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教会史

  • 修道主义的兴起

    作者:【英】玛里琳·邓恩

    本书追溯了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亦即4世纪到7世纪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发展轨迹,考察了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兴起及其在西方的发展演化。书中还详细研究了基督教修道主义在社团组织、修道会规、禁欲苦修、男女性别、地理区域等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
  • 近代教会史

    作者:毕尔麦尔

    毕尔麦尔的《教会史》(三卷本)是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的基督宗教历史经典,先后再版18次。 《近代教会史》客观、全面论述了基督宗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在欧洲乃至世界的传播情况。包括基督宗教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神学理论与礼仪,教会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转变及其地位和贡献。 《近代教会史》资料丰富,条理分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毕尔麦尔等编著的《近代教会史》不仅仅叙述教会“内部”的发展,而且也从文化、社会道德和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基督宗教在欧洲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是一部很完整的教会史教科书,也值得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基督宗教历史的人参考和阅读。
  • 清教徒的脚踪

    作者:[英] 钟马田 等

    本书主要收录了钟马田博士在l950年代来到1970年代末共20余年间在清教徒论坛上读的学术论文,他的论文常常是每届论坛的定爵之作,也收录了少数巴刻等人的作品。 第一部分介绍清教徒的历史。先介绍第一代清教徒当时的处境及他们追求彻底革新的勇气,又介绍第二代清教徒,如亨利.雅各等人如何致力于内部建造。还讲述了此后清数徒的精神对爱德华滋、哈里斯等人的影响。这些人火热的生命和他们所带起的大复兴,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最后,分析了清教徒在英国走向信仰宽容的政治变局中的?败与教训? 第二部分介绍请教徒的思想,其中也有神学性的总结。展现了清教徒在个人、群体和社会生活中成熟的属灵生命。他们侍奉的大能、深刻的属灵经历是这个世代所缺乏的。
  • 基督教史

    作者: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

    本书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堪称当今最受青睐的教会史入门教材。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的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做了整体、客观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最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基督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最新发展、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 古代教会史

    作者:(德) 毕尔麦尔

    在书中,作者曾多次用katholische Kirche(“大公教会”)的词来指“正统教会”和“分出来的教派”(比如“蒙丹教派99,“多纳图斯派”等)之间的差别。在近代历史上,“katholische Kirche”指“罗马天主教”,但在古代教会史上,这个词应该译成“大公教会”或“正统教会”。 在本书中出现很多基督宗教方面的术语,比如“复活节”,“宗徒/使徒”,“洗礼”,“教区”,“基督论”等等。这些术语在正文中都没有解释,因为读者可以在相关的辞典中查清这些术语的意思;请参见卓新平主编《基督宗教知识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卓新平主编《汉语神学术语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这部《教会史》资料丰富,论述很系统,深入浅出,具有教科书的优点。作者Funk和修补者Bihlmeyer,Ttichle虽然都是天主教徒,但他们也曾参与过一些跨越教派的历史研究,而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教会的发展。希望中国的读者能够通过这部《教会史》更全面地理解基督宗教的精神和教会的发展。
  • 中世纪教会史

    作者:(德) 毕尔麦尔

    本书的原名是Kirchengeschichte(《教会史》),并分为三卷:《古代教会史》、《中世纪教会史》和《近代教会史》。它不仅仅叙述教会“内部”的发展,而且也从文化、社会道德和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基督宗教在欧洲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这是一部经典著作,其前身是德国历史学家Franz Xaver Funk(傅恩克)于1886年写的《教会史教科书》。这部著作曾在德国的大学和神学院中广泛被用为教科书,在1907年已有第5版,可见它很受欢迎。作者Funk(傅恩克)是“教父学”的专家,他不断增加和更新其内容资料。在1911年后,德国学者Bihlmeyer(毕尔麦尔,1874—1942年)继续修补这本书,而在1942年后,另一位德国的教会史学家,Ttichle(提克肋),继续增补这本教科书。他又加上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文献目录,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第16版。似乎可以说,这本教科书影响了在德国大学里的教会史教学工作100年之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另外,它在20世纪60和70年代被译成别的欧洲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波兰语等)。因为德国的专家多次修改和增补这部书的内容,可以认为它是一部很完整的教会史教科书,也值得中国研究基督宗教历史的专家学者们参考和阅读。
  • 简明教会历史

    作者:理查德•W•科尼什博士(Richard

    本书是对西方教会史的经典概述,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以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展开:从公元30年直到现今;从最初教会的建立,到威克利夫圣经翻译学会;从被称为“教会历史之父”的优西比乌,到“用爱挽救生命”的特里莎修女…… 本书行文简洁、主题鲜明,各篇主题选材精准,将基督教历史沿革的轮廓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基督教会历史有2000年之久,人物及事件繁多,关于教会史的著作大多内容比较艰深、部头太大,而本书就是一部教会史的简写本,又以历史人物为主线,避免了枯燥的历史事件叙述。 序言:理查德·W·科尼什博士 我编写《简明教会历史》、《简明神学》和《简明护教学》这三本书的初衷是相同的。我当初的想法是想帮助我的儿子们养成思考的习惯,于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写出了这三本书。我想既然我的儿子们在学校、教会或者青年团契都无法学到有关教会历史的内容,我就应该在这方面亲自教导他们。 与另外两本一样,这本书中每章的篇幅也是特意为那些工作繁忙的人设计的。读者可以轻松地读完每章的内容,其中没有夸大其词的地方,反映的都是历史的原貌。 这本书适合个人、青年团契以及在家里接受教会历史教育的人使用。这三本书都是一样简明易懂,读者翻阅起来既快捷又方便。我相信它不只是对高中阶段的孩子们有益,也可以使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受益。总之,我们不仅需要威克利夫创办的威克利夫圣经翻译协会,我们更需要了解教会的历史。 这本书是按照年代的顺序编写的。第一部分(公元30~313年)记录的是早期教会的历史。那时耶稣刚刚升天,教会面临着四面受敌的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世纪早期,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时为止。第二部分(公元313~590年)记录的是教会如何在持守先辈信仰的基础上得到极大的发展。第三部分(公元590~1054年)记录了教会的强盛与合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罗马主教制度兴起的时候。这个制度的发展引发了东、西方教会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东、西方教会分离,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两个不同的宗派。第四部分(公元1054~1517年)记录了东正教和天主教(东西方两大宗派)在这一时期各自的发展。第五部分(公元1517~1563年)记录了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它对当时西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公元1563~1648年)记录了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后续影响。第七部分(公元1648~1789年)记录了人类理性主义对上帝的启示造成的危害(在某些领域内)。第八部分(公元1789~1900年)记录了宣教运动的兴起。第九和第十部分记录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隔点的20世纪及21世纪初的事件。 我在这本书中记录了近百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相关事件——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我的选择。我选择的人物只限于一小群拥有持久影响力的基督徒,其中有思想家、神学家、传教士、殉道者、牧师等;我选择的历史事件也只限于那些给教会带来改变的主要事件,其实除了新约的记载、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和“我外公信主了”以外,还有许多历史事件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本书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虽然并非广为人知它们却曾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共有的属灵产业使我们每一个人从中得到造就,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在塑造着这个属灵产业。历史让我们看见,人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在这条改变世界的道路上,有许多人走在我们前面。我希望《简明教会历史》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挖掘我们所拥有的属灵遗产,并在这份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牧师推荐: “本书极适合那些生活节奏很快的人阅读。作者以简单实用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教会历史上近百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和许多重要的事件。大力推荐!”——汉克·法里斯,主任牧师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供了近百个短小的剪辑,每个剪辑都自成一体,其中的教训清晰明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些剪辑促使读者愿意更多地了解教会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故事,而那些正是我们宝贵的属灵产业。” ——唐纳德·范白恩,教授
  • 基督教会史

    作者:[美] 布鲁斯·L. 雪莱

    基督教会史(第3版),ISBN:9787208106598,作者:(美)雪莱 著,刘平 译
  • 基督教会史

    作者:[美]威利斯顿•沃尔克(Willisto

  • 基督教简史

    作者:G.F.穆尔

    《基督教简史》内容简介:圣经考证学派是十九世纪中叶兴起的。恩格斯曾指出,它“达到了一个神学派别所可能做的最高限度”。正象作者在书中所介绍的,这个学派是“历史学家把用在古籍研究上的批判的原则和方法,用到了圣经上来,并把属于近代史学基本概念的发展观点,应用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历史的研究上。”资产阶级学者们还企图“用历史方法,解决整个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穆尔是采取了这种态度来写《基督教简史》的。
  • 教会史

    作者:(古罗马)优西比乌

    《教会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会史,在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 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第一卷记载耶稣基督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基督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基督教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最后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帝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提供了早期教会史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目 录 中译本导言 引言 第一卷耶稣其人其事 从奥古斯都到提庇留 评注:优西比乌论耶稣 第二卷众使徒 从提庇留到尼禄 评注:优西比乌论众使徒 第三卷传道与迫害 从加尔巴到图拉真 评注:优西比乌的资料来源 第四卷主教、作品与殉道 从图拉真到马可·奥勒留 评注:信仰的捍卫者与辱没者 第五卷西部英雄与东部异端 从马可·奥勒留到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 评注:基督徒的苦难与申辩 第六卷奥利金与亚历山大的暴行 从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到德西乌斯 评注:优西比乌的视野 第七卷狄奥尼修斯与异议者 从加鲁斯到戴克里先 评注:亚历山大的狄奥尼修斯 第八卷大迫害 从戴克里先到加勒里乌斯 评注:四位皇帝 第九卷大解放 马克西敏、马克森狄和君士坦丁 评注:迫害的终结? 第十卷君士坦丁与和平 评注:优西比乌与君士坦丁 附录1优西比乌对约瑟夫之耶稣记载的征引 附录2皇帝和主教更替年表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基督教会史

    作者:(美)布鲁斯·雪莱

    基督教会史(第二版),ISBN:9787301067086,作者:(美)布鲁斯·雪莱(Bruce Shelley)著;刘平译
  • 殉道史

    作者:[英] 约翰·福克斯,John Foxe

    记述了西方历史上从1世纪到16世纪这漫长的时期内,基督徒为信仰而殉难的事迹,其中着重叙述了从14世纪到福克斯自己所生活的16世纪期间,更正教人士所受的迫害。其目的是基于福克斯和支持他这项伟大事业的更正教朋友们这样一份期望:让它成为一部“具体的宣传作品,不止歌颂敬虔者的受难,同时尽一切可能做到让英国永远不再遭遇这样的灾难”。作者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为了信仰,他始终不接受任何恩宠,却始终愿意帮助别人。在世界历史上,教会历史学家的著作绝少能对历史产生影响,唯福克斯这本《殉道史》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