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苏德战争

  • 喋血东线

    作者:李久林等

    苏德战争,规模巨大,战况空前。希特勒、斯大林各统三军,在列宁格勒、基辅、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柏林等地进行大决斗。这是一场亘古未有的大搏杀。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苏德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数以万计的城市、村庄被夷为平地,双方损失的飞机、坦克也数以万计。德军损失800 万以上,苏联军民伤亡达2700 万以上,这是一场举世罕见的大灾难!
  • 东线

    作者:朱世巍

    《东线:大崩溃》为国内著名二战军事专家朱世巍的系列作品之一,其资料翔实,分析缜密。本书讲述了苏联红军在1944年的秋天,对法西斯德军的全面反击,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一个的集团、军群全部覆灭,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 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

    作者:(美)道格拉斯·E·纳什

    《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内容简介:在西方国家里几乎没有人知道,切尔卡瑟战役(也被称为科尔孙包围圈)在前苏联与德国依然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尽管与庞大的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库尔斯克战役相比,切尔卡瑟战役的规模较小,但这场战役在苏德战场上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切尔卡瑟战役使德军在乌克兰最后的进攻力量被消耗殆尽,从而为苏军在1944年夏秋季胜利挺进波兰、罗马尼亚以及巴尔干创造了有利条件。 切尔卡瑟战役与那些动辄投入上百万兵力的庞大战役相比,有些相形见绌,沿着格尼洛伊季基奇河两岸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可是,对于1944年1月底被包围在那里的60000名德军士兵而言,这可能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最血腥最残酷、最令人疲惫、最具道义要求的一场战斗。他们当中,34%的人最终未能逃脱。 作为数年辛勤搜寻以及对幸存者采访的成果,《地狱之门》对这场绝望的战斗做出了逐日逐时的出色记述,并通过地图和相关军事文件,在战术层面上对此进行了分析。另外,《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还在个人层面上,通过那些冒险跳入格尼洛伊季基奇河以便从苏军手里逃生的军官和士兵的话语,对这一战役进行了描述。
  • 东线1941-1945

    作者:朱世巍

  •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

    作者:朱世巍

    东线是一套目前我国出版的表现苏德战场的最详细、最贴近军迷爱好者的纪实军事文学作品。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及细腻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浴血大搏击和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 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作者:朱世巍

    本书为国内著名二战军事专家朱世巍的系列作品之一,其资料翔实,分析缜密。本书讲述了苏联红军在1944年的春天,对法西斯德军的全面反击,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一个的集团、军群全部覆灭。
  • 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

    作者:罗德里·克布雷思韦特

    《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讲述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讲述的是参与该战役的俄国人民的故事。这是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前进步伐第一次受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共有七百万男女战士在与法国领土大小相同的大地上战斗。苏军牺牲了九十多万人,大大超过了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人数,是英国和美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人数的总和。《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根据广泛的调研和访谈,并通过展示令人震撼的照片,综合描绘了战争中一座伟大城市的无数战斗经历,叙述了普通市民、士兵、政治家、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舞蹈家、学生以及农民的故事。此外,《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还细腻勾画了斯大林及其将军们的形象,描写了他们如何从灾难中振作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为后来四年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1940年,元旦前夕……那天夜里,莫斯科动物园死了一只白天鹅。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来说,这是最险恶的凶兆。 6个月以后,希特勒的部队入侵俄国。到了12月份,他们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市郊,并被钉在了那里。
  • 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

    作者:保罗•卡雷尔

    《东进》与《焦土》两部著作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作为《东进》的续篇,《焦土》从1942年底的作战行动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将亲历者的真实记述与历史文件相结合,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对这两部书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词:all time classic ——永远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这套书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许多著名出版社还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该著作的经典性。
  • 最后的胜利

    作者:[美]小乔治·尼佩

    《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1943.2-1943.3)》内容简介:1943年年初,位于苏联南部的德国军队已经处于彻底崩溃的边缘。从1942年11月开始,苏军发起了一系列成功的反击,将德军击退了数百公里,并给他们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这一系列的攻势中的第一击,就将拥有20多万兵力的德国第6集团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苏军连续的进攻消灭了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并重创了德国第2集团军。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落在了苏军一边。德国的后备兵员几乎消失殆尽,希特勒轴心盟友的军队也基本被歼灭一空。德军的战线上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更要命的是,德军根本没有后备兵力可以用于填补这一空隙。斯大林和他手下的主要将领都认为,只要再给德军一次更大的打击,德国人就彻底完蛋了。
  • 第三帝国

    作者:时代生活编辑部

    《第三帝国系列:巴巴罗萨》讲述了二战中,德国运用闪电战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席卷了大半个西欧。辉煌的胜利让希特勒忘乎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入侵苏联的战争。对德国仍抱幻想的苏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一败涂地,大批红军被俘,正面抵抗能力丧失殆尽。德军很快将部队一直推进到了莫斯科城下。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内严重的意见分歧导致他们一次次坐失良机,并且不得不经受一场严冬无情的折磨,这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并得以艰难地将战争的天平扳回到有利于自己的一边。重温这段历史,一路读来,仍然使人灵魂震颤,心跳不已。
  • 二战秘密档案

    作者:索科洛夫

    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这本书.以独特、具有论辩性的手法。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争议性、迄今仍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如人员伤亡问题、租惜法案、斯大林是否准备先发制人、库尔斯克会战的失策、关于英雄和叛徒的传言是否属实等等作者利用一些早先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档案资料,从新的视角来看待苏德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并重新审视许多元帅们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这本书将在历史学家和读者中间引起争论。有助于人们对过去的战争建立起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 东进(套装共2册)

    作者:保罗·卡雷尔

    《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套装共2册)》最初出版于1964年,它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一部佳作。《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套装共2册)》从东线战事爆发的第一天,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的“巴巴罗萨”战役开始,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例如地雷犬的出现、弗拉索夫的被俘、蓝色行动的泄密、对阿斯特拉罕的侦察等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对《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套装共2册)》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词:all time classic——永远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套装共2册)》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许多著名出版社还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这本著作的经典性。 海报:
  • 保卫斯大林格勒

    作者:[英]安东尼·比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 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军能于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从“B”集团军群调来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截至7月17日前,该集团军共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进行支援。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其预备队中把第62、第63、第64集团军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7月12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戈尔多夫中将)。除上述3个集团军外,编入该方面军的还有原西南方面军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7月30日起,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第51集团军也编入该方面军。其中第57集团军以及38、第28集团军(后以这两个集团军为基础组建了坦克第1、第4集团军)担任预备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520公里宽的地带内实施防御,阻止德军继续前进。方面军开始遂行这一任务时总共只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空军第8集团军有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150—200架轰炸机、防空航空兵第102师60架歼击机也在这里参战。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飞机多1倍多。 方面军的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62、第64集团军在该处占领防御,制止德军强渡顿河并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无论是在防御战役准备期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军队都进行了大量党政工作。国防人民委员部1942年7月28日第227号命令提出的要求是开展党政工作的依据。命令所提要求的实质体现在“决不后退一步!”这一口号中。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采取了一切措施。使每个军人都领会命令的要求。 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御匦郭,即外层围郭、中层围郭、内层围郭和市区围郭。这些围郭在会战开始前虽未构筑完毕,但对城市防御起了不小作用。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做好坚持敌后斗争的准备。
  • 巨人的碰撞

    作者:[美]戴维·M·格兰斯,[美]乔纳森·M

    几十年来,西方的民间和官方历史学家发表了大量从德国视角看苏德战争的文章。实际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的档案和备忘录就已经可以轻易的获取。出于意识形态、渠道和语言的障碍,苏联方面的材料就被掩盖了。即使被翻译出版,大多数苏联方面的资料也充斥着必要的意识形态辞令,这使得他们关于事实的记述更像是宣传。另一方面,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德国方面的资料常常和苏联方面的一样是片面的,这使我们对这场德国人称之为“东线”的宏大战争产生了误解。
  • 雪白血红

    作者:[德]京特·K·科朔雷克

    这本回忆录是二战期间服役于东线的一名德军士兵的第一人称记述。作者并未着眼于对战争原因或战术使用的审视。相反,他通过记录日期,着手呈现出德军士兵日复一日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他们通常横死战场的命运。科朔雷克的许多战友被苏军坦克碾死,或被炮弹炸成碎片。作为一本毫无保留地捕捉到战争的无常和恐怖的著作,强烈推荐给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