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研究

  • 吴宓诗话

    作者:吴宓

    我父亲1934年自编《吴宓诗集》(后由上海中华书局于1935年5月出版),于卷末汇录了许多他所撰关于讨论诗的原理、艺术、内容及形式的文章。这些论究一切诗之通义原则的论文,大多选自他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主编的《学衡》杂志和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他之所以作如此汇录,是想以卷末所收诸文与他所作之诗互为表里。所以,在父亲看来,《吴宓诗集》的卷末附录为《诗集》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这次重新整理出版《吴宓诗集》,由于新收入父亲1934年以后所作诗及师友学生酬赠唱和之作很多,篇幅大大增加,不得不将父亲原附于其《诗集》卷末论诗诸文删去,另行编集成册,作为《吴宓诗话》,与《吴宓诗集》同时出版。事非得已,尚祈读者谅解。   《吴宓诗话》基本按照原《诗集》卷末附录的内容顺序编辑整理,此外增加了一些父亲于1934年以后所作的读诗笔记、授课讲义等,全部录自父亲遗稿和日记。从中得以看出父亲多年对诗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观点和主张,坚持一贯,始终未变。父亲一生酷爱读诗、作诗、研究诗,他所写诗话当远远不止本集所收录的这些。据父亲留下的文字与某生所书借据,他在清华所授《中西诗之比较》课的全部讲义,他为姑丈陈涛(伯澜)笺注的《审安斋诗集》(四卷本),他详为考证评注的近世名人诗选《采风录》以及众多师友的诗词集刊,都于“文化大革命”中被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65年毕业的一名学生(曾任成都十中教员,巴蜀书社编辑。)以借阅和代为保管的名义取走,至今不肯归还;使他的心血和主张不得与世人见面,这是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和愤慨的!                           吴学昭                         2004年2月北京
  • 鲁迅的生命哲学

    作者:王乾坤

    内容简介 对于“民族魂”鲁迅 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 界的一门显学。历来的鲁 研究者基本为文学研究者, 而本书则是一部哲学研究 者撰写的鲁迅研究专著。 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切 入对鲁迅的“生命哲学” 的探究,透辟而深刻地体 认、阐释了鲁迅这位思想 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学所独 有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 和价值取向。
  • 宋诗与禅

    作者:张培锋

    《禅的智慧:宋诗与禅》内容简介:禅是宗教,禅是思想,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也是智慧。“禅”是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汉语意译为“思维修”,或音意合译作“禅定”,等等,本是古代印度宗教普遍采用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加以吸收,发展出一整套正审思虑、调御身心的法门,作为修习佛法的主要内容和体悟佛法的基本手段。中国输入佛教,也接受了禅的一系列新颖观念和新鲜修持方法。古代中国那些佛教大德和好佛的知识精英们更赋予外来佛教的禅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包括本土传统的儒家、道家与道教的某些内容(主要是关于心性方面的);进而又加以发挥,把基本是作为修行法门的禅发展为相当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了以“见性”、“顿悟”为纲领的中国佛教里的禅宗。禅宗创立起宗派在唐初,衰败在两宋之际。就是说,它兴盛了五百年左右。在中国佛教诸宗派里,这又是一个彻底“本土化”的宗派,是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文化土壤上消化外来佛教的禅观、禅法再加以发挥、创造的成果。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浓厚的文化色彩,特别受到广大知识阶层的欢迎,并长时期在佛教诸宗里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唐、宋及其以后的思想、文化影响也就特别巨大和深远。
  • 演说经典之美

    作者:孙绍振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孙绍振教授在东南大学的讲座,根据录音记录稿整理、修订而成。内容包括“另眼看曹操”,“青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复眼看鲁迅”,“冷眼看钱锺书”,“正眼看余秋雨”,“凤眼看古典诗歌欣赏: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笑眼看中国古典小说:美女难逃英雄关”等。作者演讲幽默风趣、妙语如珠,其间与学生的鼓掌、欢笑、对话、质疑,现场互动的强烈氛围全方位呈现。虽为学术演讲记录,然读来如智性幽默散文。  简要目录 另眼看曹操:多疑和不疑 青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人性、神性和匪性 复眼看鲁迅:杂文家和小说家矛盾 冷眼看钱锺书:对浪漫爱情的消解 正眼看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 凤眼看古典诗歌欣赏: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 笑眼看中国古典小说:美女难逃英雄关 慧眼看文学经典:真善美的“错位” 换眼看幽默和雄辩:“他圆其说”和“逻辑错位” 天眼看科学家:造福人类还是毁灭地球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在南京东南大学的演讲集,收录了他在东南大学六年以来的精彩演讲,全书保留了口语化的演讲词,生动地体现了孙教授幽默诙谐富有智慧的语言风格,并收录了精彩的师生现场互动交流,令读者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孙教授另类的学术演讲风格。全书是一种独特的孙氏审智散文的集结。 用演讲辞的形式来传达学术理性。用当代的口语叙述古代的事情,把读者带入当代、带入现场,让读者从演讲辞中消除对学术理性的距离感,进而体会这种带有幽默、谐趣风格的另类审智散文的魅力。可以做语文教师的辅助教案。 ——本书编辑
  • 鲁迅形影

    作者:董炳月

    书中收录文章16篇,具有“鲁迅研究”的整体性:上编10篇为鲁迅研究论文,探讨了鲁迅本人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同时着力探讨了鲁迅在俄国和日本的接受史。下编6篇为对鲁迅研究的评论,行文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作者董炳月为鲁研院兼职研究员,从事相关研究二十余年,对于鲁迅文明观、孔子观、美术观、受俄国的影响等问题均有独到见解。而对于霜川远志、新岛纯良、井上厦等日本知名作家、学者接受塑造鲁迅状况的介绍与研究,填补了国内乃至日本学术界的空白。
  • 从神话到小说

    作者:(法) 乔治·杜梅齐尔

    本书通过对神话与小说渊源关系的探讨,广泛地研究了从神话到小说的演变历史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宗教学、风俗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问题,并以翔实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 纪德的态度

    作者:张若名

    《纪德的态度》中所收入的五篇文章,都是张若名在她四十六岁以前公开发表过,《纪德的态度》加强了法文化交流,为喜欢法国文化的朋友们和对文艺心理学、文艺理论有兴趣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读本,为中国妇女在文学领域争得了一个较高的座席。
  • 到民间去

    作者:[美]洪长泰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 学院大厦

    作者:[美]伊莱恩·肖沃尔特

    学界小说是欧美现代文学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斯诺的《大师们》、金斯利·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戴维·洛奇的《小世界》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对1950年代以来直到21世纪的学界小说的评论。而这部独特的文学评论之所以有特殊的意义,是在于它恰好通过对学界小说的分析评论,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二战以后欧美大学的体制与精神的变迁史。用作者肖瓦尔特的话来说:人们可以知道学界小说的主角和作者们“如何由满怀希望变为默默忍受,再到翘首以盼,直至玩世不恭”。 作者肖瓦尔特是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教授,有着细腻、尖锐的女性视角和类似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全书评论了数百部学界小说,称得上是一部全景式的学界小说索引。 通过阅读学界小说……我希望我所学到的,是不要低估学术世界中静悄悄的走道和四方院内的活动,如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奇》中所说的那样,是预计假如我们真的能够对他们的所思所感有那么一丁点儿的理解的话,那我们一定会被那于无声处的惊雷震得目瞪口呆。——伊莱恩·肖瓦尔特
  •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

    作者:赵晖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内容简介: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子的诗歌风格、诗学抱负、诗人气质无疑是80年代文化精神极富症候性的呈现,此外,由于“诗人之死”在90年代以来的“文化共用空间”里不断地彰显出它强有力的后制效应,海子为人为诗的精神维度得到强调并被夸大,在幻影幢幢的“文化镜城”中,想象“海子”自然成为想象“80年代”的一种方式。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在对海子其人、其诗及其评价史的“再解读”中,精心呈现了在想象“80年代”的“潮流”中,“海子”如何成为由知识精英、消费大众、主流媒体、青年学生?身处边缘且不断逆“流”而上的“地下”歌手等90年代以来“文化共用空间”的享有者联手打造的一个品牌镜像,进而指出这恰是想象主体现实焦虑的一种映现。
  • 守望先锋

    作者:洪治纲

    先锋文学一直是国内外文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学术热点和难点之一。因为文学前进的步伐,文学开拓的前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无数先锋作家的探索结果,取决于他们在艺术上进行前瞻性实验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选择先锋文学作为考察对象,并将之纳入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之中,整合先锋文学研究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两极化思维,并以创作主体的精神作为核心,全面审度了先锋文学的诸多特征,论析了它们在反叛与超越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艺术自律的内在轨迹。
  •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作者:芮渝萍

    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从比较文学、文学发展史、结构主义、原型理论、叙事学、文化批评和多元文化主义等不同角度,梳理和描写美国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前三章从宏观上讨论成长小说的基本问题,力图从整体上为美国成长小说研究确定一个起点,并以此描写和把握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概貌。第四章到第九章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从结构、人物、叙事、文化和多元文化主义等不同角度,深入讨论美国成长小说的不同侧面。
  • 众妙之门

    作者:陈晓明

    《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每一部小说其实都是一扇门,打开来,看到的是读者自己内心的风景。当代著名学者陈晓明积十数年之功,对名篇名作一一详细解读,绘出了当代文学的天际线。《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的写作,不仅是批评,探索,也是在揭示一个学者精神成长的层层积淀;有冷静犀利的分析,更有诸多鲜活的个人经验流露其间。这是《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的特殊之处。另外,小说艺术、思想特质、历史语境共同揉造成的文学经验,成为作者打开读者阅读兴趣、想象力的关节点。
  •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

    作者:谷裕

    修养(Bildung)是产生于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综合人文概念。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由"修养"(Bildung)和"小说"(Roman)两词复合而成。德国以外的学界传统把修养小说视为德国特殊体裁、德国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长发展和教育的意思,本书将Bildungsroman拟译作"修养小说",并非因为这个译名与原文具有更全面的对应关系,而是考虑到修养小说与修养的同源关系。本书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十四部公认的经典修养小说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它们如何以各自独特的形态,使修养小说变得丰富多彩。 德语修养小说是德语文学的一种特殊文类,欧美学界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此项专门研究。谷裕教授撰写的这本著作填补了这项空白。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和原文的基础上,从"修养"的概念入手,对修养小说的含义、发展、文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和梳理,尤其对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该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 符号学

    作者:[法]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一本论文集,含作者的八篇重要论文,体现了作者20世纪60年代末对文本理论、肢体符号学、对话理论、复量符号学等方面的符号学探索,显现了作者试图用数论解读文学作品、建立符号科学的心路历程。作者早期提出的一些先锋派理论,都蕴含在这几篇论文中。作者创立的互文性理论就是在《词语、对话和小说》这篇论文中全面阐释的。
  • 革命的张力

    作者:程凯

    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 “边境”之南

    作者:滕威

    本书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中考察中国在1949-1999年间对拉丁美洲文学的翻译与接受,关注这一过程中翻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揭示翻译与接受过程中的种种误读与错位、改写与挪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当代中国的文学与历史。书分五部分: 近现代对拉美文学的零星翻译;1950-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拉美文学翻译机制的建立;1980年代研究"魔幻现实主义" 的拉美文学热;1990年代以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后现代作家的译介;结语归纳前述历史过程中体现的中国自身文化定位与世界视野的变迁。 作者力图避免将翻译与政治、文学与政治相对立的研究思路,尤其警惕不加反省地移植"操控"理论观照本土翻译历史。相反,本书通过细密的历史考察,再现翻译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结,并试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恢复翻译/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当第三世界/南半球在中国视野中渐次消隐,当全球范围内财富疆界(南/北)渐次清晰时,重提一种第三世界/南半球文学,反观它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历史,再现中国与拉美/第三世界之间曾经紧密的政治/文化关系,这无疑是出于某种恢复完整的世界视野、探索多样性的未来道路的一种自觉努力,亦是作者希望在学术写作中带入的一种现实情怀。
  • 人间词话疏证

    作者:彭玉平

    《人间词话疏证(繁体竖排版)》是著名学者王国维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全书分绪论、注释、疏证、附录四项内容。绪论作为全书发凡,总论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之撰述、修订及理论体系,正文各条目重视将王国维词学思想演化轨迹的清理,与具体条目的阐释笺评相结合,以注释、疏证相配合的方式,征引有关文本,探讨所涉理论及词学渊源。并且尤其重视王国维历次增删修订的痕迹,以求探讨王国维先生心迹。附录部分收录《人间词话》历次刊发之文本、汇录王国维词论,探讨《人间词话》有关版本情况,以便读者。
  • 中国山水诗研究

    作者:王国璎

    本书针对山水诗的渊源、产生与流变,以及其特色,作较为深入的探讨,企图对山水诗这一文类有全面性的了解。第一部分论山水诗的发展。先以《诗经》、《楚辞》和汉赋中出现的山水景物为例证,探索山水诗的渊源。接着论山水诗的产生,则以道家思想的中兴为出发点。继而论山水诗的流变,以山水诗本身的风貌与内涵为重点,探索其自南朝至晚唐期间,如何在文学环境、创作风气改变的过程中,随着诗歌的逐步发展,乃至产生了不同典型的山水诗。第二部分论山水诗的特色,则以山水诗这一文类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为重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作者:贺桂梅

    本书分四个时段,从文学、批评、大众文化等三种形态出发,历时性地探讨了女性书写与中国现代性想象的变迁。第一个时段是1920~1940年代,以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与中国革命的复杂互动关系;第二个时段是1940~1980年代,主要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话语的反思,特别是其中的性别与阶级话语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时段是1990年代,探讨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热”现象中的作家作品与文化现象;第三个时段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大众文化文本,以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社会文化想象的性别修辞与女性问题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