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社会学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是哈佛大学前沿课程、TED超受欢迎的演讲。
作者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他结合个人成长的经历,并采访、搜集了大量生动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介绍了平均标准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深刻影响了社会的进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思想带来的危害,提倡回归人的本性,弘扬个性,尊重个体。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哈佛式作品,论点清晰,论证有利,结构清楚,逻辑严密,是一部经典之作,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
人伦的“解体”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本书的写作缘于作者对近代以来社会人伦关系发生深刻变迁的的长期关注与思考,以人类学、哲学和社会理论为基本学科框架,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来聚焦西方形质论(形式/质料)思想传统影响下的人伦问题及其现代处境,尤其从现代人伦思考中的几个比较极端且充满论争的理论与命题,如母权社会、乱伦禁忌和弑父弑君入手,细密梳理和分析了从达尔文、巴霍芬、摩尔根、涂尔干到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理论与思考,并追问了人伦问题背后的形质论哲学根源(亚里士多德),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作者认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现代文明语境中的人伦都面临着全面解体的危险,与之伴随的便是对家国的虚无与焦虑;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质论”传统或许为我们重建人伦与道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
记忆的性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
巴西利亚的建设、苏维埃的集体农庄和坦桑尼亚的强制村庄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该如何行事?在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与探讨后,詹姆斯•C.斯科特给出了答案:是国家在发展规划中忽视了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忽视了地方的传统,将复杂的发展项目简单化,从而导致这些项目的失败。本书获2000年度美国马特•达根“最佳比较文学图书”奖,值得有兴趣的读者一阅。
-
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在西方很多学者都聚焦于数字劳工,但中国对数字劳工的研究还存在相当的空间。数字劳工不仅仅包括传媒产业中的数字劳工,还应该包括制造电子和科技产品的工人,更有网络“玩工”。因此,编者将目前西方学者对于数字劳工问题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成系列出版,称之为《西方媒介和数字劳工研究》。这个系列包括四卷内容,每卷由中英文导言、中文内容介绍以及七至八篇英文论文构成。本书为第一卷: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
Janesville
A Washington Post reporter’s intimate account of the fallout from the closing of a General Motors’ assembly plant in Janesville, Wisconsin—Paul Ryan’s hometown—and a larger story of the hollowing of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This is the story of what happens to an industrial town in the American heartland when its factory stills—but it’s not the familiar tale. Most observers record the immediate shock of vanished jobs, but few stay around long enough to notice what happens next, when a community with a can-do spirit tries to pick itself up.
Pulitzer Prize winner Amy Goldstein has spent years immersed in Janesville, Wisconsin where the nation’s oldest operating General Motors plant shut down in the mids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two days before Christmas of 2008. Now, with intelligence, sympathy, and insight into what connects and divides people in an era of economic upheaval, she makes one of America’s biggest political issues human. Her reporting takes the reader deep into the lives of autoworkers, educators, bankers, politicians, and job re-trainers to show why it’s so har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o recreate a healthy, prosperous working class.
For this is not just a Janesville story or a Midwestern story. It’s an American story.
-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
社会选择何种制度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从现阶段的熟人社会到实现民主化政治,社会科学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脑成像和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如何塑造社会科学的“真正感”?
——————————————————
最具思想史视野的中国经济学家,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导师,跨学科教育的身体力行者——汪丁丁最新力作
追踪国际最前沿研究成果,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尽显渊博之魅思想之力
——————————————————
汪丁丁教授对于学术和思想的演化方向有约十年的预见能力。有感于十几年来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正被“脑科学化”,学界对这一整合趋势却无动于衷,他将常年追踪脑科学和遗传学前沿成果之所得凝聚于本书中,从行为学视角应对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尝试解决国人外在生活方式与内在情感方式的冲突。
激情、理性、自我、社会、影响力、不确定性、复杂性……论述依序围绕这些核心观念展开,探究有能力解释大规模社会变迁的“大理论”,并探索超越科学与人文的“第三种叙事”,以突破精英失灵的困境。
-
国家、民族与移民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热拉尔·诺瓦里埃尔最早于2001年出版的研究力作,在法国和国际学界均产生了很大影响,于2005年得到再版。书中,作者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视角不仅对民族,国家等概念进行了理论思考,而且对法国移民历史进行了现实考查。
-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长,除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外,总共十九章,分三篇。该书的前两章构成了第一篇,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说是罗素教育思想的一条门槛式原则,他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教育体制必须给每个孩子提供现有的最佳机会”,“如果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们就无法将其视为令人满意的”。正是基于这种精神,他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英国贵族式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学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评,希望采用蒙台梭利等现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论和方法破旧立新。不过,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类知识的总量和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了找时间学习新东西而改进其教育方法”。罗素推重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自由。他认为,绝不能像旧时那样通过恐吓、强迫甚或体罚来管束和训导儿童,而应该培养儿童的自律和主动。一方面要借助现代心理学知识来把握和利用儿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传授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来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品性和美德的养成绝非依赖外在强制,也不能诉诸意志控制,而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确立的良好习惯,“好习惯几乎可以自动产生大部分美德”。在罗素看来,理想人格的基础是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等四种品性。他特别指出,传统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轻视理智,而没有理智, “教育者们常常因为热衷于灌输所谓的正确信念而疏于对理智的训练”。即便时至今日,这样的提醒仍旧值得我们谨记。
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题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罗素对此所作的讨论是异常全面而具体的,他的许多见解尤其可以供中国的家长们借鉴。例如,他认为,道德训练应该在婴儿的出生之日就开始,这样最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将会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来尊重。不能为了贪图一时便利或照料孩子的乐趣而牺牲他的未来”;例如,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过跟他人进行身体竞争”;例如,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应得的权利,而不是一种需要偿还的债务,父母对子女的回报“应该当作纯粹的额外收获而怀着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气,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来期盼”。
第三篇共六章,罗素探讨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对智力教育的影响,“在道德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或心思,应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应该是纯粹的智力训练所自然产生的结果”,“所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传授,而不是为了证明某个道德或政治结论”。但他认为,智力教育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品质:好奇心、开放心态、相信知识难求却可得、耐心、勤奋、专注和精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素对精确的强调。他赞成将精确作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我们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的精确程度可以大体衡量我们对真理的忠实程度”。为了追求精确,值得忍受枯燥,“学习精确知识容易使人厌倦,但这是每一种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阶的教育越需要精确,关键在于领会那些枯燥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养成一种理智上的冒险意识。罗素还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等三个方面对智力教育展开了细致讨论。
-
文化科学
本书将文化研究、语义学、符号学、复杂理论和进化论、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哲学融为一炉,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文化造就群体,群体创造知识。该书观点新颖,论证充实,曾引发热烈讨论,相信中文版的面世会带来更多新观点的碰撞。文化造就群体,群体创造知识。
《文化科学:故事、社群、知识与革新的自然历史》是由何道宽翻译自约翰·哈特利、贾森·波茨著的Cultural Science-A Natural History of Stories, Demes,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本书批判继承进化论和文化研究,试图嫁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以实现新的综合。该书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两阶段模式:文化造就群体,群体创造知识,知识在冲突的群体边界上强劲增长。它把文化研究、语义学、符号学、复杂理论和进化论、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哲学融为一炉,令人耳目一新。在这本雄心勃勃、说服力强的书里,哈特利和波茨向我们展示了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统一的愿景,粉碎了传统学科的疆界。“文化科学”是“新文化经济学”和“新文化研究”的全新路径,有诸多特殊的命题。“文化科学”实际上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调和,是文化的“现代综合”。
-
生而贫穷
本书讲述了人类社会那些最诱人的东西(财富和权力),以及那些最残酷的东西(贫穷和压迫),在领悟先贤的思想并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之后,相信你会更加深入理解一个人的命运、自我奋斗与历史行程之间的关系。
-
论攻击
康德拉·洛伦茨是著名的奥地利动物学家,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他早期研究本能行为,继后又研究物种行为的进化。
康德拉·洛伦茨较为人称道的,是他向一般大众描述动物行为的妙笔生花。《论攻击》是康拉德?洛伦茨讨论动物攻击本能的一本名著。
书中详述了动物的种种本能,并将其与人类行为对比起来。洛伦茨认为,人类的暴力行为和攻击性与动物出自同一渊源,人类与动物一样,存在着原始的本能。这是现代人寻求自我了解的一个新突破。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人类也被动物本能支配着吗?人类行为有多少是环境造成?有多少是遗传来的?人类是如何学习和进化的?在探索了上述问题后,著者断言:人类永远凌驾于动物之上。人类在理性的驱使下,迟早会完成完美的戒律——爱全人类。
-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
关于美国科学界的现状大家众说纷纭,既有人担忧美国科学即将衰弱,也有人观察到不少美国受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却没有好的学术职业前景。谢宇和齐沃德就这一话题提出了众多的实证证据,他们清晰而又准确的分析——有时,还是出人意料的发现,有力地揭示了美国科学事业的长处和短板。
-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How the leisure class has been replaced by a new elite, and how their consumer habits affect us all In today's world, the leisure class has been replaced by a new elite. Highly educated and defined by cultural capital rather than income bracket, these individuals earnestly buy organic, carry NPR tote bags, and breast-feed their babies. They care about discreet, inconspicuous consumption--like eating free-range chicken and heirloom tomatoes, wearing organic cotton shirts and TOMS shoes, and listening to the Serial podcast. They use their purchasing power to hire nannies and housekeepers, to cultivate their children's growth, and to practice yoga and Pilates. In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dubs this segment of society "the aspirational class" and discusses how, through deft decisions about education, health, parenting, and retirement, the aspirational class reproduces wealth and upward mobility, deepening the ever-wider class divide. Exploring the rise of the aspirational class, Currid-Halkett considers how much has changed since the 1899 publication of Thorstein Veblen's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In that inflammatory classic, which coined the phrase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Veblen described upper-class frivolities: men who used walking sticks for show, and women who bought silver flatware despi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aper aluminum utensils. Now, Currid-Halkett argues, the power of material goods as symbols of social position has diminished due to their accessibility. As a result, the aspirational class has altered its consumer habits away from overt materialism to more subtle expenditures that reveal status and knowledge. And these transformations influence how we all make choices. With a rich narrative and extensive interviews and research,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illustrates how cultural capital leads to lifestyle shifts and what this forecasts, not just for the aspirational class but for everyone.
-
官僚制内幕(中文修订版)
《官僚制内幕》一书是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安东尼•唐斯的代表作品,也是剖析官员与官僚组织行为、透视官僚制内幕的精品力作。在本书中,作者将官员分为权力攀登者、保守者、狂热者、倡导者、政治家五种类型,对这五种官员的动机与目标、心理与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官僚组织的行为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以说,本书是一部美国版的《官场现形记》,其对官员心理与行为的剖析,以及对官僚组织运行机制的深入探究,都极具启发意义。
官僚制研究经典著作,影响深远:本书对官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使其成为官僚制研究的经典著作。
系统构建官僚制研究的独特理论:本书构建了一种有用的决策理论,该理论通过对官员动机、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分析来帮助人们认识官僚组织的行为,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深刻剖析官员及官僚组织行为规律:本书从动机与目标、局限与偏见、心理与行为等方面对官员进行深入剖析,从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组织变革等方面对官僚组织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洞悉官员的动机与行为,把握官僚组织的决策机制,加深对官员和官僚组织的理解。
-
爱情简史
为什么动物只交配,而人类却要结婚?
你以为你懂爱情吗,爱情的真相让你瞠目结舌。
一位生物学教授的另类爱情观,开你脑洞,颠覆你的认知!
从清新的爱情到世俗的婚姻,从喜结连理到劳燕分飞,从两情相悦到红杏出墙,从抚养后代到生老病死,几乎所有与男女相关的感情现象,都有着内在的博弈逻辑。人类两性关系是长久进化的结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心血来潮。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哪怕最微小的举动都可以找到进化的根源。
作者以不动声色的幽默、简洁有趣的文字,生动揭示了男女情感方面的微妙真相。读完本书,一定会对男女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向往。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一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普及读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起了这么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对的?除了我们国家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论之前,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2011年4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WHY MARX WAS RIGHT》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本书中,他对于当前西方社会十种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这十种观点是: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有害论;三、马克思主义宿命论;四、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五、马克思主义还原论;六、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七、马克思主义阶级痴迷论;八、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九、马克思主义极权国家论;十、马克思主义地位边缘论。
伊格尔顿这部著作的显著优点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问题异常明确,每一个专题中“当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被表述得十分清晰。
理论是枯燥的。但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通俗易懂;即充分阐述了马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又不回避问题。
当前,在国内有一些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国外,也有一些人企图用黑格尔否定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来否定列宁,用否定列宁来否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企图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引入歧途。特里•伊格尔顿的这部著作,对于当前中西方社会十种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可以说给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该书文字酣畅浅白,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为国内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既能够在理论界、学术界,同时又能够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其不断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把握和认同。
编辑推荐
——————————————————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人在研究马克思?为什么争论又如此之大?为什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成功?在中国,就要读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离我们不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马克思说的每一句话未必都是对的,但马克思是大视野,大格局,鲜有人及。重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静静地读,会有与以往不同的答案。
解读马克思主义,认识西方很多人,甚至我们自己的一些人以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零星知识的偏见,对理解当前的科技、经济、战争、货币、债务、道德、信用、环保、危机,甚至物价等,具有现实意义。
名人/媒体评论
——————————————————
伊格尔顿这部著作的显著优点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问题异常明确,每一个专题中“当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被表述得十分清晰,而作者又采用了尽可能通俗的——但并不因此就粗陋的——方式来展开壁垒分明的论战。——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特里•伊格尔顿是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文学批评家,他总是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做过认真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当全球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困境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问世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这正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重新为人重视了。——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最大的成功之处,也许并不在于它宣传了多少马克思主义(当然这方面的功劳也是可圈可点的),而在于它重新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思考。想象这样一种情形:某位经济学家在本书的影响下,重新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写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谁能担保,这种情形一定不会发生呢?我相信这种情形一定会发生。因为,马克思是对的。
——(单继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马克思的真实想法已经被某些右翼白痴以及左翼理想主义者刻意地歪曲了,这是个巨大的悲剧。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轻松的写作风格……读者们应该看看这本书,顺便把书中未能展开的细节再做探究。
——普罗米修森(亚马逊美国读者。2015年9月13日)
一场才华横溢的论战!一部马克思主义者的必读书!每一页都包含了为马克思哲学辩护的真知灼见,令人叹为观止。
——布莱特(亚马逊美国读者,2016年12月29日)
警告:不要买这本书!
如果担心工人阶级中产化的发展趋势代替因循守旧的资本主义幻想,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如果还想安稳舒适地呆在资本主义编织的梦幻花园里,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如果你遵循“眼不见为净”的信条、沉溺于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请你不要看这本书!
内容平实易懂,哪怕是铁石心肠的资本家,也会被它拉回现实。
——查尔斯 (亚马逊美国读者,2015年6月9日)
-
群居的艺术
2015年《新周刊》年度新锐图书作者
大象公会重要作者和外脑
辉格作品
《群居的艺术》
(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
编辑推荐:
1.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
2.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
3.这绝对是一本涨知识的书:作者辉格长期紧密跟踪海外主流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最新进展,也是大象公会的重要作者和外脑。
内容提要:
人类之强大,端赖于我们身披着一套厚重的文化铠甲,每副铠甲都是为适应特定生态位而特制的,当个人离开他熟悉的自然或社会环境时,这套铠甲就很大程度上作废了,甚至成为累赘,此时他就变得异常脆弱无助,就像一只丢失了海螺壳的寄居蟹,拖着柔软腹部蹒跚于沙滩,随时可能被海鸥吃掉。
这套铠甲不仅包括针对特定自然环境的生存技能,也包括有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和社会规范,以及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资本(家人、亲属、朋友、宗族、师傅、恩主、盟友等),前者同样是文化特异的,后者则专属于个人或家族,离开这些,个人将完全丧失安全感。
-
碰巧成为社会学家的冒险之旅
彼得·伯格可以说是现今知名美国社会学家,多部作品被公认为经典之作。所以也许很难理解伯格将自己形容为“意外产生的社会学家”,但这个说法却非常准确地表现了他是如何在社会学领域中跌跌撞撞地前进的。在这本诙谐而又激发思想的回忆录中,伯格不止讲述了他成为社会学家的过程,而且也展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全书生动地叙述了各种各样值得回忆的小插曲以及角色,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伯格的回忆录让人看到研究社会生活所能带来的乐趣。对于长期的伯格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的初来乍到者们来说,本书是社会学家们所说的“世界一点也不无聊”的新证据。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