視角,以及對文化與社群的無盡關懷,絕對值得大夥好好捧讀此書盡情享受。 賴樹盛(NGO工作者) 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一書的開頭說:「我恨旅行」。而阿潑,一個熱愛旅行的文化記者,雖然她說她沒有繼續人類學研究,但是這本書記錄幾年來她旅行亞洲國家的所聞所思的主軸:邊界、身分與認同,卻是目前人類學極為重要的議題。 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邊界」是個無法避免的專有名詞,如果沒邊界,如何講模糊曖昧的地帶?然而有邊界,也正是情感無法安歇的因素!不得以而用「邊界」一詞,只好是「憂鬱的」。我們在書中看出,有政治的邊界、國家的邊界、文化的邊界、情感的邊界。原來在現實生活中,邊界並非單數。阿潑以人們的複雜處境,描繪出流動的、變化的、雜揉的邊界,並詳述在其中安身立命的故事。 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小地方,大论题

    作者:[挪威]埃里克森

    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需要人类学视野,越来越急迫地关怀世界议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需要人类学视野。有鉴于此,我们把编译这套丛书既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也作为一项社会使命来操持。 这套丛书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是姊妹关系,都是想做基础性的学术工作。那套书主要翻译人类学大家的原创性代表作,尤其是经典的民族志;这套书定位于介绍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例如人类学的概论、多国的学术发展史、名家生平与学术的评介、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我们相信人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这个译丛要做的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介绍人类学的基础性知识。若希望人类学在中国发挥基础性学科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人类学同仁还要坚持从基本工作着手。 人类学是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这虽然在学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常识并已经落实在教育与科研的体制上,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需要证明的观念,更不要说相应的制度设计还只是停留在少数学者的呼吁中。指出发达国家的学科设置事实也许是不够的,我们还可能需要很专业的证明。不过,我们在此只能略做申论。
  • Beyond Culture

    作者:Edward T. Hall

    New dimensions of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are opened in Beyond Culture. Noted anthropologist Edward Hall helps us to rethink our values in constructive ways. "A fascinating book."--Ashley Montagu.
  • 右手、左手

    作者:克里斯‧麥克麥納斯 (Chris McM

    ◎本書榮獲全球科普書最高榮譽安萬特獎(Aventis Prize) 尋求對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然而,不對稱才是自然的常態、宇宙的本質。 在人類左右對稱的外表下,為什麼心臟位在胸腔左側? 為什麼左腦與右腦的差異這麼大? 為什麼人體是由左旋胺基酸與右旋糖類所構成?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而大多數鸚鵡卻都是左撇子? 為什麼歐洲語文的書寫是由左至右,而阿拉伯語系卻恰好相反? 從次原子結構到人體、宇宙,從文化到社會生活,本書將破除你對左、右的誤解,徹底揭露不對稱的力量。 從人體本身到次原子粒子層次,乃至於宇宙,都普遍存在著不對稱的現象。作者麥克麥納斯旁徵博引,廣泛採擷各種資料來探討這些問題:從醫學史、認知科學、分子生物學、量子物理,到林布蘭的油畫、達文西的素描、加拿大鶇鯛魚的行為、早期地圖製圖故事、中世紀肖像學,甚至還包括他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個是右撇子,一個是左撇子)。麥克麥納斯認?,這一切的不對稱有著一個共同的起源,而這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存在這深邃宇宙中的一種根本的不對稱性。
  • 人类学概论

    作者:庄孔韶

    《人类学概论》特点有三:一是涵盖了国内外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对影视人类学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且介绍者为该领域的体验者,具有较高的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以文字、图片、光盘等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12位著名人类学家的素描,9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与丰富。三是行文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的解说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并配以“实例解读”加深学生认识。
  • 地方知識

    作者:克利弗德‧紀爾茲

    一手開創詮釋人類學(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的紀爾茲,曾在摩洛哥、印尼的爪哇、峇里島等地進行過深入的田野調查研究,以這些社會文化為基礎,提出對文化、知識全新的觀點 ——在其代表作《文化的詮釋》中,他對於文化概念的深入探討和詮釋,實已超出人類學範圍,影響廣及整個人文科學,如社會學、文化史、文化研究等層面。 本書為紀爾茲繼《文化的詮釋》後另一部重要著作。本書極不同於一般的人類學著作,反而更像一本文藝評論,收錄了包括〈文類的混淆〉、〈在翻譯中發現〉、〈藝術乃一文化體系〉、〈地方知識〉等總共八篇短篇論文,不但以旁徵博引與深具文學性的方式寫作而成,更闡述了其關鍵概念——何謂「詮釋性的人類學」。
  • 搖滾神話學

    作者:露芙.帕黛

    本書是搖滾樂文化學的「奇書」,作者從希臘神祇的故事切入,探討「搖滾與暴力的呈現形式」、「插電化與吉他英雄的竄起」、「搖滾歌曲的性慾表達」、「陽具搖滾與自戀」、「黑人搖滾的培力與白人複製與剽竊」、「搖滾的仇恨女性意識與變裝越界」等。 這是第一本從希臘神話(亦即image原型)與人類學角度切入的搖滾樂文化學,探討搖滾樂的一些重要意象的形成。出版後,在歐美得到極高評價。被評為搖滾文化批評的《金枝》。 Ruth Padel以詩人的洞見與古典音樂學者的素養,檢視「搖滾與侵略性的性慾」的交互關係,並以古典文學的角度解釋之……本書充滿睿智與知識,足以與Greil Marcus,Lester Bangs,和Tom Wolfe並列其驅。 Bel Mooney,《泰晤士報》。 迷人且充滿挑戰的論述。Ruth Padel以古典神話學為鑰匙,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讓我們一窺搖滾樂有關性別、種族、國家意識、階級的骯髒祕密。 Charles Shaar Murray,《獨立報》。 罕見的奇書,從愛神如何從泡沫中誕生,探討到Bob Dylan、「男孩特區」的羅南,讓你知道搖滾樂的「加冕」過程。讀者終於理解「滾石合唱團」的Mick Jagger的自戀行止其實可以遠溯至古代根源。 Giles Smith,《標準晚報》。 風格特異的研究,認為搖滾樂其實是一種「男性創造」,奠基於希臘神話對待女性的原型態度。內容嚴肅卻充滿幽默趣味。此書讓Ruth Padel在「搖滾評論」的地位直追Greil Marcus。 Caspar Llewellyn Smith,《每日電訊報》。
  • 论著与生活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兹

    田野归来,杂乱的素材该如何变成民族志?人类学家究竟是“作者”还是“写作者”?民族志呈现的究竟是“他者”在“那里”的生活,抑或也带着“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的印迹?格尔兹带领我们阅读列维-斯特劳斯、埃文斯-普里查德、马林诺斯基和本尼迪克特四位人类学家的作品,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他对于这些作品的品读,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学研究及民族志写作的基本观点。
  • 美感经验-一位人类学者眼中的视觉艺术

    作者:賈克斯-瑪

    《美感經驗》是一本少見的「越界」專書,同時也是開創「美學人類學」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作者瑪奎跨足法律、哲學、人類學及社會學四個領域,為專研文化哲學研究的人類學者,他以民族學者的身分,對美感知覺做了跨領域、跨文化的比較研究。
  • 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蘭

    作者:奈吉爾.巴利

    當作者奈吉爾.巴利進入北喀麥隆叢林,讀者便跟著這位歐漢南(Redmond O\'Hanlon,《泰晤士報》自然史編輯,知名探險文學作家)譽為「最具可讀性的人類學家」深入一趟最有趣、最具啟發性的旅程。
  • 菊花與劍

    作者:潘乃德(Ruth Benedict)

    正如這本書的名字,「菊花與劍」首度使西方世界認清日本民族最大的特色—雙重性格,包括:好戰而祥和、黷武而美好、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在本書作者進行日本研究的時候,正是鋒火遍地之際,她無暇前往日本做實地的調查,因此她所利用的是日本電影、戲劇、小說與史籍等二手資料,並輔以日本戰俘及日裔美人的訪談記錄,經此而進行對日本的「遙研」,從這些零碎的材料,作者卻能理出日本文化的一幅統合的形貌。 「菊花與劍」所呈現的日本人性格與文化,不是無數支離獨立的奇異特質,也並不宛如一堆毫無關聯的砂粒,而是一張嚴密有致、條理清晰的蜘蛛網。 在潘乃德眼中,文化具有極高度的統合傾向,每個文化由一個支配性的主題貫串而成意義的整體。零散的日本性格和行為方式,乍看是不可理喻的其異風俗,看如果將之納入這個統合的模式和意義的整體來看,便可輕易地明瞭其究竟。「菊花與劍」是一本文筆清麗、結構優美的作品;貫穿全書的是日本人的倫理體系這一條主輻,「忠」、「孝」、「義務」、「義理」、「人情」等這些倫理規範,是觸發日本人行為的原動力。
  • 人类的起源

    作者:理查德·利基

    《人类的起源》每一个人类学家都梦想能发掘出人类远古祖先的一副完整的骨架,以重建人类史前时代的故事。令人兴奋的是,理查德·利基于1984年在东非的发掘工作中得到了一具掩埋近160万年的几乎完整的男孩骨骼。这使人类对史前时代这一关键阶段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 、本书正是基于这一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以简洁、生动的言,描述了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人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尚未弄清楚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科普读物。
  • 兄弟并不平等

    作者:[美] 鲁比·沃森

    长期以来,中国世系群一直是人类学家的兴趣所在,也是他们的调查对象之一。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很少关注继嗣制度和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书作者鲁比·沃森运用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收集的证据,对位于香港新界的厦村这个有着6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世系群作了社会历史的解读,并通过描述几个14世纪的散居家户如何成为18世纪之后的地区权力主体的过程,阐述了世系群在社区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沃森博士认为,虽然父系世系群的意识形态高唱手足情意和平等之美德的赞歌,但实际上世系群促成了一个地主和商人构成的精英阶层的形成、发展和维系,该阶层的经济地位虽已然衰退,却依然在政治上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尽管世系群成员在祖先的眼里可能是平等的,但他们在涉及土地所有和政治权力的日常生活中根本无平等可言。 相信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研究专家以及关心阶级研究和政治经济的人士,都会对本书发生兴趣。
  • 第三種猩猩

    作者:杰拉德・戴蒙德

    在自然界,人類與猩猩的關係最近,基因的差異不到 2 %。人類與猩猩應屬同一類目,黑猩猩只有兩種,因此稱人類是第三種猩猩也不為過。 但人類如何變成世界的征服者,進而霸佔這個世界絕大部分的資源?本書為人類自然史。作者檢視人類進化的過程,從語言、性行為和生命週期探討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也論及人類獨特的自毀行為。全書充滿令人好奇的問題,閱讀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