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物

  • 第一夫人

    作者:陈廷一

    宋美龄女士本人是一页历史,国民党的成败兴衰均亲身经历,参与决策。要说了解、掌握国民党在1927—1975年间的内幕的,除蒋介石外,她是“第一夫人”。宋女士本人是一首长诗,在权倾一朝的同时,浪漫、风流,永远是那样雍容华贵,充满情趣。西方化的生活外加一流的外语,又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国画技艺。宋女士又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其政治生活中一个接一个高潮,扮演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角色,甚至到蒋介石、蒋经国相继病故以后,还要继续在政治舞台上表演。她作为一个受到观众注意的主角,一生一直在演一部大部头的悲剧。
  • 康震品李白

    作者:康震

    读不尽的李白,道不完的诗仙。庙堂狂放人,江湖散淡客,天地一游仙。CCTV《百家讲坛》康震揭密李白一波三折的悲喜人生。 读康震妙解李白,自得一半诗心仙骨,百家讲坛潇洒说天才,原来诗人跟我们如此相近。 说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人们喜欢用盛唐气象来形容那个恢弘浪漫的时代,而李白与他的诗,正是盛唐气象最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诗人。他的诗妇孺皆知,老少咸宜。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语言清新明畅,情感强烈执著!千百年来,正是这些言浅意深的杰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绝对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旷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跨越千年却光彩依旧。李白又是一个矛盾体,他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仕途经历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冷热极端,命运总是让他在成功与失败间游走。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副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在这个诗歌文化逐渐没落的年代,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永恒的“诗仙”致敬! 目录 说在前头 第一章 李白家世之谜 第二章 李白出仕之谜 第三章 李白待诏翰林之谜 第四章 李白长安受挫之谜 第五章 李白从军之谜 第六章 李白入狱之谜 第七章 李白信仰之谜 第八章 李白交游之谜 第九章 李白收入之谜 第十章 李白流放与死亡之谜 后记
  • 一代名士张伯驹

    作者:任凤霞

    张伯驹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奇才名士。他出身贵胄门第,早岁名列“民国四公子”,不惜倾家殒命,抢收中华稀世文物,终以悉数捐献国家;一生苦乐兼备、命途多舛;富不骄、贫能安,心怀坦荡超逸,性情慷慨率真,堪为名士品格。其传奇一生亦本色一生,富贵一生亦清平一生,浓缩着现代中国的风云幻变,书写着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丛碧词兄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学士、艺苑真学人。 ——刘海粟 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为殿——在他之后,恐怕不易再产生这种真正的词人之词了。 ——周汝昌 余生也晚,然前贤文章轶事,亦有幸涉猎,故于伯驹先生行趾极生兴趣,乃知今世有如斯大妙人实千秋江山之福祉也。 ——黄永玉 序 周汝昌 / 1 一 “重瞳乡人” 贵胄门第 / 1 二 少年俊才 风华飘逸 / 7 三 行年弱冠 羁寓军旅 / 15 四 厌弃仕途 倾心艺事 / 21 五 翩翩公子 以文会友 / 28 六 师从名优 红毹纪梦 / 37 七 江南才女 蕙质兰心 / 47 八 “京兆”铸情 姑苏完婚 / 57 九 一戏绝响 梨园佳话 / 66 十 不畏权势 力护国珍 / 74 十一 倾家荡产 慧眼蓄宝 / 85 十二 春申劫难 伉俪情深 / 103 十三 饱游饫看 太白揽胜 / 112 十四 “春游”畅然 “平复”生辉 / 120 十五 狷介铮骨 愤世嫉俗 / 129 十六 故园陆沉 蛰居长安 / 137 十七 斡旋敌营 欣迎曙光 / 148 十八 丹青焕彩 饮誉画坛 / 156 十九 诚献瑰宝 世代流芳 / 166 二十 远赴关东 赤子情深 / 177 二十一 春游续梦 报国情浓 / 186 二十二 劫难频仍 备尝艰辛 / 199 二十三 世事坎■ 相濡以沫 / 206 二十四 敬挽名帅 千古流传 / 214 二十五 古秀清雅 妙趣天成 / 227 二十六 广涉博采 才溢文苑 / 237 二十七 华章为媒 忘年相交 / 246 二十八 楝亭夜话 功垂红学 / 257 二十九 词苑殊卉 言志抒情 / 264 三十 夫妇联袂 书画争辉 / 274 三十一 绘坛知音 情寄奇峰 / 284 三十二 海峡两岸 补笔传馨 / 295 三十三 神韵高古 直逼唐人 / 304 三十四 情深意笃 九州盼同 / 313 三十五 驹翁仙逝 四海衔哀 / 323 三十六 绘事后素 桑榆未晚 / 337 附录/ 348 再版后记/ 351 跋楼宇栋 / 357 举凡世间之事皆讲求机缘,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双巨手,把天下苦乐、悲喜、冷暖、逆顺揉捏于一处,方生出如此万般人生况味。 农历乙酉岁末,出差于北京,候机的余暇闲逛于机场售书小店。偶然间,一本书封面上熟稔的黑白倩影照片从静态、昏黄中立体地折射出来,如磁石般吸附了我的目光。俊美、端丽、雅致、从容,这就是我的旧作《张伯驹和潘素》中的潘素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照片。 机缘更为巧合的是,不多时日后的一个晚上,我接到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电话,说他们正在组织出版“中国文化百年”系列丛书。张伯驹是中国现当代文人学者、收藏家中的翘楚,在百年中国文化历史中应有一席之地。他们选定了《张伯驹和潘素》,拟作为丛书之一重新出版。我一面惊奇于机缘之巧,一面有些犹豫。的确,于张潘二位先生的资料研究和经营访察用去了我七八年的业余时间,而成书只用了一个半月,实为一部“急就章”。我一直等待着经历了岁月沉淀与淘洗之后再去理解和感悟,期盼着何时能潜下心来再重写一次。 源远流长、浩浩荡荡、无际无涯的中国文化,滋养出难以计数的大略雄才、仁人志士。而历数其间,张伯驹实为数千年泱泱文化精粹孕育出的当世“才”和“士”的一个典型。先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早年曾与张学良、袁寒云、溥侗比肩民国“四大公子”之列;先生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于诗词、书法、绘画、文物鉴藏、戏曲色色俱精,集诸艺于一身,且臻于峰巅之境,如斯国学修养渊深之人,实世间罕有;而其作为一代艺苑宗师,尤以词之成就最高,他的诗词创作,“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为殿——在他之后,恐怕不易再产生这种真正的词人之词了”;与其格律相谐、化典圆熟的词作相配的是他的书法,超拔脱俗、独步高标,世称“鸟羽体”;他在戏曲上,尤以京剧功力精深,当年名伶傍戏,盛极一时,“惊人一曲空城计,直到高天尺五峰”。先生身为贵胄门第,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典质借贷抢收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现存最早的山水画珍迹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等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宝,终以悉数捐公,而于国家奖励的20万元分文不取。随后被错打成“右派”、“现行反革命”,他对此漠然一笑,淡然处之。先生虽出生富豪之家,却一生坎坷多劫、苦乐兼备而苦多于乐;但其性情与心怀坦荡超逸,博雅通脱,慷慨率真,不因时世迁移,不因境遇更改,本性一生、本色一生,堪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啊想来,中国“士”的精神最基本的要义是学识和道义。先生作为一代高流名士,他的多才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薪火传承的表象,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禀赋、学识、涵量,更传承了中国“士”的精神——大仁、大义、大德,尤其是“士”的精魂——重道、崇道、循道。这样在文化领地、艺术苑圃和精神境界俱臻高峰之人,竟为世人罕知,渐次在国人记忆中走远,岂不悲哉! 我于改革开放初期动意为先生立传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至今也已有二十余载的光景。回想改革肇始之时的中国大地,举目萧疏,百废待兴,看今日神州繁华昌茂、欣欣向荣。物力的增长、国力的攀升扶摇直上。但其间精神家国、价值取向的变迁也有些沧海桑田。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国学传承面临挑战,民族文化精神被消解。我们的精神家园迫切需要民族精神、优秀文化琼浆圣水的浇灌。令人欣慰的是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和政府愈加重视并不断推出重大举措。不仅国人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的专注与日俱增,且全球范围内也一次次掀起尊崇和传播中国文化之风潮。而正如一些方家所言,在当今时代研习国学、光大国学则不能不了解张伯驹、不能不学习张伯驹。拙作的再版如能让先生高风不泯、世代永志,让晚生后辈“知今世有如斯大妙人实千秋江山之福祉也”;如能让我实现夙存于胸的梦想——为中国文化之传承和复兴添砖加瓦而尽一己绵薄之力,幸甚。 拙作的写作出版,也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媒介,联系起我与当世诸多著名学者、方家书翰交契的机缘。我有幸小住后海南沿潘素先生家中,与之促膝谈心,围炉夜话,追怀伯驹先生的记忆历久弥新;两次在钓鱼台国宾馆造访刘海粟先生,海老泪花充盈,在饱含着激情的叙述中充满了对伯驹先生的追怀与敬慕。拙作出版后辗转到香港年已97岁的海老手里,他翻阅后便在书的扉页上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手写下了“释回增美”的赠言,又转托回赠于作者;还在萧劳(钟美)四壁堆满了书籍和画轴的书斋里听他长谈与伯驹先生作为至交间的词墨友谊;去红庙北里周汝昌先生家中拜访,他神情专注、侃侃而谈,从与张伯驹的忘年之交谈到词学、红学,从人生遭际谈到人品性情,敬意之情溢于言表,所作书序洋洋洒洒间饱蘸着缅怀师长的深情令人心动。此后又数次通过信函,周先生不仅对作者多有鼓励且于为学、为人、为文之道均有精深表述;启功先生亲赐墨宝,题写书名;罗继祖先生数寄信函,品评斧正……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从张伯驹先生及他所感染的几代民族文化精英身上,我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久远。 世态倏然,机缘万千。想当年,17年前拙作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潘素先生尚在。其时潘老捧读书作,满噙泪花说,这是对伯驹仙逝10年的纪念,是对其一生的告慰。今日再版之时,潘素、刘海粟、萧劳、启功……一代大家、大师遽归道山,令人悲思无限。惟愿此书的再版,能告慰于先人与来者,能成为后学对文化的敬重和对民族文化做出贡献的人们的景仰,终有了一点点聊以寄托之所在
  • 斯人不在

    作者:陈远

        这本书中所选择的人物,大都命运多舛,这么说,也许不是那么确切,但是至少,在他们身后的历史中,他们被遮蔽了。与这些人物的命运相映成趣的是,这本书中所选取的文章,没有哪篇是陈义甚高,也没有哪篇有什么微言大义。学者们最初爬梳这些人物的出发点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不得而知,但是就我而言,选编一本这样的书,除了个人的兴趣之外,那就是取消文字上的遮蔽,回到历史的本初。在这些比较原始的故事里,如果说还要说什么道理,那就是:我们只能是自己的道德法官。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作者:龚育之

  • 周璇日记

    作者:周民,张宝发,赵国庆

    《周璇日记》片段节选: 1951年9月13日 星期四 今天早上六点多起身,打了针就睡觉了。醒来吃早点。吃完我们就打牌。正在打牌,王姐姐来了。一会儿爱珍同春花来了,我就停止打牌与她们聊天。王姐姐要我记日记。我答应她,从今天起就开始。 注:这是周璇在病中的第一篇日记,其中王姐姐是王人美,周璇在演艺圈最早的朋友。 1951年10月3日 星期三 四时去托儿所看敏敏,这几天孩子们都在伤风咳嗽,敏敏也瘦了一点。他们照顾得很好,因此可以放心。等敏敏咳嗽好了,抱他回来。照管的人倒是很难请到,只好慢慢地再说。再给大李写信,心里烦死了,邵老二说定的事情,怎么到现在还不快办,张善琨他们也应该帮忙的。 注:这一天日记,周璇写得很少。这一天很关键,她在1951年9月29日出虹桥疗养院,停止打针治疗后,不到5天,显然,精神又出了问题。 1951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几天没记日记了,事情差不多也都忘了。昨天王人美来,没想到她来,听她讲了半天话,知道她的阴险,太可怕!看看她吧,心里正笑着呢,我自己也对不起一个人,良心在当中,我怕什么?我周璇就不爱说谎,可是你们要强迫我,有意危害我,我能服你们的贴吗?神经上的刺激,心地上的创伤,没有法子弥补,这一切的事情谁能知道啊!痛苦只有自己忍受,我看错人!对不起人!唉!忘了过去吧!往事如烟云,有什么可回忆的呢? 1951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好几天没有记日记了,事情想起来真是太使人害怕,不写了吧!没有什么可写的。总之做错了事是一样的倒霉,可是太冤枉了呀,总有一天要水落石出,等着吧! 注:这是周璇病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 记忆中的林徽因

    作者:杨永生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林徽因)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文艺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梁从诫 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所见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她是语言艺术的大师,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躯怎么能进发出这么强的光和热。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真的,怎能包含这么多的内容。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 ——林洙 林先生把科林斯柱头叫“大白菜”,细细给我分析了它的造型,教我欣赏它的美。先生说,每一片“白菜叶子”教厚厚实实,而不是完全真实的那薄薄的一片,这是因为柱头总要置身高处,要考虑人的观赏条件,浮雕浅了不好。叶子厚了,就有个比较宽的侧边这侧边不是一个直角转过去,而是斜的,这样在阳光下阴影就不会太硬。斜面双不是平而且直的,而是微微凸起的一个饱满的曲面。说到这儿,我记得清清楚楚,先生用手指摸摸嘴唇,说,就像这样,这样才有生命的感觉。但那嘴唇已经苍白,没有血色了。 ——陈志华 因为有人误读她,有人读不懂她,所以才有了这本《记忆中的林徽因》。这本书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林徽因前面贯以“绝代佳人”、“一代才女”等词汇,而是更注重林徽因作为建筑大师的特质,还原她作为学者与人妻的真实一面。 本书从历年来林徽因亲友、学生发表的有关文章中摘取那些刻在他们心上的记忆,汇编成册。 今年是林徽因的百岁诞辰,4月1日,也是她离世49周年。生存于上个世纪的中国女性作家在今天依然拥有众多追随者的,除了张爱玲,恐怕就是她。张爱玲凭文字立身,以身世个性传奇。但对林徽因来说,文字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身世氛围更多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此种风尚的温婉不堪历史激烈演进的冲击渐行渐远,所以,给怀旧的人以无穷的感伤与联想。 林徽因,这位49年前就已去世的女子,凭什么依然这样深刻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网上的表白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三点:1.她的美貌与气质;2.她丰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3.她多方面的才华。若仅以此论,她同时代的好几位美女作家都符合这些要求。但人们独独钟情于她,恐怕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因素的原因,其中既有世俗的情感投射——温饱之后精神上追求社会认同而对出身与受教育程度的势利苛求;还有对竞争社会中理想女性失落的叹息——女性既具有现代独立人格与个性,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德及本质的温婉美好,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 林徽因恰恰契合了人们的这种理想需求。
  • 问题青年唐师曾

    作者:萧乾等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北大国政系毕业,新华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问题青年唐师曾》收有萧乾、季羡林等介绍唐师曾的文章41篇。
  • 山河判断笔尖头

    作者:陈洁

    《山河判断笔尖头》内容简介:我喜欢人。这话听起来很奇怪,却是事实。我喜欢不同的人生中流露出的人性,看不同的人格和人品用各自的方式展示。所以,有了这本《山河判断笔尖头》。当然我很清楚,每一次采访他们都不可能对我完全开放,他们的讲述都是有选择的。这曾经是相当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我也曾经将全部的力量用来跟他们较劲,甚至冒着惹毛对方的危险,提各种尖锐的问题,却总不能满意,绝对真相似总如早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已经不构成困惑了。并没有一个完全客观和真实的“过去”存在,过去只能以“被回顾”的形式存在,那就是历史。 所以,我所谓的“读人”,不仅是使劲挖他们,听他们说什么,还包括了咂摸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这是“读”的趣味。这个趣味,不是讲述者提供的,而是要读者自己去完成的。
  • 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政客李斯,以《谏逐客书》得秦王嬴政重用,在破六国、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方面均有功绩。官至丞相。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迫令公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被杀。 留美博士钱宁所著《秦相李斯》一书,用现代的视角尽述李斯的一生沉浮,貌似调侃的文字下,是宫廷政事的诡谲多变,人性的冲突与智谋的竞争。
  • 拿破仑日记

    作者: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日记》为我们讲述真实的拿破仑:别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别无所长。我并不为别人所喜欢。我单薄得如同一张纸。我之所以有多次得胜,只因为我的行动如同我的思想一样迅速,立刻想到,立刻实施。诸位如果要干预我,阻挠我,诸位必须准备承受军事方面的不良后果。指挥作战,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克勤曼将军,经验比我长久,其成功当在我之上;但是如果我们两个人共事,则肯定会把事情弄糟。 人生大事,是一发千钧的;有都能的人,是利用时机。凡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的,都不愿忽略。都能较次的人,就不可能了,只要忽略一件事情,就足以败坏一切。 在打仗的时候,什么机会都要善用。因为运气好像一个女人,如果你今天遇不上她,你就别指望明天能见到她。 我的性格诚然是古怪,但是一代人不异于他人,则不能是一个非常之人。我本来就是一块石头,被抛到世界上来的。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 拿破仑不仅是个军事巨人,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善于分析人性,他也擅长洞察谄媚者的欺骗;他热衷于战争,他也渴望和平;他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也崇尚道德,感恩人生…… 对于拿破仑这样的名人,很多人对他充满了兴趣,甚至狂热崇拜。所有这些都只是从他的传记或历史读物中获取,而想真正走近拿破仑,观察和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兴衰成败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唯有日记能够最真实地记录下这些瞬间与片断,而拿破仑恰恰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为我们提供了他的一切。
  • 周恩来自述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编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一代伟大。他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从1927年起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历时半个世纪;他任国家总理二十六年。他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恩来没有写过正式的自传,但是,周恩来叙述自己的境遇和心情的资料是较多的,面对访问者谈的或者是在给亲友的信中叙述的,集纳起来,也可反映他一生的大概。这就是编辑这本自述的可能性。 这是第一本以自述的形式出版的关于周恩来的书。 周恩来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他用朴实的语言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刻苦求学,五四运动时期的被捕与抗争,赴欧洲勤工俭学的意气风发,到共产国际面见斯大林的曲折经过……他用亲切的口吻自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以及“文化大革命”动乱岁月中的艰难处境……读来令人感动,读扣令人思索。是一本不可多得,不可不读的书。
  • 一户侯说

    作者:侯鑫

    这是侯宝林研究丛书第一本,有侯宝林的自传,还有薛宝琨写的文革中的侯宝林逸事,以及侯宝林最后的日子及侯宝林年表。这本书对于了解侯宝林的生平很有帮助,另外薛宝琨写侯宝林很有特色,不是冷冰冰的传记,而是一篇篇散文,透着一股淡淡的回忆……
  • 问学谏往录

    作者:萧公权

  • 奇异恩典

    作者:约拿单·艾特肯

    约翰·牛顿是历代最受人喜爱的圣诗《奇异恩典》的作者。本书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堕落的水手成长为受人爱戴的牧师,从一个邪恶的奴隶贩子转变为英国废奴运动的领袖。因着这样的经历,他成为了18世纪英国政治史和宗教史上影响和贡献重大的人物。书中还记述了牛顿与妻子波琳浪漫的婚姻以及与著名诗人考珀不寻常的友谊,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显明了恩典如何仿若流水,总是自高而下,涌流到最低处。盼望这奇异恩典能成为慕道者的福音、信徒成长的动力、牧者的激励和安慰。
  • 暗室之光

    作者:蔡苏娟

    《暗室之光》一书以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蔡苏娟自己的成长和救赎历程。她出生在清末两江总督之家,16岁时成为基督徒。在朝代更迭、时局动荡之中,家产尽失,受尽打击。她是中国最早一批接受现代教育的女性,精通英文和钢琴,曾经周游中国大部分省份。41岁时她因病导致眼睛无法见光,受尽疾病折磨,但她的心中充满信仰,助人无数,成为一盏“点着的灯”,成为无数人生命的导师和良伴。这本口述自传在基督徒中影响极大,让一切身处困境中的人备受激励。
  • 泰德·特纳传

    作者:[美] 肯·奥莱塔

    《商业周刊》年度十佳商业图书之一,《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媒体读物。  泰德·特纳,媒体行业最后一位具有革命精神和创意的斗士,他创办的CNN,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民众和政府的关系……  毫无疑问,泰德·特纳是一位千年难遇的传媒大亨,他也是进行人类行为复杂性研究的一桩经典个案。在《泰德·特纳传》这本书当中,肯·奥莱塔把这两个故事讲述得都相当出色。——诺尔曼·利尔(美国知名电视制作人)  肯·奥莱塔的这本书将特纳描绘得是如此鲜活,将特纳个性中的聪明与明智展示的一览无余。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又有谁可能比泰德·特纳更让人着迷呢?——在电视新闻的变革当中,这位西部牛仔般的企业家奋勇战斗,彻底改变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从总统到下里巴人、从首席执行官到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无法逃脱他的影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是特纳改变了这个世界。——利斯莱·斯泰尔(《60分钟》节目制作人)  从表面上看,由于一贯的口无遮拦和不加掩饰的攻击性,泰德·特纳与我们印象当中的首席执行官可谓相去甚远,但其实,他的胆略和远见卓识并不遑多让。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才能,泰德·特纳才能够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公司起步,最终把它经营成为有线电视产业中一个奇迹般的传媒帝国。  为了为旗下的电视台提供丰富、稳定的节目来源,他不惜重金收购了职业体育运动队和电影资料馆。他曾经以公司的全部资产为赌注进行过两次孤注一掷的大胆行动:第一次是把全部家底都押上,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有线电视新闻频道CNN;第二次是不顾一切地高价收购米高梅公司的电影资料馆,以便开办新的有线电视节目频道。在此期间,他还曾经亲自担任船长,指挥“勇气号”帆船赢得了美洲杯帆船赛的冠军,“勇气号船长”诸多荒谬而夸张的行为都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  20世纪90年代,他治下的帝国规模急速扩张,他甚至产生了要以此为资本收购CBS的雄心壮志。后来,时代华纳公司吸纳了特纳广播公司,但却排斥了特纳本人,因为特纳身上那种海盗式的冒险精神与一家规模巨大、风格严谨的公司格格不入。所有的人都为此而欢欣鼓舞;但事后的一切却证明,对于特纳而言,这场并购不啻于一场灾难:他不但就此被剥夺了公司管理中的实权,就连他一直引以为傲的伟大成就也陷入了内讧和相互指责的困境当中。现在特纳已经是虎落平阳、英雄迟暮,但他和他“负责直播一切”的CNN将继续作为传媒史上的传奇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 不够知己

    作者:温源宁

    本书是由43篇短文合成的一个集子,这些短文都是一家英文周刊的专栏的文章,先后发表在1934年CHINA CRITIC(《中国评论》)第七卷相应的各期。 本书为了便于读者较好地理解七十多年前的人与事,为了使得这些字数不多典故不少、特别是充满了洋典故的文章变得好读一些,还尽可能附加注释以为背景资料。全书以英汉对照的方式问世,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对照阅读。
  • 天地一书生

    作者:周一良

    作者回顾自己的一生,以史家的精湛笔法,描述了自己家族在中国近代的显赫地位,自己从少年求学的经历到一生治学的艰辛,也详细诚恳地把自己的思想一览无余地倾吐出来。同时,作者还描写了自己的家庭,自己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从一介书生的一生经历,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