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作者:[美]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由安东尼·西格尔编著。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如下: 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因为在苏亚人语言中没有相等于我们的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所以苏亚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歌唱或从事音乐活动。那么,在我们听来他们的确是在歌唱的“歌唱”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说,这种“歌唱”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苏亚人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一种部落的符号,是我与你的对比,是自我存在的化身,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也类似于战争中号角式的作用,是一种社会化、政治化的意义。从现象上说,这种“内在”和“外部”的意义是功能性的,但是,本质上它们是观念的产物。
  • 宗教社会学的邀请

    作者:菲尔•朱克曼

    本书通过对当代社会中发生的重要社会现象、重大社会事实与宗教之间交涉和关联的事例进行个案研究,阐明宗教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双向互动及相互影响,表达当代学者对宗教社会学进行理论创新的一种努力。
  • 美丽与诅咒

    作者:(印) 戴博

    《美丽与诅咒:全球化时代的新印度》讲印度是当前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越中国,跃居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最快在2013年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现在的印度已不再是过去我们所认识的贫穷落后的旧形象,许多潜藏优势逐渐浮出水面,正带领他们站上世界的舞台。 但《美丽与诅咒(全球化时代的新印度)》要谈的不是印度整体经济的发展分析,而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状况,一场正在上演的蜕变。作者西达尔塔•德布生长在印度东北山区一个偏远的小镇,后来离开家乡,去美国发展。6年后,他作为《卫报》的卧底记着重返印度,通过在当地工作、采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当今印度在全球化时代的种种变化——它的成功、失败及荒谬之处,从各阶层的普通人,折射出这个充满矛盾的国家最生动而真实的一面。 从华丽高贵、众多名流出入的皇家宴会厅,到乡间小镇一个又一个的简陋加工厂;从在五星级饭店打工的纯朴女服务员,到现代化农业竞争下苦苦求生存的农民——如果想了解当今一个真实的印度,这本《美丽与诅咒(全球化时代的新印度)》不可或缺。
  •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作者:伊萊.帕理澤

    Google新版隱私權條款上路 Facebook動態時報公測中 你,是否準備好迎接訊息全面個人化的時代? 和非洲死了一群人的新聞比較起來﹐你家門前死了一隻松鼠的消息更能引起你當下的注意。 —馬克﹒札克伯格﹐臉書創辦人 我們曾經以為「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但現在網站不但知道你是狗, 知道你最愛吃哪一牌狗食, 還知道怎樣的廣告最能撩撥你的心。 我們曾經以為Web2.0終於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想法, 但是網站紛紛使用精心設計的演算法將訊息個人化, 你可能點閱許多文章,但卻全是同一個主題, 永遠只能聽到自己的回音。 我們的網路經驗正在劇烈改變,我們造訪的網站愈來愈積極調查你的個人喜好,並且利用這些喜好來調整網站餵給你的訊息,好讓你對網站愛不釋手,把裡面的文章一篇接一篇點下去。 許多人天天都會利用免費的超大容量的電子郵件、跟朋友保持連繫的社交網站,然而要使用這些方便的服務,就得交出你的個人資訊。其中也不少人非但不介意,還十分以此為樂,凡走過哪個景點,必留下打卡的痕跡。 而如果不找一個朋友坐在身邊上網,你很難察覺原來你螢幕上的Google或Yahoo新聞和別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個人化消蝕了共同討論的基礎,把這個問題搬上檯面來談,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 Marketing Death

    作者:Cheris Shun-ching Ch

    How do companies sell life insurance in a country where death is a taboo subject? In Marketing Death, Cheris S.C. Chan explores both how and why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has managed to emerge in China, a country with an entrenched cultural stigma against the very topic of death. Drawing on extensive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d engaging with current scholarship, Chan explores the processes and micro-politics by which foreign and domestic companies have negotiated local cultural resistance and created a market in spite of it. In doing so, she asks larger questions about how different societies view and value life and death, what is meant by "cultural values," how they interact with a set of fragmented cultural tools to compellingly organize individuals' practical daily lives, and how the market is influenced by them. Chan tells a story not just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but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e and markets, local norms and foreign influences in one of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conomies. Marketing Death is the first book to offer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e of a life insurance market outside of a European or American context. 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the expansion of an industry whose unique "product" - gambling on one's own sudden death - has always met with a measure of resistance, but never more so than in China, Chan provides a new lens for understanding how modern capitalist enterprises are diffused to regions with disparate cultural traditions.
  • 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

    作者:呂大樂,王志錚

    曾幾何時,香港中產階級以“新貴族”的姿態為大眾所艷羨。直到飽受亞洲金融風暴肆虐,這個本是如日方中的社會階層隨即陷入困境,幾乎與“負資產”這個港產新詞劃上等號,教人不勝唏噓!那麼,究竟香港中產階級何去何從?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呂大樂教授和王志錚博士過去幾年對香港中產階級的觀察報告。全書分為七章,既引用大量資料分析了香港中產階級從前及現今的狀況與處境,亦藉香港中產階級的故事,探討她從冒起到形成的社會歷史背景,引導讀者追溯香港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從而思考經濟轉型後的自身力量何在。
  • 男性特质

    作者:苏珊·鲍尔多

    《男性特质》主要内容:这是出乎意外、直言不讳的文化分析,苏珊·鲍尔多通过坦率、审慎地看待父亲入手,继而详尽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男性特质。社会的期望深深影响了男性(也包括女性)对待男性身体的观念,而鲍尔多的作品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观念的起源。在该书的许多章节中,例如关于阴茎(及其象征)、50年代的好莱坞、男性美的标准、性骚扰,以及在所探讨的一系列话题中,从马龙·白兰度和电影《不羁夜》到菲利普·罗斯,再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鲍尔多传达给我们的是其新颖且出人意料的远见卓识。无论她探究的是迈克尔·乔丹或是亨伯·亨伯特,是同性恋男角的性器还是她自己的小学经历,她始终拒绝刻板地划分男性,而是诚实且微妙地将男人视为有血有肉之躯。
  • 小姐:勞動的權利

    作者:潘绥铭、黄盈盈、王洁、张慧霞、杨蕊、何为

    http://www.hongchen2006.com/html/87/category-catid-187.html (幾近全文檢索) 潘绥铭 自从1995 年开始,我自己,后来又与刘振英副教授一起,带着我的6位女博士生与女硕士生,先后调查了13个“红灯区”。按照时间顺序,它们是:1998年的珠江三角洲的A镇、中南腹地的B区、湘黔交界的C矿;1999年的珠江三角洲的A镇B场(追踪调查);2001年夏天的四川中部的A镇、B镇、C区;2002年夏天的东北的A市、B市、C市;2002年秋天的广东某市特区的A村、B村、C村。 前三个红灯区的情况,收集在《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之中(潘绥铭著,群言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第四个红灯区的情况,可以看《生存与体验――对一个“红灯区”的追踪考察》(潘绥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第五个到第七个红灯区,是我与刘振英、黄盈盈、王洁、张慧霞、杨蕊、潘滢一起考察的,研究成果在《情景与感悟――西南中国三个红灯区考察》里面(潘绥铭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即将出版)。 上述的三本书所研究与反映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来自农村的“乡妹子”,她们基本上是在城市中没有过任何工作经历的女性。 现在这本书的内容,则是包括了上述后六个红灯区的情况,是两次社区考察与个案调查的结果。 第一次是我与刘振英、黄盈盈、王洁、张慧霞、何为、张春萌一起,对于东北三个城市市区里的红灯区的调查。我们总计访谈了103个小姐,其中大多数是城市户口的下岗、待业的女性。 第二次是我与黄盈盈、王洁、张慧霞、杨蕊、何为,在广东某个著名城市的市区,调查三个红灯区的结果。这三个地方都叫做“村”,其实都已经是标准的市区了,只是还保留着“村”的名称。我们总计访谈了115位小姐,其中大多数是原来的“工厂妹”,也就是那些虽然来自农村,但是曾经在工厂里打过工或者有过其他工作的女性。 由此可见,现在这本书所反映的,是中国性产业在最近几年中的一个显著的变化:许多原来是城市女工或者“打工妹”的女性,开始投入性产业,做了小姐,而且在小姐中的比例在增加。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反映的,与前面三本书差不多,仍然是那些比较“低档”的小姐。她们主要是在各式各样的歌舞厅、按摩场所(东北)、发廊、美容美发(广东)里工作。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调查那些“高档”小姐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里,“头面人物”永远是极少数,永远也无法反映出那些底层成员的情况,因而对于该群体来说,没有代表性。小姐也不例外。那些在封闭的VIP(大人物)俱乐部里服务的、活动于高级宾馆里的、被包做“二奶”的、能够在网上招客的、号称“鞋底永远没有土”(总是坐小车、踩地毯)的小姐们,虽然也仍然值得研究,但是却不能反映中国性产业的总体情况,甚至会产生误导。 其次,“高档”小姐们往往具有更高的文化程度、更多的独立自主程度、更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她们更加容易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可是那些“低档”的小姐们却几乎是沉在海底,永无出头之日。即使在社会现在所说的“弱势群体”中,也仍然没有把她们包括进去。总该有人替她们表达与诉求。我们自愿做这样的人。 当然,这本书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猎奇。我们试图通过实地调查,来发现与分析一系列很重要的学术问题。总结起来,这样的学术问题至少有7个: 1. 性产业里所实行的生产关系与财产所有制,对其存在发挥了什么作用? 2. 小姐们从事这个职业,究竟是不是她们自己的“理性选择”? 3. 从“女性研究”的角度来看,客人与小姐之间,究竟是一种“性别不平等”关系,还是一种一般的经济交换关系? 4. 中国的任何一种社会组织要想存在,一是靠权力,二是靠亲情;三是靠利益。那么在红灯区里,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究竟是什么样呢? 5. 红灯区的社会结构,究竟是社会网络式的,还是科层结构式的? 6. 红灯区是最标准的社区。因此,我们不得不回溯到问题的本源:在中国,除了传统状态的村落之外,可曾有过社区?能不能制造社区?又为什么要造? 7.毛主席写过《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在中国存在?》;现在只要换成红灯区,就绝对是意义重大的经典社会学课题。 当然,现在这一本书是无法解释所有这些问题的,但是我们相信,对于红灯区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简单反映现实而已,而是促使我们不得不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理论。这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的原创。说白了,如果从性产业里都看不出社会意义来,如果连红灯区都解释不了,那么一切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家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 现代信息交流史

    作者:[法]帕特里斯•费里奇

    从光学电报到无绳电话,我们的交流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这就是本书所试图回答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帕特里斯•费里奇详细描述了第一批网络是如何借助于现代国家得以创设的、电报的发展与交易所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现代交流的工具是怎样逐渐地从公共领域蔓延到私人领域的过程。 作者引入了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要素探究电报、电话、照相机、唱机、电影、广播、电视等巨大的信息交流体系的起源。他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空间移位,研究了革新是怎样从一个发明家扩展到另一个发明家而形成了循环,然后又转化为最终的形态。 该书相当广泛的引用了未出版的法文摘要和资料,对这些已经穿越交往领域两个世纪之久的巨大动力进行了有益的综合概括。 本书是“西方文明进程译丛”之一种,根据法国巴黎发现出版社1991年版本出版。
  • 以权力制约权力

    作者:朱光磊

    走向未来丛书 关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析与制衡的理论,是西方国家政府机构的基本组织原则。分权思想是由洛克、孟德斯鸠、杰斐逊等近代思想家提出和完善的,是政治思想溢进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阶梯。 “三权分立”的概念诞生已有三百年了,传入中国已超过一个世纪,但它并非历史的陈述。在我们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分权论中的闪光之处仍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分权论的历史源头在哪里? 分权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如何? 分权制有哪几咱主要模式? 分权论的特殊本质是什么? 们能从中汲取哪些合理因素? 本书试图探讨这些问题。© Teven.cn
  •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作者:Ben Highmore 编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brings together a wide range of thinkers from Freud to Baudrillard with primary sources on everyday life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on theories of everyday life. Ben Highmore's introduction surveys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about everyday life, setting theories in their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each themed section opens with an essay introducing the debates. Sections include: Situating the Everyday Everyday Life and 'National Culture' Ethnography Near and Far Reclamation Work Everyday Things Roland Barthes, Jean Baudrillard, Walter Benjamin, Pierre Bourdieu, Fernand Braudel, Michel de Certeau, Steven Connor, Guy Debord, Sigmund Freud, Betty Friedan, Luce Giard, Jean-Luc Godard, Erving Gof
  • Simmel on Culture

    作者:Georg Simmel

    The German sociologist and philosopher Georg Simmel (1858-1918) is recognized as a leading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uropean social theorist. This collection enables the reader to engage with the full range of Simmel's dazzl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culture. It opens with Simmel's basic essays on defining culture, its changes and its crisis. These are followed by more specific explorations of: the culture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spatial and urban culture; leisure culture; the culture of money and commodities; the culture of belief; and the politics of female culture.
  •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7

    作者:郑也夫

    本书主要是以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为主,其内容有: 前言 巴彦查干蒙古族牧民消费的经济人类学研究 BG镇农民工夜校——一项社会学强干预的尝试 法律的象征意义——对民间赡养纠纷解决事件的法社会学考察 一种“外进婚”:黔赣女外嫁浙江 阿拉善的骆驼和人的故事:总体社会事实的民族志 无形财富的有形占有——以藏药现代化开发为例 小岗典型的建构 关系霸权:建筑工地的控制与反抗 附录:三系2007年硕士论文题目汇总
  • 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

    作者:克里斯(英)

    博维100丛书之四
  • 消费文化

    作者:西莉亚·卢瑞

    本书作名西莉亚“卢瑞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学系的高级讲师。 《消费文化》是介绍消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一本入门教材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大量有关消费文化的研究资料。从而寻找到了消费文化的萌兴以及生产和消费文化商品之间的动态关系 她指出,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经变得日益风格化。并为人们的日常创造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环境。 作者研究了个人在以社会等级、性别、种族和年龄划分的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对他或她参与消费文化的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已经促成了个人与这些社会群体的归属方式的变化。从而证明消费文化提供了创造社会和政治身份的新方法。 本书以流畅、严谨的文笔以及丰富的图片资料生动而详尽地描述了各个社会群体与消费文化之萌兴以及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而具有权威性的关于消费文化的著作。 而消费文化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以及文化社会学领域正成为日益重要的话题。
  • 食品政治

    作者:玛丽恩・内斯特尔,刘文俊

    《食品政治:影响我们健康的食品行业》阐述的主题是美国食品行业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作者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向人们揭示:在美国,食品行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高额利润,以合法的政治手段千方百计地影响国会的立法和政府政策,以做出有利于食品行业而不利于消费者的营养和健康的政策举措,从而向世人昭示:食品政治是美国所有政治的基础;要解决美国人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必须从政府体制改革入手。读者对象:政府和研究机构卫生/食品理论工作者,轻工业企业管理人士,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 E.A.罗斯眼中的中国

    作者:E.A.罗斯

    大约在1910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来到中国,从华南地区到华北地区再到西南地区,用了六个月时间,一路行来一路问,一边感受一边思考,写下了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直观感受和理性思考。他从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中国女性、宗教信仰、西部中国和教育方式这九个层面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生活状态,这部访问笔记也被人称为“中国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 动物解放

    作者:[美] 彼得·辛格

    本书是讨论人类在怎样制造动物的痛苦,以及按照伦理原则人应当怎样对待动物的大众读物。书中揭露了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残酷地剥夺动物,其中工业化养殖食用和动物实验,是造成大量动物痛苦的主要方式,并且从追溯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的历史渊源。
  • 美国人何以如此郁闷

    作者: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

    为何生活富足的美国人却缺乏幸福感?作者用试图用30余年的研究与分析抨击这一“进步的悖论”。作者认为,美国社会(包括西方各国)社会和生活的进步已今非昔比,而当今大多数的美国人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比上辈人幸福,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对生活的认知上。 本书分了三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对当今物质生活的分析、对众多郁闷者的调查以及治疗这一社会顽固疾病的药方。针对“幸福人口的比例50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抑郁症患者上升了9倍”的观点列举了大量调查数据证明,尽管“9.11”对美国社会的破坏性冲击未消,但客观的说,几乎当今的每一个美国人都比他们的父母生活的更好。作者认为,美国人的幸福感之所以没有提升,可能反映出他们对父辈的生活环境过于罗曼蒂克的想象,同时也说明财富不可能取代生命中那份精神上的感觉,如爱、友谊、尊重、家庭、名誉和快乐,因为这些是无法定价的,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出售的。作者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寻求幸福感的社会根源,希望人民多些感恩、宽恕和爱心。 这是一本有趣的读物,体现着当今社会学者的思考方式与论证角度。在抑郁与压力日益蔓延的今天,读一读颇感神经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