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遥远的目光

    作者:[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本书的目的既不在阐释个别的神话故事,也不在探索某一族群之神话体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这部神话研究以一则博罗罗(Bororo)印第安人的神话为起点。列维·斯特劳斯先记录下他所选的这则「关键神话」(Key myth)的整个内容,并描述它的民族志背景。他指出这则神话里某些无法用历史及社会事实加以解释的因素,由此转向神话内在结构的检视。到了这部书的结尾,列维·斯特劳斯终於把采自南北美洲各地的八百多则神话纳入一个复杂的结构变换体系之内。在每一则神话之内,他断定了各个节段之间所具有变换关系;在不同神话之间,他则找出它们在结构上的种种对应关系。
  • 否思社会科学

    作者:[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全书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这样一些变迁,这些变迁迫使我们重新考虑社会科学在不久之前还以为能够解决的许多问题,从而得出这样的看法,即19世纪范式已经达到了其极限。在展示了19世纪社会科学范式的核心概念“发展”的局限性,以及本应成为核心概念的“时空”的缺位后,作者再次研究了马克思和布罗代尔的思想,最后进行了世界体系分析。
  • 社会科学

    作者:吉尔德·德兰逖

    从了解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状况的角度来讲,本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从实证主义,到阐释学、马克思主义、建构论,再到起源于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都作了条理清晰的描述和精当的判语。对于我们理解西方社会科学的现代发展状况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该书作者的西方背景使他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作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评价是不准确的,而且是片面的,同时,作者对于现代社会科学的许多介绍也有偏差,虽然我们为尊重作品的完整性,基本保留了原貌,但还是要提醒读者,对于该书应持一种批判的取舍态度,正确进行判断吸收。
  • 后民族结构

    作者:哈贝马斯

    《后民族结构》分“民族语境”、“后民族结构”、“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反对克隆人的论据”四个部分,收录了12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德国国内政治以及国际政治的理解、批判和重构的思路。
  • 为什么?(中文修订版)

    作者:[美] 查尔斯·蒂利

    本版为译者精修版。变动处为:将首版被压缩的《译后记》增补、重写为数万字《代译序》。修订初版因出版匆忙、人手不足造成的错讹不当。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蒂利考察了人们所给出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原 因。例如,他描述了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如何根据说话对象的转换,以不同方式解释两架飞机的几近失踪:对于在鸡尾酒会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种无所谓的口吻说“这种事三天两头都会发生”,或对已曝光的事件天马行空、侃侃而谈;对于工作中的同事,他会试着做出一番、更专业的解释;而在给部门领导的正式报告中,他会提供一套细针密缕、字斟句酌的解释。 蒂利指出,理由可以分为四种: 惯例:“不好意思,我把咖啡打翻了;我真是一个傻蛋。” 故事:“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因为她妒忌我的姐姐。” 专业表述:“点火装置的短路造成了发动机转子的失灵。” 准则:“按照第369条法规,我们不能交出档案。” 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对九一一袭击给出不同的理由。他还考察了那些给出一种原因的人如何经常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原因。例如,一个医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学的专业语言来理解一种病症,但在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的病人面前,他会求助于惯例和故事。 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译者是蒂利正式指导过的最后一位学生。接触虽短,见到为蒂利作品的引进,耗费心血,译文谨严,行事谦退。实可敬重。书稿由前辈编辑编校,老成律则,受益良多。 —————————————————————————— 郭于华、沈原、唐世平、汪晖、郑也夫、周濂推荐 本书辨析了一个重要却鲜为研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理由的给定。更为重要的是,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微观社会互动如何促成宏观社会结构。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作者蒂利,以研究宏观历史变迁闻名于世,本书却显示出他洞悉微观的功力。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蒂利是过去20-30年间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人是行动常常需要理由的动物——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精彩的命题,并且做了出色的解答。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本好的社会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见微知著,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乃至“何必当初”的痛彻心扉感。显然,蒂利的这本小书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周濂,《上海书评》 各个阶层的人,也许需要把蒂利的书好好读一读,不管是谁,在自己问“为什么”或者回答别人“为什么”的时候,时时带有对社会效果的体察。或许这样一来,“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过程,也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能相互理解、更加融洽的过程。 ——刘淄川,《经济观察报》 初版有幸被百道年度好书榜,豆瓣年度最受关注榜采纳。
  • 现代性的五个悖论

    作者:[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

    本书集中讨论了有关现代性研究的五个悖论:对新的迷信、对未来的笃行、对理论的偏好、对大众文化的呼唤和对否定的激情。作者认为,现代传统由一个死胡同走向另一个死胡同,不断背叛自身,背叛真正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是这一现代传统所拒斥的东西。凭借这些所谓的转折点或这一标志性人物的长廊,可以理出一段现代传统的悖论史。作者对正统的历史叙述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试图揭示现代性被遮蔽的面孔。
  • 后现代道德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后现代道德》是本用15篇章论述后现代唯美倾向的摘记。其内容有:赘言;制度的幻想;隐情——写给吉尔•德勒兹。
  • 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

    作者:Randall Collins

    以下引自amazon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world philosophy, this book is also a social history of global intellectual life. Eschewing polemics, it presents a sophisticated view of the multiple cultures of world history, disintegrates stereotypes of regional cultures, and reveals how creativity is driven by a range of conflicting positions in each community. We see what is sociologically universal about Western, Indian, and Asian intellectual life, as well as what combinations of social ingredients have produced their divergent pathways. Through network diagrams and sustained narrative, Randall Collins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China, Japan, India, ancient Greece, the medieval Islamic and Jewish world, medieval Christendom, and modern Europe. What emerges from this history is a general theory of intellectual life, one that avoids both the reduction of ideas to the influences of society at large and the purely contingent loc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s. Instead, Collins focuses on the social locations where sophisticated ideas are formed: the patterns of intellectual networks and their inner divisions and conflicts. His theory describes how, when the material bases of intellectual life shift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religions,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publishing markets, opportunities open for some networks to expand while others shrink and close down. It locates individuals - among them celebrated thinkers like Socrates, Aristotle, Chu Hsi, Shankara, Wittgenstein, and Heidegger - within these networks and explains the emotional and symbolic processes that, by forming coalitions within the mind, ultimately bring about original and historically successful ideas. A self-reflexive sociological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life, Collins's work aims to open a path beyond relativsm and realism.
  • 货币哲学

    作者:齐美尔著,许泽民译

    在本书中,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试图通过货币这单独一个例证而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把生活最表层的现象与生活内部最底层的深邃之流和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在历史唯物主义底下构建一个基础,以便维持经济生活构成思想文化的起因这一解释的价值”,并张扬他所坚持的相对主义世界观。
  • 文明衰落论

    作者:阿瑟·赫尔曼

    本书是一部介绍西方历史上的文明衰落论的学术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而清晰地阐述了西方文化悲观主义形成与扩散地历史过程,再现了文明衰落论是如何在19世纪生成,又是如何在20世纪令人惊奇地演变成西方现代意识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的演变轨迹。 从纳粹主义到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从英国的费边主义到美国的文化多元主义,从《德拉库拉》、弗洛伊德到罗伯特·布利和麦当娜,历史学家阿瑟·赫尔曼考察了西方思想史中的衰落思想,并解释了文明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的信念如何成为现代西方意识中的一个恒定的组成部分。在对一系列大师级人物传记式的叙述中,赫尔曼重点考察了这一些人物的思想:他们拒绝把文明视为注定灭亡的事业,其中包括现代种族理论的奠基者戈宾诺;尼采,他的反理性主义的活力论哲学使一代人投身于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还有杜波依斯,他的敌视西方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多元主义。 赫尔曼也论述了影响一时的非浪漫主义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文明死亡的想象。他们包括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特、亨利·亚当斯,优生学创始人弗朗西斯·高尔顿,伟大的世界编年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此,现代科幻小说的发明人威尔斯,以及弗洛伊德。这些“历史悲观主义者”对人类复兴西方文明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的怀疑,为更激进的“文化悲观主义者”如尼采和杜波依斯开辟了道路。 正如赫尔曼所指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衰落论的涓涓细流逐渐侵蚀了欧洲人自信的堤坝,使得“西方文明的衰落”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知识分子、艺术家和作家们日益转向埃利奥特所说的“陌生的上帝”——它继续主宰着西方的现代意识。布莱希特、萨特、安东尼·亚陶、弗朗茨·法农、埃泽拉·庞德、海德格尔、詹姆斯·鲍德温和诺曼·梅勒,都在庆贺性欲的解放、种族权力、暴力和残忍这些作为人的“真实性”的新形式的胜利。他们相信,这些将成为资本主义的中产阶级社会催残灵魂的力量的解药。与此同时,新的激进政治运动也激起了人们的期望——从衰落的文明的桎梏中得到类似的解放。法西斯主义、第三世界的共产主义、黑人运动,以及激进的环境保护主义,都被纳入衰落论者的假设之中,变成了20世纪反西方遗产的不朽的组成部分。 最后,赫尔曼还揭示了当代美国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种族主义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命运问题它们是如何形成,并被文化悲观主义者的假设所歪曲的。从雅利安民族、非洲中心主义到“邮件炸弹恐怖分子”,西方文明衰落的神话在继续发挥着它的渗透性影响。赫尔曼指出,在许多方面,今天的文化战争最终将是一场坚持文明和人道价值的重要性的人与否认这一切的人之间的斗争。 导言 第一篇 概念与范畴——与衰落相关的若干术语 第一章 进步、衰落与衰微 第二章 飘浮在血水中的残骸——戈宾诺和种族悲观主义 第三章 历史与文化悲观主义——雅各布·伯克哈特与弗里德里希·尼采 第四章 衰退——自由主义的末日 第二篇 四方衰落的预言 第五章 镀金时代启示录 第六章 黑人对白人的胜利——W.E.B.杜波依斯 第七章 德意志精神的终结——斯宾格勒与西方文明的衰落 第八章 值得欢迎的失败——阿诺德·汤因比 第三篇 文化悲观主义的胜利 第九章 批判的品格——法兰克福学派和赫伯特·马尔库塞 第十章 现代法国的先哲们——萨特、福柯、法农 第十一章 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 第十二章 生态悲观主义——最后的帷幕 结束语 后记
  • 道德的基础

    作者:乔治·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进展之一。这次译介了他的几本著作:《心灵考古》、《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未知的自我》、《探索潜意识》、《健全社会的蓝图》、《道德的基础》和《性革命的失败》等,这差不多是他关于精神分析的著作的全部。在这些著作里,弗兰克尔广征博引,用他高度的智慧和清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有关人性、人性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宏大画卷。弗兰克尔继承了弗洛伊德和赖希等精神分析运动先驱的学术遗产,但又超越了他们。他提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关于人的潜意识的起源、潜意识和早期失败经验对人的行为和精神生活的影响的理论观点,发展了比较系统的、颇具独创性的深层分析技术。非常可贵的是,弗兰克尔的兴起显然不只局限在从心理学和精神治疗的层面探讨人类的深层心理及行为表现,他更注重对整个人性的了解,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解释。
  • 现代性与矛盾性

    作者:齐格蒙特·鲍曼

  • 觉醒的自我

    作者:[美] 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

    《觉醒的自我:解放的实用主义》尽量避免高深术语和故弄玄虚,并以充分的理由表明哲学是最高的智力竞争活动,坚持认为哲学的力量应该用来处理那些最重要的问题。在哪种世界上,为了哪种思想,时间才是真实的,历史才是开放的,新奇才是可能的?在哪种世界上,为了哪种思想,人类自找麻烦而非远离麻烦才是有意义的?在这部期待已久的一般哲学著作中,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对有关自然、心智、社会、政治和宗教的既有观念提出了某种彻底的重新定向。他指出,如果我们要做到恰当对待我们那些最为独特的当代经验、发现和理想,我们就必须做出怎样的改变。《觉醒的自我》充分动用几个哲学传统的资源,并针对实用主义这一当今最具影响的传统,发掘出一些前所未闻的革命性内涵。
  • Power/Knowledge

    作者:Michel Foucault

    Michel Foucault has become famous for a series of books that have permanently altered our understanding of many institutions of Western society. He analyzed mental institutions in the remarkable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hospitals in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prisons in Discipline and Punish; and schools and families in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But the general reader as well as the specialist is apt to miss the consistent purposes that lay behind these difficult individual studies, thus losing sight of the broad social vision and political aims that unified them. . Now, in this superb set of essays and interviews, Foucault has provided a much-needed guide to Foucault. These pieces, ranging over the entire spectrum of his concerns, enabled Foucault, in his most intimate and accessible voice, to interpret the conclusions of his research in each area and to demonst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to the magnificent -- and terrifying -- portrait of society that he was patiently compiling. . For, as Foucault shows, what he was always describing was the nature of power in society; not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power that concentrates on powerful individuals and repressive institutions, but the much more pervasive and insidious mechanisms by which power "reaches into the very grain of individuals, touches their bodies and inserts itself into their actions and attitudes, their discourses, learning processes and everyday lives" . Foucault's investigations of prisons, schools, barracks, hospitals, factories, cities, lodgings, families, and other organized forms of social life are each a segment of one of the most astonishing intellectual enterprises of all time -- and, as this book proves, one which possesse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ntrol of our bodies and our minds. . Annotation Focault interprets his writtings about sexuality, politics and punishment.
  • 生命本身的政治

    作者:[英]尼古拉斯•罗斯

    几百年来,医学致力于医治病变。但是今天,常态本身可以进行医学改进。医学现在具备了对身体和头脑的分子理解,具备了在分子、细胞和基因层面上操控基本生命过程的新技术,现在它试图控制人的生命过程。本书仔细研究了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近期发展,这些发展使得医学、人类生命和生物技术普遍政治化。 作者尼古拉斯•罗斯避免了大众科学的炒作和大多数社会科学的悲观情绪,分析了当前的分子生命政治、基因组学、神经科学、药理学和精神药理学的发展,探讨了它们是如何影响种族政治、犯罪控制和精神病学的。罗斯在书中不仅分析了生物医学从进行治疗到管理生命的转变、新近对治疗疾病易感性而不是疾病的强调、我们对病人的理解出现的变化,还讨论了新的医疗行动主义形式的出现、生命资本的兴起和生命权力的变化。他认为:“这些发展对我们认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想成为什么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作者:David Benatar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were either benefited or at least not harmed by being brought into existence. Thus, if they ever do reflect on whether they should bring others into existence---rather than having children without even thinking about whether they should---they presume that they do them no harm.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challenges these assumptions. David Benatar argues that coming into existence is always a serious harm. Although the good things in one's life make one's life go better than it otherwise would have gone, one could not have been deprived by their absence if one had not existed. Those who never exist cannot be deprived. However, by coming into existence one does suffer quite serious harms that could not have befallen one had one not come into existence. Drawing on the relevant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well-documented features of human psychology that explain why 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ves and why they are thus resistant to the suggestion that they were seriously harmed by being brought into existence. The author then argues for the 'anti-natal' view---that it is always wrong to have children---and he shows that combining the anti-natal view with common pro-choice views about foetal moral status yield a 'pro-death' view about abortion (at the earlier stages of gestation). Anti-natalism also implies that it would be better if humanity became extinct. Although counter-intuitive for many, that implication is defended, not least by showing that it solves many conundrums of moral theory about population.
  • 作为未来的过去

    作者:J.) 尤尔根·哈贝马斯 (Haberm

    对话作为一种知识语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当代西方学术对话译丛》旨在给中国学术界、读者提供了解和认识西方当代思想发展的知识语境和文化资源,从而推动我们自身的学术进步的。本书就是与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对话采访录。
  • 第二媒介时代

    作者:(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

  • 甜蜜的悲哀

    作者:马歇尔·萨林斯

    《甜蜜的悲哀》是人类学家萨林斯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西方社会思想史课程的全部内容的浓缩,文章虽短,却蕴含广博艰深的意义。其中的内容是萨林斯思想的精华所在,对中国人类学以至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理论深化有重要启发――萨林斯的关注点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生成的文化符号逻辑,而且还包括对一系列西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范式的批判。
  • 解放的速度

    作者:保罗・维利里奥

    就在人类兴高采烈地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时,这本书却向我们揭示了这场伟大的进步所带来的一些不乐观的后果。 不论是以“解放的速度”达到的对于“地球——母亲的世界”的解放,还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的远程在场,其直接结果之一是人的真实感的丧失。 本书作者保罗·维利里奥是法国当今著名的城市建筑家、哲学家、随笔作家,曾在雅克·德里达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