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The Uses of Literacy
When a society becomes more affluent, does it lose other values? Are the skills that education and literacy gave millions wasted on consuming pop culture? Do the media coerce us into a world of the superficial and the material - or can they be a force for good? When Richard Hoggart asked these questions in his 1957 book "The Uses of Literacy", Britain was undergoing huge social change, yet his landmark work has lost none of its pertinence and power today. Hoggart give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close-knit values of Northern England's vanishing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and weaves this together with his views on the arrival of a new, homogenous 'mass' US-influenced culture. His headline-grabbing bestseller opened up a whole new area of cultural study and remains essential reading, both as a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as a commentary on class, poverty and the media. -
互动仪式链
在本书中,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作者把微观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因此,本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替任何想从事文化经验研究的学子们,提供了方法论上非常实用的指引。它涵盖了三项主旨:指出民族志研究方法对文化研究的影响、提供研究技巧及撰写论文的方法、呈现评价论文价值的关键因素及标准。 作者援引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以及电影研究等多元领域的知识,为读者提供了对文化、权力与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性理解不可或缺的一组研究实践。 《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奠基于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传统,从知识论和方法论的背景知识开展,探讨如何利用先前的研究经验,以及如何将“经验”这个工具运用到研究里。为来要阐释某些特定的方法与研究路径,《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涵盖来许多研究,同时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研究在内,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的进阶书籍。 -
消费社会学
《消费社会学》回顾了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社会学家的经典分析。另外,我们重点探讨了三种理论,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消费社会曾经有过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阶段:即使是最低社会阶层也有能力购买私人汽车和各种家用电器,在经历了那个时期之后,消费社会丧失了其吸引力,尤其是在年轻一代面前。这并不意味着青年人放弃了上辈人曾经费尽心血而追求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实际上,年轻一代对物质生活的向往逐渐被热爱自然、崇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热衷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所取代。 第二种理论着重探讨环境污染、交通阻塞、人流拥挤以及暴力犯罪。许多消费活动并没有事先预料到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这表明消费并不能兑现先前关于舒适、休闲和安全的承诺。消费社会横跨多个历史时段,经受了欺骗、失望,甚至是军事动员。该理论的核心假设在于产品创新的性质。某些商品(例如因特网)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职业体系和个人生活的组织结构,照亮了未来,并重新激发起消费的欲望。 第三种理论强调消费者在生产各自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的互相依赖关系。实际上,舒适与安逸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行为,而不仅仅是由商品来决定。例如某个社区被誉为“居住惬意并安全”;人们参团旅行希望整个行程“充满节日气氛,并能与团友结为朋友”;一间学校之所以优于另一间学校是因为前者拥有“刻苦并能够激励学生上进的氛围”。以上这些特征并不属于商业化的生产,也不属于家庭生产,甚至不属于公共产品。它们的出现具有偶然性,需要用户或者对其生产感兴趣的使用者的协调行动。将这些策略性的行动纳人考量的范畴,为理解邻里关系或者位于同一个地域内部的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当然,大众消费是一把双刃剑,它导致负面的后果,也带来正面的影响。 -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本书收录了作者对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有关文化、社会、人的描写问题的研究述评十篇,对西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首先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人类学思潮,使读者对人类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对一些重要理论转变的探讨中了解传统人类学的局限性以及新的理论取向的基本定位。随后,作者介绍了近30年来人类学思潮的情况:评介了美国文化人类学解释学派;通过萨伊德《东方学》一书的解读,把西方人类学的思潮放在知识与权力的框架中评论;西方人类学对“异文化寻求”的反思及由此推动的“回归西方本土社会研究”的潮流;谈到两篇关于文化与变迁之间关系的文章,它们从相反的角度表达了人类学对于“全球化”的探索等。 -
社会分层
本书为各篇独立文章汇编,体例原本不尽相同,英文本中沿袭原文而未作统一,这也体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中,另外,限于篇幅,辑录文章时作了必要的处理,格伦斯基在英文本前言中有所交待,译成中文时,为保持学术文章完整性,除对个别观点进行了删节外,基本保留原有内容,对原书中一些观点偏颇处,请读者本着批判吸收的态度甄别借鉴。 本书收录均为著名学者关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性文章,具体问题情境不同,希望它能够对中国的社会学家有所启发,以发展更切合国情的社会学方法和理论。从经典的基础的教材做起,而渐渐创造社会学教学研究的新局面,这是编选这套社会学教材经典译丛的初衷和夙愿。 本书既收录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理论家的文章,也囊括贝尔、吉登斯、希尔斯等现代名家的作品,是社会分层理论的权威汇编,也是国外高校深受欢迎的社会分层教材。 本书吸收最新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成果,从经济、族群、性别等角度探讨社会分层的成因、特征、应对和未来,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分层研究的完整图谱,对于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文化社会学
本书是由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黛安娜·克兰所主编的一本关于文化社会学的论文集。该文集广泛涉猎了文化社会学的诸多领域,清晰展现了文化社会学在民族、历史、政治、组织、物质、科学、艺术、以及方法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变化,可谓是了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脉络、研究领域和理论思路的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该书同时为我们展现了文化社会学对社会学的学科属性的挑战,为我们显示了文化社会学在当代西方社会学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以至于形成了一股不可低估的文化社会学的潮流。 -
阴性之痛
女性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女性文化是一种情感文化审美文化。女性文化是一种个体性文化。无论那一种文化特征都不应仅仅只是女性文化所应具有的特征,而应还是人类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崭新性格。因此女性文化的重建,对于人格文化的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女性文化的生命文化特色,将在多重意义上改变人类文化的实际状态,从而使人的存在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状态。如果说人类的未来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那么,女性无疑是生命文化的主体。其次,女性文化的情感文化特色将引导人类文化从危机走向新生。人类文化必须情感化,只有这样的人的未来文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文化。再者,女性文化的个体特色将使人类文化得到新的改观。因为,女性文化个体化特征的良性发展,将为使人类文化得到新的改观。因为,女性文化个性化特征的良性发展,将为人类文化的重建提供现实的土壤。 -
都市里的村庄
“新村社共同体”是与传统小农村共同体相对应,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建立在非农化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村社共同体”,主要有“工业化”的村社型共同体与“后工业化”的村社型共同体。本研究关注的都市村庄是一个“后工业化”的“新村社共同体”,即都市村社共同体,因而,本研究是关于“新村社共同体”的一种具体类型的研究。 -
The Culture of New Capitalism
The distinguished sociologist Richard Sennett surveys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ier form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and the more global, more febrile, ever more mutable version of capitalism that is taking its place. He shows how these changes affect everyday life—how the work ethic is changing; how new beliefs about merit and talent displace old values of craftsmanship and achievement; how what Sennett calls “the specter of uselessness” haunts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manual workers; how the boundary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politics is dissolving. In recent years, reformers of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have preached that flexible, global corporations provide a model of freedom for individuals, unlike the experience of fixed and static bureaucracies Max Weber once called an “iron cage.” Sennett argues that, in banishing old ills, the new-economy model has created new social and emotional traumas. Only a certain kind of human being can prosper in unstable, fragmentary institutions: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demands an ideal self oriented to the short term, focused on potential ability rather than accomplishment, willing to discount or abandon past experience. In a concluding section, Sennett examines a more durable form of self hood, and what practical initiatives could counter the pernicious effects of “reform.” -
美利坚风雨二百年
美国似乎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国家。····· -
武士道
与“ 以和为贵”的精神一样,“ 武士道”精神对于探究日本的价值与伦理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罗伯特 N 贝拉在《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中说:“这是因为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日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有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而武士道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的核心,恰如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指明的那样,“ 至于说到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教义,孔子的教诲就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源。┅┅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对武士道也发挥了巨大的权威。” -
空间就是权力
空間是身體的延伸、自我認同的象徵,更是社會文化與政治權力的角力場。為了保護青少年,就該實施青少年宵禁?我們要讓孩子在什麼樣的校園空間中學習成長?馬路的設計為汽車族而服務,行人理應辛苦的上天橋下地下道?同志的愛情理應隱身於公共舞台之後?家園的意義…許多既久成俗的空間規則,其實值得我們重新審視。 回到個人身體與環境的實踐,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與改造空間,在我們認識空間的同時應該嘗試去改善空間,讓空間更適合我們的行動與想像。從周圍的環境做起,改善家庭中的個人空間、消除都市中黑暗危險的死角、創造社區中鄰居聚集相互學習的空間角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俗民建築師。改變每日生活空間的行動本身,就是賦予自己界定自我的機會,形塑我們的空間就是在形塑我們的未來。 -
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
青年文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社会中的时尚潮流或社会问题,可无论是作为年轻人的文化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文化,青年文化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对青年文化作社会学的探讨,可以算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研究,但却是诱人的挑战。 -
解读社会
缤纷的社会构成了俯拾皆是的社会学研究素材,但看似弥散的社会学解释却始终围绕两个取向:文化与结构。研究客体在结构中,也在结构界定的文化里,没有人能够割裂两者的相互扣连。《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路径》的用意就是通过理论本身的演绎过程去洞悉解读社会的二种解释视角及其联系。尽管主流社会学一向以结构性、系统性和实证性诠释为重,但结构解释的衰落、文化解释的烘托却是书内各篇章努力寻求的一种创意或现实;尽管结构与文化概念一直晦暗杂乱,但作者却在个体作为结构、文化之载体的笔调中,在具体研讨社会现象的理论中,明晰规范了这两种概念的原貌;也尽管这是一部纯属理论综述的文集,但字里行间作者的条分缕析却能使原本分歧的概念、观点或理论流派于对话中获得全新的解释。 -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
1.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热点,我们主要关心两点:食品安全吗?食物吃进去有益健康么? 2.这是一本篇幅适中、附有插图的社会史著作,处理的主要是现代美国人对食品安全、食物是否有益健康感到忧心的历史。 3.农药、添加剂、经过加工的食品会要人命吗?鸡蛋是否是“胆固醇炸弹”?红酒是否对心脏好却对肝脏不好?作者历史地看待了美国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4.作者的主要观点是,食品恐慌在很大程度上不见得是理性的,因受专家意见影响、受食品生产厂家鼓动而对食物产生偏见的情况屡见不鲜。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梅奇尼科夫宣称喝酸奶能让人活到140岁,因为它们能杀死肠道内的致命病菌。维生素的“发现者”Elmer McCollum剪裁自己在维生素缺乏症方面的理论,以迎合资助他的食品生产厂家的需要。作者也记述了大食品厂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推销产品。比如所谓“天然食品”运动,认为喜马拉雅深山中的居民更健康长寿,因为他们的食物是纯天然的,未经处理。再如美国的营养学家、“地中海减肥法”的推动者Ancel Keys整合学者、医生、厂家等各方意见,提出高脂肪的食物是致命的。 5.作者对食物、食品安全持一种乐观态度,会给陷入食品安全恐慌中的中国人带来一种新的观察角度。 媒体推荐 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波士顿环球报》 如果说吃什么补什么的话,那么我们害怕自己前一天兴冲冲吃下去的食物又意味着什么呢?哈维·列文斯坦以坦率的叙述笔法记录了从19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今天,曾席卷过美国的一波又一波对食物的忧虑,从新鲜蔬果带来的威胁(因为在露天市场里,苍蝇落在上面)到脂肪恐惧症(享用任何一种形式的高脂肪食物都被视为自杀行为)。这是一本深入探究食物恐慌史同时又非常有趣的书,一大批公众利益的捍卫者和营私舞弊的操作者在其中先后登场。 ——《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哈维·列文斯坦开出的药方是怀疑和独立思考。他在各种“责怪食物”运动的中心发现了道德主义的身影,他告诫我们,对其要有所提防,并提出吃绝大多数食物都应该适度,这才是保持健康的正道。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列文斯坦先生对美国人在食物上的恐惧和信仰的历史做了栩栩如生的描绘,且多有出彩之处,所有读者都能从中获益良多,今天的决策者、监管者、政治家、新闻记者和企业高管也同样受益。 ——《金融邮报》(Financial Post) 哈维·列文斯坦说,美国是一个陷入味觉偏执的国家。运用这种言简意赅而又风趣的叙述风格,他揭示了美国消费者是如何遭受长达数十年的焦虑之苦,只是为了一块猪肉或是鲜奶酪中的脂肪。他说,一大批科学家掀起了各种各样的恐惧浪潮,从细菌、维生素缺乏到添加剂到工业化加工,无意中培养出困扰了整个现代美国社会的进食障碍。列文斯坦呼吁对待所有的食物都要适度——当然也包括适度自身——这样才能重获美食的乐趣。 ——《自然》(Nature)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是一本美味佳作。 ——《书籍与文化》(Books and Culture) -
代价论
《代价论》从社会学角度立论,通过大量日常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社会行动后果评估中的代价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问题意识明确。书中理论铨释和经验分析结合得紧密,许多见解发人深省,一反时下社会学著述中只有现象描述不见观点的流弊。评估社会行动的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价值进行综合思考,权衡得失利弊,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代价伦》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把“代价”或“成本”这一常常被认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重新纳入社会学的视野,充分显示以社会学的眼光把握和权衡各种制度与行为的代价,是大有裨益的;第二,写作深入浅出,将高深的学理娓娓道来,丝毫不带有当今学术论文的八股气息。一是深刻,二是好读。单凭这两点,就颇值得一阅。 王小波:本书作了比较充分的文献准备,文本亦好。更重要的是所论的问题都经过了一番思考,这在现今的学界颇为难得,所以应该算本好书。好书需要批评,这才算正常的学术生活,坏书需要炒作,这才能骗到老百姓的钱。……(本书)中,最让我不满意的是论及乌托邦的一章。……乌托邦的弊端在于它是种极端的管束主义,这种管束常常要了人的命。(摘自其1997年书评) 陈心想(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资深研究员):这书一读就永远难忘。本书当年在大学生中很火,我本科就读的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一个师弟,把这本书认真读了很多遍,感想和心得写得密密麻麻。那是几年后我见到的,也第一次领教一本书能读“破”到这个程度。我读时已经是1998年,没想到和那位师弟一样,阅读心得也密密麻麻写满全书。 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代价论》是我在学生时代读过的最有启发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从宏大的制度设计到微观的个体决策,作者深入剖析了众多案例中的得失与取舍,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常态与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贵的理论视角。在社会研究日趋实证化的今天,《代价论》却饱含传统社会学的理论趣味。它提醒读者社会科学不仅属于科学家族,也是哲学和艺术的产儿。 编辑推荐: ★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郑也夫代表作,提高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获奖书籍。 ★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对人类文明的再思考。 ★文化评论家朱正琳、 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学勤、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丁学良、《文汇报》书评撰稿人周毅、北师大经济学教授贺力平敬重推荐! ★罗辑思维十月全线热推,各大媒体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全面力荐 -
未来中国的变与不变
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考量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道路。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各路学者回顾改革,前瞻国是。 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 -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在未来30年,中国文化到底将走向何方。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