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希腊精神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源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最终归之于灭亡。但它所遗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遗产却是欲久弥真,其所达到的文明与开花程度,即使今世的美国也望尘莫及。本书讲述了希腊精神的各个方面,是了解西方文明源头的绝佳读物。 -
一岁就上常青藤
2009年一开始,我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一岁就上常青藤》,相信春节一过就能和读者见面。此书大概也界定了我这一年的个人生活。 此书的目的,并不是真要把还没有学会说话的一岁孩子赶到常青藤去读大学。常青藤恐怕是当今世界上最精英的教育,也象征着某种教育理想。 “一岁就上常青藤”的意思,是从小在孩子的教育中追求这种理想。 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即塑造一个全面的人(well-rounded person)。在这一理想下,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形成自我、确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孩子不是在权威的喝令中发育,而是为自己的内心冲动所驱使。这和我们从小让孩子似懂非懂地背古诗、甚至读经、在大人筑造好的模子中生长的盆景式教育,实在有天壤之别。 我的小女在美国土生土长,如今已经九岁。我们对她的教育方法,从一开始就背离了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根据我个人观察,会培养孩子的美国家长,从小的教育方式也和我们小时候所领教的那一套不一样。当然,我也经常翻阅一些教育方面的研究、报道,最后把自己养孩子的亲身经验、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乃至初步的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写成了这本小书。 在美国,越是有教养的家长,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淡化自己的权威性,增强和孩子的对话性。有位中国人曾观察到:这些美国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说话时,经常蹲下来,把自己的脸降到和孩子的脸同一个高度。这种物理上的平等,导致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几年前,美国的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经过大量观察研究后出版了一本书,叫《不平等的童年》。她发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有事总和孩子商量,大家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孩子也习惯于提问,争论。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和孩子讲话的语言则非常武断权威,常用的词汇是“去干这个”、“别干这个”、“不行”,“闭嘴”等等。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前者从小习惯了讨论问题,长大后遇到事情善于协商、谈判、说理、争论、甚至讨价还价。后者从小在和家长的关系中就没有回过嘴,长大后常常沉默寡言,万事等人家吩咐,没有自己的主意,甚至连提问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人,不适合与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打交道。这成为他们在教育和事业上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一研究,对中国家庭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你不能说:孩子不到懂事的时候,有些道理先让他记住,以后自然就懂了。要知道,强迫记住的道理仅仅是训戒,而不是道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成为道理。孩子如果从小习惯于遵循自己并不懂的训戒,对大人的观点不质疑、不讨论,那么长大以后就不知道根据道理还组织自己的生活、贡献于社会。 我在讨论中国大学的改革时曾经指出,常青藤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讨论班(seminar):师生围坐在一起平等地探讨问题,而不是教授讲、学生听。中国的大学应该学习这种讨论班。后来几位国内的研究生给我写信说:“现在讨论班也有。但是效果还不如大课。主要是教授习惯了满堂灌,不知道怎么激发学生讨论,学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白白浪费时间。”这其实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常青藤教育,不能等上大学才开始,而要从小开始,否则到了大学,有讨论班也手足无措。九年来,我一直坚持以讨论的形式教育女儿。还记得她八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我边给她摸背边哄她睡觉时,两人还讨论了一通柏拉图的“理念型”的概念,虽然她并不知道柏拉图是谁。去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最著名的电视政治节目主持人Tim Russert突然去世。我正对着电视看悼念新闻,女儿跑过来问:“他是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谈论他?”我对女儿说:“这个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问问题。他比任何人都会问问题。所以,每次总统大选,人们都要听他问问题、让他代表大家问问题。现在总统还没有选出来,他却去世了。世界在最需要问问题的时候,最会问问题的人没有了。这就是人们谈论他的原因。看看,问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的呀。你用一辈子的时间能学会象他那样问问题,你就很了不起了?”女儿恍然有悟。父女之间又开始了一个关于为什么要问问题、如何问问题的“讨论班”。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常青藤教育。你不用送孩子去哈佛耶鲁,每个家长都可以从自己家里开始。我把自己的经验老实地展示给大家,期待着读者的提问、质疑、争辩、和批判。或者说,我希望随着我的书的出版,今年能和读者就这些问题开始一个跨越太平洋的“讨论班”。 -
见解
从大学时代起,燕舞就萌发出以文化、教育学者为主题的文化人物采访思路。在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他独辟幽径,带着研究的敏锐嗅觉,向采访对象发起最为“凌厉”的攻势。常常为了能更“深入虎穴”,提前阅读相关的大量著作,比如为了采访该书序言作者、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明珂,燕舞前后准备了半年之久。也难怪,成都知名专栏作家洁尘在收到采访提纲后顿时一惊,“好厉害的问题”。 《见解》的专访对象中涵盖了作家、学者、艺术家、海外文化人、记者等文化工作者。该书没有满足于堆砌一堆堆陈旧的文字,而是着力于通过一缕缕油墨清香,细细品味华语圈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并试图塑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体制内文化工作者的群体雕像。 以东磐、吴思、崔永元三者为例。无论学术功底,还是条件优势,未必甚于体制内的学者,但这三人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瞄准一个目标,数年如一日地精耕细作。透过这些看似偏执实则真挚的群体,读者得以窥探那些蕴藏于田间地头,偏向于个人努力的文化耕耘图景。他们不仅有一种不甘于也不拘泥于现状的执著性格,更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还算不上知名学者,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专业学者,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专业学者所能承载的厚重意义。 从这群文化人身上,读者可以感受到一股带着泥土芬芳的气息:执著与坚守、孤独与睿智、勤勉与收获。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2.2.10 -
人与国家
这本书关注的主题是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民。其重点有二方面:一是穿越遮蔽,激活历史记忆;二是张扬现代国家理念,重铸现代社会伦理。 -
爱我们的仇敌
本书系是在综合广西教育版《新语文读本》和广西师大版《大学人文读本》的基础上编辑完成的。较《新语文读本》而言,弱化“语文”教育——即识字的功能,强化美德教育和人性教育;较《大学人文读本》而言,更生动、更可读、更感性、更系统,而且读本四册针对的读者对象各不相同。本书是这套书系中的一册,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针对高中生。全书以深深的宗教情怀和对生命死亡的终极关注为切入点,着意挖掘孩子们的激情、理智和社会责任,弘扬博爱的人世精神。 -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讨论道德问题首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用大家都同意的简单逻辑来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指出每种主张隐含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可以推广到何种程度,其界限何在。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叫人觉得滑稽可笑。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趣是熟视无睹的事,越能说明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
人文传统(二)
世界数十所大学人文系经典教材 800余幅艺术珍品图像全部自原作拍摄而成 著名教育机构麦格希公司荣誉出品 畅销全球二十余载 外研社全新引进第六版 英文原版 中文注释 人文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大学都设有自己的人文系(Department of Humanities),打 破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等专业限制,提供博采众家之长的通识教育。 《人文传统》系列丛书旨在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和研究世界的文化脉络,呈现“人文”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整合之美,内容涵盖了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从文学到艺术的各领域文化,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人文传统世界。 人文传统(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全彩插图本)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介绍了自14世纪到18世纪人类社会在思 想、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进步。作者不仅从传统的西方视角讲述了欧洲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同时记录了亚洲、非洲等地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发展,著录所及处皆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同时辅以中文导读和注释,旨在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横跨多个世纪的百科全景图。 为方便读者使用,卷首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撰写中文导读,简述该卷述及历史时期人文世界主要变化及其特征。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红欣博士和张军博士为每章编写文前导读和文后注释。 -
大学之理念
本书全面阐述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精神、人的存在,理性、研究、教育与传授、交流、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等内容。 -
房龙地理 上下
这是出自房龙之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同时,在历史的叙述中还穿插回顾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与地球——人类这惟一家园和谐的最终方式。 房龙在此书中贯穿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该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使人在轻松愉快之际不仅领略把握了人类厚重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且能在掩卷之际获得不少启发。 -
死亡与右手
罗伯特·赫尔兹的代表作《死亡与右手》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是从事仪式研究和两元对立象征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死亡与右手》是象征人类学早期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由两篇独立的论文构成。在第一篇《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对于集体意识来说,死亡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将死者从人类社会中排除出去,实现他从可见的生者世界向不可见的死者世界的过渡。与死者的停尸期相对应的是其在世间的亲属们的服丧期,其间,死者状态的改变对应着生者状态的改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死亡在人们的内心构成了一个既分离又整合的双重的痛苦过程。在第二篇《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对集体表象的比较研究证明,右手之优越于左手,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由人类机体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右手与左手的二元对立,是原始思维中固有的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的一个特例和结果。 -
人生地理学
《人生地理学》是牧口常三郎的第一本个人著作,1903年 出版,他当时32岁。该书出版后,在20多年的时间内在日本一再重版,可谓好评如潮。按照作者个人的主旨,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改变日本传统的地理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模式和知识传授模式。因为在牧口常三郎看来,传统的地理学教科书只是僵化的知识拼凑,仅仅是简单罗列山川、湖海、人口、都邑而已。地理学知识的传授方法也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约束在学校中,让他们死记硬背这些僵化的知识,这既导致了对学生身心的压抑,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这门学科的排斥,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会拿起书本,考试过后则几乎全部遗忘。而造成这种症结的关键即是传统的地理学教科书和授课方法是与人相隔离的,是忽视人的存在的,是“无人”的知识堆砌和灌输。牧口常三郎却认为,自然从来都不是与人相隔离的,人的生存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然,自然也总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展示出其丰富的规律和韵致的,所以自然是与人生相关的存在,也正是与人的这种关联性使得自然界也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意义。牧口常三郎在这本《人生地理学》中就是要凸现出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或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引导人们重新体验和认识自己所栖居的自然界。这样,人的生活就成为串联自然环境的核心元素,由此自然也成为人的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了,不再是静谧冷峻的独立的客观王国;而人又是在历史中存在的,是富有智慧和情感的,因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就必然要广泛地吸取和运用历史的和哲学的等人文学科的方法,使地理学成为一门说明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关于自然现象的描述。这种主题设计的改变的确使得这本地理学教科书具有了不同的样貌。作为一本地理学的教科书自然要给人们讲述山脉海洋、矿藏物产、大气运动、动植物分布等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陈述和呈现都是从人的生活的视角或从人与自然交往的视角来进行的,我们从书中的一些章节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如“月亮、星辰与人生”、“地球的运动与人生”、“岛的种类与人生”、“半岛与文明”、“山与人的开化”、“平原与人生”、“河流与人的物质生活”、“人的精神生活与湖泊的关系”、“海洋与心情”、“海峡与人生”……这样就十分自然地把人与自然拉近了。牧口从人的生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诠释地理学知识,始终是基于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一方面,人要始终受到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塑造。人不仅在肉体上依赖于自然,而且在精神上也依赖于自然。在牧口常三郎看来,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持续地以各种不同的现象来启发我们,启导智慧的形成,陶冶情感的产生,形成人与自然广泛的精神上的交往。牧口常三郎把人在精神层面与自然的交往划分为八个方面:知觉的交往,利用的交往,科学的交往,审美的交往,道德的交往,同情的交往,公共的交往,宗教的交往。当然,人们与自然的交往首先是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之间的交往,所以由此而形成的热爱故土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且又是普遍的。然而,人们还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所以又应该形成超越乡土情感或狭隘的国粹意识。一旦大自然被视为人的生命和精神的源泉,那么一切的自然现象都被赋予了灵性,书中虽然也详尽地描述各种自然现象,但是不时地穿插着历史掌故和诗词歌赋,字里行间难以抑止地流露出对自然欣赏和感恩的情感。另一方面,人又是可以或应该很好地利用自然的。人虽然是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但是人又生活在社会中。人在社会中会形成相应的社会意识,产生对社会的归宿感。人有生死存亡,而由人所构成的社会也必然存在着新陈代谢,社会是一个活着的有机体。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也必须合天时、因地利。牧口常三郎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可以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兴办实业,发展相应产业,谋求社会和国家的强盛。当然,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交往还是需要介质的,这些介质是先要与地表发生联系、然后再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自然要素。按照这样的思维线索,《人生地理学》的内容就从三个方面来铺陈:第一编阐述人类生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诸如日月星辰、岛屿、地峡、山岳、平原、河流、湖泊、海洋、内海和海峡、港口、海岸等自然现象的属性和功能以及它们和人类生存的关系;第二编是探讨作为大地与人关系的媒介的自然物,涉及无生命物质、大气、气候、植物、动物等;第三编是关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现象,内容包括社会、各种社会生活及其地理、产业地理、国家地理、都市及村落地理、生存竞争地理、文明地理等等。无论从所涉及的内容还是从呈现的形式来看,牧口常三郎的《人生地理学》作为一本地理学的教科书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这主要是因为牧口常三郎超越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纯粹客观或价值中立性的阐释的视角,而试图渗透或贯穿于一种新的价值理念,这就是对生命的重视,而归根结底是 对人的重视,对人创造价值谋求幸福人生的重视。毫无疑问,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日本思想界来说是极富特色和挑战性的,而对地理学的冲击也是非常明显的。 -
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
【内容简介】 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将去向何方。本书是作者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精要讲解。在马克思辞世的一百多年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足以印证他当时提出的警告。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导读马克思《资本论》里重要的概念,谈资本的本质、理清“分配”、“资本”、“异化”等概念,探讨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如何与工作、物品、乃至于自己产生种种异化。读者可以通过本书聆听这位哲人百余年前发出的巨响,体味当下。 《资本论》有如一部巨大预言,在资本主义萌芽期即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浩劫。当下,我们困惑于世界与我们的生活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模样时,不禁想问:我们距离更好的、更理想的、更公平正义的世界还有多远?还原马克思哲学初始的面貌,理解《资本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杨照先生讲谈经典,在资本主义浩劫时,我们将去向何方? --------------------------------- 【编辑推荐】 1、台湾著名作家、媒体人杨照先生将冗长晦涩的经典著作精炼,再轻松讲出,取精用宏,去伪存真。让经典著作不再枯燥,杨照先生经典精读,把经典著作讲出来。让经典著作不再是我们谈得最多,却读得最少的书。 2、《资本论》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即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浩劫,它有如一部巨大的预约,等待人们去解读。我们离更好、更理想更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有多远?杨照先生为您解答。 3、与《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小猎犬号上追随达尔文》,组成“人学三部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从哪里来”(《小猎犬号上追随达尔文》),“人与自身的关系——我们是谁”(《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将去向何方”(《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三个角度为人定坐标。 -
《新周刊》2006年度佳作
《〈新周刊〉2006年度佳作》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
道德情感论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对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在斯密的论述中,问题的关键是:作为道德基础的同情究竟指的是什么?斯密认为,关心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牵挂,这就是同情,同情是人的本性。斯密实质上是说,同情和利已同样是人的天性。因此,斯密认为,只有当全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时,社会才会有和谐、安定和进步。由此可见,《道德情感论》提出的问题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必须用以他利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国富论》说的是经济人;《道德情感论》说的是道德人。 -
人类的故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混沌初开、人之初、史前人、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埃及的故事、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摩西、腓尼基人、印欧人、爱琴海、希腊人、古希腊的城市、古希腊的自治、古希腊人的生活、希腊戏剧、波斯战争、雅典和斯巴达的对峙、亚历山大大帝、概述、罗马和迦太基、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拿撒勒人约书亚、罗马帝国的衰落、教会的崛起、穆罕默德、查理曼大帝、北欧人、封建制度、骑士制度等。 -
穿墙透壁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中国古建筑考察的心得总结。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个主要面向、十六 大类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经典个案。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 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还有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 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 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在经典 个案之后,另有同类型其他实例的介绍与比较;而“延伸议题”则以简练的文字、精细的手绘线图与大量的 摄影图片,归纳整理中国古建筑之基本欣赏知识。最后并附中国古建筑常见术语词解。 ------------------------- 过去每当我和梁思成先生谈到他做学问的事时,他往往只淡淡的一笑说:“这只是笨人下的笨功夫。” 今天当我看到乾朗的这部《巨匠神工》时被惊呆了,不禁想起了梁公说的“笨人下笨功夫”的话。乾朗不 仅受过深入的建筑学专业训练,近二十年来更走遍了大江南北,对中国古建筑有了亲身的领会和体验,因 而他才有可能将中国古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挑选出来介绍给读者。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读物,乾朗每调查 一处古建筑时都是用全身心去体察的,书中的数十幅图画即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因此他可让读者用眼睛走 进古建筑,而这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最可贵的是,它不仅供业内人士用,更是面向广大的社会人 士、所有非建筑业的朋友们。 ——林洙,《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作者 -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这是一本博学而机智的“文化地图”。关于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精神和最伟大的书籍的“地图”――由一位世界著名的学者以优美简洁的笔触绘写出。内容包括从“10位最伟大的思想家”、“10位最伟大的诗人”到“100本最好的教育类书籍”、“人类进步的10大飞跃”……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知识的简明汇集。这本书里包含了人类遗产中的绝对精华,足可流传后世。 历史永远无法忽略个人成就,真正的历史是“人”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英雄的创造过程比任何传奇都要生动。于是,我们非常想知道,那些肉体逝去而灵魂不朽的人们在历史上的位置;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每一次飞跃中,那些精彩的瞬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多人都做过这样的“宏大叙事”,但威尔・杜兰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终身教授哲学,编写过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他那本著名的《哲学的故事》更是为中国众多知名学者推崇备至。 本书充分展现了杜兰特著名的才思和博学,以及他独特的以简洁生动的笔触阐释事物的能力。它不仅是对杜兰特著述的精彩介绍,也是一本人类天才的结集,同时还是一本浏览人类历史风光所必备的路径指南。 -
先典新识
本书收录了“中智杯”上海青年人文经典读书工程过往举办的17场优质讲座活动与12位学人荐书内容。其中,收录的讲座主讲人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老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老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原系主任谢遐龄老师等;收录的“长辈荐书”荐书人包括: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老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老师、著名旅德摄影艺术家王小慧老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编审徐文堪老师等。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丁锡满老师为本书作了序。 -
中国人的精神(全三册)
本书的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在我看来,如今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不是其所制造或能制造的家具是如何典雅舒适,仪器、工具或者设备是如何巧妙实用;甚至也与其创造的制度、艺术和科学无关:为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也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是文明的产物,正是它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可以说,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如果文明造就的男人和女人揭示了文明的本质、个性和灵魂,那么,男人和女人使用的语言则揭示了男人和女人的本质、个性和灵魂。有句关于文学创作的法国谚语如此说到:“风格即其人”。因此,我把三件事: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作为本书前三章的标题,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 《中国人的精神》(全集)是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学术著作首次在中国以中文版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文中配以及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辜鸿铭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多部著作在欧洲出版时都曾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西方人争相购买传阅,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列为了解中国的必读读物。本全集内容包括:《春秋大义》、《尊王篇》和《清流传》等,几乎囊括辜鸿铭作品中的全部精华,是一套非常难得的全面了解辜鸿铭辜鸿铭思想的经典读本。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