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旅行

  • 三国志男

    作者:【日】佐久良刚

    首部三国题材的旅游指南 180天背包游,100多个三国景点,300余张独家照片 历史迷、动漫迷、GAME玩家绝对共鸣的爆笑“宅读物” 谁说“宅人”和“旅行者”是一对无法兼容的反义词?当宅男遇到《三国志》,他就会向世人证明:只要有爱,两者完全可以合二为一! 从大名鼎鼎的赤壁、虎牢关、马超墓,到陷于石油公司院内的夏侯渊墓……佐久良刚,一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本宅男,《三国志》的铁杆粉丝,居然深入到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完成了他的长途自助旅行,甚至连导游手册上都没有记载的三国遗址也不放过,并写就了这部充满无厘头搞笑的另类游记! 读完本书,在狂笑之余,会让中国读者不禁汗颜:一位普通的日本青年竟然对《三国志》热爱到这种程度,同时也会引发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深度思考!
  • 死在这里也不错

    作者:马家辉

    不是诉说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游记,而是着力于捕捉旅途中突然冒出来的、顷刻间容易烟消云散的念头和感觉,一件件小事,一幅幅画面,热情、敏感、豁达、谐谑、忧郁,因景生情,景去之后,情更长久。既有欧美名校学府、图书馆、书店、名人故居、身边旅伴、旧友新知、擦身而过的人间小景,别有韵致。还有旅人的各种顽症,如惧飞症、恐人症、过敏症、头痛症、怕黑、怕鬼、怕冻等等,写得幽默而惊心动魄,读来如临自身。
  • 波特哈根海岸

    作者:王安忆

    ★王安忆“非虚构文丛”第三本 ★这是你不曾见过的王安忆 她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全然陌生的国度,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令异国流露出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抑或是一次灵魂的出游 ★经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衍生出一段独特难忘的回忆 这是王安忆的一次独特的写作。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也是一次灵魂的出游:空气中都是异国海风的他乡味道,味道陌生而令人略有不安。王安忆心怀着对家乡与日俱增的思恋,始终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她以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以及从容而朴素的文字,织成了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是异乡那些陌生的人,陌生的气息,陌生的一切,带她经历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因而衍生出一段熟悉而又难忘的回忆……
  • 像嬉皮那样晃荡行走

    作者:菊开那夜

    15个月,8个国家。 2008年秋天,我独自背包前往越南,在东南亚一带反复的走。在河内被摩托车夫勒索,在万象被ATM吞掉银行卡,在巴基斯坦因为露出胳膊被当成站街女……离开后才发现自己深爱着印度,又心心念念跑回印度南部去看海,再度来到尼泊尔,在冬天徒步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差点挂在冰天雪地里…… 长途旅行的意义何在,只能自己去摸索,如果你真的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就会走上这条命中注定的路途,寻找自己的答案。 我确实比以前更快乐也更豁然,胸襟的开阔,有相当一部分须得承赖于视眼所见。也最终明白:先要使自己快乐,才能成为一个带给别人快乐的人。也开始体会到无私给予的快乐以及接受他人善意的快乐。也许这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爱。
  • 杜甫的五城

    作者:赖瑞和

    这是一部与《文化苦旅》同时产生的游记散文,作者是一位海外研究唐代历史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初,他孤身一人深入中国大陆,寻找盛唐时代留下的遗迹。作者可以算是背包客的先驱,只是,他的背包里面有丰厚的历史积累以及冷静的无所指向的忧伤。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大到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阳,小到某个山村,如王村。他先后九次畅游中国大地,一路风尘,走过城市和乡村,寻求历史与现实 的交汇。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印迹,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实的连接。平静的文字之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更有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关切。通过此书,我们还可以回望二十年前的中国社会景象和人生百态,体味一下当时人们生活的况味。《杜甫的五城》主要介绍人生旅程的一半、种柳柳江边、仙人的糕点、长安水边多丽人、入西域记、五城何迢迢、谁谓河广、南诏缘、入蜀下三峡、湘西行、便下襄阳向洛阳、细雨骑驴人剑门等内容。
  • 人在欧洲

    作者:龙应台

    本书是作者在欧洲国家游走的所见所
  • 无知的游历

    作者:陈丹青

    从2009年到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本书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
  • 天上大风

    作者:行者

    《天上大风》是行者出版的第一本书。 本书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曾一度引起广泛的影响,令许多人开始重新观察自己的心灵,去找寻全新的世界和自我! 全书讲述了一个少年诗人,在16岁生日那天,为了找寻自由和真我,选择了一条流浪之路。 五年间,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越南、尼泊尔,做过各种艰辛的工作,睡过街头、坟墓边、荒野,也尝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最终,在无人区的死亡经历中,他在一片虚无澄净的天地间,找回了心灵的平静与快乐…… 真正的行者,不在于走过了多少地方,而在于成就了多少次全新的自己。 ——行者 行者在后记中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记载和叙述的人。是写自己,但不为写自己,希望书中人物的人生起因、所见所感、阅历和思索、沉浮和变化、信念和历练,能起到砥砺人生的作用,也让读者思索自己的生命和梦想。这是我的写作目的。”——“他是行者们的前身。一个真实的流浪者,继而进化为行者,希望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行者。绝不怨天尤人,而是崇敬力建一种社会与人的风骨。借助一本写作真实人生的书,提供一面找寻自我的镜子,分享给所有将追求“自由”和“真我”的人们!” 本书曾广为香港《信报》、 山东卫视“新书天天荐”、凤凰网读书频道、新浪读书、搜狐读书、等各大媒体进行了连续式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世界博览》、《海口晚报》、《读者》、《新商报》、《女友•国际LOOK》、《意林》、高铁杂志《旅客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地铁媒体、《八小时以外》、《大学生》、人人网专访、《洛阳晚报》等数百家报纸、杂志也进行了广泛和报道和人物采访。
  • 都是遗风在醉人

    作者:张怡微

    台湾三年,漂浪三年。在异乡,潺潺的追忆是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李。 图文集收入了包括“漂浪与抒情”、“都是遗风在醉人”、“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三辑,分别从行旅、生活、艺文三个角度记录在台生活的流水抒情。 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诠释。在行走中,像认识一个人的性情,逐渐认识一座岛屿的欢喜与为难,“遗风”既是人为的追缅,也是自然的嬗递。 其中,《漂浪与抒情》一文摘得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 刘克襄:这篇读来比较享受,没有压力的,不必费心猜疑。从一个外来者平实地描述所见所闻,我的感动反而比较多。 唐诺:这篇散文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情感与所描述的较为接近,可以感受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在台北街头穿梭,前后的文句有迹可循,仍保有绵密感。 宇文正:这是十分典型的异乡人手记,是较传统的杂感式散文,不断地从人文和地景去反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刻打动了我,使我反复阅读。
  • 忘記憂愁的地方

    作者:李鼎,徐君豪

    台客說:灰機為什麼會灰?不是因為引擎,是因為有了夢想。 導演說:阿里山為什麼會美,是因為山裡有個祕密,你永遠尋不到答案。 「我們在冬天遇見颱風,春天碰到下雪,夏天經歷了幾場霧,我們在秋天不斷淋雨……」兩位作者在跟我們分享阿里山旅行時,說出這一段非常詩意的話。 繼《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台客與導演延續兩人的阿里山深度探索。他們從2004年11月到2005年9月為止,經歷了阿里山不同往年的四季,李鼎說:第一次日出會寂寞,第二次開始不快樂……我不知道如何忘記憂愁,我只知道在山裡等待。 森林變化很大,陽光會跑,光跑到身上就像按摩一樣舒服,兩個很快的人,反應很快,與人快熟,到了山裡,卻很挫折,一切都慢下來了,於是台客說:任何事,都需要時間的醞釀,茶也是,食物也是,人更是。 這次的旅行,原本只是單純的阿里山之行,但是到後來差點成為台客與導演的阿里山分手旅行,為了塔山,為了靈魂,更為了導演事事求好的行事風格,台客負氣從阿里山跑走了,後來雖然回頭,但是人生畢竟沒有完美的旅行……導演在後記中寫著: 去年,我跟君豪騎著「直線加速之王」,穿越城市、村莊、鐵道、機場、平原、稻田……然後進入一座森林裡,經歷了冬春夏秋。每次在公路上淋著大雨,無處可躲持續行駛,或是在驕陽烈日下烤得口乾舌燥……大自然的考驗,總讓我們懷疑彼此的體力與時間,能否再延續更多的旅行,但每當好不容易到達一個地方,將熱騰騰的「直線加速之王」停好熄火的那刻,我真的覺得「陪彼此一段」,就是一場可貴的友情。 剩下所能說的不多,只剩一本友誼,一本初衷。
  • 漫卷西风

    作者:陈丹燕

    《漫卷西风》是陈丹燕最新文化随笔,为她的欧洲文化旅行随笔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记录奥地利、德国之行,配合第一手的图片资料,将希茜公主、茨威格、弗洛伊德、蓝色多瑙河等等沉积在一代人记忆深处的碎片娓娓道来。
  • 萨哈林旅行记

    作者:[俄] 契诃夫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编辑推荐】 村上春树盛赞 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的作品 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经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 经典译本全新修订,最全注释和更多详细资料。 “这世间苦难深重,他为岛上的苦役犯写了一本书,描述他们的故事,传达他们的声音。”——梁文道
  • 慢慢爱,不慌张

    作者:苏悦,Su

    【编辑推荐】 豆瓣理想青年Su首部温情随笔集 有人一生寻找,有人一生逃跑; 时光的漫长路上,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了吗? Su: 人生的故事总会有尽头,终究要在某一个站台上离开那列车。 在终点回望的时候,如来时一样孤单。 那一刻会是不舍、遗憾、后悔,或者满足,解脱、漠然 ,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的,是我花费漫长时光爱过的那些人,让我的人生得以体会所有的感觉, 我坚持走过的路,都留下了满载的记忆。 这世界上没有远方,只要耐心前行;这世间的温暖很多,只要不再匆忙。 慢慢爱,不慌张。 小时候,以为牵手就是爱;少年时,以为那些疯狂的就是爱; 青春时,以为陪伴是爱;旅途时,以为能停泊的就是爱。 无论爱的表象如何变化,在最低谷时,我总能看到, 是那些记忆里的温暖给予我的力量, 让我在青春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人生中许许多多无形的门一样,要离开一段, 才能到达下一段,而每次跨过的时候, 总是要亲手奉上我已经拥有的宝贵的一些东西, 去交换那些未知的、我更渴求的东西。 未来已打开,不管前方如何,总要勇敢前行。 有一种孤独,是当自己慢慢长大懂事, 看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日渐完整,却跟身边最亲近的人没有交集。 她们无法理解你所追求的和畏惧的, 好像被你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这一切那么无能为力。 【内容简介】 《慢慢爱,不慌张》是由散文,书信和摄影组成的作品集。Su在二十八岁之前的生长轨迹,同每个人身边认识的某某某并没有太大区别,然而在刚满二十八岁的那个夏天,他选择离开家乡,开始了一个人在海外的生活。书中收录的三十篇文章,是对于这样选择的一个解答,亦是在漫长旅途中写给童年,朋友,亲情和爱情的一封封信。 正如文中Su写的,“越长大,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宏大的梦想、深刻的道理,渐渐离我越来越远。而越来越清楚的,是这些小事情,这些我渐渐领悟的,其中蕴含平凡琐碎细节的小事情”。没有华丽的辞藻,他以平实的笔触还原了记忆里最细微的感触。文中有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家人的冲突与和解,一路上遭遇的温暖与失落,关于放弃和追寻的思索。 虽没有将目光投向时代洪流中任何标志性的事件,但文中这些看似琐碎细节的记录,却清晰映射出这个时代加于人们的印记。无论是寻求他人认同和保存自我的矛盾,责任与自由之间的选择,还是生存与与自尊的取舍,无一不是当下每个人都有过的困惑与煎熬。 将这些并不平静的挣扎以平淡的叙述写下,Su以这样的方式,同具有相似经历和感触的人们,做了一场遥远的深夜长谈。
  • 西藏情歌

    作者:江觉迟

    《西藏情歌》内容简介: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 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五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 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西藏一年

    作者:书云

    “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奇妙幻想。 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打开……
  • 蔷薇岛屿

    作者: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的第一本图文书,记录了作者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及写下的字,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
  • 欧洲之旅

    作者:余秋雨

    《欧洲之旅》是《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之一,这一系列产生的背景是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 一生的远行

    作者:季羡林

    《一生的远行》讲述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光”,实有会于我心。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的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社会,恐怕有很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今天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大都不能体会。有时候同他们谈一点过去的情况,他们往往瞪大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我走到了一个歧路口:一条路是桃花,一条路是雪。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程似锦,不由得你不想往前走。堆满了雪的路上,则是暗淡无光,摆在我眼前是终生青衾,老死学宫,天天为饭碗而搏斗,时时引“安静”为鉴戒。究竟何去何从?我逢到了生平第一次重大抉择。
  • 死在路上也不错

    作者:周榕榕

    《死在路上也不错》内容简介:一直到旅程结束,我才发现最难的,不是疲倦、寒冷或者其他,而是与“放弃”这个念头对峙。摔倒并不痛苦,苦的是要挣扎着爬起来。或者(只是或者)我骑车,只是为了想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点上放弃挣扎。 周榕榕是一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女高材生,2009年6月,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使她踏上了单车入藏的惊险之旅。从香港到深圳,再从深圳骑单车一路向西,似乎从踏上旅程开始,她就一直跟死神并着肩走,时远时近,可是隐隐约约总可以嗅到它的气息:当骑行在海拔5000米的东达山,一面忍受后脑勺的抽痛和顶到喉咙口的呕吐感;一面听冰雹敲打在头盔上叮叮当当。当一个人背着大包在公路边拦顺风车,看车上的司机越坐越近。当夜半乘坐的阿里班车冲入河道,车身呈50度倾斜……是的,流浪没有想象中的浪漫,路上有悬崖、峭壁、不生寸草的荒芜之地、骗子和色狼,可是她还看到了夕阳,看到令人泪水盈眶的奔腾的野马群,看到虔诚的朝圣者。 她的生活就是旅行,写字,拍照,再次旅行……不久,她又将背起行囊,独自迁徙到尼泊尔和印度,可是谁知道呢?若干个日子后,或许她又将回到这座圣城,在光明茶馆喝一杯奶茶,向你述说另一场冒险。
  • 他们最幸福

    作者:大冰

    《他们最幸福》是大冰一段十年的精彩生长之路,也是路途中十个不同他们幸福的故事,更是一段对当下价值观有形无声的生活抗议。 多栖身份的大冰,从主持人到民谣歌手,从江湖游侠到资深文青,他抱着一只手鼓行唱在天涯中,却从未将故事写在纸面上。他这十年的行走生长,一路遇见了更多传奇精彩的同行人故事,此般真意首次成文,不说教不励志,只是将这些故事分享出来。 在他们的故事中,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有的是你我不曾尝试却跃跃欲试的叛逃生活,这些真实的故事,送给每一个当下的人们,无关于成功,只关乎幸福,和永远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们最幸福》一书中的他们,选择了我们无法经历的生长方式,或粗野或叛逆,或欲扬先抑或归于平静,最终他们又收获了我们只能羡慕的内心强大。 *她:一次酒吧邂逅让她和大冰决定出去散散心,于是一路走去了珠穆朗玛峰,这个不用手机的女孩儿,从始至终不知她的名字,七年记忆只留下了一个倔强身影和一朵头花。 *月月:在选择嫁给一杯白开水之前,她在地球各个角落醒来,环球冒险的生活为她换来一段欲扬先抑的成长,也给了她最终能安稳生活的心和品尝幸福的味蕾。 *路平:三十之前一直是公务员,却怀着一颗叛逃穷途的心,北漂就要混成签约歌手时,他选择再次叛逃,他似乎永远是命运的旅人,选择爬在树上看这个世界和地面的人们。 *大军:这个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卖唱要以150块钱为目标,这一切只为给他的爱人买一条花裙子,日复一日,他们爱情最好的见证就是满橱飘摇的花裙子。 …… 无论我们当下驻扎在何种生活中,哪怕甘心迷茫,但当看到他们的恣意生长,也会获得笃定的力量,发自内心去相信:幸福的出口绝不单一,并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