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Religion in China

    作者:Fenggang Yang

    Religion in China survived the most radical suppression in human history--a total ban of any relig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ll churches, temples, and mosques were closed down, converted for secular uses, or turned to museums for the purpose of atheist education.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owever, religion has survived and thrived even as China remains under Communist rule. Christianity ranks among the fastest-growing religions in the country, and many Buddhist and Daoist temples have been restored. The state even sponsors large Buddhist gatherings and ceremonies to venerate Confucius and the legendary ancest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quasi-religious qigong practices, once ubiquitous, are now rare. All the while, authorities have carried out waves of atheist propaganda, anti-superstition campaigns, severe crackdowns on the underground Christian churches and various ''evil cults.'' How do we explain religion in China today? How did religion survive the eradication measure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How do various religious groups manage to revive despite strict regulations? Why have some religions grown fast in the reform era? Why have some forms of spirituality gone through dramatic turns? In Religion in China, Fenggang Yang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religious change in China under Communism.
  • 好研究怎麼做

    作者:Robert R. Alford

    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挖掘到什麼程度?更棘手的是,決定研究問題之後,你要如何根據證據、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問題? 這是一本解開「問題意識之謎」的書,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娓娓道出「好問題」的形成過程,以及「好研究」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更特別的是,本書討論了許多人都曾經歷、但很少被認真看待的「研究焦慮」。 透過這本書,你將了解真實的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將發現,在學術的旅途上,你並不孤單;你的煩惱與焦慮,其實有更正面的因應之道。 本書特色 分析經典著作:以涂爾幹、韋伯和馬克思的著作為例,示範理論和方法的整合,以及多重探究典範的創意使用。 討論研究中的焦慮:探討了每個人都會經歷但卻很少人討論的「研究焦慮」 分析不同典範的著作:以多變項、詮釋、歷史三種典範的經典著作為例,分析這些著作如何提問,還告訴讀者如果換成另外一種研究典範,會問什麼不一樣的問題,分析的著作包括《精神病院》、《第二輪班》、《獨裁與民主社會的起源》、《自殺論》、《新教倫與與資本主義精神》、《霧月十八的路易波拿巴》、《種族重要性的衰微》、《美國種族隔離》、《法國的工作與革命》 實際操作示範:以「福利國家」及「革命」兩個議題的實際操作為例,一步一步示範如何運用多重典範設計研究與論證 詳細而豐富的延伸閱讀書單:列出了社會科學哲學、社會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與方法論、研究方法、歷史理論化、歷史社會學、探究的技藝等等領域的重要著作。 譯文精良:本書由擁有豐富翻譯經驗,本身同時也是學術研究者的王志弘教授翻譯,譯文品質精良、正確性高。
  • 中国社会学文选(上下)

    作者:应星,周飞舟,渠敬东

    本书精选了社会学传入中国近110年,特别是中国社会学重建30多年来,本土学者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形成、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农村与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等研究领域的经典力作,作者从严复、费孝通到李强、李培林等。 作为重新建构中国社会学学术传统的一种尝试,本文选既承接民国社会学家的地气,以中国本土学者最近30年来的社会学优秀研究成果为主体,又在本土学者的社会学想像力的相互融通、砥砺与碰撞中,梳理了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的脉络。本书可以作为当前高校社会学教学急需的辅助性教材。 《中国社会学文选(上下)》分为四编。第一编前两节主要展示民国社会学对中国社会传统及其现代转型的分析路向,后一节则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总体性分析。第二编主要是对30多年经济改革的社会学分析,是社会学努力面对经济改革这个总体性问题与经济学家潜在对话的成果。第三编主要是对政治治理的目标、机制、渊源及后果的社会学分析。第四编为“社会生活与社会阶层”。这部分是最具“社会”本身特色的分析。
  • Sketch for a Self-analysis

    作者:Bourdieu, Pierre

    ′This is not an autobiography.′ *Pierre Bourdieu′s commitment to a reflexive sociology led him ineluctably to take on the final challenge of a self socio–analysis in which he recounts and analyses, more fully and intimately than ever before,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jectory that led him from the peasant world of Barn, through sometimes painful years as a lyce boarder, as a student in 1950s Paris and as a conscript in the Algerian War, to the pinnacle of the French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world. ′This is not an autobiography,′ he said of this work but it reveals much of the hitherto implicit experience of his formative years, and gives precious insights into his relationships with Jean–Paul Sartre, Raymond Aron, Michel Foucault and many others, which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 教授们怎么想

    作者:米歇尔·拉蒙特

    《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既让参与过评估或即将参与评估的学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投入大量心血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评价体系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为评审委员会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方法,使得委员会在评审学者的工作时有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说,这本书对学术体系里的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和借鉴。 如何评价学者的工作?如何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是否优秀?目前较为通行和有效的做法是实施同行评议(peerrevlew)制度。在众所周知的“同行评议”学术评价体系中,德高望重的教授通常秘密地对他人作品做出评判。只有那些在评审现场的人才确切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米歇尔·拉蒙特教授在《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中,运用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旁听同行评议过程及对参与者进行采访,系统而深入地为读者呈现了高校内同行评议的过程及影响评议结果的各种因素,为读者打开“同行评议的黑匣子”。
  • 赤道之南

    作者:【美】罗伟林 (Larry Rohter

    这是一片诱人的土地,这里有世界闻名的桑巴舞、足球、超级名模和迷人的热带海滩,这就是第一代葡萄牙探险者眼中的“人间天堂”——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以其“沉醉不知归路”的狂欢而闻名天下。亚马孙雨林更被视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上天的恩赐并不总是带来国家繁荣:20年前,巴西不仅负债累累,而且刚刚摆脱一个厉行新闻审查和镇压异见者的军事独裁政权。如今,巴西已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其民主制度也充满勃勃生机。不惟如此,巴西还实现了能源自主。本世纪最大油田的发现应该使巴西很快就荣登主要能源出口国之列。代表新世界强国崛起的“金砖四国”一词,首字母就来自巴西。随着2016年奥运会和2014年足球世界杯的成功申办,巴西终于准备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 是什么促成了巴西的这种巨变呢? 《纽约时报》记者罗伟林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富有质感的笔调引领我们准确地见证了巴西惊人的复兴。作为《纽约时报》驻里约热内卢分社社长,罗伟林近水楼台,目睹了巴西近年来一系列的惊人变化。通过采访政界、商界、文化界和宗教界的每一位领袖,他敏锐地记录了巴西快速而剧烈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由于巴西继续保持其快速的崛起,因此这本权威性著作将帮助你了解巴西——这个未来数年将成为国际舞台主角的国家。
  • 消费社会学

    作者:王宁

    《消费社会学(第2版)》简介:消费涉及每一个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 面临许多与社会和文化有关的问题。《消费社会学(第2版)》作者王宁认为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 的联结点和汇聚地。消费既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 渠道,也是资本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领域。因此,消费不仅具有经济 和营销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消费生活向我们显示了, 人们不但通过自己的“生产者”角色,而且也通过自己的“消费者”角色 ,与他人结成一定的分工、合作、交换和互动的社会关系。消费不但是经 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也是社会学意义上 的消费者进行“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 程。
  • 集体行动的逻辑

    作者: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ISBN:9787543219823,作者:(美)奥尔森 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 译
  • 信息社会理论

    作者:弗兰克·韦伯斯特

    《信息社会理论(第3版)》坚持从梳理资本的历史脉络中洞察信息社会的本质,借助勾勒贝尔、吉登斯、哈贝马斯、卡斯特等重要信息社会理论家的论述优劣,敏锐揭示了信息社会成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展示出商业文明覆盖全球的所向披靡之势,而政治压力与商业、技术迷思经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整合,严重消弱了公共服务与民主基础。
  • 这儿与那儿

    作者:《南方周末》 编

    《这儿与那儿:中国转型期基层调查》副题为“中国转型期基层调查”,《南方周末》在中国中部、西部和沿海各选取了一个村、一个镇和一条街,持续调查采访了10年时间,详细记录了三处地点的变化与转型,关注那里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所思所想及荣辱沉浮,从而通过社会最基层的细胞,管窥转型中的中国之变。《这儿与那儿:中国转型期基层调查》费时10年所记录的,是一段有意义的历史,是最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 编辑推荐 《这儿与那儿:中国转型期基层调查》:在这里,读懂中国。
  • 网众传播

    作者:何威

    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传播与社会

    作者:赵月枝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 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本书昭示,一旦突破了寻求“内部”规律的“去政治化”窠臼,传播研究将释放出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问题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既剖析了媒介景观背后的权力结构.也挑战了当下传播研究的典型知识症侯。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作者:马克斯·韦伯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本书内容:收录了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第二部《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一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似乎已无须再有过多怀疑。然而,伴随其名著身份的,这却也是一本相当麻烦的书——从编辑的角度来看:因为,它的注释长度几乎已接近本文的2/3。连韦伯自己在书中也半开玩笑地说道:“陷读者连同我自己于恶性肿胀的批注之荼毒。”(第一部第二卷第一章75页注结尾)
  • 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

    作者:高强,于一

    《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主要内容简介:奥运会、世博会、GDP开始“超日赶美”……在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又一场集体主义的幸福狂欢。但是,环颇四周,大国正在崛起,我们的生活却似乎跟不上这迅猛的步伐。经济增长迅速,你的钱包鼓了吗?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你还在“蜗居”吗?教育如火如荼,你的孩子成长无忧了吗?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总撰稿人高强,通过宏大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国崛起背景下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他们最希望改善的是什么?是物质的极大丰盛,还是公平公正?是不断向上的生活前景,还是安全感的获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作者为我们做出了最深刻的解答!《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由高强,于一编著。
  • 普通人与媒介

    作者:[澳]格雷姆·特纳

    《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旨在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民众化转向”这一思想,我们既可用它来建构名人,更重要的是,还可用它来理解媒体与文化之间出现的一个新的关系领域。媒体,特别是电视,已经开发出建构身份的新能力,这些能力正在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只是生产“老大哥”。实际上,我想论证,由于媒体越来越直接参与建构文化认同并以此为其主要活动领域之一,媒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正如我在别处所言(Turner,2006),一旦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中间人,或者也可能是一个广播员,它当下的功能就更接近于一种身份的译者甚至作者。 格雷姆·特纳以一种不偏不倚而又异常理性的方式,评估了民众化转向在文化研究中的长处和弱点。 ——吉姆·麦圭根(Jim NIcGuigan),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文化分析教授 特纳的著作,严格考察了电视研究中或许最重要的争论:媒介与出现在媒介上并消费媒介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特纳选取大量国际事例,对诸如新媒体、社区广播和真人电视等进行了各种思想探索,以说明所有不同形式的媒介都可置于普通人的标题下加以理解。这部著作构思巧妙,文笔动人,凭借特纳在这一领域里的广泛研究,展示出对普通人与媒介的思考,如何为全球化、媒介工业、参与、表征、文化政治与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洞见。 ——布霄特·米尔斯(Brett Mills),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影视研究讲师 格雷姆·特纳为当下新媒体景观的启蒙潜力之争,提供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斡旋调停。尽管 “权力属于人民”可能成为博客、Web2.0互动及真人电视时代的集会口号,但是特纳却谨慎地反对将“民众化”与民主制混为一谈。他精巧地分析了媒介工业如何通过促销个人主义和“普通”而获利,迫使我们重温权力、身份与社区等根本性问题。本书应成为徜徉于媒介文化研究变动之域的学生和学者们的必读之物。 ——塞拉·蒂尼奇(Serra Tinic),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理论与文化副教授 格雷姆·特纳是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最有意思、最有思想的写作者之一。本书思想敏锐,见解重要。从认识到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普通人见诸媒介开始,特纳进一步探求,对普通人、媒介及媒介与文化分析来说,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部精彩之作,值得所有认真研习当代媒介与文化的人所阅读。 ——约翰·斯道霄(John Storey),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第三力量

    作者:卢咏

    旅美学者卢咏在本书中以国际关系中的民间外交为切入口,全面介绍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非营利机构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者把这种分离于政府和商业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的作用称为“第三力量”。这一力量不以政府强权和市场私权为机制,而是独立地组织社会资源,致力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它具有公共权威,充满公益精神,并且运作专业化。 作者以她长期从业于美国非营利机构的实际经验,广征博引美国公益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文献、第一手趣闻轶事和采访资料,图文并茂,为读者生动直白地展现当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文化内涵、运作管理和体制机制全貌。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深入评述美国非营利和公益慈善事业的专著。 本书所介绍的美国非营利部门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力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深入思考。作者认为,第三力量出自人类表达爱心、兴趣和维护个人或团体利益的基本需求,这种源自美国文化的模式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有值得借鉴之处。在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社会组织方式的现代化,第三种力量将应运而生,也有望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中发挥作用。
  • 隐形的国民财富

    作者:大卫·哈尔彭

    《隐形的国民财富:幸福感、社会关系与权利共享》讲述了21世纪初期,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一些巨大挑战,以及政策制定者和公民该如何应对。虽然富裕国家的国民感觉更加幸福,然而经济的增长却并不能有效提升国民的幸福感。通过大量的跨国案例和分析,《隐形的国民财富:幸福感、社会关系与权利共享》描述了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转变和政府角色的转变,并为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民面对这种转变提供了建议。
  • 文化生产

    作者:[美]戴安娜·克兰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等学科的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 《文化生产》切中时需。戴安娜·克兰将读者领进这个学术活动极其繁忙的领域,条理分明地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糅织在一起,并就组织“语境”与创新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见 解。——《当代社会学》 克兰的概述清楚明晰,卓有成效地融会贯通了传播学、文化研究、经济学、文学,以及她的本行领域社会学诸学科的概念与理论。——《传播学书讯》
  • 灾异手记

    作者:(美国)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一书中分析人类行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因此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性后果,突出了对生存方式的现实冲击,有警醒作用。 手记是一本好读的、写作技巧高超的书,尽力向读者展示了世界向着毁灭螺旋前进的浓缩图景。本书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警醒。——《观察家》 科尔伯特和马蒂斯一样,只消灵巧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能唤起人情感的图画……我向每一位关心我们星球命运的人们推荐这本书。——《美国科学家》 《灾异手记》讲述一位记者到气候变化的最前沿去寻第一手资料:两极的冰帽开始融化、荷兰的水位升高、英格兰蝴蝶往更高海拔迁移、金蟾蜍在高山上消失,珊瑚等海洋生物死亡……丰富的证据展示地球上生命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她与各界人士交谈,解析气候科学最新的发现与辩论,报告科学家的深切忧虑与普通人为环境减负所作的努力,揭露美国 政府不作为的政治经济背景,观察敏锐、笔触细腻、分析到位、令人警醒。
  • 科学的反革命

    作者:(英国)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

    《科学的反革命》(修订版) 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 哈耶克最早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集中论述出现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这本书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特征,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 法区别开来。——约翰•格雷 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 ——杨小凯 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杨小凯 哈耶克思想中的许多东西——不论是批判性还是建设性的,都对我们目前的事业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徐友渔 《科学的反革命》(修订版)一书中描写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世界和社会意识,在法国,以圣西门和孔德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试图把自然科学的法则应用于对人类社会的 研究。他们致力于发现社会的“规律”,并希望经由社会科学精英对这些规律的直接控制和运用,使人类社会生活趋于完善。这种对理性的滥用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两个世纪的历史进 程,在这本书中,哈耶克对之做出了强有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