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文化江南札记

    作者:胡晓明

    江南文化,发源于吴太伯与其弟虞仲让国,于太湖之滨。虞山有墓,深厚含藏。开端有意义:退敛回归自然、从政治中心到文化建构。重新建立另外一种价值。起点如此,结尾也如此。 江南文化的范围,包括苏常润、杭湖宣、明(宁波)越睦(建德)、台婺(金华)、温括(丽水)。 江南文化的走向:从苏州出发,走向金陵,再走向杭州,最后回到苏州,进而上海。一个形象的比喻:由一个箭头,发展而为饱满有力的弓身,最后发一支箭。 本书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了作者对江南文化的研究与反思。所涉及的虽只是一小部分,却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将“古典今事,熔为一炉”,却又为“我”所用,读来流畅生动,毫无晦涩之感,非常值得一阅。
  •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他的作品中“总是带着令人惊讶的纯真,像儿童般的天真,而又桀骜不驯”。这本书收录了爱因斯坦晚年的文章60余篇,书中文字让人感觉这位科学家其实是很忧郁的。他关心一切发生在人类中间的东西,他不在乎美国或欧洲高兴不高兴,他发 表自己对美国或欧洲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爱因斯坦是自由的、独立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论文选集第二卷的时间跨度从1934到1950年。论文选集的第一卷曾以《我所见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为名出版,所含材料是从1922年至1934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属于那种不关心周围的世界,一心只做自己的研究工作,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人。恰恰相反,他作为一个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需求。事实上,他常常通过写作和口头呼吁来进行干预。而且必须强调的是,他这样做总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理由。 从这种意义上说,《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反映了本书作者的哲学以及政治和社会态度。书中各章是由目前尚未出版的讲演、论文、书信、呼吁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构成。 我们感到有必要不作任何编辑加工而把它们呈现给大众。这是一份令人感动的文献,它记载了一位有良知的、影响深远的、具有深刻的高尚精神的人的活动。 “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义的,他自己并不知晓,并且,这一点肯定也不应该打扰其他人。一条鱼能对它终生畅游其中的水知道些什么?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这就是爱因斯坦真实的写照。
  • 读库1600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每年推出一册00号,不公开发行,仅供内部流通之用。 与此前已经出版的《读库0600》、《读库0700》、《读库0800》等00期一样,《读库1600》是自《读库1500》至《读库1506》的目录索引和内容简介,供大家检索之用,也可了解一些稿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还有2015年读库组织的和相关的讲座精华纪要以及编辑手记。对于那些第一次听说《读库》的朋友来说,也算是一个了解这套丛书的窗口。
  • 东方文化西方语1

    作者:翟华

    一个人写的“杂志书”,一套东、西方民间文化解读丛书,一套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文化参考丛书,一套多语言、多视角、跨国界的“乐活文化丛书”。 语言上的障碍使两个西方人都会产生文化隔阂,更不要说一个东方人和一个西方人之间的隔阂。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只看一家电视台,就会受到桎梏。有人说:“语言是一种武器。”翟华说:“语言更像是一扇扇窗户,掌握不同的语言就会在自己眼前推开不同的窗户。如果再对流一下,一定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早已成为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这地方不过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村子,中国人心目中“天下”的内涵也在延伸。从《东方文化西方语》开始,让我们随着翟华的视角,领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一起走遍天下!
  • 收藏的雅趣

    作者:汉宝德

    汉宝德,建筑设计是他的本业,古物收藏则是他的兴趣。在四十余年的收藏生涯中,他不追市场,不作投资之想,既不囿于门类,对品相也不是过分执著。在本书中,他写下自己的雅藏心得,与读者们共享。 古物的迷人之处,是它的美质,是它的时代感。经由一件古物,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穿越时代的迷雾,看到一丝丝古代的亮光。它透露出人性的光辉,隐隐暗示着人生的戏剧。
  • 后知后觉

    作者:任彦申

    《后知后觉》内容简介:当前干部队伍中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同干部考评中忽视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选拔干部,关键是抓住两头:一头是掌握上线,选贤任能;一头是守住底线,提防小人。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领导;下面不讲真话,不怪下面,只怪上面。 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即是过,不干事是最大的错误。这种占着位子不想干事的干部,比那种虽然有错误但想干事的干部要差许多。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处理不当固然应当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贻误战机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后知后觉 任彦申 亲情奉上!
  • 人生大格局

    作者:九思

    《人生大格局:三平斋夜语二集》是一部出之以格言、警句的自由随感的结集。格言、警句是文字的精华,是智慧的突现,是思想的结晶。应该说《夜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体,它在内容上继承了勤于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形式上延续了中国文人惯用的,特别是明清以来大量出现的尺牍、小品、格言形式;尤其重要的是它又是完全新的现代科技的产物——手机段子。这种新媒体可以使自己的思想瞬间传遍全球。事实上,九思的“段子”已成为许多友人的精神食粮,他们期待着这些“每天一段,坚持至今”的精神上的指引和抚慰,没有它,就会感到“日子很寂寞”!
  • 上海FASHION

    作者:程乃珊

    历史最重要的是细节,这本《上海FASHION》集作家程乃珊30篇文章,视角广泛,时间跨度亦大,忆上海昔日之“FASHION”,衣食住行、人情世故、风俗名物、土洋男女、上上下下、边边角角,莫不涉及,细写深描,像一部镜头无所不至的老片子,带我们巡行百多年来上海滩的种种,从“饭碗”、“肖照”到“弄堂”、“亭子间”,从“茶馆”、“大班”到“女红”、“旗袍”,从“马桶”、“老虎灶”到“小菜”、“大餐”、“冰淇凌”,从“外国阿妈”到“洋泾浜英语”……他人想到的它应有尽有,没有想到的它却令人回首蓦然惊见,“包中”现“乾坤”之大,箱底出“花边”之奇。程乃珊这位“老上海”用形象、具象的史笔写得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同样作为一个地道的老上海,画家贺友直为该书所配的45幅插图其表现力并不亚于文字,完全是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如上海人对“饭碗”一词的定义,上海时尚女士的“包中乾坤”、“发髻”等等。贺老所作的插图蕴涵着很深厚的人文精神,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上海FASHION》便是这样一个极好的画卷。
  • 传统下的独白

    作者:李敖

    《李敖大全集:传统与文化(套装共6册)》简介:李敖是当代中国最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虽然早在60多年前因世事命运随父母去了台湾,等再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竟已年逾古稀,但其文化血脉及人文学养,决定了他始终是一位“大陆型”的知识分子——胸怀博大,志存高远。在政治层面上,李敖先生穷其一生,与国民党的黑暗、专制政权作斗争;与“台独”分子和台湾岛内形形色色企图分裂祖国的恶势力作斗争。在文化层面上,李敖先生对中西文明谙熟于心,将中西文化典籍融会贯通,并以此形成其对中西文明的独特视角与独到观点。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曾历时一年编辑整理、于2000年出齐的洋洋40大卷的《李敖大全集》,就有1200多万字。逝者如斯!一晃又是十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自2008年春起再次对《李敖大全集》进行重新整理和编排,又经过一年多时问,于2010年初推出新版《李敖大全集》。新版《李敖大全集》与1999年版相比,收录李敖先生的文章著述更为丰富、完整。重新编辑出版的《李敖大全集》,虽仍为40卷,但在旧版基础上,恢复和新增李敖先生各类文章近百篇,加上其他恢复的文字,共计180多万字,总字数达1400万字。与1999年版《李敖大全集》相比,新版大全集的编撰更为规范合理。1999年版在编撰体例上基本延用台湾版的格式。此次新版《李敖大全集》,按“文学与自传”“人物”“传统与文化”“历史与时政”“私房书”和“杂写”分类编排,并依中文图书的出版规范和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对编撰体例进行了调整。同时,对1999年版大全集中存在的各类失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了修订。本套书为《李敖大全集》之“传统与文化”,包括六十年代在台湾的论战,中西文化方面等文章。
  • 旧时的盛宴

    作者:李叔同

    《旧时的盛宴: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内容简介: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民国不止一面,它是大师的民国,也是民众的民国,听李叔同、鲁迅、苏青……为你讲述真的民国。
  • 不为繁华易素心

    作者:游宇明

    《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力图通过当时文人、学人的人生细节突显其精神,并融进自己对前辈文人、学人的理解。民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一方面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文人、学人又在时代的夹缝中尽显其个性、性情,胡适的宽容、傅斯年的认真、叶企孙的高尚、陈寅恪的耿介……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 乐游德意志

    作者:鲁成文

    德国,是音乐爱好者的圣地,也是众多音乐大师诞生之地,巴赫、亨德尔、贝多芬、威伯、莫扎特、海顿、李斯特、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一串传奇而又响亮的名字遍布了德国的每一个角落,还是其他国家的众多著名音乐家向往会聚的音乐圣殿,以在德国乐坛受到认可、获得赞誉为荣。了解西方音乐,德国音乐既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也是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部分。 本书以漫游欧洲传统音乐强国德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德国的音乐魅力,以讲故事的方式怀想每一个著名德国城市曾经诞生过的伟大音乐家的生平、创作历程、创作理念、经典作品以及诸多著名音乐家之间的交往,由此勾勒出德国辉煌的音乐发展历程以及至今依然熠熠发光的音乐经典作品。本书构思新颖独特,文笔流畅生动,并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图。
  • 读库0606

    作者:张立宪

    这一期最值得关注的《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专题辑录了侯宇靖、刘海平历时数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已远》的底稿。这些篇目详细记录了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于70年代拍摄《中国》时的历史细节。作者采访了当年摄制组的所有当事人,按照当年《中国》摄制组的拍摄路线故地重游,并披露了安东尼奥尼及《中国》一片的大量珍贵影像。 《国宝南迁记》记述了抗战期间故宫国宝南迁的 “惊天地泣鬼神”的“琐碎小事”,文中没有雄心壮志的抒发,没有艰难苦恨的怨怅,只有流水账般心平气和的记述。编者认为“这些文字颠覆了我此前对同主题读物的阅读经验”。 《一部抗战诗歌集的诞生》记录了距今规模最大的抗日歌集《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的编辑和出版过程。“抗战胜利后旋即发生的内战,及此后海峡两岸意识形态的分裂与禁锢,导致这份遗产中的大部分,要么遗失,要么尘封……找回那些音符,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
  • 人文随笔

    作者:林贤治,筱敏

    本书作者通过随笔这种文学载体形式和风格,用“无精神,非随笔;不自由,非随笔”的态度,围绕以立人为本的观念讲述了他身边的所见所闻译事共12篇,充分展现了人类生活及精神的现实、苍白的一面。
  • 有可奉告

    作者:苏童,严歌苓,阿来,齐邦媛,白先勇,等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时代,文化是一个尴尬的词语,语言也变得苍白。 谁说的话你会倾听?公共知识分子吗?社会名流吗?意见领袖?当权威变得叫嚣,我和你内心应该早有答案——上帝已死。 不错,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户媒体,可我们做的东西同样也非常想自己的小圈子也喜欢;不错,呈现在你面 前的是地地道道的大腕儿,可是他们也有逃离镁光灯转身一瞥的率真憨笑;不错,你看到的是一本不算轻松的作品集,可里面没有说教,没有叫嚣,甚至没有权威……韬光养晦一辈子那不叫智慧那叫懦弱,我们想以柔和的分贝发出直达你内心的声音,你的耳朵准备好了吗? 凤凰浴火,有可奉告! 有可奉告第一辑—— 苏童和你在黑暗的人性中一同——混沌无穷,我心向光; 齐邦媛和你分享八十岁的人生智慧——时间巨流,滴水澄澈; 陈丹青和你守望残破的文化摇篮——活着,是最伟大的信仰? 朱大可和你聊聊三个语焉不详的故事——让文学回到它原本的样子 …… 你会喜欢这些吗? 你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豆瓣……告诉你可爱的小伙伴和告诉光怪陆离的全世界,最重要的是,告诉坚强的你自己。 如果书可以有温度,我想,这套书是应该是36.5度……
  • 北斗京华

    作者:周汝昌

    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作者负笈燕京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四川。一九五四年中,以一部《红楼梦新证》名动学界的作者白蜀返京,从此定居于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五十馀年来,他目睹风物兴衰与人事代谢,乃发抒心怀,感慨风物之变迁零落,追摹故交之音容笑貌,陆续写成一系列或悲或喜或天真或世故的小文,是以编成此书。其中凝聚了作者对中华文物、旧日师友的无限深清,对那已过往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的无限追怀 ……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以不少笔墨记叙了实地探访曹雪芹生平屐痕的种种见闻,不仅文情并茂,也是一种宝贵的红学资料。 作者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一九五四年中,以一部《红楼梦新证》名动学界的作者白蜀返京,从此定居于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五十馀年来,他目睹风物兴衰与人事代谢,乃发抒心怀,感慨风物之变迁零落,追摹故交之音容笑貌,陆续写成一系列或悲或喜或天真或世故的小文,是以编成此书。其中凝聚了作者对中华文物、旧日师友的无限深清,对那已过往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的无限追怀……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以不少笔墨记叙了实地探访曹雪芹生平屐痕的种种见闻,不仅文情并茂,也是一种宝贵的红学资料。
  • 盘旋的思想

    作者:汪丁丁

    本书的副标题与作者的上一本文集《串接的叙事》的副标题略有不同,上一本书是“自由、秩序、知识”,本书是“”。两本文集构成分别由两端开始的一段叙事,由不同的文章串接起来,主旨不变。
  • 北欧四季透明笔记

    作者:凃翠珊

    芬兰是个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北欧的四季魔力穿透国界。作者以旅居十年的地道经验,带你一起深入北欧生活美学的秘密!
  • 从小到大说日本

    作者:刘德秦

    《从小到大说日本》简介: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过:“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态的……对上级奴颜卑膝,对下级凶狠残暴……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从未去过日本的孟德斯鸠号准了日本人的脉,但未能指出其“非常态”的“病根”何在。而事实上,日本人这种民族特性,就隐藏在他们社会的纵向特点之中。从汉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明的追随到侵华战争时的凶残,从对遭受原子弹伤害耿耿于怀到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无不在透漏出这个社会的纵向特点。这些,也正是本书在剖析日本民族性所运用的独特的视角。 《从小到大说日本》一书作者根据自己在日本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极为丰富的史料、各国专家论述等资料,历时20年的时间,以震惊世界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为切入点,上下日本历史近千年,深入独到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日本民族和他们的民族特性;同时,又掀开了自幕府政治以来,始终蒙在日本政坛上的那层黑纱,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政坛,展现在世人眼前。《从小到大说日本》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述精妙,见解独到,对日本民族特性剖析之透彻,实为当代论著中之佼佼者。更兼之作者的行文严谨中带有生动,深入中不乏风趣,读之令人怕案,思之令人回味,是为一部当代研究日本、了解日本的必读杰作。
  • 人有人的用处

    作者:[美] 维纳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