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广师大出版社

  • 治病书

    作者:王正龙

    《治病书》揭示中国传统医学之精微奥妙,阐释中医基础理论之方法精髓,点破中医养生疗病之玄机。 中医施治,讲究下治病、中治命(如何立命)、上治性(修习天性、习性,健全“立人”)。《治病书》从治病层面做论,先在理论层面对阴阳五行进行辨析与纠谬,并重点对现代人对中医的种种误解做了评述。继从四诊、鬼神、经脉、方药等技术层面,抉其“道”理,指其对证,颇有振聋发聩之言。
  • 凝望

    作者:张炜

    "“原来那些文字只是在记录某一刻的心情,记录一种循环往复、一种生生不息的流动。”——张炜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经典作品再现。 这本书,分享了作者和他朋友珍藏的47幅图片,及由此而感发的47篇富有热力和韵感的文字。 ★在这里,认识美,寻找灵感。 这本书,每幅定格的画面都有故事和诗情。我们可以看到乔伊斯的“古怪之美”,感受到戴高乐柔细而淳朴的心灵,体会世界的阔大与纷繁以及灵魂的激荡与坚守..... ★文字隽永,至情至性;是旧梦,也是想象;有隐隐约约的忧愁,也有心底那被触动的温柔。 "
  • 法的中国性

    作者:王人博

    1.宪政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表达的杰出著述。 2.探讨在近代中学与西学的激荡中,“法”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制度的创新,使法的中国实践得到了历史和语言双重维度的解释,对于当下尤其具有启发性。 3.一个中国的宪政主义者并不是一个不懂西方的人,在很多方面他们是有意识地拒斥了西方某些东西,因而一个中国的宪政言者首先是一个通晓“西方原理”的人,哪怕只是一种肤浅的方式。一个手持长矛杀死传教士的“义和团”乡民不是中国的知识者,仅仅是个勇莽的战士,而一个中国知识者则意味着他知晓中国需要什么,如果这被看作浅薄,那也是一种必要的浅薄。 本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比如民权、民主、宪法等)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 《法的中国性》旨在说明: 1.中国近代有关宪政的观念和表达与对西方的观看有关,与西方身在的那种“优越性”有关,或者说与西方“强”中国“弱”的事实以及中国对这个事实的体认有关。宪政的思想与语言被中国挪用,主要不是用以表达西方问题,而是中国问题,这是中国宪政思想之所以为“中国”的最直接的意思;同时,它也是喻指近代中国历史“非优越性”的一个政治性表征。西方的宪政是因为西方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的“非优越性”这样一种中国式体认被中国接纳的。 2.中国无论怎样挪用西方,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中国立场的存在,既包括对西方价值的取舍,也包括对自己古老智慧的化用。对西方宪政原理如何取舍,取决于中国对自身问题的体认以及体认的方式。而决定这种“体认方式”的,不是西方宪政原理,而是由中国自己的文化历史提供的智慧,以及对智慧的化用。当西方“宪政”剥脱了原有的语境被置于异域场景之后,其意义与价值必定会发生移转。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这种移转本身,而是移转的意义:“移转”并非是中国对西方的“误读”,而是一种主体性的主动选择。 3.晚清、民国期间西学的引进之于中国的意义不能被无限的夸大,中国人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吸纳别人的东西,但倾听和吸纳的方式是自己的;他们可以接受外部文化,但强加的不行。
  • 中国男人书

    作者:新周刊

    《中国男人书》:新锐杂志《新周刊》男性话题图文专辑。通过探讨百年来男人的角色变化,对男人如何异化进行深刻解读,得出“男人怎么样,女人说了算”“思想和价值观才是男人的肌肉,价值观丑,才是真的丑”,以此呼唤男性社会道义的回归。 ★男女关系,一直是《新周刊》关注的热点话题,甚至是《新周刊》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观察切入点。 ★《中国男人书》汇集了几十位重磅级作者:陈丹青、洪晃、吴晓波、加藤嘉一、张结海、薛继业、陈修远、叶倾城、木子美、侯虹斌、黄佟佟、封新城、蒋方舟、肖锋、胡赳赳…… ★中国女人已进化至“她世纪”,而中国男人却退化为“男人没了”;千百年来,中国的问题说穿了就是男人的问题——《新周刊》创始人 封新城 ★男人怎么样,女人说了算;思想和价值观才是男人的肌肉,价值观丑,才是真的丑。
  •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

    作者:胡适 著,肖伊绯 整理

    该书包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卷中篇目辑佚以及附录四部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自1919年2月出版以来,以其“截断众流”的理论创见与学术魄力,迅即获得海内外学界及读者的好评,再版数十次之多。由整理者肖伊绯发现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是1919年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时所讲的中古哲学史部分,集中讲述了汉代的哲学,在论述哲学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对天文学与谶纬迷信、对中医的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作为北大内部铅印的讲义本,它未公开出版发行过。卷中篇目辑佚,是整理者从上海博物馆胡适手迹中提取的原写作计划中的卷中下半部分。附录有整理者肖伊绯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版本考证、对卷中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文章6篇。
  •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作者:秋风

    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秩序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哲学类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治理之道呈现在儒家十三经当中,构建今日中国优良治理秩序,须立足于中国经验,探究中国治理之道,会通中西,温故知新。作者从《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周易》中择取十章进行疏解,并运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从天下之大义、人心之趋向、君子养成之道、启蒙之道、客观规则之道、仁本宪政之道、健全的财政之道、治国平天下之大道、革命之道、华夏-中国之秩序想象等十方面进行阐述,从儒家的政治理论和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治理秩序。全书行文流畅,见解独到,系统展示了儒家关于社会治理秩序的架构和理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理解儒家乃至审视当代中国政制的新视角。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秋风先生,少习国史,后治西学,中年开始钻研儒家十三经。此书是秋风先生在古今中外学术之域遨游后的思想结晶。《治理秩序论:经义今估》通过为经典注疏的方式,结合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疏解经文大义,从中国的政治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制度架构。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在书稿中描绘了一幅治理秩序的理想图景,可为现代社会管理和政治改革提供借鉴。中国文明未死,今日中国是古代中国之延续,设计今日中国之优良治理秩序,不能不进入中国历史,向先人请教,与先人对话。雅思贝尔斯说过,“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要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值此改革开放,古今、中西激荡的大时代,能否从两千年前的儒家经典中寻求维新固本之道,试看先生此书。
  • 呐喊

    作者:鲁迅 著,丰子恺 绘,孙立川 注

    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自1923年问世(北京新潮社印)以来,一印再印,版本至少有数十个之多。这次的版本是版权引进2004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由孙立川先生编注的“新编绘图注本”《呐喊》,在众多版本中是最具特色的一部:这个版本的“绘图”作者,是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开山人物、中国现代毛笔漫画的创始人丰子恺先生(1898—1975);这个版本有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孙立川的题解、导读和注释。
  • 我的动物,我的家人

    作者:[英]克莱尔·鲍尔丁(Clare Bal

    【编辑推荐】 1.2012年英国国家图书奖传记作品,英国人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2.一部媲美《疯狂动物城》的暖心之作 3.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 4.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 5.一出处处散发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家族轻喜剧 ———————————— 【内容简介】 BBC知名女主持人克莱尔•鲍尔丁的处女作,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一部处处散发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家族轻喜剧。克莱尔在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特殊家庭里长大,刚出生时,就有一条名叫糖果的斗牛犬全心守护她,是她最知心的玩伴。18个月大时,没有任何大人的陪伴,她便开始了骑马参加比赛的生涯,18岁时已经拿到多项业余赛马冠军称号。她的爸爸是英国冠军驯马师,家里养着英国王室的赛马,英国女王也是他们家的座上宾。天生一副不服输的性格,克莱尔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和“问题少女”,因为打架、偷窃被迫转学,在学校拉帮结派,把幼小的弟弟一个人放在高高的草垛,弟弟因此摔伤,18岁时收到61岁老人的求婚信……这些奇葩的事情层出不穷,让家人操碎了心。在她眼里,每个动物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她从动物身上,学到了爱、包容与责任,这些素质帮助她一点点克服自卑和缺点,使她逐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人见人怕的“校霸”到众望所归的“宿管”,从遭学校拒绝的“问题少女”,进入世界一流名校剑桥大学,最终成为全英家喻户晓的知名主持人。她的成长故事,感动了全球千千万万的读者。 ———————————— 【媒体评论】 她无所不能。如果我们有四个克莱尔•鲍尔丁,就能重返大英帝国的辉煌;有六个,我们就能去月球殖民了。——《泰晤士报》 有趣,感人,吉米•哈利遇上了大卫•赛德里 ——《泰晤士报》 感人,有趣,比生命更宽广 ——迈克尔•莫波格,英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神奇,充满魅力,古灵精怪 ——《每日邮报》 直率,有深度,滑稽… …读起来像吉利•库珀的小说 ——《星期日泰晤士报》 有趣,出人意料地明智… …不得不佩服她的坦率 ——《星期日邮报》 读起来好比跟我的拉布拉多犬依偎在火炉旁 ——《卫报》
  •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

    作者:赵 川

    国内首部深度呈现台湾老兵烽火岁月与飘零时世的人生大书。 台湾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如同历史的活化石,其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载体。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战争史,一部抗争史。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为国内首部多位台湾老兵的采访实录。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采用双色图文书,书中相当多的老照片保留了多位老兵的人生记忆,是为历史的见证。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深入挖掘了十一位台湾老兵的身世经历,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经历的大历史事件和个人悲欢,部分还原了金门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以及蒋介石残余部队撤退台湾的历史。作者赵川择取的人物以普通老兵为主,但各有其特点:有在国民党军队大撤退时被掠从军的,有被强行“抓壮丁”的,有经历朝鲜战争作为战俘被送往台湾的,有金门战役被俘留在台湾的……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战争史,一曲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沉浮悲歌。他们经历了战火硝烟,经历了战后作为“外省人”在台湾的艰难谋生,经历了骨肉分离的生命悲剧。作者赵川以一个聆听者的身份客观记录了这个日渐“凋零”的群体,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描述了他们曾经的艰辛和与当局抗争以及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人生,展现了小人物在历史大背景中的人生际遇。
  •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

    作者:[美]大卫•奥•康纳

    本书是圣母大学哲学教授David O.Connor的哲学课原版手稿首度译作。本课的探讨内容包括柏拉图哲学经典《会饮篇》《斐德罗篇》、莎士比亚戏剧,亦有托马斯曼的名作《威尼斯之死》、现代小说家安德鲁•德布斯的短篇小说集等,结合数部电影,从古代的哲学智慧维度探讨现代爱情。将古希腊神话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古代哲人对爱情永不停歇的诚挚思考杂糅进现代人对爱情的想象之中,剑走偏锋地用经典哲学品析当下耳熟能详的电影、小说、戏剧,分析剧中的人物心理与恋爱关系,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如何丝丝入扣地影响了现代爱情世界,提出了一些非常独到的恋爱观。通过淳朴而新奇的古希腊神话说明爱情的本质,用哲学的尺子丈量现代人爱情的深度。爱情是一道令人孜孜不倦又常常无解的难题,而这本书里有直指终点的钥匙。 为哲学找到拥抱浪漫的方式,用智慧摘下爱情的神秘面纱。 关于爱情,最有趣的哲学论争,最具启发的思辨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