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 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主要收录了我们也可以是无罪的、我们也可以是上帝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成为上帝和基督、纯正的耶稣教义、基督教的共有共享原则、福音是向穷人宣传的、基督教的自由和平等、要进上帝的国,不只是需要信,主要是需要行动等内容。 -
读库1306
《读库1306》一共包含六篇文章,《二十年前,<我爱我家>》,《下乡养儿(下)》,《伪造的天分》,《俺家人》,《一个画店的1921》以及《我和你》。 二十年前,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拍。郑猛记述了这部剧筹拍和拍摄过程中台前幕后的故事,大致按播出顺序的脉络挑选剧集回顾了大家记忆中的那些情景。二十年过去了,再回看《我爱我家》,当年的副导演林丛最大的感受是剧本过硬,演员搭得扎实,剧组里的工作人员有着无法复制的热情,对新东西勇于尝试,摸索着向前走。 《读库1304》里的《下乡养儿(上)》曾引起读者们的热议,这次奉上《下乡养儿(下)》。天天一家继续在乡下生活,也认识了新朋友,学包饺子,做饭,种菜,养狗养兔养羊。几个月过去了,天天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住久一点? 《伪造的天分》是周翠老师所写德国司法案例系列的最后一篇。艺术行业的伪造,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德国战后史上最大的艺术欺诈案,在庭审时法庭、检方与辩方三方迅速达成刑事协商,被告做出全面的自白,开放服刑,检方停止所有的调查工作。这桩“世纪艺术欺诈案”涉及的人物叫沃尔夫冈•贝特拉奇,他的画作如同繁星般散落在艺术殿堂的角角落落,他自己说,看到这些作品悬挂在博物馆里,多多少少感觉有点儿怪异。每当这时,他都会避开它们,不想靠得太近,担心它们会对他讲话。 2012年,在筹备“义成永年画艺术文献展——实物、技艺与口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义成永”画店杨永兴所立的应分家产目录。这本目录作于1921年,内容不仅包括了杨永兴应分房产、地产、家具、农具等信息,还涉及大量义成永画店收藏画版的名目,其中部分画版和年画作品实物流传至今。《一个画店的1921》就是对《1921年义成永画店杨永兴立应分家产目录》的初步考察。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也曾想过“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我和你》讲的是帕特,一位作家,也是一个拉拉文艺圈里的女王,她的作品,她的生活。“我和另一个我。你和另一个你。他们为什么总是用‘孤独’来形容我呢?” -
文化随笔
本书精选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多位大师富有人文精神的随笔经典60余篇。 “以立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精神的尺度。”编者从这一立场出发,精中选精,以国别区分,以时间为序,每人配以一二百字的作者生平简述,收入了海涅、马克思、黑塞、高尔基、伏尔泰、左拉、奥威尔、格拉斯、茨威格、卡夫卡、鲁迅、爱因斯坦、阿伦特、略萨、桑塔格、米沃什、博尔赫斯等人的代表性作品。全书群星闪耀,其中包括了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选的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们对人类的尊严、价值、命运的思考、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通读全书,宛如享受一道精神盛宴。 -
古典与现代
《古典与现代(第1卷)》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创刊号首发汇聚了杜维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学科方法论》、洪子诚《八分钟的发言:文学的焦虑症》、陈思和《自己的书架——〈当代小说阅读五种〉序》、张志扬《启蒙:落日前的凭吊》、刘小枫《害怕想起她:萌萌三年祭》、赵越胜《那不就是昨天吗——给萌萌远行三周年》、耿占春《沙上的卜辞》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读库1202
《读库(1202)》一共十篇文章。《小九》一文讲述一个人、一个家在当时的真实故事。“暮年的钮爷执意要到达海峡的对岸,为七个亲人的死,为自己的三十三年刑牢得到一个说法。”《家师逸事(续)》是《读库0606》中《家师逸事》的续篇,作者张梅继续介绍老师的日常生活。张家荣的《广告记忆》回顾了1949年至1966年间我们生活中的广告图片。“它们是物质的,而不是浮着的精神食粮。它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巨大的政治屏幕背面,小心地存在着,一如当时的人们不太关注或者无力关注的生活。”邱岳峰已经离开我们三十二年,但很多人依然能够一下子听辨出他独特的嗓音:“你注意到有一个经常替那种穿着巴尔干羊皮坎肩的小酒店老板一类人物配音的叫邱岳峰的配音演员吗?”《魔旦》是蔡小容对严歌苓的继续解读,另一篇《白蛇》刊登在《读库1201》中。最后一篇是《辰年记忆》,“见证·影像志”栏目梳理了从1952年开始的五个龙年,展现了一副中国民生画卷。《读库(1202)》由张立宪编著。 -
读库1201
《读库1201》包括了《故事》、《不丹之路》、《开会啦》、《心•桥》、《白蛇严歌苓》、《画不完的<神曲>》、《“生下来就为揪住整座图书馆不放”》、《兽性大发》和《凄怆因缘》。 《故事》一文,事实上是根据吴念真老师2011年8月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四地的讲座内容整理。如他所说:“我为自己设定的角色,不是一个作家、艺术家,什么家都不是。因为艺术家要有一种‘格’在那边,或者是一种态度,或者创造一种新的视野。我觉得我达不到,我就甘心做一个读者好了。写作也好,做什么事也好,我只是想做一个沟通者。”而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大事,变成愿意跟人家共享的事。 吴念真老师提到了台湾的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家都在想改变。杨德昌家的白板,最高纪录上面同时出现二三十个题材。我怀念济南路六十九号,我怀念有榻榻米的房间,我怀念那块白板。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大家都在动,试图改变什么东西。不管跌跌撞撞、莽莽撞撞,都是一个新的东西,现在看来,那些莽莽撞撞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了一个新的萌芽……现在回想起来,何其有幸有这样一个年代,何其有幸有这样一群二三十岁的人。” 《不丹之路》记述了不丹王室第五世国王的婚礼,更记述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之路。 1998年,第四任国王一手推动了不丹的民主化进程,“自废君权”,还政于民。他宣布国王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5年3月,不丹首部宪法草案开始起草,宣告不丹将建立起两院制议会,而只要三分之二国会议员通过,就可以弹劾国王。2006年12月14日,五十岁的吉格梅·森格·旺楚克向全国宣布,他即将传位给王储,而不丹将于2008年举行历史上的首次全国民主选举,产生第一个民选政府。这意味着不丹将正式告别延续了一个世纪的世袭君主制,成为议会民主制国家。选举后,国王将继续担任国家最高元首,而新政府则负责执政。 国王的态度是如此坚定,他了解不丹百姓对选举制度十分陌生,大量人口居住在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不高。为了确保选举顺利进行,竞选两党“人民民主党”和“不丹爱国进步党”分别使用骏马和仙鹤作为标志,并提前举行了数次模拟投票活动;正式投票当天,交通部门特地安排车辆接送山区的选民;国王父子更是身先士卒,多次进行全国巡游,宣传民主制度,呼吁不丹民众积极投票。王室的态度打动了百姓,虽然他们对选举并不感到高兴,但出于对国王的崇敬和信任,还是给予了积极响应和认真对待。据统计,投票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九。 《不丹之路》一文作者王心阳老师经过努力,得到了一个觐见并采访多杰·旺姆·旺楚克王太后的机会。王太后告诉她,一直以来,国王陛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好处的。虽然民主制度并不完美,但比起君主制来,仍是治理国家的更好形式,因为对于百姓来说,每五年他们便有机会选择下届政府。国王相信,人民自主选择的领导人,要好过一个一出生就拥有统治权的人。 在造访不丹的过程中,王心阳老师已深刻地感受到,第四世国王所创造的“不丹模式”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给整个不丹带来的福祉。这一终极价值观引导着不丹前进的方向,一方面,积极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也致力保持不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态自然环境。国王是如此了解自己肩负的重任,希望为人民带来长久的幸福。这便是他“自弃君权”的强大动力——“我可以努力做个爱民的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开会啦》是《读库1106》中《学开会》一文的续篇,继“民主是需要学习的”之后,兴农合作社开始尝试民主的可能性。 寇延丁老师记下了杨云标的一番话:“民主议事规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文化,就是程序正义,这又是我们的乡亲们认知之外的一种东西,我们一直生活在人治的天空里,很少考虑到程序、规则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土壤,议事规则有议事规则的土壤,我们有我们的。为什么大家就是区分不了主持人和领导人?就像鲁迅先生说‘没有了皇帝,这日子怎么过啊’,在很多乡亲的脑子里,可以说是没有了领导,我们这个事怎么干啊。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我们能让大家知道,主持人只是一个程序的掌控者而不是一个权利的分配者,不是一个权利的维护者,他只是遵照这样制度办事给大家服务,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样一种理念跟父老乡亲的生活观念是有冲突的,培训能有今天的这样一个效果,我自己是非常的满意,因为我不指望能用三天的课冲击他两千年的积淀。这一次,乡亲们对规则从完全陌生、不理解到慢慢认识到规则是怎么回事,并且许多人都认为这个规则是有用的,主动地表示回到自己社区里会把规则用起来。他们的表现让我非常感动、非常自豪。通过这一次实践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神曲》诞生七百年来,画坛的大师巨匠们不断为之创作插图,历经几个世纪而热情不衰。 《神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它又充满强烈的现实感,似乎在讲述发生在每位阅读者身边的事情。因此,许多画家在创作中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注入插图中,事实上,每个时代的画家都是在借《神曲》表现自己的心声。 《画不完的〈神曲〉》则辑录了这些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插图。以《神曲》里的故事、描写的场景、人物为题材创作的插图蔚为大观,把这些作品汇集起来,堪称一部世界绘画史。 2012年六幅藏书票均由木刻家杨以磊创作。他现居美国,画中所取却是非常中国的素材。 -
精神自治
《精神自治》是王开岭文集之随笔卷,作者在《精神自治》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时代的物质主义本质,认为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常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生存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只有大地伦理,才能使生命与精神达至自治之境、生命与生命实现和谐共处。 -
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生活可以如此美好》主要内容简介:我喜欢很努力地过一辈子,很充实地经历各种阶段,然后很尊严地老去。台湾最富盛名散文家,林文月二十年散文自选集。 -
对抗语文
编 者 的 话 近年来,“语文教育”一直为社会所诟病。究其根源,在于语文教育的模式已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文学博士、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叶开先生,在自己从事专业的阅读与写作之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找了出来,并投入了一定时间和精力加以研究,实属难能可贵。尽管他对这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但足以引起教育人士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更难得的是,叶开先生在提出问题之后,更是以一个父亲的担当,亲领自己的女儿徜徉于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王国,让女儿在幼小的年纪与“经典作品”结缘。在他的循循善诱下,还在读小学的女儿已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她小小的年纪就已经阅读了上千万字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经典之作,不是那种市面上流行的、速成的、对孩子成长无益,甚至有害的“快餐”和“垃圾”。 叶开始终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从小就开始引导他们接触经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以便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喂养他们,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与后劲,而不是像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那样,靠一些无趣的道德说教和假大空的词句来驯化他们。 当然,叶开的观点和说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甚至有的失之偏颇,但他能把发现的问题,甚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而且身体力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导自己的孩子远离精神“垃圾”,自小培养孩子对优秀经典作品的兴趣,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鉴赏能力,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对广大的家长朋友在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有所启发和帮助。 这也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动因所在。 编者 2011年6月 -
风雨天涯
《风雨天涯》内容简介:汪曾祺的散文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汪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文如其人,汪老的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啄,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 -
读库0904
本书收录文章11篇。其中,《乾隆皇帝与鸦片战争》是《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一书的精华缩编版;《西部招妻》是纪实摄影师马宏杰继《耍猴人江湖行》之后再次在《读库》刊发的大作;《暴力棋王》一文,写的是新晋棋王古力;《迦南福地》一文介绍的是广州迦南市场与非洲商人阶层的兴起;《“我不属于运动的一部分”》,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 -
中国人文地脉
《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火地之上绝无尺规。毁坏火地就是毁坏我们自己,对中国的拯救最终将自于大地今天,在钢筋水泥和马赛克的挤压中,人们心中的敝乡之火正在大面积熄火,希望《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能为读者唤回一片野云,让更多的人在日月临身的感恩中,亲近脚下的人地。 -
这一代的书香
提起“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爱书人自然会想起幕后的一个人——俞晓群。 作为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出版人,作者以细腻流畅的笔触,娓娓道出一个个书与人的故事,以及对于书业历史和现状的思考。 在本书中,作者叙述了从事出版工作以来,所遇到的精彩人物。有些是神交已久的前辈,有些则是亲炙教诲的长者,如王云五、黄仁宇、陈原、王充闾、沈昌文等。 此外作者对三十年来书业的演变也有置身现场的深入观察与反省。既欣慰出版在80年代扮演思想启蒙的角色,也对现在追求畅销书的追风提出质疑。 -
自在台湾
这不是一本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的“台湾旅游宝典” 这不是一本拼抄资料、人云亦云的“台湾旅游指南” 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读懂台湾”第一书 ·第一人:堪称“最了解台湾的大陆人”之一、大陆首批驻台记者陈斌华“十年磨一剑”的台湾深度游记 ·第一手:最新鲜的自由行资讯、十年旅行经验分享 ·第一深度:新华社驻台 记者的独特眼光,十年来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最真实的台湾 友情推荐: 台湾,是中国人只要有机会就该去一次的地方。那里不大,却充满历史、文化、风情、想象和美食的诸种滋味,值得你慢慢品尝。而《自在台湾》就该是一份善解人意的菜单吧!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去台湾前,你或许需要一本旅游指南、一本美食介绍、一本台湾社会生态人文观察……其实,你只需这一本——由大陆最资深驻台记者十年记录下的全景台湾,古早味、无添加。 ——张泉灵(著名主持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斌华是我的老乡与校友,他以首批大陆媒体驻台记者的身份,用心写出了对台湾的十年心得。诚所谓“心无窒碍得大自在”,用自在心看台湾,你才能真正了解台湾,爱上台湾,才能在“自由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自在”的收获和体验。带着这本书,游台湾去吧! ——杨锦麟(著名时事评论员、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 要缩短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心理的距离,需要持续不断的谦卑、诚恳、务实的沟通。斌华的新书《自在台湾》意在沟通两岸,它既体现了媒体人的使命感,但又轻松有趣,让台湾不再遥远而陌生。 ——陈彤(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总编辑) ①环岛看台湾:台北、阿里山、日月潭、台南、垦丁、花莲……陆客耳熟能详的景点的独特观察体验。 ②历史的印迹:鹿港、张学良故居、邓丽君墓园等小众景点的深入探访。 ③“横行”台湾:北、中、南三条横贯公路,展现真正蕴藏台湾大美的海岛与高山,打开台湾最美的秘密花园。 ④离岛走透透:台湾离岛的神秘风情,澎湖湾的脚印串串、金门马祖的战地风光、兰屿的朴实、绿岛的海底温泉…… ⑤市井与人生:由看景到看社会,了解同为中国人的另一个群体的生活与思想。 五大主题,全新视角。 他眼中的台湾,自在贴心。 你梦想的宝岛,近在眼前! -
汉品01
《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不过几十年功夫,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还是物质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化的世界(梁漱溟,1921)。更没有谁能预料到,这个“大变局”居然激荡了100 多年。尤其是在今天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可以与工业文明相互哺育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渐行渐远,我们的传统家园已经被冲刷地无法辨认和难以回返。 《汉品01》内容涉及安徽南部的古建筑修缮与保护的理念,上海郊区水乡的仓库建筑的“传统建筑化”,以及与读者分享日本和台湾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经验。还包括江南手织布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茶文化系列文章,以及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影评和书评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读”等栏目将收录香港中文大学“传统乡绅的社会活动与村落网络等高质量的学术文章。 -
Oracle Bones
在线阅读本书 A century ago, outsiders saw China as a place where nothing ever changes. Today the coun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regions on earth. In Oracle Bones , Peter Hessler explores the human side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viewing modern-day China and its growing links to the Western world through the lives of a handful of ordinary people. In a narrative that gracefully moves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the present, the East and the West, Hessler captures the soul of a country that is undergoing a momentous change before our eyes. -
生命的沉湖
《生命的沉湖》作者钱理群,当年,执政府门前的那阵阵枪响,把所有的知识分子的灵魂都震撼了。鲁迅停止了正在进行的写作,愤然写道:“实弹打出的是青年的血”,“笔写的,有什么相干?”他把这一日称作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并且预言:“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
拒绝遗忘
本书收录了钱理群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38篇。分为世纪思想遗产、知识者的心路历程、精神死亡的大悲剧、寻找“精神界战士”四辑,代表了钱先生20世纪90年代的思想成果。透过这些朴素而真实的文字,能够体味出钱先生人格的魅力和灵魂的呐喊,不愧为真正的“精神界战士”。 本书曾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应广大读者要求,而今得以再版。 -
人学散墨
近些年,国内出版市场出现了“国学热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四大名著……不仅有各种经典文本,还出现了许多现代的诠释著作。现代的诠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们,从学术角度进行深入的专业探讨;另一类则是对国学进行普及与传播的通俗性解读。虽然两者角度不同,但都对传统文化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春节期间,坊间出现了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阐发儒学原理且具有当代意义的力作——《人学散墨》。这本书的角度介于专业研究与通俗解读之间,结合时弊,讲述“做人的道理”,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毫无道德说教的可厌面目,读之令人口舌生津,激发出“起而行之”的愿望,非常适合有一定知识背景,对于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同时,这本书抓住“人”这个核心阐述儒学的基本原理,知行并重,分析透彻,鞭辟入里,引导读者寻阶而入,渐行渐悟,体系严密,创意多多,对于专门的理论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启发。这是一本既有儒学本原的哲理深度,更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的好书。 -
退步集
本書是《退步集》的臺灣版。 本書作者陳丹青,於一九五三年出生上海,自習繪畫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班,在一九八○年畢業展中發表的《西藏組畫》,以寫實的風格在文藝界和美術界引起一陣旋風而蜚聲海內外,成為中國油畫界的風雲人物,更被圈內人士喻為八○年代最具才華的油畫家,影響深遠,至今油畫界中仍有所謂的「陳丹青情節」。 一九八二年他以自由畫家身分移居紐約,直至二千年才重返清華大學任教。他除了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作家和評論家。 本書選錄了他歸國後的隨筆散文、雜誌專訪、演講內容等部份文字,劃分為五大主題,分別是繪畫、訪談、城市、專題和雜談。在不同的主題中,他透過一雙歷史之眼,以清晰的理路,層次分明的敘述,質樸有力的文字,呈現他對人事物的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感。 以退步為題,涉有作者對中國百年在人文藝術領域種種「進步」 之說的懷疑、追尋和反思。除了兼有禪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之道,也隱含了作者退一步的反省,是對進一步的期許。 |目錄| 本書總頁數共 352 頁 序 Ⅰ 常識與記憶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笑談大先生 魯迅是誰? 我的師尊木心先生 Ⅱ 城市建設與歷史記憶 我們應該向那位大清國老兵丁好好學習 心理景觀、建築景觀與行政景觀 古鎮:衰敗與淪亡 城市與想像 我只是偶爾潛回上海的喪家犬 Ⅲ 山高水長 油畫與圖像 一時聚散 如何成就大師? 寫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作品展來華前夕 文藝與復興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