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作者:[美] 丹尼尔·贝尔

    《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三个不同领域及每个领域的轴心原则,追溯了这些领域的冲突造成的文化矛盾,试图对这些矛盾作出解答。《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张,在三个不同领域中适用不同的原则,即:在经济领域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以共同体而不是个人的价值为优先考虑;在政治领域则遵循自由方针,个人而非任何群体才是政治的首要参与者,社会应有一定的奖赏标准来回报个人成就;在文化领域提倡尊重传统,相信对艺术质量的判断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权威意见。在各种矛盾让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有陷入穷途末境之危险时,贝尔大声呼吁,以“一种关于超越我们的且不能被侵犯的事物的精神”来化解文化矛盾。
  •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作者:本迪克斯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他在宗教比较研究和政治社会学领域都做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本书追溯了马克斯.韦伯一生的轨迹,着重探讨了他早期关于德国东部农业工人的研究和有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考察了他的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并且集中分析了韦伯的统治类型学及法律社会学和政治著述。本书是解读马克斯·韦伯思想的经典之作。
  • 论自由

    作者:[法]雷蒙·阿隆

    本书为阿隆多产时期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阿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性及其政治选择做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精确分析。它不仅描述了当代不同政制的特点及国际关系的逻辑,而且分析了不同国家类型与政党的内在关联,说明了自由问题在二战后是怎样成为不同社会的基本问题的。 菲利普·雷诺的序 序 导论 第一章 托克维尔和马克思 第二章 形式自由和实际自由 第三章 政治自由和技术社会 结论 后记 附录(1977年)
  • 资本论

    作者:(德)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编著的《资本论》是唯一一本彻底改变了20世纪人类命运的书;也是唯一一本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资本家和劳动大众都需要阅读的书。该书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深刻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展现了资本的本质和力量,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经济学巨著,其创立的庞大而深邃的劳动价值体系,把隐藏在交换关系后面的生产关系变得清晰可见。
  • 性的问题·福柯与性

    作者:李银河

    《福柯与性》是我对福柯《性史》一书的解读。在所有的学问家中,福柯是我的最爱。他的所说所写作所为总能引起我的钦佩和共鸣。我的解读,既有对《性史》一书的解读,也有对福柯这个人的解读。虽然我自知自己一生永远不可能达到他的高度,但是像他那样生活和写作是我内心秘密的梦想。福柯的名言“人的生活应当成为艺术品”已经成为我生活的指南。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
  • 单向度的人

    作者:[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作者:[英] 保罗·霍普

    本书是讨论西方社会中的社区与生活的专著,在西方,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在不断遭到侵蚀,正是这个概念,被当作联结社会的纽带,社会习惯、态度,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都由此产生。当代社会被认为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个人行为的原则即是自主独立,个人的自由行动得到了社会的支持,自我意识不断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的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社会有经济、公共支持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在一个纯粹个人主义的社会当中,脱离社会都将产生各个方面的无效率。本书的分析,结合了政治哲学、经济分析等方法,是一本很有见地的专业著作。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主义时代,第二部分为重建社区,分别讨论了全球化与个人主义、社区与社会资本、公民权等问题。
  •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汇集了曼海姆教授的各类著述。第二至第四部分是其所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第五部分是其最初发表在阿尔弗雷德·菲尔坎特所编著的《社会学袖珍字典》(F.科恩出版社,波恩,1929,现为舒尔特-布尔姆克出版社,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931)中的“知识社会学”词条。第一部分是他特地为英语读者所写的介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文章。
  • 信仰但不认同

    作者:李向平

    中国人有信仰吗?中国人在信仰什么?中国人的信仰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如何以信仰为纽带获得社会的信仰认同、进行信仰的社会实践?《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从宗教-信仰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入手,着重讨论和分析了这些中国社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书中对中国信仰的社会特征、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的复杂关系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实践等情况,进行了宗教-信仰社会学的深度诠释,进而讨论了信仰社会学理论的建构问题。
  • 恐怖主义研究

    作者:(英)LgorPrimorootz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书中收录了14篇文章,分别由11位当代西方学者以及前苏联著名政治家托洛茨基所撰写,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激荡,使全书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 本书的主题是从哲学角度分析、探讨恐怖主义,即:分析恐怖主义及其相关的概念,考察人们针对恐怖主义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立场,进而探讨有关恐怖主义问题的论证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原则及其价值观。 编者普里莫拉兹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哲学教授,兼任澳大利亚应用哲学与公共伦理学研究中心墨尔本大学分部的研究员。他在本书导言里说:“我编纂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读者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此言非虚,故本书尤其适合喜欢独立思考的读者阅读。
  • 道德教育

    作者:[法]爱弥尔·涂尔干

    本书内容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根据涂尔干的讲义或授课内容,以及他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和备课笔记等整理而成,其对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教育史和教育学史的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连至深的社会学实质问题。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教育家们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和涂尔干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态度。
  • 希望的空间

    作者:(美国)大卫·哈维

    几个世纪以来,乌托邦运动都试图去构建一个公正的社会。大卫·哈维研究了乌托邦的历史,对它们为什么失败,以及在它们之后还能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进行了思考。他对现有城市环境的全然描述(巴尔的摩是他研究的个案)推动了他的论点,即:我们能够运用而且必须运用乌托邦想象的威力来对付表示“没有选择”的所有人。他概述了一个新型的乌托邦思想,他称之为“辨证的乌托邦理想”,并使我们再次重新关注这样的可能性方案:设计一个与自然更加平等地工作和生活的世界。他认为,如果任何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或计划想要发挥作用,那它就必须要考虑到我们人类的特性、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变化的动力,最后,大卫·哈维在附录中勇敢地勾画出一幅真正的个人乌托邦景象.清晰地阐明了他自己的希望地理学。 大卫·哈维 纽约研究所城市大学著名的人类学教授。他以前曾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地理学和人类学教授,及牛津大学的霍尔福德·麦金德地理学教授。他的著作包括《社会正义和城币》(1973)、 《资本的界限》(1982)、《城市经验》(1989)、 《后现代性的状况》(1989)、《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1996)和《资本的空间》(2001)。
  •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作者:刘怀玉

    本书以文本学的解读方法,研究列斐伏尔这位现代法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在列斐伏尔那里,“每天生活”同“日常生活”以及“日常 性”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他的早期思想集中研究了那种从来就存在着的,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即具有风格的“每天生活”;而他的中后期思想则侧重批判了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日常 生活”及作为现代性的机械重复节奏的“日常性”问题。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而他的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与社会学化一些,也相对悲观了一些。他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引导型科层制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拯救现代性的命运只能通过一场以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自学推动者,在其晚年他把社会历史辩证法改造所谓“空间化本体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辩证法“空间法”的“后现代转向”。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着马克思的政治信仰与哲学理论基本底线。
  • 理想主义之后的伦理学

    作者:[美] 周蕾

  • 哲学的社会学(上下册)

    作者:R·柯林斯

    《哲学的社会学(上下册)》是一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书。该书展示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内涵,在1999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杰出学术著作奖。R·柯林斯站在哲学的高度,立足于全球化的视野,追溯古代希腊、中国、日本、印度,以及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和现代欧洲的哲学思潮,提练出了一种全球化的学术变迁理论,这一理论既避免把观念仅仅还原为社会的影响,又避免还原为偶然的本土意义的建构,作者尤为关注的是人类思想得以形成的社会定位。《哲学的社会学(上下册)》一经问世,迅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学术界引起关注。
  • 沃勒斯坦精粹

    作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分析的开创者,当代最具原创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沃勒斯坦精粹》首次汇集他的整个学术成就。这部全景式的著作集,是惟一一部提供这一位学院派思想家的著作概观、显示其思想发展的书:从他对当代非洲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开拓性研究、现代世界体系的分析,直至他目前对源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知识新结构的认识。 《沃勒斯坦精粹》对这位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科学领域进行敏锐思考的“多产的、挑衅性的、大手笔的理论家”(《排行榜》)的整个著作,是一个理想的导引。 “沃勒斯坦既是一位可敬的世界史家,也是一位富有洞察力的预言家。这种结合,特别在知识碎片化和学术分工精细的时代,是奇特的。……这种结合使他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物,他的雄辩的演说、激进的观念、不同寻常的博学,无不挑战着日常的、既有的专业话语模式。” “沃勒斯坦的思想对于欧洲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这是一个激发兴趣的新的解释,新的分类,实际上,对于已经接受的知识与流行思想,它是一种革命性的框架。” “沃勒斯坦具有外科医生的技能: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细节的处理既精确又敏锐。” “沃勒斯坦的广阔而大胆的视野,既使人耳目一新又使人感到刺激。”
  • Max Weber and Karl Marx (Routledge Sociology Classics)

    作者:Karl Lowith,Bryan S.

    http://www.questia.com/PM.qst?a=o&d=103888756
  •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2 - 社会思想与制度

    作者:汪丁丁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2:社会思想与制度》按照当代的人类知识结构,我们把社会思想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生物学思想,从孔德到涂尔干再到斯宾塞,都与这门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是经济学思想,即“理性选择”和实证方法,它们对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部分是“符号学“思想,这可以溯源到米德的行为学。
  • 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

    作者:徐友渔

    《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西方的学说和理论对于理解、解决中国的问题很有帮助,但得到启发和帮助的方式决不是直接应用那些学说和理论的结论,其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曲折的,要经过不少中间环节,而在每一个中间环节都需要我们的独立思考、现实感和责任感。
  • 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

    作者:[美国]理查德·J.伯恩斯坦

    本书对社会学理论、科学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社会批判理论及哈贝马斯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当代社会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进行了详细而精当的分析。它所呈现的各理论流派并不是互不联系的,呈现的方式也不是平铺直叙的个别介绍,而是排列成一个辩证的顺序,有优劣、高下之分,其根据主要是“知识论—科学哲学—方法论”这一轴线。本书是实用主义、哈贝马斯思想、后实证主义、后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相结合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