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熊十力

  • 破破新唯识论/摧惑显宗记(十力丛书)

    作者:熊十力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破破新唯识论》和《摧惑显宗记》。原书分别出版于1933年和1950年,是针对佛教界人士对于熊十力的哲学著作《新唯识论》的批评文章的反批评,此次出版将两本书辑为一集,并且附有论争另一方的文章(刘定权《破新唯识论》、印顺法师《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此书不仅可以使读者对于当时儒佛之争的内容和情况有具象的了解,也可以对于《新唯识论》的思想有更为深刻和简明的理解。 目录 序:读熊十力札记 破破新唯识论 题记 破征宗 破破计 子项 丑项 寅项 卯项 辰项 巳项 破释难 附:破新唯识论 序 征宗 破计 释难 摧惑显宗记 题记 卷端小识 申述新论旨要平章儒佛摧惑显宗记 第一分 第二分 第三分 第四分 附录熊十力先生语要二则 与诸生谈新唯识论大要 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 附: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引言 二、佛法与玄学 三、入世与出世 四、融会与附会 五、空宗与有宗 六、性相与体用 七、心与物 八、相似证与颠倒说
  • 新唯识论

    作者:熊十力

    这部论著集,凝收入熊先生的已刊和未刊的主要学术论著。卷首选刊熊先生的遗像、手迹等照片数帧,末卷附录熊先生年谱及论著总目索引。
  • 境由心生

    作者:熊十力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学术专论、随笔、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到中国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对象的界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区别及融通、佛儒道之异同、先秦诸子学的评价等,都是上个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直至今天中国思想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足以呈现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侧面。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一代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为人处事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 存斋论学集

    作者:郭齐勇 编

    熊十力(1884-1968)毕生致力于重建儒学的本体论,重建人的道德自我,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奠定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本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熊十力先生的讲辞、书札,平易浅显,方便读者了解他的孤冷精神和独特的学术个性;一部分是前辈学者对熊十力的评论与回忆,从中可见他的为人与为学。
  • 佛家名相通释

    作者:熊十力

    本书是一本佛学专著。作者从佛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出发,把分 析与综合统一起来,阐发佛学的体系,探究其间的有机关联,力图用哲 学观点来整理佛学的玄奥,使之明白易晓,是一本研究佛学的入门书; 本书也是一本佛学辞典,具有工具书的特点,使读者可以迅速查考某一 名词的简要解说。
  • 体用论

    作者:熊十力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

    作者:刘梦溪

    目录 熊十力先生小传 新唯识论 序 绪言 部甲 境论 明宗 唯识 附识 转变 功能 成色上 成色下 明心上 明心下 原儒 原儒再印记 原儒序 上卷 原绪言第一 原学统第二 原外王第三 下卷 原内圣第四 附录 六经是孔子晚年定论 汉书艺文志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 答友人 答友人 答谷神老人 答田慕周 答刘公纯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甲午存稿之一:与友人 中国学术思想的自立之道 熊十力先生学术年表 熊十力先生著作要目
  • 熊十力哲学研究

    作者:景海峰

    《熊十力哲学研究》主要内容简介:熊十力是五四以来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少数几位哲学家之一,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中心开启性人物,是现代新儒学形而上系统的奠基者。他精进健动的人格和深湛睿智的思考对当代思想家有着极大的感召力,其汲汲一生苦心经营的哲学体系也成了时下学者反思与悟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内核的最为切近的参照性资源。《熊十力哲学研究》系统而深入地评介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从中国现代哲学波澜起伏而又复杂多样的背景出发,对“新唯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演变过程做了全面而细密的分析,梳清了熊十力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潮及近现代佛学之间的关系。
  • 新唯识论

    作者:熊十力

    《新唯识论》内容简介: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三、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五、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六、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七、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口”表示;字数难以确定者,则用“(下缺)”表示。
  • 熊十力全集

    作者:熊十力

  • 熊十力选集

    作者:熊十力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先生的重要著作和重要论文,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知识理论结构,展示了熊先生作为哲学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读经示要

    作者:熊十力

    《读经示要》中论到佛学的特点。作者以为:“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非谓是心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接着,作者从宇宙论、人生论、本体论、认识论四个方面加以剖析,并作结语说:“吾以为言哲学者,果欲离戏论而得真理,则佛家在认识论上,尽有特别贡献。”十力先生申明自己整理佛学所遵守的原则是“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这句话很重要。今天我们剖析佛学,一方面应切忌简单化的一笔抹煞,单是斥责它的迷信虚妄蠹国殃民,从而把历史上出现的这一有着深远影响的学说或思潮看成一无所是全盘错误的陈迹。另方面也应切忌简单化的生吞活剥,没有切实理会其来历,便望文生义,逞臆妄说,只是在行文中徒有其表地点缀着一些新名词、新术语,而对于探究佛书的真面目却毫无裨益。
  • 唯识学概论/因明大疏删注(十力丛书)

    作者:熊十力

    本丛书编辑体例如下: 一、采用简体横排,以广传流 二、以原始或原校较精之版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版本点校 三、依熊先生原文之句读,重施标点。通假字保留;异体字酌改为通行字;凡显系手民误植者,径改不出校记。
  • 体用论

    作者:熊十力

    《体用论》中的《明变》、《成物》和《明心》三章,熊十力在原《新唯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创作,分别表达了他晚年定型的本体论、宇宙论和人生论,成为《原儒》体系的重要哲学基础。尤其是单独发行的《明心篇》,不仅篇幅大增,内容得到很大充实,因而成为熊十力晚年加强其新儒学人生论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熊氏新易学人生论的核心所在,是熊十力努力以新儒学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尝试。《体用论》及其《明心篇》的完成,是熊氏新易学特别是其人生论臻于完善的重要标志。
  • 共和与经纶

    作者:刘小枫

    “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于1951年间写下七万字长函《论六经》,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论六经》集中呈现了熊十力对儒家经典的革命性阐释,也体现了熊十力一生对共和主义始终不渝的关切。通过释读这篇长函,结合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集《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本稿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
  • 佛家名相通释

    作者:熊十力

    《 佛 家 名 相 通 释 》 是 一 部 解 释 法 相 唯 识 类 佛 教 术 语 ( “ 名 相 ” ) 的 著 作 。 书 首 有 作 者 的 “ 序 ” 和 “ 撰 述 大 意 ” 。 “ 序 ” 简 略 地 介 绍 了 本 书 的 撰 作 缘 起 ( 主 要 是 为 “ 有 志 于 研 究 佛 学 , 而 苦 名 词 难 解 ” 的 学 子 而 作 ) 。 “ 撰 述 大 意 ” 叙 述 了 本 书 的 结 构 体 例 为 何 这 般 设 定 的 原 因 , 以 及 作 者 对 如 何 研 究 佛 学 的 看 法 。 作 者 认 为 , “ 唯 识 法 相 , 渊 源 广 远 , 资 藉 博 厚 , 而 其 为 书 也 , 又 条 件 分 明 ( 如 法 相 书 — — 原 注 ) , 统 系 严 整 ( 如 唯 识 书 — — 原 注 ) , 佛 家 哲 学 方 面 名 词 术 语 , 盖 亦 大 备 于 唯 识 法 相 诸 要 典 , 撮 要 而 释 之 , 则 可 以 读 其 书 而 通 其 学 。 大 有 ( 大 乘 有 宗 ) 之 学 既 通 , 而 诸 小 有 ( 小 乘 有 宗 ) 、 小 空 ( 小 乘 空 宗 ) , 爰 及 大 空 ( 大 乘 空 宗 ) , 一 切 经 论 , 无 不 可 读 。 ” 印 度 佛 学 , 在 本 土 亡 绝 已 久 , “ 今 欲 求 佛 学 之 真 , 必 于 中 国 ” 。 读 佛 书 , 有 “ 四 要 ” : 分 析 、 综 会 、 踏 实 、 凌 空 。 读 佛 书 , 必 先 读 “ 论 ” , 而 读 “ 论 ” , 必 先 唯 识 法 相 , 而 次 空 宗 。 正 文 分 为 上 下 二 卷 , 共 解 释 佛 教 名 词 四 十 六 条 。 卷 上 : 依 世 亲 《 大 乘 五 蕴 论 》 , 诠 释 法 相 类 佛 教 名 词 。 有 : 法 、 有 宗 、 空 宗 、 法 性 宗 、 法 相 宗 、 唯 识 宗 、 诸 行 、 《 五 蕴 论 》 、 五 蕴 、 色 蕴 、 性 、 善 等 三 性 、 业 、 三 业 、 假 实 、 假 法 、 相 、 心 心 所 、 种 子 、 受 蕴 、 想 蕴 、 行 蕴 、 识 蕴 、 十 八 界 、 无 为 法 、 止 观 、 十 二 缘 生 、 三 苦 、 四 谛 、 二 谛 、 外 道 十 六 异 论 、 数 论 、 胜 论 。 总 计 三 十 三 条 。 卷 下 : 依 世 亲 《 大 乘 百 法 明 门 论 》 , 并 参 酌 《 成 唯 识 论 》 等 , 诠 释 唯 识 类 佛 教 名 词 。 有 : 《 百 法 论 》 、 《 识 论 》 ( 指 《 成 唯 识 论 》 ) 、 诸 识 、 能 变 、 四 分 、 功 能 、 四 缘 、 三 境 、 识 性 、 修 行 位 次 、 四 智 心 品 、 法 身 、 情 识 。 总 计 十 三 条 。 熊十力先生“十力丛书”之一。 序:读熊十力札记(王元化) 佛家名相通释 题记 序 撰述大意 卷上 卷下 读者论抄 题记 读智论抄
  • 熊十力论学书札

    作者:熊十力

    本书简介: 该书系选编熊十力生前未及结集和散落的书信、文章而成,其对于认识熊十力的学问,特别是晚年的思想、境况及相关的人事,极具价值。 ———————————————————— 丛书简介: 熊十力先生是一代大哲、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一生著述丰富,生前出版的著作单行本就有二十余种,除了以《新唯识论》为代表的阐发自己融摄儒释的哲学体系的著作以外,还包括早期的佛学著作、书信语录集、政治历史哲学、思想学术史方面的著作。熊先生生前陆续出版的著作单行本系列即命名为“十力丛书”。 此次世纪文景公司与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出版熊先生著作系列,仍沿用“十力丛书”的旧名,以示为完成熊先生的夙愿。本次出版由熊先生的再传弟子、著名学者罗义俊先生担任学术指导,在此前各种版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点校。并且得到了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大力支持,王先生还为丛书作了总序。此次出版分三批全面推出了熊著单行本,07-08年已分两批共出版了十种,此次为最后一批四本(如下,其中标有星号的是文景出品),自此,“十力丛书”出齐。 第一批包括: 《佛家名相通释》* 《韩非子评论 与友人论张江陵》* 《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初续》 《存斋随笔》 第二批包括: 《唯识学概论 因明大疏删注》* 《新唯识论》* 《破破新唯识论 摧惑显宗记》* 《乾坤衍》 《中国历史讲话 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 第三批包括: 《体用论》* 《熊十力论学书札》* 《读经示要》 《原儒》
  • 十力语要

    作者:熊十力

    《十力语要》收录了熊十力的信函、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到中国学术界许多著名学者,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对象的界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区别及融通、佛儒道之异同、先秦诸子学的评价等,都是上个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中国思想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足以呈现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侧面。 序:读熊十力札记 题记 增订十力语要缘起 十力语要卷一 附录传文六首志一首 十力语要卷二 附录勉仁通讯 十力语要卷三 十四语要卷四 附录周通日记
  • 十力语要

    作者:熊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