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旅行
-
我在美国当农民
《我在美国当农民》讲述了一些有蓝白颜色的国旗总让我触目惊心毛骨悚然,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大概与儿时所受的惊吓有关。1966年抄家时我刚满5岁,“覆巢”的原因是打唐朝起列祖列宗就读书做官,一直到中华民国我爷爷才断了官脉。我爷爷秉承家风,尚古好旧,举五男五女,全部受过高等教育,其中两个是美国康奈尔博士,一个英国皇家植物园硕士,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台湾,可都与仕途无缘。…… -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 他们青梅竹马,万水千山。 他们双手紧握,边走边爱。 爱情迟早褪去激情,唯有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
荒野生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纽约时报》等一线媒体争相报道,在美国主流社会刮起阅读、讨论旋风。1990年5月12日,一个出身于美国东海岸富裕家庭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他对父母说:“我要消失一段时间。” 1990年10月,有人在 米德湖国家度假区发现了一辆黄色达特桑,车主却不见踪影。 1992年4月28,一位司机遇到一个搭便车的年轻人,说他要去阿拉斯加。 1992年9月6日,几名猎人在阿拉斯加荒野中一辆废弃的公交车内发现一具尸体,没人知道他是谁,来自何处,为什么在那儿。 是什么让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大好前途、离开爱他的家人,孤身一人走进荒野? 如果金钱、名誉和安稳的生活都不能给我们幸福,究竟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
雪域求法记
邢老的经历所涵盖的时空广阔,人物众多,尤其是涉及到佛学及藏传密教的部分,需要参证大量的文献,才能达到真实的复原当时佛教活动的历史面貌的目的。往往为了一项细节的查证,要经过洛杉矾-北京之间横跨太平洋的数次联络,三年内点点滴滴的工作持续不断,直至各项因缘具足,方才功德圆满,使这部口述自传得以问世。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为近代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这也是邢肃兰老人的心愿。 -
回家之旅
《回家之旅》为世界级瑜伽大师茹阿达纳特•斯瓦米的自传。作者在《回家之旅》回忆了自己从年轻的探寻者转变为知名灵性指导者的整个过程,《回家之旅》,读者将跟随他从芝加哥城郊到欧洲,从欧洲前往印度,并最终深入喜马拉雅山的洞穴探访瑜伽圣人的历程。《回家之旅》穿插了作者多次濒临死亡的遭遇,跟随高深瑜伽师的修行,以及在朝圣之途中的种种波折。《回家之旅》文笔柔和流畅,作者以一种罕有的坦率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带领读者进入一段迷人、幽默、暖人心房的旅程。 -
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讲述了1999年1月到2002年1月,他们开车从冰岛出发,游历了116个国家,包括那些旅行者不太会去冒险旅行的国家和地区,如安哥拉、刚果、苏丹、东帝汶等。这次跨世纪的旅行也可能创下了历时最长的持续汽车旅行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当然,吸引我们的并不只是这次旅行所创造的吉尼斯记录,更多的是因为罗杰斯这个不同寻常的旅行者,他不仅仅只是一个旅行者,他更是一个投资者。在旅途中,他凭着自己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独到见解,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纠正了人们头脑中的一些陈见,并对各地的投资前景进行了预测。比如他认为:在安哥拉将有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波利维亚在数十年的动荡之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后起之秀,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欧洲注定是要失败的……在他的旅程中,中国是重要的一站。从书后的旅程表来看,中国是罗杰斯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这不仅是因为古老的中国对于西方人有很强的吸引力,还因为在罗杰斯看来,中国将是一块投资的热土。罗杰斯甚至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户,购买B股股票,并对中国的B股市场进行了预测。 罗杰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以其丰富的亲身经历,为读者展现了巨大的投资前景。罗杰斯是一个探索者,在所到之处,他总能发现当地的投资价值。就像西方的书评界所说,跟随罗杰斯就能发现未来投资的金矿。跟着罗杰斯周游世界,跟着罗杰斯投资全球,本书带给读者的就是罗杰斯新千年的投资之旅。 -
马可波罗行纪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自民初以来,该书有多种汉译版本传世,尤以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冯承钧先生的这个译本备受推崇,特以版本选择审慎完备、翻译考订有机结合、译述风格文质相兼、附注文字丰富精确等多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史料、参考和阅读价值。兹编入“世纪文库”,嘉惠广大学人和读者。 -
被遗忘的王国
《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中文)讲述丽江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湖泊和宽阔的坝子。可谓是风景秀丽,历史古老,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它与大理、迪庆、怒江、四川毗邻。地区所在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丽工县。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园般的宁静和谐却鲜为人知深深感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如今,这块被遗忘的王国,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 -
三毛台北地图
《三毛台北地图》内容简介:台湾自由行首本最文艺路线图,用3天走遍三毛48年的人生。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台湾旅行公会理事长姚大光独家推荐自由行文艺读本。 -
让灵魂跟上脚步
万科董事长王石,他的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他从未停下脚步。当他的脚步迈向唐代玄奘和尚的足迹,他和自己的灵魂有着无数的对话。 玄奘之路,几千年来一条通往佛教圣殿的路,一条连接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的路。几千年来,佛教在两端,而路的中间,充满了古兰经的声音。步向佛教的历程,内心,要经历伊斯兰教的洗礼。这条路,变迁了多少历史,有着多少宗教的挣扎? 王石,一个热爱广阔天地的人,一个爱追问历史、追问当下的人,他是中国当下最有力的发言者之一。他热爱高山大海,爱的不仅仅是土壤和水而已,更多的是,这些土壤,这些路,这些水背后的人与故事,以及,他自己的思索。当他两次踏上玄奘之路,他寻求的,不仅是野外的刺激,徒步的痛快,更多的,是灵魂的追问,是灵魂对这条历史之路的种种叩问。 这是一个21世纪的人把他的视线跨越几个世纪,往回看,用了现在的眼光。 是往回看,其实,也是往前看。 -
吉胡·阿莎
查尔斯王子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一个全程漂流过长江的女探险家,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灰姑娘”,一个不懂法语的法国畅销书作家,一个中国女人的英国式离婚。吉胡·阿莎——一个可以为真实人性而疯狂的彝族女子。 尽管心碎过千百遍,眼泪足以浇灌我的橄榄山果园,我仍然像大凉山那只孤独、坚韧、顽强的山鹰一样,全身血淋淋的,蹲在寒冷、高不可攀的岩石上,双眼直视着太阳,一动不动,等待着宝贵的重生,等待着脱胎换骨,等待着涅槃……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万科董事会主席、“登山企业家”王石,用时最短完成“全球9大极点探险”的金飞豹联袂作序推荐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2周,英文版销量过百万,超越《登山圣经》 荣膺《时代》周刊 “年度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 荣获1997年美国国家书评奖、1998年普利策奖非小说类奖项 全球驴友、山友心目中的必读书,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 乔恩•克拉考尔作为资深专栏作家和登山家,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乔恩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但是这次登顶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登顶的五位队友中,四人消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等到大本营的时候,四支探险队中共有九人死亡,另有三人在月底相继去世。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向导、夏尔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这部珠峰历险记会将读者引领向无穷的思索。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1999年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 在那些伴随人成长异想天开的梦想中,攀登珠峰便是其中之一。我敢保证,珠峰梦绝非我独有。它是世界的最高点,难以逾越,是许多男孩儿和男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 ◆ 简要目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 第二章 印度 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过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 140米 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 第五章 罗布杰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 360米 第七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 第八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 第九章 2号营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 第十二章 3号营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 第十三章 东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海拔8 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海拔8 848米 第十六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海拔7 920米 第十七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海拔8 848米 第十八章 东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700米 第十九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海拔7 920米 第二十章 日内瓦横岭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海拔7 890米 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1996年5月13日 海拔5 360米 跋 西雅图 1996年11月29日 海拔80米 附 言 后 记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单 译者后记 ◆ 名人推荐——————————————————————————————————————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新版《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金飞豹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地兼具优美和力量的著作将流芳百世。 ——国际知名户外登山摄影师盖伦.罗威尔,《华尔街日报》 一部认真调查和精心构造的叙事作品。与书中的探险历程不同,他的故事如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作者最重大的成就莫过于用文字召唤起致命的暴风雪,并透彻而细致地重现了它。 ——《纽约时报》 既引人入胜又耸人听闻的登山记述……出自一位思想深邃的优秀作家之手。 ——《时代》周刊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最好的登山类书籍。 —— 《华盛顿邮报》 不同凡响。 ——《新闻周刊》 对珠穆朗玛峰,经过千辛万苦登顶的克拉考尔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没有更高的去处了”。……克拉考尔的书好就好在,他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而是直入骨髓的记录,而且像美国电影的节奏一样快。 ——国内网友评论 -
灵魂的台阶
本书是王石的最新传记作品,书中描述了他在登山过程中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对于团队成员协作进取的真挚情感的理解,对于一直秉承挑战自我、不畏艰难、磨练意志的北大山鹰社精神的感悟。 本书描述了11名登山队员在登珠峰的过程中在西藏的所见所闻,如到西藏盲文学校的经历、到西藏历史博物馆感受登山文化、解读当地藏族佛教等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王石作为企业家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格瓦拉與朋友阿爾貝托兩人,於1951年12月,一同騎機車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展開了一趟周遊大半個南美洲的發現之旅。從這趟旅行中,格瓦拉親眼看見了人間的苦難、社會的不公,進而引導他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本書手記式的文字紀錄著他旅途中的趣事與辛苦、觀察與思考,並呈現出他性格中浪漫、無私與正義感的一面。 要瞭解格瓦拉不平凡的一生,不妨先從這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旅行開始 「這不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傳奇故事,也不是某種『憤世嫉俗的評論』;最少那不是我在寫他時候的初衷。那是兩個有共通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 故事從這裡開始,然而這個旅程也改變了一個人。 不管你知不知道Che這個人,但如同所有關於他的介紹「你一定看過他的圖像」。 該怎麼說呢?關於格瓦拉這個人。 世界上總是會有為了夢想而往前走的人,我非常欽羨這樣的人;曾經再找尋他的資料時還在某個網站看到他放多年後背找出來的骨骸,為他而做的音樂… Che這個人,在某種層面上或許已被稱之為神。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時候需要的不是金錢或是盔甲,我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正直完美的靈魂。 -
我的视觉日记
活跃在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旅德摄影艺术家王小慧自传性纪实文学《我的视觉日记》于2001年出版,因她小说般的传奇经历和优美的文笔配上她的摄影作品.使本书自面世起即好评如潮,受到几百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长时间在畅销书榜上名列前茅,并先后获“上海优秀图书奖”、“冰心奖”和“ 全国女性文学奖”。本书因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又成为青年励志的范本,王小慧的成功以及她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更成为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她也因此为大家所熟悉和喜欢。 本书五年来已再版十七次,是近年来很难得看到的生命力这么强的传记文学作品。为了钟爱王小慧的读者,我们特制了精装的“珍藏版”,增加了彩图并更新了部分内容。 -
悠游100年/悠遊100年
內容簡介: 100歲趙慕鶴: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 認真: ◎60歲的退休鄰居說:「你都快要死了,還學電腦,你休息休息吧。」 趙慕鶴說:「可是我還活著啊……。」 ◎「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走,課業能完成就完成,論文能寫完就寫完,但做一天就要負一天責任。」 ◎趙慕鶴上課極講禮數。每次老師進教室上課,他無視於周圍同學反應,一定站起來跟老師問好才坐下。 活到老學到老: ◎「我知道我可以的!」,即使被潑冷水,也要考研究所 ◎他在寫論文期間因故摔倒,無法通勤,在學校宿舍住三個月。這段期間他每天叫同學室友起床,最後論文口試比同學更早通過。 養生:: 「我住四樓。」「四樓?」我們吃了一驚。「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 為什麼吃驚?因為說話的人,民國一百年正好滿一百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行料理,且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 生活: ◎七十四歲不懂英文,也敢獨遊歐洲,他與背包客同擠二十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十六萬元。 ◎趙慕鶴像自栽的花,越活越燦爛。 目錄: ◎推薦序1 生命的密碼 楊力洲 ◎推薦序2 在板蕩人間寫下生命傳奇 陳德和 ◎他們眼中的趙爺爺 ◎自序 分享一生的經歷 第一顆心:歡喜學習心 ◎近百歲學電腦 ‧老同事知道他去學電腦後勸阻他: ‧「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 ‧「可是我現在還沒死,我還活著啊!」 ◎全國最老的碩士 ‧八十七歲時,他決定去讀空中大學文化藝術系, ‧熟識的教授朋友潑他冷水,說他一定讀不到畢業。 ‧教授說得很絕:「如果你讀完,我給你下跪!」 ◎最初的老師 ‧母親李氏是一個幾乎沒有缺點的人, ‧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已是百歲老人的他,仍常把母親說的話放在心上、掛在嘴裡。 ◎學習百分百 ‧即使在動亂時代,趙家的孩子每天早晨六點便起床讀書, ‧中午飯後,一直讀到天黑看不見字為止, ‧這樣每讀三天、複習一天,沒有禮拜天。 ◎走到哪,學到哪 ‧他三歲就有記憶,個性安靜不愛講話, ‧但身邊人做些什麼他都注意觀察,也喜歡跟在大人後頭做事, ‧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學習到做人處事的智慧。 ◎這樣教後輩 ‧看到孫子常常讀書讀到哭,他也不忍, ‧但他知道讀書是孫子唯一的出路,再不忍心也還是盯得很緊, ‧而且他從來不罵孫子,只講道理給他聽。 第二顆心:歡喜吃苦心 ◎千里逃難,體悟人生 ‧趙慕鶴的無憂歲月,在砲火聲中悄然結束, ‧迎接他的是另一段悲喜交集的人生, ‧他開始嘗到苦頭,但也更懂得惜福與感恩。 ◎苦中作樂,體悟人生 ‧他離家後,生離成了死別,再沒見過媽媽的面。 ‧孤身趕路,舉目無親, ‧在逃難路上遭遇重重困難。 ◎落腳台灣,人生重來 ‧沒有身分證,不能找工作,更怕警察抓, ‧趙慕鶴心想鄉下地方可能安全一點, ‧但他不會說閩南語,只能在一戶農家幫忙插秧。 第三顆心:歡喜處世心 ◎最不人二的人二 ‧在學校裡,人二負責管全校師生的思想問題, ‧凡有人罵元首、詆毀政府或行為可疑, ‧人二統統都要在他個人安全資料上記上一筆, ‧但趙慕鶴卻反其道而行。 ◎三不管變多管閒事 ‧戰爭改變了一切, ‧在逃難過程中,趙慕鶴看到了人性的至善與至惡, ‧人情冷暖點滴在心頭,逐漸激發他富正義感、同情心的一面。 ◎打狗留個溝 ‧抓到小偷,趙慕鶴卻婉言對他說:「你可能是失業了, ‧我如果窮,可能也會做小偷, ‧現在我給你兩百塊錢去吃飯,以後別這麼做了。」 ◎想成事就要犧牲 ‧手背上的傷,拖了二十多天才結疤。 ‧但能收回校地,一切就值得了, ‧如果他不挨打,速度可能還沒這麼快。 第四顆心:歡喜悠遊心 ◎逃難當旅行 ‧同行的人懷疑他怎麼還有那個心情, ‧他說:「有心情啊,要不是逃難,怎麼會到這麼偏遠的地方, ‧以後恐怕不會再有機會了,把逃難當旅遊不是很好嗎?」 ◎七十五歲背包客 ‧有人出國玩一趟要準備很久,要語言能通、要有錢, ‧如果要做到那些條件,三輩子都出不了國, ‧英文能力跟玩得愉快不愉快沒有關係,想不想玩才最重要! ◎紐西蘭之行 ‧他們去參觀當地原住民毛利人的村落時, ‧頭目不願和遊客一起照相, ‧看到趙慕鶴卻主動要求合照,還送他一個小木偶。 ◎美國之旅 ‧此刻他退休已有二十幾年,但每個學生的名字都還叫得出來, ‧看著昔日青青子衿皆已步入不惑之年,且各有各的成就, ‧心裡不禁很是感到安慰。 第五顆心:歡喜樂活心 ◎寫不完的鳥蟲體 ‧鳥蟲體學起來似乎挺容易,寫得好卻很難, ‧重點在於它雖然在字的結構上和正楷相同, ‧但筆法行雲流水像在畫畫。 ◎粉墨登場 ‧有人負責教他動作,還有人教唱腔及怎麼配合音樂。 ‧趙慕鶴感到要配合樂器演奏邊唱、邊做動作是最困難的, ‧一開始常出錯,但他有心學,最後也一一克服了。 ◎九十三歲當志工 ‧許多人退休後為了打發時間, ‧也為了再次肯定自己,多半會做志工, ‧像他這樣主動到醫院當志工的,應該是第一個吧! ◎零負債人生 ‧其實只要趙慕鶴開口, ‧很多人都願意借錢給他, ‧但他卻寧可欠公家也不要欠私人。 ◎長壽之道 ‧他從不去想怎麼延年益壽, ‧只想活得愉快, ‧活得愉快,就活得久一點。 學生眼中的趙慕鶴 ◎跋1活在當下的最佳典範 陳淼勝 ◎跋2 知足常樂夾百二 戴嘉南 ◎跋3 越老越紅的趙爺爺 尤惠貞 ◎跋4 以歲月為冠冕,越活越精采 -
王石说
我很欣慰,这是一份来源于第一现场、真实又直接的记录,毫不回避地反映了自己在环保道路上所面临的困惑与矛盾、内心的焦虑与感念。重观此书,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审视的过程。或许,通过这样的审视,才能部分回答自己的使命。 ——王石 三年跟拍实录、百万字文本记叙,还原后《道路与梦想》时代,最真实的王石。 王石亲自作序。 他做企业,万科是中国最好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他登山,是全球第9个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的人。唯有王石,无论是做企业还是生活,他都遵循内心、做到最好。 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在想什么?为什么要潜心做环保?什么样的生活更能令内心满足?本书源于时代纪录对王石三年的贴身跟踪拍摄,记录者随王石登上珠穆朗玛、走遍世界各地,书中选取了最能表现王石对生活、对生命的积极态度的言论,让读者从王石那些或平实、或诚恳的言语中,体悟他绝处逢生、勇攀高峰之后日趋平和的心态和更为广阔的胸怀。 -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是贝尔迄今为止撰写的唯一自传,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冒险家传记。它追溯了贝尔家族的信仰体系,并回忆了贝尔从童年到成名后的一系列成长故事及心路历程。贝尔对冒险源自生命本能冲动的渴望,以及以探险为终身事业的精神,昭示出贝尔强大的生命感染力,给人震撼心灵的启示。 他曾是英国怀特岛上的冒险少年,在荒野和海浪中顽皮而孤独地成长;他毕业于伊顿公学,从那里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英格兰精神,什么是自由。18岁,他在毕业旅行中徒步横穿北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下暗自发愿,终有一天会登上圣峰之巅。22岁,他破除万难、流尽汗水,加入世界上最卓越、神秘而勇猛的组织——英国空军特勤队,成为SAS中骄傲的一员。23岁,他从跳伞骨折的噩梦中奇迹般恢复,成功挑战自我,登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与探索频道合作,拍摄了世界上最刺激的冒险节目《荒野求生》,足迹踏遍全球最险恶荒芜的绝境。他是贝尔•格里尔斯,他的名字如今已家喻户晓,他是户外探险世界的王者,男人中的男人。 贝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首次讲述世界级极限探险家、野外生存秀大师贝尔•格里尔斯冒险心灵成长史,分享贝尔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动人趣事,回顾参加SAS与攀登珠峰心路历程,解密《荒野求生》电视节目拍摄秘诀,爆料幕后精彩花絮,还原一个真诚、勇敢、坚毅、幽默的贝尔。贝尔•格里尔斯——天生冒险狂,在极限的边缘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1. 贝尔与家人亲密生活照大量发布 2. 附赠贝尔巨幅写真海报 -
三毛1943-1991
三毛辞世20周年惟一特别授权纪念传记。三毛去世15年后家人亲朋首度开口揭幕红尘往事。独家披露三毛自杀真相、与王洛宾恋情传闻内情、师从白先勇等诸事新解。三毛最后成都之行肖像日记。陈家姐弟首次公开的百余幅珍藏图片。三毛大姐陈田心口述作序、南方朔先生、三毛作品受托者陈宪仁先生联手作序。华语圈最权威三毛纪念传记版本。三毛父母、李敖、梁羽生、白先勇、贾平凹、琼瑶、胡茵梦、张乐平、司马中原、痖弦、倪匡、林青霞、安妮宝贝等名家对三毛的评说。 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那沛然的生命感,使她能把很多凄怆的际遇,都写得生气勃发,洒脱浑厚。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与荷西情感是否真实、与王洛宾恋情的真相、师从白先勇过程等传闻一直环绕不断,也使三毛身后种种猜测四起。世间流传的许多红尘往事,使她成为华人心中的一个谜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与文化现象。这次,借《三毛1943-1991》出版之际,三毛大姐陈田心与弟弟陈杰一起,偕同本书作者,将坊间对于三毛本人的种种说法与猜测做了一次全面的澄清。 -
万里无云
旅居英的中国电视制片人主导演书云,只身跋涉千里,沿着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足迹,印证了被我国、印度和东亚国家倍中尊崇的传奇僧人玄奘的不朽功绩,感悟了佛教文化的真谛,也被中国盛唐时期的丰富博大的文化所深深震撼。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 它是两个生命、两个旅程的故事 这是一次艰辛的体验,又是一次心路的历程, 身体力行的万里追寻使作者走进玄奘,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一本“精彩的、让人不得不读的游记。” 这是一本对最终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她穿越了凄凉、壮阔的景观, 她在途中遇到超凡脱俗的人物, 为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把这些经历栩栩如生地告诉给我们, 使我们对她的内心、佛的内心和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了一个独特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的英文版本一经出版便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