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物

  • 爱因斯坦传(上下)

    作者:亚伯拉罕·派斯

    《爱因斯坦传(套装上下册)》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探寻着爱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蕴。在书中,玄奥的物理学理论、传奇般的故事,在读者理喻20世纪历史文化进程的视野中,或许会形成一个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立体画面。
  • Steve Jobs

    作者:Walter Isaacson

    From bestselling author Walter Isaacson comes the landmark biography of Apple co-founder Steve Jobs. In Steve Jobs: The Exclusive Biography, Isaacson provides an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Job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Drawn from three years of exclusive and unprecedented interviews Isaacson has conducted with Jobs as well as extensive interviews with Jobs' family members, key colleagues from Apple and its competitors, Steve Jobs: The Exclusive Biography is the definitive portrait of the greatest innovator of his generation.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作者:胡颂平

    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言谈。胡颂平先生在他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把胡适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了编入《年谱长编》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 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作者:理查德·布兰森

    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回忆录风趣幽默,无处不闪耀着其个人魅力,本书包括了“9·11”事件对维珍集团的影响、他本人对伊拉克战争的观点、维珍蓝天航空公司的崛起和维珍移动公司的上市。 您从中可以发现维珍是怎样进入美国国内民航市场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建立慈善机构——维珍联合。一如既往,他对挑战的渴望没有熄灭:理查德爵士讲述了“维珍大西洋环球飞行者”号创造的世界纪录,以及维珍银河公司准备开启商业太空旅行的新时代,将维珍带到最高的顶峰。这些事情都让人激动不已。 本书记录了理查德爵士独特的人生经历,他个人的生活哲学,以及维珍品牌和业务。 这是一本世无其匹的自传。
  • 东方的女儿

    作者:[巴基斯坦] 贝娜齐尔·布托

    《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是2007年贝•布托的最新版自传,收录其不久前亲笔撰写的前言,也是其最后的遗墨。以隽秀而刚毅的文风,贝•布托回忆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段充斥着刺杀、牢狱与动乱的独特家族史。 在自传中,贝•布托着力讲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前后始末:1988年在齐亚•哈克于空难中丧生后,她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及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但在任不足两年就被解除了职务。1993年,她再次当选总理,又因“严重腐败”被解职。这部最新自传一直描述到2007年10月18日,贝•布托结束长达8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回到巴基斯坦的情形。她的回国受到盛大欢迎,也造成了混乱,在恐怖爆炸声中造成上百人惨死…… 所有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贝•布托一一道来。这不只是一位杰出女性的人生独白,而且是一部充满爱、苦难、斗争和英雄主义的传奇;它让读者看到的也不仅是一个传奇家族的经历,而是整个巴基斯坦的历史与未来。 她出生于名声显赫的布托家族,父亲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首位民选总理。 她从小聪慧过人,极受父亲宠爱,被作为继承人精心栽培。 她16岁就考入啥佛大学,后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 1977年,时任总理的父亲被军事政变推翻,她与家人被捕入狱。 1979年,父亲遭绞刑处决,她对自己说:“我不会停下来。” 1984年,她出狱后前往英国,成为其父创立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流亡领袖。 1988年,她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以其高调和魅力被誉为“铁蝴蝶”。 1988—1996年,她两度当选巴基斯坦总理,两次被解散政府,期间9次被软禁或入狱。 1999年起,她流亡海外,仍积极与各种在野势力接触,为回国参选做准备。 2007年10月18日,结束流亡生涯回国的第一天,她的车队就遭受了自杀式炸弹袭击。 2007年12月27日,在竞选集会上遇刺,结束了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东方之女”——贝·布托,终年54岁。
  • 麦肯锡传奇

    作者:(美)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

    马文·鲍尔是现代管理咨询之父,为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确定了工作的原则,将一个濒临绝境的小事务所改造成咨询业的领袖,将自己关于咨询专业和麦肯锡的愿景转变为现实,使麦肯锡公司成为传奇。75年来一直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管理咨询业的历史,制定了管理咨询业的标准。本书将带您体验麦肯锡的成功历程,呈现马文非凡职业生涯中的精彩片断。
  • 洛克菲勒回忆录

    作者:[美] 洛克菲勒 著

    这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这部家族史跟美国的近代经济史和外交史都有着深刻的勾连。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其他人没有的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他在冷战时期造访前苏联,跟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有过直接而锋利的面对面交流,也是第一批在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的1973年到访中国的资本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跟中国密切接触,并成功开展商务活动的国际金融家。他跟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交往,跟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深厚友谊,深深地培植了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感情。  作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学生,并与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同学,他对经济学,对企业经营和政府影响都有着深刻的见地,这些见地也广泛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继承了巨大的财富,并且成功地把财富的培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密切相连,将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他重新定义了企业家的身份,“企业家身份本身代表着一种机会,用于满足人的发明创新、追求权利和赌博的本性……事实上,对成就过程的追求,其本身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一个目标,而在那些人眼里,利润只是一种值得付出努力的副产品”,这也许更能解释他在使用和创造财富上做的一切。
  • 费曼的彩虹

    作者:里昂纳德·曼罗迪诺

    《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满载费曼对于人生的各种思考,也记录了他在最后旅程中对现今物理学界重要理论“弦理论”的研究。是一本心灵上与知识上同等丰富的书。侧写现代爱因斯坦、二十世纪传奇物理学家费曼人生最后几年的故事。一九八一年冬天,一个正努力寻找自我定位的年轻物理学家,与来日无多的物理大师费曼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深入对话。在关于科学、关于人生的思索中,绽现了二十世纪传奇科学家费曼最后的智慧之光。
  • 张爱玲传

    作者:余斌

    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收集作品有从前、家庭生活场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读书岁月、港战中的印象、少作、卖洋文,谈中国人、成名等。
  • 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作者:荣·切尔诺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著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这个偶像的本来面目如何,整整三代的历史学家都没有触及。如今,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荣・切尔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富豪的故事。他用“极其客观和优美的笔法……第一次向我们详尽、公允、深入地展现了这位实业巨子的全貌”。作为一部充满惊人启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该书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位最为扑朔迷离的资本家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个犯有重婚罪、行为放荡的假药贩子,母亲是个循规蹈矩的清教徒。洛克菲勒出生在乡间,通过创建美国最有实力、最令人生畏的垄断性企业――标准石油公司而发迹,成为世界首富。这家被众多专门揭人隐私的文人称作“章鱼”的托拉斯企业所提炼和销售的石油,几乎占当时美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90%。 洛克菲勒的故事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期,它记录了南北战争之后小型企业发展成巨型公司的剧烈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同时又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美国。 荣・切尔诺的首部作品《摩根家族》作为当年最佳美国文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和大使奖。他的第二部作品《瓦堡家族》作为1993年最佳商业图书,获得了埃尔克斯奖,同时被美国图书馆协会推选为当年最佳非小说类图书之一。《纽约时报》称他为“一位品位高雅、为近数十年来所仅见之重大历史题材作者”。
  •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作者: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

    1924年,一个学哲学的18岁的犹太女大学生在马堡遇到一位反叛的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后来成为纳粹运动的思想先声。于是,在年轻的汉娜•阿伦特(1906-1975)和已婚的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之间演绎出一段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将近十年后,恰恰是海德格尔寄予民族“觉醒”厚望的纳粹把阿伦特这位德国犹太女性置于流亡境地。她先是逃到法国,最终流亡美国。而海德格尔在短暂出任弗赖堡大学校长一职后,又回到他的哲学中去。1950年,两位主人公久别重逢,旧情复萌,继又开始了关于这个充满破坏的世纪的论辩式对话。 作者在这部关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双重传记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巨幅全景。她发掘新材料,向当事人求证。政治巨变及其灾难、崭新的哲学、德国的大学、阿伦特的博士导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美国和欧洲——作者以此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故事。
  • 知无涯者

    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

    1913年,印度一位年轻无学历的小职员拉马努金写信给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哈代,请求这位学者对他关于数学的若干思想发表意见。哈代看出此信出自一位天才之手,就想方设法安排拉马努金来到英国。于是就开始了一种有史以来最难能可贵也最富有成果的合作。 作者怀着对丰富多彩而引人入胜的细节的高度热情,把我们从印度马德拉斯的庙宇和贫民窟引到英国剑桥大学的庭院和教堂。在那里,虔诚的印度教徒“直觉王子”拉马努金与严格而又怪僻的“证明使徒”哈代并肩验证他的光辉理论。拉马努金高强度的创造性贡献使他付出了代价:他去世时年仅33岁,身后留下一份使人着魔的、深奥的数学遗产。直到如今,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的秘密。 本书是美国最畅销书之一,曾获1992年“美国书评界传记奖”。 目录 -------- 第一章 寺院里的清凉(1887~1903)11 第二章 遍尝欢乐(1903~1908)43 第三章 寻求赞助人(1908~1913)77 第四章 哈代(G·H·哈代~1913)119 第五章 “谨自我介绍如下”(1913~1914)175 第六章 拉马努金的春天(1914~1916)219 第七章 英国的严寒(1916~1918) 第八章 “健康状况尚好”(1918以后) 尾声
  •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作者:(英)G.H.Hardy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的一部科普经典,自面世以来畅销不衰,再版重印达19次之多,被众多评论家称为是“用最优雅的语言对数学真谛进行的最完美的揭示”。
  • 周恩来

    作者:迪克・威尔逊

    本书是由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一部关于周恩来生平的传记,问世以来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在描述周恩来生平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以及他的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对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 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周恩来对中华民族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对统一战线的开辟和维护,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产生了具大的影响力。正如该书前言所说,周恩来是现代中国具有持续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领导人,是我们这个时代里卓越的中国人。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笔流畅,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周恩来所走过的伟大人生。
  • 我的爱我的自由

    作者: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现代舞创始人、著名舞蹈家,把解释性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她是先驱者。在生活中,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生命认知。一直到自传的最后,邓肯的生活和她的开篇一样艰难和拮据,她的历经判道给她带来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批判。在最后一章,邓肯甚至还发出“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的疑问,可是一直以来,她是自由的。也许直到现在,了解现代舞,或者说了解邓肯的艺术形式的人并不太多。人们对她那种只觉得已成的清规戒律令人不快,于是她就选择了自己的方式的追求,对生命人性的态度,有了近百年而更为激越的共鸣……在这本书的序里,邓肯这样写到: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如实地写下自己的生活经历,都会成为一部杰作。这部自传被称为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的自传。在这本自传中邓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活是一种冒险、一种感受、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在表现生活艺术的舞台上,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自传中它尽情阐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生动的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
  • 希特勒(上中下)

    作者:(美)约翰・托兰

    如果有人问:有谁曾经给这个风云变幻的20世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么,毫无疑问,希特勒当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一个。在20世纪,恐怕再也没有一个人像希特勒那样,给德国人民、欧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过如此之多的恐怖、灾难、血腥和死亡! 希特勒是一个举世骇然的历史人物。他曾将日耳曼人带到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权力和征服的巅峰,把?字旗从挪威一直插到高加索山脉和非洲;他的纳粹精神在德意志刮起了一阵种族主义的狂飙,给世界人民带来野蛮、疯狂、残暴的深切体验。人类在牺牲了数千万条生命之后,才把这头野兽制服。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希特勒在政治上的欺骗力、对部下的控制力、对群众的煽动力、对敌手的迷惑力、对女人的吸引力,以及他个性中的乖戾、残忍、暴虐、狂躁、偏执、变态等等隐秘的侧面,是迄今为止关于希特勒的军政生涯和个人生活的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的记述。
  • 希拉里传

    作者:(美国)卡尔·伯恩斯坦

    内容简介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载誉归来,花费六年的时间,全面、客观、公正地记录了美国政坛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真实的人生。 出生在罗德姆家族,希拉里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苟言笑的父亲带给她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恋父情结和传统保守的政治理想,而温顺善良的母亲则教给她人生最重要的态度“隐忍”与“平衡”,正是这两种冰火不容的家庭教育,使得希拉里能够坚定、从容地走过她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一位古板保守的“戈德华特女孩”成长为自由派民主党人,从稚嫩的时尚牺牲品变成身着权力套装的政治领袖,从苦苦挣扎的“第一夫人”变成一个实权在握的参议员。 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婚姻曾被无数人称之为“天作之合”,然而他们的政治生涯和感情生活无一不经历了数次的跌宕起伏。他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而极具讽刺的是,他们之间所有的矛盾冲突无一不源自他们的伟大梦想。自从比尔·克林顿2001年成功当选总统以来,白宫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高聚光时期,无论是“葆拉·赖斯”案、“白水案”,还是差点葬送克林顿前途的“莱温斯基绯闻”,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媒体猛烈抨击的焦点。乔治·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司法机构确认的总统,而他的当选则是要恢复白宫以前的荣耀,恢复由克林顿夫妇亵渎了的传统价值观念。 然而,历史即将被重新书写。随着希拉里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人物,一位集各种矛盾于一体的政治家,一位大权在握的参议员,一位卓尔不群的政治领袖,这个国家也将可能在她的带领下,沿着另一条没有人走过的克林顿式道路前进。
  • 尼采传

    作者:丹尼尔・哈列维[法]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对他的思想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不仅如此,尼采的思想由于采取独 特、强劲、充满隐喻和矛盾、甚至是“疯癫”的独白形式,因此还常常遭到误解,以致有人说,“尼采的生平和著作是近代文 学史和思想史上受到最严重曲解的现象”。 那么,尼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外? 他的思想为什么会遭到人的普遍误解呢?本书作者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回忆的勾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听从内心召 唤的真...
  • 梁思成与林徽因

    作者:〔美〕费慰梅

  • 王菲画传

    作者:黄晓阳

    王菲一个游走在音乐世界里的精灵,用空灵纯净的音色征服了数不清的歌迷,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流行歌后,是继巩俐后第二个选为其封面人物的中国艺人。 王菲,华语乐坛最奇幻绝美的风景,完美的嗓音,率真的个性,智慧的眼睛,慵懒的表情,有时从容,有时轻狂,有时淡漠,有时激扬,生命多元而精彩。 她高傲,特立独行,却受人追捧,她另类,慵懒随性,却一呼百应,她敢爱敢恨,每一场感情都惊世骇俗,轰轰烈烈,没有谁忍心责怪。对庞大的菲迷群而言,王菲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存方式,因为没有人像她那样把音乐诠释得如此传情,让自己的歌成为自己生活最独特的注解。 本书作者作为一位资深娱记,同时也是一个超级菲迷,用全新的视角把王菲不寻常的经历呈现给你,带你走进她的音乐和内心世界。 许多明星都曾说过只要有真爱,不在乎对方是王子还是乞丐之类的话,可真正做起来,对方的身份条件是否与自己相配,仍然是第一要素。王菲曾有过同样的言论,而且远比其他明星的回答更直接,更缺乏艺术性,甚至一点都不浪漫。 在感情的道路上,王菲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忠实着自己的情感取向,即使千回百转,即使坎坷多舛,她也是执迷不悔。 这就是王菲,沃土中一棵茁壮的树,人海中一个活生生的灵魂。她执首,她追求自我,她重视生命的质量,因此,她鹤立鸡群,傲世独立,也因此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她是另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