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容简介:作为沐浴着现代欧洲文明而成长的人,在研究任何世界性的历史问题时,都不免会反躬自省: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之中,而且仅仅在西方文明之中,出现了某些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正如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存在于一条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发展线索中,这应当归诸怎样的环境因素呢? 仅仅在西方,科学在今天才处于我们公认的真实有效的发展阶段。经验性知识、对宇宙及人生问题的沉思,以及最为深奥的哲学与神学智慧,都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不过,系统神学的全面发展,却应该仰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基督教,因为伊斯兰教和一些印度教派神学只是一些片段,不成系统。简单说来,在其他地方也有精准细密的知识与观察,尤其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但是,巴比伦以及其他各地的天文学却缺少最早从古希腊传承而来的数学基础(这使得这些地方天文学后来的发展更为令人惊异)。印度的几何学所没有的理性证明,那是希腊人智慧的另一结晶,它同时也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印度的自然科学尽管长于观察,却没有实验方法。 -
Thinking Like an Anthropologist
This exciting new text teases out the common core of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makes it explicit in a set of eleven questions, and uses those questions to enhance learning. Each question receives treatment in a brief chapter, accompanied by several exercises and classroom demonstrations. The textbook is intended to be accompanied by - and applied to - a reader, a few ethnographies, or a monograph with topical focus such as language,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rt, or gender. The eleven questions that organize the text can be applied singly and cumulatively to address the cultures presented in the ethnographies or case studies chosen by each instructor. A comprehensive guide written by John Omohundro assists instructors who adopt this novel approach and suggests numerous examples of ethnographies and readers that would be effective companions for the text. -
Alone Together
Consider Facebookit’s human contact, only easier to engage with and easier to avoid. Developing technology promises closeness. Sometimes it delivers, but much of our modern life leaves us less connected with people and more connected to simulations of them. In Alone Together , MIT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rofessor Sherry Turkle explores the power of our new tools and toys to dramatically alter our social lives. It’s a nuanced exploration of what we are looking forand sacrificingin a world of electronic companions and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and an argument that, despite the hand-waving of today’s self-described prophets of the future, it will be the next generation who will chart the path between isolation and connectivity. -
浪漫爱情的心理
本书系美国心理咨询师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论文合集,既包括对爱情作为历史现象的研究,也包括对一些具体爱情问题的分析和指导。作者是西方自尊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积累二十余年心理指导咨询的经验,系统地、有理有据地剖析“浪漫爱情”的实质。该书认为,爱情与生俱来,但是现代人的爱情受到工作压力、战争、天灾等诸多挑战,维护爱情需要具备更成熟的心理状态。 -
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ISBN:9787807617983,作者:费孝通 著 -
象征交换与死亡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讲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这三种不同的仿象,它们分别对应于价值的自然规律、商品规律和结构规律。作者通过分析劳动、时尚、身体、死亡、诗歌语言等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指出仿真原则现在已经替代过去的现实原则支配着一切,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精神分析学,在今天都已成为守法的革命,丧失了有效性和激进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反馈赠中的馈赠可逆性、牺牲中的交换可逆性、循环中的时间可逆性、摧毁中的生产可逆性、死亡中的生命可逆性、易位书写中韵语言单位和价值的可逆性。这一巨大而同一的形式是毁灭与死亡的形式,它可以在仿真的极限,终结线性的时间、语言、经济和权力,这就是象征交换。这是唯一与代码结构暴力等值的象征暴力,只有这种悖论的理论和实践才能触及今天的超级现实并给予它致命的打击。 编辑推荐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新版)》是让•波德里亚最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阐述之一。 名人推荐 《象征交换与死亡》无疑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著作,对于现代与后现代争论具有关键意义,也标志着他本人的后现代转向。要理解波德里亚在其思想最丰产时期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激发力,就不能错过本书。 ——道格拉斯•凯尔纳 众多后现代文化的绘图者都不敢贸然离开20世纪话语中熟悉的浅水区,他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筛选出一些基本的变化,波德里亚却向着未标明的当代深水区做最精妙的“虚拟”潜入,他为我们提供了满怀热情地探索后现代状况中最重要的新事物的模式。 ——尼古拉斯•楚尔布拉格 -
亚文化之后
《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是研究青年亚文化理论和个案的新近著作,包括“理论阅读”和“个案研究”两部分。前者试图对在青年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普遍分析模式的亚文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再评价,涉及对亚文化理论的起源、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后亚文化理论、亚文化争论的批判性解读。后者包含对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各种文化空间(酒吧、夜总会、卧室、互联网等)和经常参与的各种文化实践(社交聚会、穿着文身、泡吧上网等)所做的有趣剖析。 -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政府砸大錢辦活動、蓋蚊子館,民眾得到了什麼? 當增加人潮、錢潮變成文化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文化會走向何方? 誰的文化?誰的記憶?誰的歷史? 誰在文化產業化中獲利?誰又被犧牲? . 9篇台灣在地經驗,9種視野與觀點 文創發展狂潮下,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 . 「文化」是發展的還魂丹? . 近十餘年來,有個遍及全球、日漸興盛的趨勢,嘗試以各種「文化」之名,開啟城市與區域「再發展」或「再生」的新契機。 . 但文化不僅是商機或美學行銷手法,還有著多種詮釋可能,牽涉了社會群體的記憶、認同、意義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引發的爭議。即使官方、業界和大眾都寄望文化是門好生意,期許文化產業的榮景,文化卻不是那麼容易被馴服,溫馴地成為地域發展的穩定驅動力。 . 本書通過對於台灣各地實際案例的分析,檢視橫跨於文化領導權、文化經濟、文化抗爭之間的文化治理場域,並且格外關注文化治理策略如何成為地域發展的重要推力,從而開啟了多方勢力角逐的空間政治。 . . 本書特色 . 關於「文化治理」 . 文化治理既是以文化作為治理的對象,更是通過文化來治理,達成狹義文化以外的政經社會效果。 . 因此,文化治理可能涵蓋了各級政府的藝文、教育和媒體政策,牽涉歷史保存、鄉土教學、地方文史、戲曲活動、客家節慶等的規劃與補助,也包含了以文化、歷史或認同之名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以及鞏固政權正當性的各種措施。 . 於是,文化治理與文化領導權、文化政策、文化經濟暨文化產業,乃至於文化政治,甚至是文化抵抗,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 使用文化治理一詞來稱呼這個龐雜且漸受重視的領域,則是為了涵蓋跨越公私部門的治理機制或執行網絡,並呼應法國學者傅柯所指點的,集體人口及個別主體之行為引導與知識和技術介入, . 展開一個專注於權力關係、主體塑造,以及文化之政經效用的研究領域。 -
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
《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从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虚构性叙事形态的影视情节剧中选取了四种主要的女性呈现模式——灰姑娘模式、花木兰模式、潘多拉模式以及盖娅模式,考察它们在当代中国历史语境之下的动态走向及其互动关系。从这些女性呈现模式的变与不变之中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性别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方式的变迁,这构成了《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的核心问题。在这种阐释中,也呈现了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立场以及对这种批评自身的反省。 每一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与想象,它不仅构成了人理解自身和世界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建构的权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正在面对重新建构性别和定位女性的过程,性别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方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更为剧烈的变化。这种剧变是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社会的扩张同步发生的。女性/性以及身体,已然成为消费文化的畅销符号,作为符号的女性,在大众传媒中以大爆炸方式被生产出来,填满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 -
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
马塞尔•莫斯是20世纪法国民族学之父,也是现代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收集了莫斯著述中最具代表性的五篇论文,整理自莫斯为心理学学会以及其他讲座所作的报告,展现了他学术思想的精华所在。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莫斯所坚持的以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在社会生活中探寻人类理智范畴的基础和演变”的基本研究取向,取材细致,论证充分。与此同时,莫斯更着意于社会现象的完整性,在作品中通常进行多学科交叉阐述,旨在深切命中所探讨问题的肌理,莫斯认为,社会现象作为象征符号不仅体现在人的语言和行为中,而且还表现在习俗与典章制度之中。他的这一系列精到独见和研究思维深深地影响了法国乃至全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 简要目录 ————————— 总 序/王铭铭 再现天、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代译序)/张海洋 第一讲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实际应用关系 第一节 社会学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近期心理学对社会学的贡献 第三节 社会学将为心理学作出的贡献 第四节 向心理学提出的问题 附 录 讨论结论(节选) 第二讲 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对于人体的效果 第一节 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的意义 第二节 澳大利亚现象的类型 第三节 新西兰与波利尼西亚现象的类型 第三讲 人文思想的一个范畴:人的观念、“自我”的观念 第一节 主题:人 第二节 “人物”和“人”的位置 第三节 拉丁语的“PERSONA”(人) 第四节 PERSONA 第五节 人:道德现象 第六节 基督教的人 第七节 人,心理学的存在 第八节 结论 第四讲 身体技术 第一节 身体技术的观念 第二节 身体技术的分类原则 第三节 身体技术的传记式列举 第四节 全面的思考 第五讲 社会形态学:试论爱斯基摩社会的 四季变化 第一节 一般形态 第二节 因季节而异的形态 第三节 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第四节 影响 第五节 结论 附 件 译后记 =============== 相关图书: 学术文库•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 巫术的一般理论 [法]马塞尔•莫斯 著 安达曼岛人 [英]拉德克里夫-布朗 著 社会人类学 [英]伊文斯-普里查德 著 种族、语言与文化 [美]弗朗兹•波亚士 著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法]马塞尔•葛兰言 著 -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讲述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如果说人类在20世纪的现代文明成就超越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成果,那么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叠加了所有时代的恶果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存在,这一切都缘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明,亦即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及价值认识的欠缺,这就是终极的文化问题或哲学问题。而文化人类学正是研究这类终极问题的基础学科,它旨在描述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揭示文化的特征和类型,比较各种文化间的异同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文化的传播及相互渗透等。这种研究途径,无疑为深入解剖人类本身、向人类自我复归开拓了新的方向。 -
禁忌的功能
正是因为禁忌的存在,才使我们拥有了庄严的人格。正是这些禁忌,使得我们的行为更加优雅,同那些用桌布擦嘴、用餐巾擦鼻子的人区别了开来;正是这些禁忌,保护我们不会被谋杀。如果我们的存在对于同伴来说完全无足轻重,得到的关注甚至不比一块石头或一棵树更多,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逼到自杀的边缘。生活是美好的,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碰到的大部分人都会按照一个几乎已成本能的禁忌体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是一套在西方文化发展丰富和无比强大的读物,这还是一套普通人可以阅读但充满了贵族气息的读物。这套“家庭书架”,承载着每个与之结缘的个体的希望和梦想,反和文明积淀过程中影响久远的读物,这是一套影响了欧美诸民族心灵无意识和集体文明意识的读物,这是一套可以让个体精神世界变得无比映了那些敏感而伟大的创作者的伟大的灵感和善良的心怀;这套“家庭书架”是英语世界的丰碑,是那些善于思考、长于想象的创作者的心灵圣坛,是每个读者心灵的指南,是那些伟大作者思想智慧的无限延伸,是人类文明的承载者和担当者…… -
心灵的习性
《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主要内容:罗伯特•N.贝拉等著的《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是一本全面介绍美国社会的一般状况、深层结构和运动态势的书。作者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各层次、各领域、各种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的考察,通过对美国传统的渊源及其沿革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立体画面,从开国元勋的志向到里根政府的作为,从经济结构的演变到宗教含义的转化,从“原始的丰富”到文明的灾难,从苦恼之处到希望之光,无不述及,同时又以“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这条主线贯穿之。 -
雨林中的人类学家
本书获得国内外学者的热烈推荐! 完整记录人类学家深入一个未经现代社会“污染”的原住民村;鬼、灵魂、巫术、捕猎、剃头礼、饮食等原始的异文化,让你大开眼界! 这本书标识了一个具有民族志天赋之人的出现。 ──罗伯特・田丹(美国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人类学系教授) 嘉运的研究成果将留给我们,并教导我们一个原生社群如何在一个更广的社会脉络下,思考食物的角色。 ──拿督胡德・萨雷(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环境及发展中心名誉教授) 本书内容属小品,文笔轻松,却能畅快地阐述文化相对、相处及相调侃的趣味。这份趣味代表人类学家具有的一份福气。作者受到善待,于是,生动的田野点滴,方得以细述有料。 ──谢世忠(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这本书不只是一个有关Semaq Beri人民族志的纪录,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将提高读者对这群人及其处境的警觉。 ──科林・尼古拉斯(原住民关怀中心協调员) -
瞧這些英國佬
◆本書為2006銷售破萬暢銷書《瞧這些英國佬》之倫敦奧運典藏版! ◆Blackwell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強力推薦! 史上最爆笑英格蘭人類學田野調查重出江湖! Amazon讀者笑到掉淚五顆星強力推薦! 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這本書實在太好笑了。 嚴謹的人類學報告怎麼有辦法讓所有讀過的人都捧腹大笑? 原因很簡單,因為「芙克絲揭露了我們英國人的真面目。」《泰晤士報文學增刊》這樣說。 而英國人,則是全世界2000多個民族中,「最古怪、最叫人費解的部族。」作者芙克絲說。 「老實說,我真不懂,人類學家要研究帶有古怪觀念、神祕習俗的陌生部族文化,為何非得大老遠跑到偏遠地方,冒著得痢疾、瘧疾的危險?最古怪、最叫人費解的部族,明明就近在眼前。」作者芙克絲如是說。 在《瞧這些英國佬》中,芙克絲以讓人眼界大開的方式,檢視了英國人的怪癖、習性、缺點。她將英格蘭民族性放在人類學顯微鏡下,發現奇怪而迷人的文化,且這文化受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所規範。她以洞察秋毫的眼力,觀察英國人說話、穿著、用餐、喝酒、工作、遊戲、購物、開車、調情、打架、排隊的方式,以及英國人抱怨這些活動的方式,進而揭露英國人所不知不覺謹遵奉行的潛在規則。 芙克絲以人類學的分析,加上她自己非正規的實驗(自己勉為其難地作為實驗對象:插隊、陌生人擦撞等尷尬行動),找出這些不成文行為準則背後所隱藏的英國人特性。 本書出版當年引起了英國人自己的正反辯論,有人認為她洩露了太多英國人的機密,有人認為她一針見血地揭穿了英國人行事風格背後的潛規則。不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這本書實在太好笑了。 人類學家拿起學院中訓練多年的學術功力,對自己的同胞開刀,刀刀入骨,既幽默又讓人深思。 【全台嚴肅人士捧腹推薦】 ◎清大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姚人多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 ◎政治評論家.胡忠信 ◎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系主任.翁玲玲 ◎新新聞副社長.楊 照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 ◎知名作家、主持人.蔡詩萍 【國內外笑哈哈佳評】 ◎「好笑又充滿知性的書,一定要讀!」──《每日電訊報》 ◎「叫人捧腹大笑。」──《泰晤士報》 ◎「芙克絲堅持不懈,揭露了我們英國人的真面目。她一絲不苟、啟迪人心,的確非常風趣。」──《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芙克絲是社會人類學家,但這未能妨礙她如天使般寫作。」──《週日快報》 ◎「知名美國人類學家之女青出於藍,潛入自身文化,幽默睿智地探掘英格蘭人的文化特性,精彩且深具啟發行。」──胡台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性格決定命運。這是一本瞭解英國人民族性、行為模式與集體潛意識的優良好書。」──胡忠信(政治評論家) ◎「我喜歡讀人類學家的田野報告,徜徉其中,大有足不出戶,卻身臨其境的快感。」──蔡詩萍(作家、主持人) -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
這本精彩的合集深入觀察前蘇聯、中歐、巴爾幹半島、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古巴與中國的藝術與藝術家。揭露出面對時代巨變的藝術家如何記錄社會主義視野的枯竭、如何吸收如:構成主義、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等藝術運動的典範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挑釁。 柏林圍牆塌毀,蘇聯政權崩解,中國共產主義走上資本主義的路線,我們的世界見證了一場空前的政治與社會轉變。面對如此巨變,身處其中的藝術家以一種他們自己的革命作為回應。這場革命所採取的形式,也就是這些1980年代的藝術家如何記錄他們社會這段充滿創傷的過渡期,從日漸衰微的社會主義轉換成一個不安的未來,均於本書中一一浮現。這本精彩的合集是由學者或藝評家深入觀察前蘇聯、中歐、巴爾幹半島、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古巴與中國的藝術與藝術家。他們都是其動盪文化風景中的參與者,所捕捉的是世界藝術史中一段從上個世紀到現代文化政治過渡期中一個重大的關鍵時刻。 這些作者關注的是各國藝術家對於這時期社會與政治挑戰的不同回應,而他們的文章也以一種清晰的模式,揭露出藝術家如何記錄社會主義視野的枯竭、如何吸收藝術運動(像是構成主義、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的典範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挑釁。內容著重的並非源自於資本主義的後現代主義(capitalist postmodernism),而是強調由此所形成的後社會主義的後現代主義(postsocialist postmodernism)之獨特視野。本書將首次清楚地定義與闡明此種藝術∕政治上的革新。 -
富饶的贫困
《走向未来丛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作为丛书新近出版的一种,由王小强、白南风二 同志所著《富饶的贫困一一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更是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这本书通 过对我国落后地区的大量调查材料,描述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概貌,对我国落后地区的改革和 发展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富有独创性见解。特别是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写法上别具 一格,给人以清新之感。 近几年来,我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祖国的疆土上,各地经济 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及沿海地区同西部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表现为一种“马… -
不能承受之重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及其体型的独特研究之作,首版于1993年,被评为《纽约时报》本年度最杰出图书,亚马逊网站五星级图书,获普利策奖。本书立足于大量的知识背景,从文化批评视角,围绕女性体重、减肥、练习、新闻形象、电影、广告、厌食和易饿症等,揭示了显示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现象。此书集知识性、实用性和通俗性于一体。阅读此书,人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多女性杂志总是把美食说成是“有罪的”,为什么有一种饼被叫做“被巧克力杀死”。此书提出的问题不仅是女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的文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值得我们深思。《纽约时报书评》这样评论此书:“此书将妇女对肥胖的恐惧与妇女力量的恐惧联系起来,这表明:对于女性来说,变得瘦弱意味着机会的增加”。 目录: 致谢/ 1 前言——阅读鲍尔多/ 1 在形象的帝国中:十周年纪念版序言——致凯茜/ 1 导论——女性主义、西方文化和身体/ 1 第一部分身体的话语和概念 这是谁的身体?——女性主义、医学和饮食失调的概念化/ 53 母亲是人吗?/ 81——生育权和主体性的政治/81 作为意识形态的饥饿/ 113 第二部分苗条的身体和其他文化形式 神经性厌食症/ 159——作为文化具体化表现的精神病理学 身体与女性特质的再造/ 190解读苗条的身体/ 213 第三部分后现代身体 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性属怀疑论/ 245“物质女孩”——消除后现代文化/ 279后现代主体、后现代身体、后现代抗拒/ 312注释/ 339 译后记/ 399 -
雅債
本書以一個嶄新的研究取向,拓展了我們對文徵明(1470–1559)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瞭解。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文徵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者於本書中特別關注作品的製作情境,例如時機與場合,盡可能地利用文徵明當時的文獻材料(特別是其詩文)與作品,並參照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和藝術史學的研究成果與方法,自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的生平與作品,探索文徵明如何在各種活動場域中建構主體與自我。 書中共有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種場域、某一組特定的關係類型作為參考架構,這兩者不僅定義了文徵明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是他據以待人接物的出發點。第一部分的三章處理了與文徵明前半生有關的場域,包括家族、師長、同儕;第二部分是透過官場與地緣檢視其社交關係,援引的資料橫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則著重處理他後半生的場域,包括顧客與弟子。最後一章檢視在文徵明死後如何凝聚出一個一貫且鮮明的「偉大藝術家」形象。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