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学

  •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

    作者:阿诺德·勋伯格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是一本关于现代音乐的重要文献。阿诺德·勋伯格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其具有预见性的洞察力,使这本《勋伯格:风格与创意》成为吸引人们对复杂的二十世纪音乐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的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通过《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你可以进入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的头脑,去理解、探究勋伯格本人和他的音乐,以及勋伯格对其他作曲家的研究、对艺术和整个世界的思考。
  •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

    作者:[英]莉迪娅·戈尔 (Lydia Goe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上音译丛。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为回答以上问题,莉迪娅·戈尔教授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她在论证英美哲学不足以担当这一使命的同时向我们表明,历史的观点对全面理解音乐本体论不可或缺。戈尔教授在《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中考查了十九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要概念和假定。她拒斥音乐作品这一概念兴起于十八世纪的看法,将这一时点定于1800年前后。她描述了作品概念此后如何界定今天我们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基于历史的观点,《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得出有关概念和理想之规范作用的结论。《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还旁及当今指挥家、古乐演奏家和前卫作曲家之间的种种争辨。
  • 音乐中的伟大性

    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

    对于世界上那些最重要作曲家,人们心中大抵有些共识: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皆是音乐史所不能忽略的人物,都很重要,甚至都很“杰出”。但是——他们都“伟大”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如果否定,又是什么使他们不够伟大?他们伟大或不够伟大的原因相同吗?倘若揭晓了内在缘由,作曲家就能随心所欲变得伟大吗?……这一系列诘问将我们推入了一个引人入胜却又神秘莫测的知识漩涡当中,漩涡深处所通往的正是——伟大性的奥秘与真谛。 《音乐中的伟大性》作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以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考证深入、文思畅达著称,《音乐中的伟大性》全面展示了他那“令人敬畏的文学、哲学及治学天赋,并由此呈现了一系列聚焦于音乐本质的令人欣喜且富于洞见的评论”。
  • 貝多芬

    作者:Theodor W. Adorno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 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

    作者: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

    本书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中(特别是18世纪中至20世纪中)一些重要的观念和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诠释。作者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音乐观念入手,但在梳理过程中又带有明确的当下视角和个人创见,史论互证,夹叙夹议。书中所涉及到的观念和问题不仅是近现代西方音乐美学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范畴,而且在当下的音乐艺术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依然是人们思考和实践音乐时或显或隐的参考框架,因此,本书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可以帮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深入思索音乐美学、音乐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 音乐哲学

    作者:[英]阿伦·瑞德莱

    对音乐哲学中的五个中心论题作了新颖、独到的研究。这些中心论题是理解、再现、表现、表演和深刻性。本书阐发了我们的音乐经验的某些重要特征,并且解释了音乐如何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相关联,展示了对音乐的哲学思考。本书每一章的写作都围绕一部著名的音乐作品展开,给予读者一个关注的焦点。作者对音乐的思考有着深厚的积累,并且熟悉当代学术思想界对音乐的各种基本见解。 目录: 译者前言 导言 来自火星的音乐 第一章 理解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黑暗中的中央公园》(艾夫斯的作品) 1.音乐与语词 2.释义 3.释义与艺术 4.释义与音乐 5.理解艾夫斯 第二章 再现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沉没的教堂》(德彪西的作品) 1.可孤立的声音 2.习俗密码 3.音乐的思想 4.相似性 5.将标题置于曲尾 第三章 表现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西娜拉》(戴留斯的作品) 1.反声乐的偏见 2.文辞与音乐 3.合适性 4.歌曲是表现性音乐 第四章 演奏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夏空舞曲》(布索尼的作品) 1.反对本体论 2.若干反对意见 3.“真实性” 第五章 深度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塔皮奥拉》(西贝柳斯的作品) 1.深度概念 2.表现的深度 3.态度和观点 4.两点澄清 5.西贝柳斯的深度 结语:另一个主题
  • 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作者:伦纳德·迈尔著

    《音樂的情感與意義》不是從哲學角度而是從心理角度,不是從作曲家創作音樂的角度而是從欣賞者的審美經驗的角度來探討音樂的情感和意義問題的。《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在關於本書作者倫納德‧B.邁爾的條目中寫道:「他因為在《音樂的情感與意義》一書中闡述的有關音樂的意義的理論而最為著名,……六十年代,在美國,邁爾關於音樂的解釋,最為廣泛地被接受。」本書出版三十多年來,作為西方音樂美學代表性著作之一,在美國十分流傳,許多大學把它作為音樂美學、音樂分析學甚至音樂教育學的重點讀物之一。本書現已譯成波蘭文及塞爾維亞-克羅迪亞語出版。 本書作者倫納德‧B.邁爾(Leonard B.Meyer,1918-)英國著名音樂美學家、理論家和文化史家,賓夕法尼亞大學本雅明‧弗蘭克林音樂與人文學科教授,曾榮獲美國文理科學學會會員、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等榮譽稱號。作者先後在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密執安大學等處任教,並曾被邀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印第安那大學等作過聲譽很高的系列講座。除本書外,他已出版的著作有:《音樂的節奏結構》(1960,與G.W.庫珀合作,已譯成日文出版),《音樂、藝術與觀念——二十世紀文化中的樣式與預言》(J967,已譯成朝鮮文出版).《音樂的解釋;文章與考察》(1973),《風格與音樂:理論、歷史和意識形態》(1989)。此外還在美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及音樂評論文章數十篇。 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尤其是在美國,哲學領域中經驗主義盛行,理性主義相對削弱,心理學各種流派蓬勃發展。美學界摒棄了過去思辨的、形而上學的對”美”的探討,轉而重視對審美經驗和藝術問題的研究。音樂美學也具有相應的轉變:強調從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角度研究音樂;強調從音樂的事實出發研究音樂自身的規律。本書正是帶有這樣的時代特徵。作為美國戰後第一代音樂美學家,邁爾具有強烈的開創意識,他在重新審視以往音樂美學理論的基礎上,一方面大膽而謹慎地吸取和運用當代認知心理學、情感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的最新成就,同時又堅持從音樂的實際出發。他廣泛地參考和借鑒了自本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比較音樂學及音樂分析學的研究成果,打破傳統的歐洲中心論,盡可能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廣闊多樣的東、西方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這樣作,不僅開闊了讀者的視野,給音樂美學的研究帶來新的氣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他從豐富的音樂實際中概括出來的理論更具有普遍意義。 關於音樂的意義問題,音樂界長期存在著自律論與他律論之爭,本世紀以來,幾乎形成僵局。這種形勢迫使有創見的音樂美學家另闢蹊徑去探討音樂的本質問題。邁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了一條將二者取長補短統一起來的路子。他首先針對自律論與他律論各自面臨的難題,提出了兩種意義(絕對意義與參照意義)並存的主張,並且深入細緻地論證和分析了音樂的絕對意義(與自律論某些觀點相似)的構成、性質和特徵,及其與音樂的情感反應的關係等等。這對於人們理解和掌握音樂的形式美、音樂形式的表現意義及其在審美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很有啟發。在這一方面,可以說,他深化了漢斯立克(E.Hanslick)理論中的合理部分,而又批評和糾正了漢斯立克的偏激的主張。對於音樂的參照意義(與他律論基本觀點相似),作者是竭力為之辯護的。雖然他已經聲明本書的重點放在絕對意義及其所喚起的情感反應的問題上,但是他關於參照意義的論述是真切而富有創見的。他從理論上闡明了音樂激起人們參照性情感反應的途徑及其所具有的間接、複雜和多樣等特性。這樣作有利於探討他律論所面臨的難題,同時又便於克服某些片面而誇張的認識。 作者認為音樂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產物,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音樂的意義存在於音樂的參加者(作曲者、演奏者)與欣賞者的交流關係之中。本書直接從音樂作品的接受者、體驗者和欣賞者的角度來考察音樂的審美過程,重視音樂聽眾的參與意識,強調欣賞者主體所起的作用。邁爾關於欣賞過程中聽眾的知覺、注意、想像、期待和情感體驗等心理過程的論述,以及對欣賞中的個人性及其對音樂作品內容的填充和豐富等問題的探討,無疑對我們音樂創作、批評和音樂美學研究等領域都會有所啟發。可貴的是,他的主張與六十年代才興起的接受美學有相似之處,但又避免了後者一些走入極端的趨向。他雖然強調聽眾的參與和創造的作用,但他認為在整個審美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音樂作品本身。 在論述音樂如何喚起人們情感反應問題時,邁爾論述有關音樂中的期待的理論。儘管人們在欣賞過程中對這種感知現象的產生,早就有所覺察,但是把它提高到理論上並且加以比較系統的闡述,在過去音樂美學著作中還是少見的。其它關於音樂的風格、音樂的裝飾、音樂的小調式等問題的論述,作者也都有他獨特的見解。難怪此書出版以後,不僅受到音樂美學、心理學和美學界的好評,而且也得到民族音樂學、音樂分析學家們的歡迎。 最後,本書雖然涉及到了音樂中的兩種意義的關係問題,但可惜沒有展開論述,這有點美中不足。讀者必然會問是否所有的樂曲都並存著兩種意義?特別是對於沒有歌詞、沒有標題的純音樂來說,這兩種意義如何並存於同一個音樂過程之中?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人們能否通過這兩種意義的相互結合、滲透、轉換等去進一步領悟樂曲的內容呢?也就是說,聽眾如何把握這兩種意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領悟樂曲的深層意義呢?作者在本書末尾提醒人們注意的那個問題,即,如何解釋一首樂曲中感情(或內涵、心境)連續的基礎的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實際上正是與音樂中兩種意義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的問題有關。當然,這就牽涉到如何進一步探討音樂的表現與形式、音樂的情感與形式亦即音樂的內容與形式如何高度統一的問題了,而這正是音樂美學中最難對付的問題之一。 翻譯音樂美學著作,對我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所幸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邁爾教授的親自指點和幫助,這對於準確地理解作者意圖無疑是極有幫助的。我還要感謝鐘子林、王次炤、俞人豪、陳自明、安平、尹鴻書等同志,為的是他們或同我切磋譯文,或為我提供亞、非、拉音樂的知識。此外我還應當感澍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江溶、馮棠及其它有關同志,由於他們的耐心審閱及承擔各種繁瑣的出版事務,使得這本譯著能及早地與讀者見面。最後,我謹以這本譯著作為向第四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座談會的獻禮,並誠摯地歡迎廣大讀者對它提出批評。 何 乾 三 中央音樂學院
  •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

    作者:托马斯·克里斯坦森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ory,2002年首版)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系统梳理西方音乐理论学术史的鸿篇巨制,该书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托马斯·克里斯坦森(Thomas Christensen)等32位撰稿人均是世界顶级专家。该书涉及的领域宽广、信息海量、剪裁睿智、论述精辟,它的问世是西方音乐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提升。
  • 燕乐探微

    作者:丘琼荪,隗芾(辑补)

    本书是丘琼荪治音乐学的遗作。作者长期从事物理学与乐律学的教学与研究,又深谙中国传统古黄词曲艺术。本书以日本学者《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为出发点,以历史上燕乐调上诸种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每个问题都有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心得。如果对燕乐二十八调的考索,一般学者都认为出于西域曲项琵琶,而本书作者则认为出于中土西传的直项琵琶。也就是说,作者不认为燕乐二十八调出于印度音乐,而是出于中土传统清乐。书中类似的出人意表的结论比比皆是。因此本书是燕乐研究史上的重要学术著作。
  • 二十世纪音乐

    作者:[法]玛丽-克莱尔·缪萨

    审视二十世纪音乐的语言与形式;关注二十世纪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探索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历程……
  • 世界音乐通史

    作者:[法]罗兰·德·康代

    《世界音乐通史》是法国著名出版机构塞伊(Seuil)出版的一部音乐史巨著。作品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野、凝练的笔法,分析并描述了从史前至当代社会的音乐文明。 音乐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一样悠久漫长,如此宽泛、丰富的领域远非一本著作所能涵盖,因此本书在介绍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时候有所侧重:就地域而言,集中讨论欧洲主流音乐文化;从时间轴来说,侧重介绍近5个世纪以来的音乐发展,尤其对这一时期涌现的音乐种类、流派、大批才华横溢的著名作曲家及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详实的介绍。在引介之余,作者还对当代音乐社会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预言。 至于公元前1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远古音乐,受文献考证之限,作者只作了简单的概述;至于东方音乐,作者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但我们亦可以从作者所综述的绪言及前三章中获得框架性的了解。
  • 音乐史学原理

    作者: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rlhau

    本书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第一部针对音乐历史哲学的透彻研究论著。达尔豪斯采取“德国式的哲学思辩”方法,对音乐史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者以“艺术”和“历史”之间的调解和平衡为中心论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积极回应,详尽探讨了音乐史的事实、音乐史的连续性、历史与传统、历史理解与诠释、历史判断的价值立场、自律性美学观念对音乐史写作的影响、结构性音乐史、音乐接受史等多方面的史学理论问题。本书行文有力,视野开阔,对音乐学界和其他人文思想界、知识界的读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学堂乐歌考源

    作者:钱仁康

    本书之作,目的是为学堂乐歌正本清源,并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有关中外乐歌的多方面的知识。读者尽可按照本书的内容各取所需,既可把本书看作是一本乐歌溯源的著作,也可以看作是乐歌选释或乐歌博览一类的书,更可以看作是外国歌曲博览或外国歌曲考释一类的书。 本书涉及的392首学堂乐歌,分别产生于清代末叶、民国初年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所以歌词中常常说到大清和中华民国的国号,以及黄龙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等国旗。本书列举这些歌词时,都一仍其旧,不加改动,以保存历史的真实,相信读者一定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旧时乐歌中这些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的词句的。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作者:杨荫浏

    本书论述了我国自远古以来直至清朝末年的音乐发展史,包括:中国历代社会背景与音乐发展的联系;各种音乐形式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音乐的多种体裁和题材;器乐曲和乐器的分析介绍,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与介绍等。该书还对我国古代的音乐文献、乐谱资料的保存情况做了细致的考察,对音乐史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

    作者:赵维平

    该书是我国音乐学界第一本专门、系统对中国古代音乐东流日本的历史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从音乐制度、音乐体裁、乐器、乐谱接纳及演变、日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接纳方式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图文并茂,语言流畅、生动,是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及日本音乐的必读著作。
  • 古典音乐

    作者:菲利普•唐斯 (Philip G.Dow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原版引进)》系英美音乐学界的权威性最新音乐断代史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覆盖了西方音乐史的六个重要断代。翻译出版后,相信将对中国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方音乐文化并加强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组成译审委员会,负责具体翻译工作的安排、组织和质量把关。
  • 西方音乐史

    作者:唐纳德·杰·格劳特,帕利斯卡(Palis

    修订一部深受读者欢迎的音乐通史,目的不是推倒重写,而是提高它的时代性。看惯前几版的读者,会觉得此书不论外貌或者内容改动甚大,但章次和范围基本未变。收名中加上“西方”一词,说明我们意识到西欧和南北美洲的音乐体系不过是世界文明的诸音乐体系之一。本书范围的又一局限在于只谈“艺术音乐”;而必须承认,“艺术音乐”这一概念本身便十分含糊。通俗音乐、爵士乐以及诸如此类的品种确已有相当高深的技巧,但不能期望本书同等对待西方音乐的这一广大支系(如今已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常规的音乐史教程也未必能等同视之,而本书不过是一本常规音乐史的手册。
  • 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

    作者:毕明辉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界定 第二节 选题资料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第一节 18世纪前 第二节 18世纪 第三节 19世纪 第四节 理论著述 第五节 20世纪之前发展变化原因浅析 第二章 题材中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标题中的“中国因素” 一、宏观视角的“中国” 二、微观视角的“中国” 三、标题中的“中国因素”特征 第二节 情节中的“中国因素” 一、神话传说类 二、历史故事类 三、现实生活类 四、情节中的“中国因素”特征 第三节 歌词中的“中国因素” 一、中国诗词在西方各国的流播情况 二、作品中的中国诗词 三、作品中诗词的意境表现 四、歌词中的“中国因素”特征 第三章 音乐语言中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中国曲调 一、声乐曲调 二、器乐曲调 第二节 中国调式音阶 一、做法之一:丰富变化个人风格 二、做法之二:力图接近中国风格 第三节 中国节奏 第四节 中国音色 一、模仿音色 二、乐器音色 三、自然音色 四、混合音色 第五节 音乐语言中的“中国因素”特征 一、从臆想杜撰的“中国音乐语言”到原汁原味的“中国音乐语言” 二、通行做法基础上的个性创造 三、西方音乐家融会中国音乐语言的三种思路 第四章 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哲学思想 一、约翰·凯奇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渊源关系 二、约翰·凯奇创作中的中国哲学思想因素 第二节 宗教思想 一、彼德·利伯森与藏传佛教的渊源关系 二、彼德·利伯森创作中的藏传佛教思想因素 第三节 思想中的“中国因素”特征 一、从“表层相似”到“深层渗透” 二、从“思想的吸收者”到“生活的实践者” 三、从“中国式的智慧”到“西方式的创造” 四、从“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源”到“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突破” 结语 “中国因素”总体特征及成因探析 第一节 总体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因素”发展变化的成因探析 第三节 历史的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因素”作品总目 索引
  • 音乐的人文诠释

    作者:杨燕迪

    研究音乐文化的范围很广。从纵的方面说,是古今中外音乐史的研究,通过音乐史的研究,可以了解音乐文化的源流和变迁,达到鉴往知来、鉴古知今的目的,从横的方面说,音乐文化的研究涵盖音乐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声学、音乐民族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评论、音乐欣赏、作曲法、曲式学、和声学、复调音乐、配器法、乐器等等。通过东西音乐和中外音乐的比较研究,可以过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和“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的目的。 在“人文诠释”的思想指导下,本文集选择收入笔者近十多年发表在各类刊物、杂志和报纸上的音乐文论,并按相关类型分门辑录。 第一辑“学理基础反思”,所收文章均与学科理论相关。第二辑“中国音乐评析”,主要笔者参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相关反映。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不仅包括笔者在这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和专题论述,也包纳一些笔者的相关随笔和译著书序。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围绕歌剧这种特殊的音乐/戏剧体裁展开。 :《音乐的人文诠释》目录 总序(钱仁康) 第一辑 学理基础反思 1、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 2、 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 3、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 4、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 5、 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 6、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 7、 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 第二辑 中国音乐评析 8、寻访中国音乐之“真” 9、评2000’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 10、音乐的“双城荟萃” 11、坚守抑或退却?——听朱践耳“第十”和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 12、非常时代的诗意锻造――重听田丰交响合唱《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 13、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 14、跨时空对话:谭盾新作《复活之旅》观后 15、《童谣集》:民间歌调的现代加工 16、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 17、音乐的“现代性”转型——“现代性”在二十世纪前期中西音乐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反思 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 18、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 19、现状思考与文学史的参照: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在中国 20、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 21、超越时间的音乐史——《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本序 22、《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序言 23、听莫扎特三境 24、巴赫的神性 25、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记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 26、再谈贝多芬作品106的速度问题 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 27、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科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 28、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 29、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 30、以音乐透析政治——上海大剧院音乐会歌剧《唐·卡洛》观后 31、日常生活的诗意——《波希米亚人》观后 32、社会批判与人性和解——《费加罗的婚姻》的人文/音乐解读 33、启蒙和觉醒——莫扎特《魔笛》的精神内涵 34、爱无定律 35、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 后记
  • The Classical Style

    作者:Charles Rosen

    A greatly expanded edition of a masterpiece by a world-class pianist and writer on music.This outstanding book treating the three most beloved composers of the Vienna School is basic to any study of Classicalera music. Drawing on his rich experience and intimate familiarity with the works of these giants, Charles Rosen presents his keen insights in clear and persuasive language.For this expanded edition, now available in paperback for the first time, Rosen has provided a new, 64-page chapter on the later years of Beethoven and the musical conventions he inherited from Haydn and Mozart. The author has also written an extensive new preface in which he responds to other writers who have commented on his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