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心理学

  • My Depression

    作者:Elizabeth Swados

    A moving memoir in words and pictures of one woman's struggle with the little black cloud of depression pening up the darkest corners of her world, author Elizabeth Swados takes us on an unforgettable journey that is by turns poignant and funny, and will be undoubtedly familiar to those wh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and those who love them. Through the author's whimsical drawings, readers get a unique view of the experience of depression: from the struggle to keep her condition a secret, to the strange effects of 'new' drugs, to the small things that can trigger relapses. For the thousands of Americans wh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My Depression is a gentle reminder that they are not alone and that they can lead a fulfilling and happy life. It is an evocative, readable, and engaging story of an illness that is finally gain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 色彩治疗手册

    作者:泰德·安德鲁斯

    《色彩治疗手册》告诉我们如何运用颜色的振动效果医治自己和他人。学习怎样用颜色平衡查克拉中心,通过肌肉测试确定治疗用颜色,通过触摸、投射、呼吸、彩色布块、水及蜡烛进行颜色治疗,摆脱有毒物质、负面思想和阻碍生活进程的习惯……
  • 冲突管理-有效化解冲突的10大智慧

    作者:徐显国

    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环境都不是桃花源,冲突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存在。本书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把如何减少冲突、疏导冲突、化解冲突的方法和心理过程意义道来。有别于一般讲授“如何解决冲突”的管理学书籍,该书独特之处在于将冲突管理升华为一种艺术。本书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更在很大篇幅上触及了人性较深的层面,使读者在学习技巧之余,有机会检视内心深处最根本、最真实的一面。在提升沟通、倾听和协调能力的同时,启发和调整心态,也就是将知识技能化,将心理素质行为化,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内心世界更加美善。 徐显国,美困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硕士、旧金山人学法学博士,美国联邦及加州法院登录及执业律师。新加坡Racer T'echnology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Anjene Inter.national昂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长。美困科罗拉多州落基山中华科学家及工程师协会理事长。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务人员高级培训班兼任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亚洲商业论坛特邀讲员。2004年,正式定居北京,综合多年法律实务、创业管理、企业扩展和公益事业等经验,专职从事教学及咨询工作,主要讲授管理沟通及淡判、冲突管理、当代领导学、变革管理、情绪商数及自我管理等课程。
  • 平静的艺术

    作者:(美)布莱恩·卢克·西沃德(Brian

    目录: 通过视觉放松身心 通过听觉放松身心 通过嗅觉放松身心 通过味觉放松身心 通过触觉放松身心 通过神圣感放松身心
  • 社会心理学

    作者:俞国良

    《社会心理学(第2版)》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以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为明线,以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为暗线,按照个体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逐步展开的逻辑思路,来建构社会心理学的教材体系。《社会心理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新世纪高等学校心理学基础课教材,主要供全日制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和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使用,也可作为爱好社会心理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党政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作者:林正文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全面系统阐述了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原理与策略,并引用大量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及家庭与学校教育中生动实例,来说明正确或错误用法。内容丰富实用,结构新颖严谨,论述深入浅出,语言幽默流畅,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 Home Is Where We Start from

    作者:D. W. Winnicott

    His ideas have influenced the diverse psychoanalytic schools of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 and Hans Kohut. But his reach extends far beyond professional circles: his talks to general audiences over the years won him enormous numbers of followers among parents and teachers who have found his observations rich in penetrating insight. This collection brings together many of Winnicott's most important pieces, including previously unpublished talks and several essays from books and journals now difficult to obtain. They range widely in topic-from "The Concept of a Healthy Individual" and "The Value of Depression" to "Delinquency as a Sign of Hope"-and elucidate some of Winnicott's seminal ideas, such as the "transitional object" and the concept of false self. All convey Winnicott's vis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 developing self interacts with the family and the larger society.
  • Punished by Rewards

    作者:Alfie Kohn

    The basic strategy we use for raising children, teaching students, and managing workers can be summarized in six words: Do this and you'll get that. We dangle goodies (from candy bars to sales commissions) in front of people in much the same way we train the family pet. Drawing on a wealth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lfie Kohn points the way to a more successful strategy based on working with people instead of doing things to them. "Do rewards motivate people?" asks Kohn. "Yes. They motivate people to get rewards." Seasoned with humor and familiar examples, Punished By Rewards presents an argument unsettling to hear but impossible to dismiss.
  • Lying on the Couch

    作者:Irvin D. Yalom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Love's Executioner and When Nietzsche Wept comes a provoc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unusual relationships three therapists form with their patients. Seymour is a therapist of the old school who blurs the boundary of sexual propriety with one of his clients. Marshal, who is haunted by his own obsessive-compulsive behaviors, is troubled by the role money plays in his dealings with his patients. Finally, there is Ernest Lash. Driven by his sincere desire to help and his faith in psychoanalysis, he invents a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therapy -- a totally open and honest relationship with a patient that threatens to have devastating results. Exposing the many lies that are told on and off the psychoanalyst's couch, Lying on the Couch gives readers a tantalizing, almost illicit, glimpse at what their therapists might really be thinking during their sessions. Fascinating, engrossing and relentlessly intelligent, it ultimately moves readers with a denouement of surprising humanity and redemptive faith.
  • 傾聽動物心語

    作者:天寶.葛蘭,凱瑟琳.強

    簡介: 天寶.葛蘭汀,一位從自閉症世界另一端脫困而出的女子,透過《傾聽動物心語》一書,傳遞了動物如何思考與感覺的特異訊息。天寶具備動物科學家的專業訓練,本身又患有自閉症,讓她在這個領域裡擁有與眾不同的視野與角度。站在自閉症與動物的十字路口,她為二者都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觀察與前無古人的創見。 有自閉症的人經常以動物的思考模式來思考──事實上,葛蘭汀與本書另一位作者強生,把自閉症視為動物通往人類這條路上的中點站,因此有自閉症的人也就成為翻譯「動物語言」的最佳人選。天寶是一位忠實的嚮導,帶領我們進入動物的世界,探索他們的疼痛、恐懼、侵略性格、愛情、友誼、溝通交流、學習,甚至還有動物天賦。動物不但比任何人設想的都還要聰明,有時候甚至是絕頂聰明。 《傾聽動物心語》一書擁有全面的視野,天寶窮三十年動物科學研究的經驗,再加上個人自閉症背景的敏銳觀察,見旁人所不能見。 目錄: 第一章 我的故事 第二章 動物認知裡的世界 第三章 動物情感 第四章 動物侵略性 第五章 疼痛與受苦 第六章 動物如何思考? 第七章 動物天才:極度天賦 附 錄 行為與訓練──疑難解答指南 媒體推薦: 《傾聽動物心語》蒐集了一位極有天賦的人對於動物的完整發現。在極特殊的環境下,天寶.葛蘭汀一出生就具備了生活在動物世界的能力,完全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同時她又有豐富的學識與複雜的頭腦,我認為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我看了《傾聽動物心語》,就像是吸滿了水的海綿獲益良多。如果想進一步認識動物的生活及其所需,《傾聽動物心語》是一本必讀的書,讓人愛不釋手。─馬蒂.羅勃茲(Monty Roberts)《聽馬說話的人》(The Man Who Listens to Horses)作者 天寶.葛蘭汀的洞察力絕對令人折服,對動物認知的領域來說,有劃時代的貢獻。本書動人至深,在很多層面都極為成功;葛蘭汀女士不但對自己和本身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同時清晰流暢地表達出來,而且又能夠發揮創造性,將她的理解付諸實用,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啟發。─艾歷克斯.邵曼托夫(Alex Shoumatoff)《世界在燃燒》(The World Is Burning)作者 在這本充滿洞見又不時花俏甚至妙趣橫生的書中,天寶.葛蘭汀帶我們深入動物的心智;她對狗、貓、牛、豬、鳥、魚、馬的觀察不但細膩而且帶有人道關懷,她的研究方法結合了嚴謹的學術分析與理論的原創運用,令人印象深刻。葛蘭汀為我們開啟了全新的視野,對於關懷地球與天空上所有生物的人來說,都是無價至寶。─安德魯.索羅門(Andrew Solomon)《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作者 天寶.葛蘭汀為這個世界做了很多好事,徹底改變了動物與人的生活;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讓自閉症改頭換面:從不幸的殘障到令人稱羨的優勢。如果我們能夠像她一樣順暢地了解動物,有很多人會不計一切代價親身體驗一下。我覺得她對動物行為的詮釋是正確的;雖然她也有博士學位,但是在這方面,自閉症對她的幫助可能還更大一些。如今她完成了一本讀來津津有味、令人愛不釋手的書,充滿了智慧與洞見,更名符其實地解讀了動物的行為。─伊莉莎白.馬歇爾.湯瑪士(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狗兒的秘密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Dogs)作者 試閱: 第一章 我的故事 沒有自閉症的人總是問我:在我發現自己能夠理解動物想法的那一刻有什麼感覺。他們一定以為我是茅塞頓開,才會突然聽到動物的心聲。其實不然。我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知道自己對動物的看法異於常人,也是到了四十多歲才終於知道自己有一大優勢,所以動物飼主才會請我替他們照料動物──因為我有自閉症。自閉症讓我無法適應學校與社會,但是應付動物卻易如反掌。 我從小就喜歡動物,但是並不知道自己跟動物的關係非比尋常,因為其他跟動物有關的問題就已經足以讓我百思不解;比方說,體型很小很小的狗為什麼不是貓呢?這可是我生命中面臨的一大危機。那時候我見過的狗都是大型狗,而且也都以體型大小來分門別類,後來有位鄰居帶了一隻臘腸狗,讓我想都想不透:「這怎麼會是狗呢?」我對著那隻臘腸狗研究了半天,想看出個所以然來,最後終於發現它的鼻子跟我的黃金獵犬一樣,於是我懂了:有狗鼻子的就是狗! 我在五歲時對於動物的專業知識就僅止於此。 到了高中時代,我開始愛上動物。母親把我送到寄宿學校就讀,這是一所專門為了有情緒困擾的天才兒童所設立的學校──在那個時代,不管什麼都叫做「情緒困擾」──當時我因為打架被學校退學,所以她必須找到一個可以安置我的地方;而我之所以跟人家打架,則是因為同學作弄我,罵我「低能」或者叫我「錄音機」。 他們叫我「錄音機」,是因為我在記憶中儲存了很多句子,然後每次跟人談話時會一再覆述;再加上我喜歡聊的話題只有少數幾個,因此重覆的效果就格外明顯。我特別喜歡跟人家講我去遊樂場玩歡樂滾筒的事,我會特地走到某個人的身邊說:「我到南塔斯科公園去玩歡樂滾筒,我真的很喜歡滾筒一轉起來,整個人貼在牆壁上的感覺。」接著我會問他們:「你喜不喜歡?」之類的話,他們會回答我:喜歡或是不喜歡;然後我會把這件事從頭到尾又覆述一次,就像是腦子裡有個迴路,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繞圈子打轉,所以那些同學才會叫我「錄音機」。 遭人戲弄總是令人傷心,所以那些孩子一作弄我,我就生氣;一生氣,我就打人──這倒是不難。他們總是拿我尋開心,喜歡看我生氣時的反應。 到了新學校就沒有這種問題。學校裡有個馬廄,養了一些馬給孩子騎;但是如果我打人,老師就會罰我不准騎馬。罰了幾次之後,我就學乖了,只要有人欺負我,我就放聲大哭,如此一來,原有的暴戾之氣也就煙消雲散。直到現在,如果有人對我不好,我還是會哭。 至於那些戲弄人的孩子,卻始終不曾受罰。 在那所學校裡,還有一件趣事:校園裡的馬也有情緒困擾,那是因為校長為了省錢,總是撿便宜貨,買一些行為嚴重偏差、遭到淘汰的劣等馬匹;他們還是很漂亮,腿也長得很好,但是情緒上卻是一蹋糊塗。學校裡總共養了九匹馬,有兩匹根本不能騎,有一半的馬都有心理障礙。不過那時候我才十四歲,也完全不了解。 於是,一群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就這樣跟一群有情緒障礙的馬,一起在寄宿學校裡生活。其中有一匹名叫「淑女」的馬,圍在柵欄裡騎起來都沒有問題,是匹好馬;但是只要一到跑馬場,就像發狂的野馬一樣,高舉前腿人立起來,不停地跳躍、奔騰,你得緊緊地抓著韁繩,否則他立刻就逃出馬場。 還有一匹馬叫做「美人」,也算是可以騎的馬,但是只要你坐上了馬鞍,他就有踢人和咬人的壞習慣,不時地會抬腿踢你的小腿或腳,再不然就是回過頭來,在你的膝蓋上咬一口,所以你得隨時提高警覺。每次騎上「美人」的時候,他都會又咬又踢,讓你腹背受敵。 不過跟「歌蒂」比起來,這還是小巫見大巫;只要有人試圖坐在「歌蒂」背上,她就人立騰躍,讓人根本無法駕御,能安穩地坐在馬鞍上就謝天謝地了。就算你真的有本事騎在馬背上,她也會把自己弄得大汗淋漓,不到五分鐘就全身汗出如漿,汗水啪噠啪噠的滴在地上,這純粹是恐懼所致──她就是怕被人騎在背上。 話雖如此,「歌蒂」卻一匹很美的馬:淡褐色的皮膚,搭配金色的馬鬃與馬尾;體型像是阿拉伯馬,修長而精緻;行走時姿態優雅,完美無缺。你可以拉著她走路,可以替她盥洗梳毛,不管你做什麼,只要不騎在她背上,她都馴良乖順,不會惹麻煩。任何一匹精神緊張的馬,顯然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徵狀可能正好相反;我就看過一些馬匹,大家都說:「是啦,你可以騎,不會有問題;不過,除了騎在馬背上,其他什麼都不能做噢!」這種馬不在乎有人騎在他背上,但是對於站在身旁的人卻很不客氣。 學校裡的馬都曾經遭到虐待。像「歌蒂」原來的女主人,就用一種很尖銳的馬銜勒在他嘴裡,而且都還用力、很粗暴地拉扯韁繩,導致「歌蒂」的舌頭整個扭曲變型;「美人」則曾經整天整夜地關在農舍馬廄裡,不見天日。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這些飽受凌虐的馬匹,精神狀態確實是亂七八糟。 可是那時候我還只是個小女孩,完全不了解這些事情。當然,我在學校裡從來不會欺負這些馬(其他孩子有時候會),但是也絕對不是什麼聽得懂馬語,能夠跟馬匹交談的自閉神童;我只是喜歡馬而已。 我深深地迷上了這些馬,因此幾乎所有的閒暇時間都在農舍裡工作,努力地打掃馬廄,讓他們有乾淨的居住環境,也盡心地替他們清理梳毛。在我高中生涯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天,就是母親替我買了一套英國的馬勒和馬鞍,十分精美;這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但因為這是屬於我專用的馬具,而且也因為學校裡的馬具實在又舊又爛。我們在學校裡用的是麥克里蘭型的舊式馬鞍,天可憐見,這可是南北戰爭時騎兵所使用的型式;這些馬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次大戰期間,那時候陸軍還有騎兵隊。麥克里蘭型的馬具在正中間有個孔,可以降低馬背的負擔,對馬匹來說是很好的設計,但是對騎士而言卻苦不堪言。我以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不舒適的馬鞍了;不過後來聽說阿富汗北方聯邦(Northern Alliance)的士兵使用木製的馬鞍,聽起來似乎更糟糕。 啊,我真的太喜歡那付新的馬具了,甚至不肯放在工具間,每天晚上都帶回宿舍陪我一起睡覺;甚至還到馬具專賣店購買肥皂和保養皮革的滋潤劑,花很多時間清洗、擦拭、打光。 儘管我在學校裡跟馬匹共度許多快樂時光,但是高中生涯對我來說,仍然是一段艱難的歲月。我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受到焦慮症所苦,病情發作時就像潮水一樣將我徹底淹沒,這種情況並沒有隨時間好轉,例如日後我在論文口試時,就感受到同樣嚴重的焦慮,只不過在高中時代是日夜不停的煎熬;事實上,並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事情值得讓我焦慮,我想可能是我的自閉症基因莫名其妙地換成了高速檔吧。自閉症跟強迫官能症有許多雷同之處,而後者在《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中,則被列為焦慮症的一種。 後來是動物拯救了我。有一年夏天,我到阿姨家作客,她在亞歷桑納州經營觀光農場。我在隔壁的農場上,看到一群牛被趕進「牢靠架」(squeeze chute)──這是獸醫用來固定牛隻的工具,把他們塞進一個狹小空間,讓他們動彈不得以便打針──「牢靠架」看起來像是一個用金屬欄杆在底部焊接而成的大型V字結構,牛隻被趕進去之後,就把空氣壓縮機放在V字型的底部,固定牛的身體;牧場工人則可以從欄杆縫隙伸手進去,也有很大的空間來操作皮下注射器。如果你想看看「牢靠架」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牢靠架」的照片。 我一看到這個東西,就立刻叫阿姨停車,讓我下車去看個仔細。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體積龐大的動物困在這個擠壓他們身體的機器裡。或許你會認為,當這個巨大的金屬結構突然把牛的身體夾起來,他們一定感到驚慌害怕;其實正好相反,他們都非常鎮靜。然而再仔細想想,似乎也不無道理,因為深層壓力對每個人來說幾乎都有鎮定情緒的功效,按摩讓人覺得舒服也正是這個原因,那就是一種深層的壓力。或許「牢靠架」讓牛有一種回到襁褓時代或是像潛水人員潛入深海中的舒適感,他們喜歡這種感覺。 看到這群牛鎮定下來,我知道自己也需要一個「牢靠架」。那年秋天回到學校之後,高中老師幫我做了一個「牢靠架」,大小正好可以容納一個人四肢著地的體型。我自己買了一個空氣壓縮器,使用三夾板取代金屬桿來製作V字型結構,效果絕佳;只要把自己放進這個壓縮機器裡,情緒就鎮靜許多。直到現在,我都還在用。 多虧了這個「牢靠架」和馬匹,讓我度過青少年時期。動物成了激勵我的原動力,除了唸書和上課時間之外,我在清醒的每一分鐘幾乎都跟這些馬在一起,有一次甚至還騎著「淑女」參加表演。現在看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竟然有學校養了一批情緒不穩的危險馬匹,還讓未成年的學生騎在馬背上;這年頭連上體育課都不能打躲避球,因為可能會有人受傷。不過那個時代就是如此,有很多人在學校裡被咬、被踩或是從馬背上摔下來,但是並沒有人受重傷──至少我還在學的時候沒有看到──所以這個方法才行得通。 我希望現在有更多的孩子能夠有機會騎馬,因為人類跟動物本來就應該生活在一起;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起進化,也曾經是工作夥伴,如今除了貓狗等寵物之外,人類卻拒動物於千里之外。 馬匹對青少年來說好處更多。我有個心理醫生住在麻州,他有很多病患都是青少年;他認為騎馬的病患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他說,如果兩個孩子有同樣的問題,而且病情一樣嚴重,但是其中一個經常騎馬而另外一個卻完全不騎,那麼騎馬的那一個復原的情況會比沒有騎馬的好。別的不說,馬匹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因此照顧馬匹的孩子人格發展多半比較健全;此外,騎馬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不只是一個人坐在馬鞍上,扯著韁繩,告訴馬該做什麼而已──真正的騎馬更像是跳國際標準舞或是雙人花式滑冰,講究的是兩人之間的默契與關係。 我還記得坐在馬背上往下看,確認馬匹的方向正確。馬匹在跑馬場上快步行走時,騎士則必須協助馬匹讓一隻前腿跨得比另外一隻遠;如果騎士身體傾斜的角度正確,就能正確地引導馬匹。我的平衡感不好,所以不管多麼努力,始終不會滑雪──雖然我後來還是學會了高級的全制動技巧──然而我在馬背上卻能夠自然地跟馬的身體同步律動,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騎馬是我生命中的一大樂趣。我始終記得有時候騎著馬在草原上奔馳,那是一種令人悸動的經驗;當然,一直快跑對馬匹來說並不好,不過我們只是偶一為之,讓我享受速度的快感。有時候,我們在小徑上,沿路一陣狂奔。我記得那種感覺:路樹向後急速退卻,到現在都還記得一清二楚。 過了一陣子,騎馬就成了一種本能直覺:人馬合而為一。不過這種關係並不是單向的由人類來指揮馬匹,馬匹對騎士也有極敏銳的感應,甚至不必任何口令,就能主動回應騎士的需求。學校裡或是馬場上讓初學者學騎馬的馬匹,甚至在感覺到背上騎士快要失去平衡時,就會自動停下腳步,這也是學騎馬跟學騎腳踏車完全不同之處:馬匹可以保護騎士免於受傷。 青少年可以從馬匹身上獲得愛,也可以學習團隊合作,凡此種種都讓他們受益良多。多年來,大家都說行為乖僻的孩子應該送到管訓學校或是軍隊裡學習紀律;這種作法多半有效,因為這些地方都有嚴明的結構,但是如果軍事院校裡有養馬,效果就會更好了。
  •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作者:Frederick J. Gravett

    This best-selling introductory statistics text is designed for courses in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is written in an intuitive, explanatory style. New to this edition: In the Literature sections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report statistics and results; as well as learn how to read and interpret scientific journals. The Minitab chapter has been removed; it is now a separate supplement for those who wish to cover it.
  • Man, Play and Games

    作者:Roger Caillois

    According to Roger Caillois, play is "an occasion of pure waste: waste of time, energy, ingenuity, skill, and often of money." In spite of this - or because of it - play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human soci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n this classic study, Caillois defines play as a free and voluntary activity that occurs in a pure space, isolated and protected from the rest of life. Play is uncertain, since the outcome may not be foreseen, and it is governed by rules that provide a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all participants. In its most basic form, play consists of finding a response to the opponent's action - or to the play situation - that is free within the limits set by the rules. Caillois qualifies types of games - according to whether competition, chance, simulation, or vertigo (being physically out of control) is dominant - and ways of playing, ranging from the unrestricted improvis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s play to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solutions to gratuitously difficult puzzles. Caillois also examines the means by which games become part of daily life and ultimately contribute to various cultures their most characteristic customs and institutions. Presented here in Meyer Barash's superb English translation, "Man, Play and Games" is a companion volume to Caillois' "Man and the Sacred".
  • Type Talk at Work (Revised)

    作者:Otto Kroeger,Janet M

  • Induction

    作者:John H. Holland,Keit

    Two psychologists, a computer scientist, and a philosopher have collaborated to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of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learning in organisms and machines. Theirs is the first major effort to bring the ideas of several disciplines to bear on a subject that has been a topic of investigation since the time of Socrates. The result is an integrated account that treats problem solving and induction in terms of rule-based mental models.John Holland is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Michigan University. Keith Holyoak is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Richard Nisbett is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Paul Thagard is Research Scientist at Princeton University's Cognitive Science Laboratory Induction is included in the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Series. A Bradford Book.
  • 倒空你的杯子

    作者:游涵

    《倒空你的杯子:正视负面活出真我》:以下部析的个案,都是在与一些起勇于面对现实,敢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朋友沟通时积累的,这个转积成智的过程,是他们自己完成的,他们自己会在下边的内容中介绍这个苦尽甘来的经验,全然以这些可爱的人,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诠释生命的意义。这些个案的阐发,在于开发自我的潜能,让时时阻碍自己的阴影暴露出来,从而使生命完整。
  • 改变心力

    作者:白羽

    《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由16个单元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构成了一个较全面的团体辅导、心理训练体系。每个单元既有与各主题相关的心理学理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阐述,更有详细的操作训练以及辅导、讨论、思考、澄清与分享的具体步骤。把团体辅导、拓展训练以及心理卫生等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融会一体,构建了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自我成长、人格完善为重点,从身体、情绪和心灵三个层面介入。
  • 男性心理枕边书

    作者:牧之

    男人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有乐趣也有痛苦,无论男人们有多么“难”,有多么“苦”,生活还是要继续,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因此,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地认识自我,并且努力适应环境,调整自己的心理,才是男人们应该做的。 女人需要了解男人的内心世界,作为男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女人需要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男人,更进一步地理解男人,由此为男人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更体贴的照顾、更有力的帮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现实中,男人不论情不情愿都被推到强者的位置上去承担强大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这一切造成了男人内心的复杂多变;另一方面,男人的一生由于都在奔波拼博,他不得不不断地在内心制造出各种各样隐秘的想法,这些复杂和隐秘才真正构成了男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因此,外表的坚强和成熟并不反映他真实的心理。所以,了解男人就需要走入男人的内心。
  • 同性恋健康干预

    作者:高燕宁 编

    《同性恋健康干预》收录了国内第一门同性恋主题课程: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自2003年秋开课以来两年多课堂演讲的全部内容,其中有白先勇先生亲自讲《孽子》,李银河教授与大家讨论《同性恋亚文化》和同性恋要不要结婚,张北川教授纵观同性爱理论与社群发育,潘绥铭教授话说中国性文化转型中的同性恋,童戈先生深谈男同性恋的文化重构,秦士德教授漫谈性爱有度,周丹律师综述同性恋与法,一位同性恋人士说自己的心里话,一位父亲谈自己的儿子,二言先生由同性恋研究讲到恐同偏见的防艾影响,杜聪先生关注男男性行为防艾健康干预,袁子能先生志愿帮助受“双重歧视”的人们,曹宁校主管技师搭建“同志”交流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