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旅行
-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
传统旅游里,旅人从旅行中获得的不外乎身心松弛和见多识广。在寇特勒的旅游指南里,你却可以期待更多,你的感官知觉将获得全面性的苏醒解放;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在世界的瞬息万变,且同时包括内在世界的诡谲多变。你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角度不同了,心灵于无形中获致洗濯提升,就连体能也扩大了其极限。 本书亦不乏各种趣闻妙事和好用的建议,聆听善用它们,你的旅游经验﹑甚至人生阅历,都将从此改观。 -
旅馆
《旅馆(异乡人的床榻)》是一种散文的实验性文本,尝试讲述了现代人“在路上”的幻想和困惑。书中描述了作者多年来在各地游历的经验、思想和憧憬,构成了一帧帧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心灵画面。 -
香格里拉的闲云和大树
你去过香格里拉吗?你见过梅里雪山吗?你见过香格里拉的夜吗?你见过香格里拉的男人吗?你见过香格里拉的彩虹吗?你见过香格里拉的草原吗?……本书作者用她女性的感知和细微的观察带你去体验香格里拉的人和事,去领略那里的动情之美。 -
三生花草梦苏州
《三生花草梦苏州》内容简介:去年秋冬间,薛冰与作者谈起这本书的事,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意刊印这样一套书,谈江南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每本一个城市,文字不必多,也未必有体系,并由书衣坊主人朱赢椿来做它的设计。设想先印四本,他的南京,陈子善的上海,韦明铧的扬州,苏州一本则交给作者。这正像是玩牌,几位的牌技虽然有高下,但打的路子差不多,也就玩得起来,如果“三缺一” ,实在会让别人扫兴的,因此,作者也就不避滥竽充数之嫌,答应下来。元旦以后,作者每天抽点时间做这件事,先将篇目编定,然后再将文章作了一些修改,还新写了一篇小序,前后大概用了二十天。 近六七年来,作者比较多地关心苏州的事,编了些书,也写了些书,去年还不自量力地点校、整理了一些苏州地方历史文献。做点校、整理的事,一方面,表明作者对目前苏州文化研究现状的不满意,认为应该构建一个文献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更多更深地了解苏州,找到了一条途径。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苏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越觉得过去对它的研究或描述是如何浅陋了。这也让作者感到有点畏惧,似乎应该歇一歇,好好想一想了。 本书中最早的一篇,写于一九七九年,二十五年后重读,自己也笑出声音来。故这次的修改,主要是梳理文字,核对史料,并将内容相近的“合并同类项”,编成一组,有的还重拟了篇名。这固然不是对写作应有的态度,但为了稍梢掩饰自己的幼稚,不得不取如此的下策,好在作者的写,终究不是什么“名山事业”,所以也就不在乎什么了。 本书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二千五百年来,它仍在原来的版图上巍然屹立,这是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经济繁荣、风物清嘉、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城市风貌独特而壮观,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本书就向你描述苏州的风物人情之美。 -
少年游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从童年顽劣、童年游历、趣味生活几方面出手叙述了作者十五岁以前的真实生活,回忆了儿时的人生经历,文字风格兼具纪实性与抒情性,并将时代变迁与个人体会有效地融为一体,内容分为忆江南、如梦令、摸鱼儿、满庭芳和少年游五部分。 日出江花红胜水,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以水乡的温婉气质,古镇的静谧安详,始终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所追寻和向往的地方。本书将作者少年时的回忆与精美的古镇照片相结合,带我们穿越时空,共同寻觅那个搁放梦想的绝版江南。 -
人生就是边玩边学
发掘创意灵感的源头,把好奇心变成财富,这才是全世界稳赚不赔的投资。 在本书中,创意天后李欣频跟大家分享二十几年来影响她创意观点最深远的11个国家,这11个国家让叛逆的她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新方式。 创意不是一种职业,而是能在平凡中看到不凡的独特之处!这本书是她行万里路的精华之作,能为你光速累计人生的智慧里程数。 -
寻路美国
2009年,在职场沉浮中愈来愈怀疑人生的王槊毅然辞去工作,应朋友之邀展开一段完全放空自我的旅行,来到一直以来的梦想之地——美国。 在美国生活的170天里,王槊亲身体验一个普通美国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发现了两个国度、两种文化的有趣差异——它们有些地方截然不同,有些地方又神奇地相通。 这些见闻让王槊重新思考国人的美国梦: 资源优裕形成的平和心态,可以以平民化方式取得的贵族化享受……一些见闻似乎可以印证“美国梦”; 各州之间普遍存在的地域攻击、无处不在的超速驾驶、交通警察蹲点罚款的执法……美国的月亮似乎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圆。 《寻路美国》中王槊的笔触时而轻松幽默,时而犀利辛辣,让那些让人云里雾里的传说一一还原出真相。穿街走巷的真实经历,让他写出了一个最有烟火气的美国。 一本务必摆放在《寻路中国》旁边的书; 一段短暂却能铭记于心的美国之行,附赠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故事; 还原一份不美化、不拔高、不歪曲的美国风情; 一本货真价实的驾车游美国攻略; 苏芩、高潮东、王凯、洁 尘重磅推荐。 -
北纬69°西经51°
本书记录了一次心灵之旅,从冰岛到格陵兰,只为追寻所爱的音乐以及单纯地面对自己的存在。因为喜欢冰岛音乐,所以作者到访了孕育出这些音乐的土地;因为想到最极致的环境下进行深思;寻找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作者再往北走,从冰岛到达北极圈的格陵兰。书名《北纬69°西经51°》正是格陵兰的西岸中部位置。 黎伟杰的《北纬69°西经51°》中讲述作者在两地遇到的人和事、首次当沙发客(couchsurring)的感受,大自然给予的体会,独自在雪野露营、夜行雪山的经历。以及对生命价值看法的转变等等。作者用非常细致的线条来绘画书中的插图,繁复却简约,这种画法,需要高度集中、专注、忘我,风格冷峻,也很接近格陵兰的气氛。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
丝绸之路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黄河之旅》后的又一文化旅行力作。这本《丝绸之路》是作者和朋友芬恩结伴从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丝绸之路之北线从喀什出境到达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 作者在书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丝绸之路”画卷 ,随着行程的向前展开,丝路沿线风光壮美的沙漠、长河、戈壁、高山,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无数动人的历史传说一一浮现在读者脑海中,它似乎还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沿着张骞、霍去病、玄奘等人的足迹去看一看千年丝路的沧海桑田。 除了对丝路沿线的古老文明的再次重现外,作者“老外”的视角让本书更加生动有趣,他喜茶好酒,最爱在古人墓前杯酒凭吊;他乐于冒险,在帕米尔高原险些被巨石砸死;他风趣幽默,一路调侃旅途中的艰辛挫折……跟着比尔游中国,你会发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同魅力! -
下一站·法国南部
以旅行记录的方式,分享巍峨壮丽的城墙,饱经沧桑的大主教宫殿朝圣历史,他们身处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庄园,上百年阳光的味道仿佛在舌尖跳跃;他们亲临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温床,感受现实与梦幻的时空交错感恍若光影更迭。在这个终年气候温和明媚,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地中海文化之都,最世顶尖五大作家带你体味空气中处处充满着浪漫风情的法国南部 在如今,“法式”这个词仿佛就是浪漫、考究甚至于艺术的代名词,法式建筑、法式大餐、法式热吻等等都令人神往,而在法国南部,那一片围绕着地中海的广袤天地,终年气候温和明媚,还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地中海文化。“下一站”系列书系《下一站·法国南部》选择了最世文化最豪华阵容的五巨头——郭敬明、落落、笛安、安东尼、恒殊,带你走进那两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他们担纲旅行中的贴身导游记录,分享被誉为“法国人私藏的度假天堂”的迷人魅力! -
直到我们相遇
见过50个国家的瑰丽精彩之后,老挝虽显得不热门不刺激,但有些东西值得让人必须单独为它写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旅行书,它是彼得•海斯勒式的公路风物志,它是“蔻式旅行”的标本:有点糊涂,有点无厘头,时不时出错,认识很多人,听很多故事,发出从心底里暖着的笑声。与蔻蔻梁之前出版 的《辞职,去旅行!》《如果你在就好了》一次探访多个国家不同,这次蔻蔻梁带领着我们沿着湄公河畔一路前行,寻访老挝背后的故事。依然是蔻氏的文风,蔻氏的幽默,洋洋洒洒间,一个立体的老挝摆在我们面前。 -
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
希腊的蓝与白因为Justin的网站而让人心生向往,“今天的天空非常希腊”不再只是诗句,它有了真正的影像,并且印制成书。 12天的旅程,Justin以他希腊旅游的四个地方为经,学习摄影7年的心得为纬,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这不是一本专业的摄影书,而是一本希腊的摄影游记。 Justin说:希腊不远,想去就可以到达;梦想不远,踏出去就更接近…… 这本书是一个美景,一个实现。 这本书来自一个刚开始只是想和朋友分享的旅游照片网站,却在一个半月创下了超过100万人次的点阅记录,最高纪录一天内有10万人次登录,现在,登录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人次。 这个网站其实很简单,但魅力无穷。网站内有的就是美到让人无法以言语表达的希腊风景照片,是由一位工程师Justin到希腊旅游时以数码相机拍下来的。自称是摄影业余爱好者的Justin,在想把美景与好友分享的心情下,却拍出了让所有人恨不得马上飞到希腊沉浸碧海蓝天里的优美作品。Justin展现给我们的是自然与人情的动人之处,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最佳诠释。 -
纸上江南
记住一段历史,可能是因为一个美妙的瞬间;记住一个地方,可能是因为一处美丽的风景. 人不能呆在原地不动,需要时常走出去,看看自然,阅览人文,所谓的“边游边吟”就是这种生动而有趣的生活状态. -
读路者
《读路者:岳遍天下》是《袁岳新生活主义丛书》之一。旅行是心理、地理、道理三理的集合,而三理合一的学习模式使我们有别于单纯的读书者与单纯的旅游者,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路者——在路上见识与学习到真理的人。 旅行不仅是让脚去旅行,更是让心去旅行,让思想去旅行。 旅行对于我的吸引力超过了总呆在一个地方,我享受在路上,路上是我内心另一个动态的故乡。 -
把车开到西藏去
西藏,在很多人眼里是个神奇神秘的地方,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游人的目光。 作者扎西顿珠以一个旅游车司机的身份,或曰半职业化司机的身份(因为有时作者本人也是个游人),向人们讲述了他与形形色色的客人之间所发生的种种有趣的故事。 作者以极强的说故事的能力和极其幽默的语言,在拿自己开涮的同时道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桩桩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人们捧腹大笑中看到的是西藏美丽的山川庙宇和蓝天白云下西藏的人文历史。 本书的语言尤具特色,作者豁达的心态及令人目不暇接的惊人之语在给读者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使得本书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剧增。 苏童(作家): 我相信,在与拉萨河、冈巴拉山进行了那么多次对话之后;在与形形色色的旅行者进行了那么多次对话之后,郑文钊确实变成了扎西顿珠,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令人亲近的西藏故事。 韩东(诗人、小说家): 扎西顿珠阅历丰富,文功扎实,加上奇幻的西藏故事,其作品在网上受到追捧绝非偶然。纸质书的出版可望延续这一奇迹······ 朱文(导演、诗人、小说家): 就算是文钊的老朋友,也说不清这家伙过去三十年里究竟干过多少行当···生旦净丑。 就算是每年去两趟西藏的朋友,也未必见过扎西顿珠笔下现实的西藏···活色生香。 刘立杆(诗人): 一个长得像藏人的汉人,一个趴着方向盘写字的司机。 扎西的故事属于遥远的车马店和兵站,属于青藏高原那些漫长的夜晚:在一整天长途跋涉后,火炉滋滋烧着,疲乏的靴子已经脱下,晚餐已经做好,屋子里弥漫着牛粪的清香。每逢此时,扎西的故事就可以开场了:奇特、新鲜、带点神秘——稀薄的空气里,可以清晰地听见“嘭嘭”的心跳声。 陈寅(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 一个西藏的旅游车司机,在与各路来客的邂逅中,在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中,他有过怎样的奇遇、奇闻和奇境?文钊以比媒体记者更细微的观察力,以比游记作家更直抵人心的发现力,洒脱地讲述了诸多有趣、奇妙、好玩的故事,让我向往神驰。那些去西藏的游人若是坐上文钊的“巡洋舰”,那真是有福了! 刘格文(少将、《解放军报》副总编辑): 神奇的景物,神奇的习俗,神奇的国土。摇身一变成为扎西的郑文钊,用他的神来之笔,把西藏之旅写得如此美妙,如此轻松,如此令人神往。扎西,神了! 张玉华(人民日报社《江南时报》副总编辑): 关于旅游的文字很多,但从一个司机的角度,把看风景的人本身当风景来写的却不多见。行者见性,西藏似乎更有一种神秘力量,能褪去人性的伪装,使之真实呈现,扎西的笔底风景也因此而色彩斑斓。 -
漫步厦门
《漫步厦门》是旅行作家黄橙走遍世界之后的回归之作。将厦门别具特色地分为大岛(厦门本岛)和小岛(鼓浪屿)两部分,并从中选取12条最具特色、最有风景的小路,用脚丈量、用眼睛欣赏、用味蕾品鉴每条路的风景、旅馆、咖啡馆、餐馆、博物馆等,以路为线索,拼贴出“最厦门”的岛城风貌。这些路中,有热门的旅游景点中山路、思明南路;有老厦门市井街区华新路、百家村;有厦门城市历史发源地曾厝垵,有鼓浪屿迷人小路鼓新路、漳州路、鹿礁路…… -
不辞职,去旅行
1997年到2014年,这是作者菜菜行走的第18个年头。从最初的一个人的游走,到两个人的牵手旅行,再到带着宝宝的三口之家的旅行,她将多年来行走的旅途见闻、故事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来,妙趣横生的旅行经历,奇异幻彩的异域世界,她用自己的真实旅行经历,告诉大家,不辞职,不休学,未退休,也能实现环球旅行的梦想。 -
丝慕巴黎
二00一年夏天,作者Peggy獲得一份到法國電信公司巴黎研發中心實習的機會。這段時間,她隨身攜帶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讀了許多次,直到將近離開巴黎,才突然領悟到它其實也如一本深度旅遊書。Peggy照著海明威年輕時代的足跡探索巴黎,從這種角度而言,這本《絲慕巴黎》裡或多或少也摻雜了海明威對她的影響。 「也許離開巴黎之後,我就能描寫巴黎了。」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一書中這麼寫道。「我一直深深喜歡著巴黎,而且我一直知道,總有一天,我會為這個城市,寫一本書,」Peggy則這麼認為。在離開巴黎後,她根據自己在巴黎時的日記及攝影,用文字和影像呈現她的心靈的磁場--巴黎。 她在書中記錄巴黎生活點滴、活生生生活的感覺,不同於一般遊客的浮光掠影: 「黑白,是描繪巴黎最適合的顏色。」 「一種我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在之後走過其他城市找到的味道……」 「巴黎的精彩生活很快地展開,新鮮事發生的速率遠超過我能記下的速度。」 「除了牛排和可樂,所謂的異國風情,還有一種叫做「文化」的東西存在。」 藉由Peggy的筆和鏡頭,你不但能在其中看到巴黎、聽到巴黎、聞到巴黎,更能彷如置身巴黎街頭、古堡、咖啡館,悠遊地享受人生。因此,如果你有機會去巴黎,或者正計畫去巴黎,千萬不要忘了在行囊中放一本《絲慕巴黎》。因為它是一本深度旅遊書,是有黑白攝影作品的21世紀版《流動的饗宴》 -
马帮旅行
提起斯诺,人们会首先想到他的《西行漫记》,不曾想到此前他还到云南探访,写下了随时间推移而弥足珍贵的《马帮旅行》哩。 云南,历史上曾是神秘之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其神秘面纱被揭开一角,各国学者、记者才接踵而至,或调查研究,或探访旅行。探访旅行者中就有青年的斯诺。1931年,他由越南,进河口,经昆明,过大理,出腾冲,到缅甸,随马帮探访旅行过程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于是用冷峻目光审视之后,以随笔《马帮旅行》客观地将云南独特的风光、民风、民俗、民情作了历史性的“定格”。 开卷,便仿佛穿越时间隧道,漫游于70余年前的云南。自然风光是那样的优美,“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森林沿山坡而下,一直延伸到河边”,“也有的时候,在道路两边,几英里长的范围之内,全都是茶花,或数不清品种的大杜鹃,开着一大片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还有盛开的野梅花,它们一片片地生长在小山坡上,在风中就像一条条游丝,风静时又像朵朵娇美的红云”。山间有马帮行进的羊肠小道,并不时传来马帮的铃声和马驮的嘎吱声。云南的民风是那样纯朴和不可思议,有6个女儿的女主人听得作者25岁未婚,便慷慨地要送一个女儿给他做新娘。但云南人外出,即便富裕,“也只愿付最低限度的旅费”,“谁也无法说服他们多花一分钱”。云南民众是那样的凄惨,人们常被抓兵,“有些人被抓来当兵,还不让通知妻子儿女”,有许多人因此“沦为乞丐”。“年迈的父母,由于儿子事前未得到通知就被突然抓走,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在悲痛与饥饿中死去”。昆明是那样怪诞,它“伸出一只脚在警惕地探索着现代,而另一只脚却牢牢地植根于自忽必烈把它并入帝国版图以来就没有多大变化的环境中”,它“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标新立异的民族主义、弄得稀里糊涂的本地人、不能正常工作的电话系统、不会亮的电灯、串串铜钱、纸币、野狗、皮革和古老的刺绣等等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城市被荒诞而绝望地混杂在一起”。 可以说,在中外文艺作品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云南描写得如此真实、传神、力透纸背,虽不是绝无仅有的,但应是罕见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