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文
-
读库0906
《读库0906》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
事后
陳冠中繼《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後寫成《事後─本土文化誌》,寫的還是香港人、香港事。新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與《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成一系列。 作者說自己是在香港開蒙,想借此書追憶,到底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書開蒙了他。對於作者來說,香港最生猛的,大約在七十年代,那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時期。文化既是個多義詞,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神奇、混雜的一體多面,那就是陳冠中筆下的細藝: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報紙、雜誌、圖書、漫畫、美術、工藝、時裝、設計、收藏、廣告、建築、攝影、戲劇、戲曲、舞蹈、小說、散文、詩歌、報導、評論、學術……在這裡,作者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有勇氣大聲喊出來: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 that's the place for you。香港是我們的城。 作者更希望拋磚引玉,引起興趣,讓大家也寫,一起記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集體記憶。 -
读库0902
2009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有着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和纪念文字。本辑《读库》刊发的《穿越“五四”》一文,是一部正在筹拍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文稿。按照一位学者的说法,“五四”研究应该“删简就繁”,不再依从简单的历史评价,而还原其更为丰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细节。本文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多是中学教师,或有过中学执教经历的人。 威廉·林赛是一个英国人,1987年开始,他从嘉峪关出发,计划沿长城跑一趟。就在这一年,榆林地区公安处以“非法入境”的罪名将他遣送出境。他再次申请入境。这一次,他终于完成了自己艰辛的独步长城之旅。 为了在一百五十个地点重摄长城,林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行程估计超过三万五千公里。许多地方他去过多次,为的是确保新照片在取景、光线、背景、拍摄季节等方面尽可能与老照片一致。林赛表示,重摄长城的工作还会继续。 2007年,榆林市政府授予威廉·林赛“荣誉市民”称号。 1989年3月25日上午,海子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学院路校址出发,前往山海关。到达山海关并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中午,他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慢慢行走,最终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一段铁轨上躺下。列车呼啸而来,他持续了二十五年的人生随之结束。 海子之死,是一曲唱给田园与淳朴精神的挽歌。 二十年过去了,当今时代更多的是仰慕钢铁的秩序,不再需要古典而温润的心灵,而海子依然被大家纪念。 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都会有大量诗人和读者用自己的方式怀念这个早逝的诗人。2009年是海子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日,各种纪念活动层出不穷,他的家乡县政府甚至要把海子作为一种文化产业。 《海子的事》一文,写的就是海子的生前身后事,当然,还有海子的诗。 十七年,用来指称从1949年到1966年。有一个概括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藏书家谢其章先生又自编了“三花一铁,新敌艳野”,“三花一铁”即《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新敌艳野”即《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野火春风斗古城》。 谢先生写的并不是如何淘这些书的故事,而是如何发现了这些书背后的故事。 194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国电影学院把特殊荣誉奖颁给了德裔喜剧导演恩斯特·刘别谦,表彰他二十五年来为美国电影作出的贡献。刘别谦是第三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导演,在他之前是卓别林和格里菲斯,两位电影巨人,而在他之后的获奖导演是西希尔·戴米尔,好莱坞的奠基人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别谦是一位可以和格里菲斯、卓别林、戴米尔相提并论的导演。 刘别谦是喜剧大师,他的轻喜剧如同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一样家喻户晓。同样的,正如悬疑是希区柯克的标签,刘别谦也有自己特有的一个商标,叫做“刘别谦式触动”。 《刘别谦式触动》和《谁是刘别谦》两篇文章,向我们形象而细致地呈现了“刘别谦式触动”。 竹久梦二是日本明治、大正年代的画家。作为从未受过专门艺术教育的在野艺术家,他娴熟地运用传统日本画和洋画的各种技法,在自身独特而纯粹的审美观的观照下,独创了被命名为“梦二式美人”的东洋风俗画,风靡了何止一代人。川端康成评价说:“无论是作为明治到大正初期的风俗画家,还是作为情调画家,梦二都是相当卓越的。他的画不仅感染了少女,也感染了青少年,乃至上了年纪的男人……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总是同梦二联系在一起。” 他的漫画,成为后来“子恺漫画”的艺术酵母。我们在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中,也能找到竹久梦二的影子。 本辑《读库》,同时辑选了梦二的绘画作品,特别是他风格独特的美人画,这种后来被称为“梦二式美人”的作品。 -
读库0901
《读库0804》曾刊发《电影编剧的秘密》一文,芦苇、王天兵从类型与艺术的关系切入,回顾了芦苇如何从写作类型片《疯狂的代价》起步,直到创作出《霸王别姬》的编剧历程。该文反响异常热烈,两位老师也一发不可收,延续上次谈话的话题,又做了一次深入访谈,从芦苇《霸王别姬》之后的从影经历开始,回顾了他过去十五年的职业生涯,谈话内容侧重电影编剧技巧,包括几部未能面世的电影剧本。 《我是六零后》是荆方女士的图文作品。在审校过程中,几位老师均表示,写的文字比画的画儿好看。等书印出来——这些绘画全部彩印,看到的人又说,画得真好看。 好看的并不是作者的功底,而是画中无所不在的生活细节。 北京奥运会期间,画家苏坚为四位奥运民工入画。他把画作取名为《他们》,他希望强调的是——这些民工被隔阂于另一世界,不是“你们”,也不是“我们”。 苏坚许了一个愿:如果这幅画卖出去,就请大家在北京看奥运会,住宾馆,吃大餐。 这件事儿最终得以实现,四个民工看奥运,也成为一众媒体报道的热点。 《他们》一文,则以开阔的视角捡拾了这一事件的纵深背景,让我们看到“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雷蒙德·卡佛的小说集《大教堂》在2008年出版了中文版,一帮迷恋“极简主义小说”的读者雀跃不已——尽管卡佛本人并不喜欢“极简主义”这个标签。本辑《读库》做了一个卡佛专题,《一座墓园,两个女人》讲了卡佛的生命八卦和题外话,《刻小说的人》则侧重卡佛的创作和文学主张:“我不喜欢写作中的不诚实,我不喜欢玩儿花招。我喜欢那些讲得很好、很诚实的故事。” 《对梦境的蓄意投奔》一文,节选自祝勇老师的著作《反阅读》。 鲁迅在“文革”期间,成为声望仅次于毛泽东的人。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介入”“文革”。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普遍噤若寒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鲁迅先生最为忙碌的年代,他在“文化革命”的各条战线上疲于奔命。 余秋雨老师的一篇署名文章说: (鲁迅)自己亲身体察过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次次证明了马列主义的正确,从而信仰愈益坚定;反过来,又用马列主义判别和提炼着这些经验,通过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辛勤地在头脑里做着吐故纳新的工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既不同于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也不同于死板的教条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界,论经历革命风涛之多,积累斗争经验之丰富,能与鲁迅相比的人,并不很多。但鲁迅却不沉耽于经验之中,而是为革命现实斗争的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把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上升到马列主义真理的高度,“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正因为如此,他所学得的马列主义,也就不是一些抽象空洞的概念、教条,而是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身边的现实斗争和他自己的思想实际紧紧扭结在一起,新鲜活泼,充溢着蓬勃的生命力。 祝勇老师从文本的角度阐释了《野草》:《野草》是鲁迅为政治阐释预留的一块绊脚石。 这辑《读库》开始连载张铁志的一个系列,按历史顺序写二十世纪的抗议歌手。《昨夜我梦见了乔希尔》是首篇。他根据琼·贝兹一首歌的意境写道: 昨夜我梦见了乔希尔,那个二十世纪初惨死的工运歌手。眼前的他虽然浑身是血,但却显得精神饱满、眼中充满斗志,彷佛正要前往一场激烈的抗争。 我惊讶地说:“乔,你不是已经死了几十年了吗?” 长期待在矿场和其它工厂而显得粗砺黝黑的他,缓缓地说出:“不,我从来没有死。” “可是,可是那些贪婪的铜矿财主们不是枪杀了你吗?”我说。 “枪是杀不了一个人的。我从来没被他们打死。”他说。 “你知道,”乔微笑着说,“凡是没被他们击倒的人,都会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去组织更多人。而我,不会这样就死去的。” 藏书票由姬炤华绘制,内容既古典,又魔幻。绘画方法是传统的工笔技法,材料却是水彩,纸用英国的手工水彩纸。2009年的六辑《读库》,将全部采用他创作的这一系列做藏书票。 -
读库0804
《读库》0804期有八月的乡村、科人往事、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廖冰兄:侠骨童心、电影编剧的秘密、希腊城邦之光、贾格尔、列侬与1968、老电影笔记、那个硕大的飞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旧时女子等内容。 -
忧伤的驯鹿国
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最后的记忆。 称他们为“最后的狩猎民族”并不贴切,因为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失去了猎枪。两百人的使鹿鄂温克部落,几百年来,在森林饲养驯鹿,狩猎,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如今,他们牵着驯鹿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森林,搬到了政府建好的定居点,过上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改变,然而,驯鹿却不可能背弃大山。于是,又有一些人和驯鹿一起回到了熟悉的森林,过着不再狩猎的“猎民”的生活。等待他们的,是外人对森林资源的疯狂掠夺、偷猎者密布的陷阱。驯鹿的数量与质量日益下降,猎民点的生活难以为继…… 猎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他们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却失去了猎枪?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究竟是谁的过错?面对偷猎者呼啸的子弹,他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和驯鹿的家园? 但让猎民们最痛苦的,是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心中坚守的信仰,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猎民们选择用酒精麻痹心中的悲伤。他们的孩子大都完全适应了山下有网络,有KTV的生活,留下他们自己抱着驯鹿,在这个孤独而忧伤的国度里瑟瑟发抖。 【“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玛利亚.索 【在我们这个时代,狩猎文化消失了。惭愧万分!】——使鹿鄂温克艺术家 维加 -
电影哲学概说
《电影哲学概说》是苏联已故著名哲学家和电影学家叶夫根尼·米哈依洛维奇·魏茨曼(1918-1977)以高屋建瓴的辩证唯物主义视角探索当代电影艺术的出色尝试。作者从现代电影观念出发,对传统的艺术学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广泛涉及和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西方当代哲学流派和电影理论思潮、论证了辩证唯物论与电影的根本联系。《电影哲学概说》对于关注电影艺术本质问题的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电影学家、电影创作家和广大读者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
电影作者
《电影作者:101位世界杰出导演》内容简介:他们是乔治·梅里爱、黑泽明、伯格曼、费里尼、格里菲斯……不能遗忘的电影,不可回避的导演。优美细腻的文字下面是101种电影人生的光荣绽放。导演的个人命运、心灵探索与电影的艺术发展互相交织浸润,构成了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尖叫疯狂沉迷的百年电影世界。 -
追寻快乐
今天韩国的电影风靡亚洲以至全球,我们看到的多是华衣美服,其实韩国是一个悲情的国家,战后的历史动荡、曲折,而电影见证了它走过的崎岖道路。作者李孝仁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寓意性的笔触,以“快乐”、“近代”、“强迫”、“女人”四个概念,讨论了贯穿战后韩国电影的课题,为韩国电影做了一个概括性的并而发人深省的介绍。本书对战后韩国社会变迁及政治因素的分析,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韩国的近现代历史。 -
我的天堂电影院
杜琪峰、彭浩翔、顾长卫、汤唯等著名电影人倾情讲述心中的天堂电影院,一份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 卫西谛、黄小邪、闻天祥等知名影评人带您游览世界各地极富特色的影院,体验多元的观影文化。 贾樟柯、陈可辛动情推荐,那些在电影院里发生的、不得不说的故事。 有一次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和观众交流,我说:站在这里讲话,会特别勇敢。看了这本书我想说:这些文字包含了电影工作者的记忆、处境和见解,特别有爱。 ——贾樟柯 写的电影往事带出我对以前看电影的怀念。看完是对现状的淡淡哀愁。 ——陈可辛 每个影迷心中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天堂电影院,而这座天堂电影院在放什么精彩节目,那得靠你自己。因为,你就是这座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 ——麦圣希 -
感官王国
从浩瀚的世界影史上选出100部电影,贴上“另类”的标签,显然是一种不能选择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对于《感官王国》而言却是必须的,于是便有了十个主题“分解”了这100部电影,结果则是共同指向了人类的情爱、欲望、心理、梦境、畸恋、暴力、杀戮等人性所承载的一切。每一部电影都抵达了人性深处光明与黑暗渊源。另类电影背后的导演大都是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依照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和人性拍出了他们想拍的电影,他们就像是与撒旦密谋好了一样,从不像“上帝”一样坐在观众席上,而是躲在银幕后,用生动的光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世界。与其说是100部另类电影,不如说是100种另类的人生、另类的人性、另类的世界。 -
哈佛琐记
《哈佛琐记(增订版)》内容简: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罗尔斯、心理学的科尔伯格、社会学的贝尔、思想史的史华慈,百家齐鸣,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陨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取向,而受用无穷。诚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萦,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 -
逝者如斯未尝往
我们生活在—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抚去厉史的烟尘,遥望那一个个即将或已经远去的背影。回望一段历史,寻觅大师的身影。在他们身后的历史中,他们也许被遮蔽了。但是,他们的成就与辉煌却直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他们学贯中西,他们个性张扬,他们以中华崛起为己任,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他们大气磅礴,他们情感充溢,他们是—个个历史的坐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逝者如斯未尝往,大师渐行渐远,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什么? -
匠人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有花匠、雕匠、铁匠、裁衣……从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苏北一个几万人大村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了作者失落的故乡。申村的兴亡衰落,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令人叹息,深觉悲凉。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一般大众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对他研究的问题和学问也不能一一涉猎。《我的人生哲学》则是一个能够简要而准确地反映其人生哲学的读本。 《我的人生哲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
古色今香
笔笔稳贴,字字生姿,琴曲书画大家张充和题字墨宝,诚书苑之奇葩,字林之精品。 今近百幅张充和书法佳作、封面题字,由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精选编注,并辑入张充和自选的手书诗词、工尺谱和条幅等作品,独具创意,别开生面,汇为《古色今香》:第一集收录张充和给自己的题字,如工尺谱《思凡•芦林》、诗词《小园》、《桃花鱼》等;第二集收录给沈从文的题字,如书名、挽联等;第三集收录其他方面的题字,上辑题给白慎谦、金安平、孙康宜、傅汉思、黄裳、焦承允、顾彬、钱存训、沈尹默、施蛰存、史景迁、周有光、余英时、董桥等,下辑题给新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庆典、北京语言大学及中国文化研究社、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每一个字都像一副面孔,或眉清目秀,或启唇欲语,在纸面上呈现出各自的神容,适合展玩、收藏。 综观《古色今香》与《曲人鸿爪》,一为张充和题字选集,一为曲友题赠张充和选集,比足并辔,击节可赏。 今天四对夫妇,顾传玠、张元和、张允和、沈从文、张兆和、傅汉思都离我而去,张充和还生活在美国。张充和受到的传统教育最多,是书法家。 ——周有光 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 ——欧阳中石 有光先生说得十分准确:“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四姐妹中我闻名最早、相识最久、相知最深的则是充和。 ——余英时 她是我的长辈,九十多岁高龄,笔力依然如此劲秀!可佩! ——许倬云 对张充和女士,我是敬佩的——琴曲书画,当今才女。 ——白先勇 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 ——董 桥 张充和题签,多参以六朝墓志笔意,具端庄古雅之致。 ——白谦慎 掰着指头算,依旧健在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会写字的虽不少,但如此优雅,且又如此高寿的,没有第二位。 ——陈平原 -
活过
“逝者”是《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一直保留的招牌栏目,每期都有。这是杂志最具有民主精神的栏目——逝者褪去了世俗的标签而回归平等。本书为这一专栏的精选。 “记录普通人的命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些文章,均是普通人对生命中逝去之人的追忆。这些人中,有写作者朝夕相处的家人、交往多年的老友,也有关系平淡的过客,甚至是偶遇的陌生人。人的一生,要目击、耳闻、亲尝无数死亡的消息。阅读这些逝者的经历,读者将惊讶于它们对庸碌却安然的日常的打断,惊讶于它们陌生却真切的生命质感。理解他人可能引向更深地理解自我。在不到两千字的叙述中,写作者试图接近一个人的死亡,同时向我们传递一个人曾经活过的消息。读者将意识到,这些形形色色的逝者的命运,也正是你我可能的命运。 -
The King's Speech
The "quack" who saved a king... Featuring a star-studded cast of Academy Award® winners and nominees, The King's Speech won the 2010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eople's Choice Award and is generating plenty of Oscar buzz. This official film tie-in is written by London Sunday Times journalist Peter Conradi and Mark Logue--grandson of Lionel Logue, one of the movie's central characters. It's the eve of World War II, and King Edward VIII has abdicated the throne of England to marry the woman he loves. Never has the nation needed a leader more. But the new monarch, George VI--father of today's Queen Elizabeth II--is painfully shy and cursed with a terrible stammer. How can he inspire confidence in his countrymen when he cannot even speak to them? Help arrives in speech therapist Logue, who not only is a commoner, but Australian to boot. Will he be able to give King George his voice? The King's Speech tells an inspiring tale of triumph over adversity and the unlikely friendship between a reluctant king and the charismatic subject who saved the throne. -
被钉上的嘴
马萨琳娜的自传,首次公开表白成长期间的种种痛苦。 -
西藏贵族世家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地方史的精品。书中尤其对西藏贵族世家作了精辟的见解,作者联系西藏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描写了拉萨这座古城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去的故事,论述了西藏贵族家庭的世系生活情况,便于我们对西藏贵族家庭生活整体轮廓的了解,也对研究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藏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一书的写作基础是建立在笔者对西藏贵族资料的搜集上。 关于西藏历史,中外专家和学者已经有了精辟的见解,而这些见解是整个藏学进行系统和比较研究的起点。本书正如它的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并不是一部西藏地方史,作者也深知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一部西藏地方史的专著。但是,本书所描写和论述的西藏贵族家庭的世系生活情况,对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藏学界来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研究内容,它是直接与西藏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