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心理学

  • 今日TA:人际沟通分析新论

    作者:艾恩·斯图尔特 (Ian Stewart) / 范恩·琼斯(Vann Joines)

    这本书的目的是介绍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当前的理论与运用。作者以非学术、很口语化的方式来传达今日TA深刻、复杂的理论,并用大量的范例来描绘其中的要点,非常适用於自学或是参加训练课程的学生。读者可以依循书中的指示实际练习,把每一次练习的结果和阅读此书的想法记录下来,因为这是学习TA蕞有效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当你读完此书,也做完每一个练习,相信将会更加认识自己,甚至借由这些知识改变生活。

    这是一本风靡全球的TA疗法经典培训教材

    资深督导多年经验倾囊相授艾恩·斯图尔特博士是“欧洲人际沟通分析协会”(EATA)和“国际人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的认证的教学和督导分析师。曾获得EATA的金奖。范恩·琼斯博士是ITAA认证的教学和督导分析师,美国注册临床心理学家,美国认证国家团体心理治疗师,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临床成员与认证督导,美国东南部团体和家庭治疗研究所所长,国际再决定疗法协会创始成员之一。

    国际TA经典培训教材此书为人际沟通分析流派的经典培训教材之一,已被翻译为十五种语言,在全球畅销三十载。本书是原书英文版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了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包括词语,观点以及案例。

    深入浅出、思路清晰、收录大量经典案例正文包括详尽的TA基础理论的讲解,配有简洁的说明性图表,还收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案例和个人成长练习。

    丰富的支持性材料附录部分整理和介绍了TA经典著作、国际上各种TA组织的介绍、TA课程的介绍、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及上百条名词解释。

  • 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7版)

    作者:(美)戴维·H.巴洛//V.马克·杜兰德|

    两位作者身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领军人物和学术权威,以本书开创了“整合”及“多维”视角,引领了近二十年来变态心理学教科书的论述方向。他们以自身强大的科研经历和di一手的临床经验为依托,整理了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据,来展示遗传、行为、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类因素之间的复杂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异常精神状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书前4章介绍了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曲折的认识过程,异常心理现象背后的各大影响因素以及应如何看待它们、心理现象正常和异常的评估手段以及DSM诊断标准的进步与局限、阅读和理解研究结论的正确方法等重要常识问题。

    第5章至第15章,详细介绍了焦虑、创伤应激、强迫、躯体症状、分离、抑郁、躁狂、自杀、暴食、厌食、睡眠、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性功能、性欲倒错、性别焦虑、吸毒、酗酒、抽烟成瘾、赌博成瘾、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注意力缺陷及多动、自闭症谱系、智力残疾、谵妄以及各种神经认知障碍等诊断的症状、DSM-5判断标准、流行病学数据、病因和治疗手段等内容,并辅以案例描述、阶段测验、延伸阅读、DSM探讨、全章小结以及图文汇总,便于准确理解、加强记忆。

    第16章介绍了在美国法律框架下,精神卫生相关问题的变迁与现状,可供我国读者借鉴。

    文后还附有全书重点术语中英文对照,并提供相应页码,方便读者查找、回看,以及DSM-5的诊断分类细目,为广大读者参考、备用。

  • 受益一生的墨菲定律

    作者:墨羽

    约会时,越不想被熟人看见,越可能会遇到熟人;看球赛时,最精彩的瞬间往往出现在你出去买啤酒的空档;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间总是很短,不知不觉就要分别;等在厕所外边时,哪怕只是一分钟也觉得无比漫长;常常一洗完车,紧接着就会下雨,结果往往是白洗一场;越着急的时候,越会有接踵而至的各种麻烦事;对股票涨幅越是期待,结果往往越会跌得惨淡;投资时越想赚一大笔,农奴翻身做主人,越是会亏得血本无归;…………为什么事情总是与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呢?

    为什么总是会有这么多事与愿违的情况呢?为什么生

    活里总是会有这些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事情呢?墨羽著的《受益一生的墨菲定律》从职场、社交、

    谈判、决策、管理、经营、财富、投资、友谊、爱情、教育、消费、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诙谐有趣地揭示了“墨菲定律”,并立足于帮助广大读者有效地避开工作和生活中“见怪不怪”的无形陷阱,从而更高效地工作,更幸福地生活。

  • Behave

    作者:Robert M. Sapolsky

    Why do we do the things we do?

    More than a decade in the making, this game-changing book is Robert Sapolsky’s genre-shattering attempt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as fully as perhaps only he could, looking at it from every angle. Sapolsky’s storytelling concept is delightful but it also has a powerful intrinsic logic: he starts by looking at the factors that bear on a person’s reaction in the precise moment a behavior occurs, and then hops back in time from there, in stages, ultimately ending up at the deep history of our species and its evolutionary legacy.

    And so the first category of explanation is the neurobiological one. A behavior occurs–whether an example of humans at our best, worst, or somewhere in between. What went on in a person’s brain a second before the behavior happened? Then Sapolsky pulls out to a slightly larger field of vision, a little earlier in time: What sight, sound, or smell caused the nervous system to produce that behavior? And then, what hormones acted hours to days earlier to change how responsive that individual is to the stimuli that triggered the nervous system? By now he has increased our field of vision so that we are thinking about neurobiology and the sensory world of our environment and endocrinology in trying to explain what happened.

    Sapolsky keeps going: How was that behavior influenced by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over the preceding months, by that person’s adolescence, childhood, fetal life, and then back to his or her genetic makeup? Finally, he expands the view to encompass factors larger than one individual. How did culture shape that individual’s group, what ecological factors millennia old formed that culture? And on and on, back to evolutionary factors millions of years old.

    The result is one of the most dazzling tours d’horizon of the science of human behavior ever attempted, a majestic synthesis that harvests cutting-edge research across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o provide a subtle and nuanced perspective on why we ultimately do the things we do…for good and for ill. Sapolsky builds on this understanding to wrestle with some of our deepest and thorniest questions relating to tribalism and xenophobia, hierarchy and competition, morality and free will, and war and peace. Wise, humane, often very funny, Behave is a towering achievement, powerfully humanizing, and downright heroic in its own right.

  • Insight

    作者:Tasha Eurich

    What is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and success? You don’t need to fix yourself. But you definitely need to know yourself.

    Research shows that self-awareness – knowing who we are and how others see us – is the founda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smart choices, and lasting relationships. Without it, it’s impossible to master the skills needed to succeed in business and life: skills lik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pathy, influence and persuasion,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Most people instinctively know this. After all, it’s become almost a national pastime to point out when self-awareness is lacking in the people around us: politicians, coworkers and bosses, in-laws, the friend who posts endless selfies on social media. The problem is we rarely consider whether we, too, could stand to improve on this critical skill. And making matters worse, it’s woefully rare to get candid, honest feedback on how we come across, both at work and at home.

    But it doesn’t have to be that way. Integrating hundreds of studies with her own research and work in the Fortune 500 worl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Tasha Eurich shows us what it takes to see ourselves more clearly: how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makes us tick on the inside, how to get others to tell us the honest truth about how they see us, and how to use this insight for greater success, confidence and self-acceptance.

    Through stories of people who’ve made dramatic gains in self-awareness, she offers surprising secrets,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to help readers do the same -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ir work performance, career satisfaction, leadership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and more.

    At a time when self-awareness matters more than ever, Insight is the essential playbook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an unaware world.

  • Everybody Lies

    作者:Seth Stephens-Davidowitz

  • 利他之心

    作者:戴维·斯隆·威尔逊 (David Sloan Wilson)

    演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站在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利他行为背后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真正的利他行为可以在许多社会性动物身上发现,特别是在人类身上。利他性和一个社会单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社会单元就是“功能性组织”。“无节制的利己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他写道,因此,“利他组战胜利己组”。人类必须优先考虑他们的利他倾向才能组成功能性的组织长久存在。换句话说,人类应该传播爱,才能长久存在。

  •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作者:岡田尊司

    「逃避型」屬於不安全的依戀形式,來自父母的忽視、過度保護與過度掌控

    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

    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

    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

    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

    「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

    《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

    依戀(attachment)也譯作依附,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近年社會晚婚、少子化、關係疏離等現象則可歸因於「逃避型」依戀形式人口的增加。而「逃避型」的養成,則往往來自父母過度保護、過度掌控或忽視。

    各種人格類型都可能帶有「逃避型」特質,分別展現以下行為傾向:

    ‧逃避性人格類型——強烈害怕被討厭

    ‧依賴性人格類型——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

    ‧強迫性人格類型——認真努力、責任感過重

    ‧自戀性人格類型——只愛自己,唯我獨尊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總是冷酷地壓榨他人

    ‧類分裂性人格類型——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

    ‧妄想性人格類型——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

    ‧邊緣性人格類型——遊走於極端之間,討厭自己

    托爾金、J.K.羅琳、宮崎駿、榮格都曾陷入逃避狀態,他們是如何轉化逃避為力量的?岡田尊司透過三十個真實案例,挖掘陷入逃避的心理機制,並提供走出逃避的具體方法。

    名人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海苔熊(愛情心理學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輔導教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齊聲推薦

  •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作者:Eric Barker

    Much of the advice we’ve been told about achievement is logical, earnest…and downright wrong. In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Eric Barker reveals the extraordinary science behind what actually determines success and most importantly, how anyone can achieve it. You’ll learn:

    • Why valedictorians rarely become millionaires, and how your biggest weakness might actually 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

    • Whether nice guys finish last and why the best lessons about cooperation come from gang members, pirates, and serial killers

    • Why trying to increase confidence fails and how Buddhist philosophy holds a superior solution

    • The secret ingredient to “grit” that Navy SEALs and disaster survivors leverage to keep going

    • How to find work-life balance using the strategy of Genghis Khan, the errors of Albert Einstein, and a little lesson from Spider-Man

    By looking at what separates the extremely successful from the rest of us, we learn what we can do to be more like them—and find out in some cases why it’s good that we aren’t.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draws on startling statistics and surprising anecdote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 so you can stop guessing at success and start living the life you want.

  • 荣格心理学七讲

    作者:[美] 卡尔文·霍尔 / [美] 弗农·诺德比

    本书对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生平及思想进行了梳理,将他一生研究的精华注入其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思想家。如果想了解荣格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导读作品。

    本书深入浅出地对荣格的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相对弗洛伊德的学说用性欲和童年创伤来分析成人心理而言,荣格的学说会让我们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充满信心。因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给我们指出了更广泛的心理成因和更多样的分析方法。正如荣格本人指出的那样:"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荣格的著作是智慧和灵感的不竭源泉,人们可以反复阅读他的著作,不断吮吸这源头活水,从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的新认识。本书已由著名荣格研究专家四川大学文学院冯川教授翻译,文字准确流畅。本书在文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读者。

  •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作者:[英] 雅基•马森

    无数鸡汤文中写道:你要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可是,无论这个道理有多正确,你有多认同,实际生活中的你依然做不到。不是因为你努力不够,也不是你的问题如何根深蒂固,你只是需要一套更清晰的自助指南。

    在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看来,你之所以踏不出爱自己的第一步,是因为内心深处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你习惯于将全部能量用于温暖他人、赢得他人的认可,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圣母诅咒”。

    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这本书里,雅基•马森分享了“圣母们”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并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阐述怎样才算真正的爱自己: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

    你有权做自己。

    你有权说“不”。

    你有权犯错误。

    你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你有权不依赖别人的认可。

    ……

    当你能够行使上述权力,你就开始爱自己了。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

  • 希特勒的世界

    作者:[美] 罗伯特·G.L.韦特(Robert G. L. Waite) / Robert G. L. Waite

    希特勒作为第三帝国的独裁力量,显示出了复杂的人格特征,本书研究了这个凶残的独裁者内心的扭曲人格,并指出希特勒的心理变态对他夺取政权、对他的公共政策和他的覆灭起到的作用。作者强调希特勒个人生活和社会经历中那些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更充分地加以理解的特异之处,而且,强调了文明对这种个性的人物有何反应。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了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 婴幼儿的人际世界

    作者:Daniel Stern

    内容简介

    由于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早年经历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理解来访者早年的个人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书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论述对深入理解儿童的主观经历十分重要,可视为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临床工作者的必学科目。

    内容简介

    《婴幼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从客体关系的角度,以自我感的发育为线索,集中讨论了婴儿早期(出生至18月龄)主观世界的发展过程。1985年的第一版中即首次提出了层阶自我的理念,描述不同自我感(显现自我感、核心自我感、主观自我感和言语自我感)的发展模式;在第二版中,Stern补充了自我共在他人(self with other)、叙事性自我及相关讨论。

    正如作者后记所言:“我们总结的发现、炮制的理论对新晋父母来说本质上就是信息。……这项工作的一般教育性质是逃不掉的。改变大多数人持有的对婴儿的普遍看法,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且正在加速。一旦父母能够看到不同的婴儿,婴儿就会开始被他们新的‘目光’所转变,最终成为不同的成人。……如果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婴儿,会在一代人之后造就不同的儿童、少年和成人,那么我们将看到不同的患者——体验过某种不同的婴儿期的患者,其人际间世界的发展稍微有些不同。对这个新患者的治疗性交会也将要求临床理论和搜索策略的改变。”

  • 幸福课

    作者:陈海贤

    1、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作者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2、在心理咨询领域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接纳自我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3、就像,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为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然没爬过,但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

    我想指给你看。

  • 与哲学家谈快乐

    作者:[法] 弗雷德里克•勒努瓦

    本书源于作者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教学讲义,由最初口头授课的内容整理而成。作者在东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以鲜活直白而又充满趣味的语言将快乐的秘密带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快乐是有方法的,且通往快乐的途径有三种,在书中作者启迪人们,所谓完美的快乐是生命本身的一种深刻、积极和有意识的表达,它与生俱来,当我们辅之以智慧,那么我们就会区别于当下建立在消费主义和自我陶醉基础上的虚假的现代幸福观,进而获得真正深厚而持久的快乐。

  • 我们为什么要合作

    作者:迈克尔·托马塞洛 (Michael Tomasello)

    人类是天生友善的,还是生而自私凉薄?

    关于人性源起的争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如果你不小心掉了东西,一个两岁的孩子很可能帮你捡起来,这并不是一种习得的行为。他发现孩子天生就是合作者,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文化的塑造,他们想要提供帮助的愿望几乎是反射性的。他们更加有意识的成为团队,表达共同的期望。

    合作的出现让人类成为一个自然天性与习得行为的有机组合体。托马塞洛对幼儿和类人猿的研究帮助我们识别人类潜在的心理过程,解释人类早期的复杂协作,了解我们独特的文化组织形式。

    【中文版序言】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个体主义导向已初见端倪。它不仅影响了哲学,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世界中的分析取向,也浸染着19世纪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舞台的心理学。

    然而,这种形势正在发生改变。在哲学界,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一种新的范式的涌现,它尝试对人类的共享意图(或称之为集体意图)进行描画。诸如John Searle,Michael Bratman和Margaret Gilbert这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都加入了这一行列,并部分揭开了相关活动中涉及到的参与方式。而与之密切相连的人类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充满了个体主义色彩,但背后社会关系、文化习俗、规范和制度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本质上,人类独特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浸染着很强的社会性成分和文化底色的。

    在心理学界,这种变化由演化取向推动。对比人类及其灵长类近亲的演化会清楚的发现,其间涉及到的重要差异都源自人类的独特互动形式,尤其是人类乐于从事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也包括人类独具的合作性交流。其使得人类群体可以借助合作创造出任何个体所无法独自创造出的各种事物,这在电脑和摩天大楼这类创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也体现在更为基础的人类能力当中,如习俗性语言交流和借助道德准则进行的自我调节。

    《我们为什么合作》以2008年我在斯坦福大学“泰纳讲座”(Tanner lecture)上所讲内容为蓝本。当时的讲座主要针对一般性听众,其核心观点在于相比其他灵长类,人类具有超强的合作性。幼儿似乎天生就会合作,实际上,成人的社会化引导和训练并不会在其间起到多大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成人的社会化训练是不重要的,它确实重要,但只是对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儿童可以不避困难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也可以和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他们在此类任务中表现出的一般性合作天性并不是社会化训练带来的。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描述人类的这种适应合作的独特方式。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面向的读者更多的是学术界同仁。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维的独特形式立足于灵长类思维(类人猿问题解决情景中也会进行思维推理),但随着演化的推演其又逐渐超越灵长类思维。使人类思维得以超越的原因在于社会过程的融入,社会性成分和交流成分的参与使得人类有能力形成视角性认知表征(同一动物即可被称为狗,也可以被称为宠物)和进行递归思维。那些管控推理过程的规则,例如不要自我矛盾,扎根于社会这一统一整体,本质上,是它们限定了某一文化背景下何为理性。本书以暗喻开头,指出人类思维就如同一个爵士乐演奏家私下里即兴表演一个新的曲目,无可置疑,这是个体活动,但如果没有创造乐器、乐理的先辈以及构成制作音乐过程中重要一环的观众,这个所谓的“个体活动”就无法实现。

    我不是跨文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研究,我知道连同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的文化都更偏向于集体主义,而这同我自己成长和学习的文化环境并不一样。所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这里的很多观点可能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如何,我仅着眼于论证相关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希望即便对于饱受集体主义思维和行为方式浸染的东方读者来说,也能在同人类社会互动和思维这些基础过程相关的问题上有所启发。

  • 从自然到使然

    作者:[英]马克·约翰逊(Mark H.Johnson) / [英]米歇尔·德·哈恩(Michelle de Haan)

    ☆ 婴儿心理是成人心理的简化版吗?

    ☆ 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脑和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人脑功能的不同通路是怎样出现的,又是怎样整合在一起的?

    ☆ 神经科学研究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中成长最为显著的研究领域之一,本书首版被誉为该学科诞生的号角,是该领域研究的最佳导读。本书将从历史上的“自然-使然”之争开始,将人脑功能和认知的发展与脑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探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诸多背景问题:基因与发展、脑结构与功能以及神经建构;解答了人类从婴儿到成人阶段脑发展的关键问题:脑发育、关键期与技能学习;为神经学家、认知发展学家、计算机建模工程师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框架,为人类毕生发展研究做出革命性突破。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

    作者:安晓良

    不灌心灵鸡汤,不堆专业名词,我们就是要剖析心理学的黑历史!马伯庸、曹天元、刘夙、韩雪涛、赵恺联袂推荐!这是一本能让你更容易读懂《人类简史》《乌合之众》的“心理学简史”!

    本书以历史上的诸多心理学家为主要人物,通过对他们的学术成果和事迹的描写,梳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穿插介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的趣味心理学小常识。用平实而风趣幽默的语言让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读者了解到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 父母:挑战

    作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三联书店畅销20万的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正统姊妹篇!

    父母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

    全球畅销60多年的教育心理学经典

    《父母:挑战》是德雷克斯心理学经典著作,它不仅解决了现代家庭中父母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还系统描述了现代父母面临的各个方面——父母有哪些易犯的错误,如何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如果想要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父母如何训练孩子。它为我们提供了系列方法来解决父母困境,如引导孩子尊重秩序并接受社会规则,与孩子发展互动关系,给予孩子持续的鼓励。文中大量的临床案例犹如一面面镜子,能使我们照见自己,洞察自身问题,获得更新与成长。

  • 婚姻:挑战

    作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三联书店畅销20万的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正统姊妹篇!

    约翰•格雷超级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师承德雷克斯两性心理差异的理论基础。

    《婚姻:挑战》是两性心理学经典著作,它是最早的一本明确将关注点引向婚姻问题的书。它不仅解决了如何处理婚姻关系中“挑战”这个问题,还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男人怎么当丈夫,女人怎么当妻子;如果希望爱情之树长青,如何呵护它。这套理解婚姻的方法体系,即辨别相互的误解、错误观念、不健康的互动方式,以及训练必要人际关系技能,不仅适宜于每对伴侣采取补救措施,而且也适用于婚前伴侣、婚姻富足的家庭和家庭教育中的预防。种种经营婚姻关系的新方式,正是以相互尊重的精神来解决两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人们能够平等地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