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作者:(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3: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的一种,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1年版本翻译而来,是列维-斯特劳斯两篇文章的结集。 在书中,作者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甚嚣尘上的种族主义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同时指出,任何文化,无论多么地微不足道,都是人类共同财富部分的持有者,为了文化多样性的需要都应当保留。 作者试图把进步观念与文化相对主义结合起来,他的相对论承认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合理性,认为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绝对地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
  •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作者:(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本书是布尔迪厄对自己数年来探讨的。行为理论”的一个总结。通过对空间,时间.实践、卡比利亚的礼仪和亲属关系,文学作品、国家精神、艺术感知范畴.学校制度等诸方面多维度的深化探索,对诸如“场域”、“习性”、“资本”、“象征”等概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作者致力于谁就法国特殊情况而构建的模式的普遍性。这些模式建立在关系的哲学和性情倾向的行为哲学上。
  • 现代化的先驱

    作者:威廉·R.埃弗德尔

    在《现代化的先驱——20世纪思潮里的群英谱》中,威廉·R.埃弗德尔构造了一段通俗而又生动的现代思想发展史——它描述了天才思想家们的生平活动与智识突破,充分再现了19世纪末巴黎、维也纳、圣路易斯和圣彼得堡等地的创新氛围。《现代化的先驱——20世纪思潮里的群英谱》曾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优秀读物。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雨果、普朗克、罗素、惠特曼、兰波、毕加索、勋伯格……这些今天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一百多年前也曾经历一切先驱所必然承受的来自旧世界与旧思维的质疑、误解、嘲讽、冷漠甚至自我怀疑与否定。他们当中,有人在世时便已声望日隆,也有人在寂寞中离世,死时如尼采所说“连一个误解我的人都没有”。 这是一段内容格外丰富的历史,其间充满了奇闻轶事、仿真陈述、古怪现象和真知灼见……对任何有兴趣了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段富于想象力的思想史的人来说,威廉·R.埃弗德尔所著的这本《现代化的先驱——20世纪思潮里的群英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 现代性的困境

    作者:[美]劳伦斯·E.卡洪

    作者在书中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理论以及历史学家的理论,审慎地得出主体性和自恋的观念。论证的结果是通过对笛卡尔和康德以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进行一丝不苟的分析得来的。作者有至于创造一种非主体主义的自然主义形式的文化。劳伦斯•E.卡洪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助理教授。著有《公民社会》、《哲学的终结》等。
  • 大师之声·第一卷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法) 埃米尔·涂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高端社科书】 【收录福柯、涂尔干与莫斯科维奇珍贵讲稿】 【傅雷翻译奖得主张竝翻译】 1.《美丽的危险》 米歇尔·福柯 1968年秋,米歇尔·福柯与批评家克劳德·博纳伏瓦进行了一系列既非采访,亦非对话的特殊对谈。在这场福柯所谓的“新型话语实验”中,他首 次,也是唯一一次从童年作文的经历出发,剖析自身与写作的关系,阐述言说与写作之间的差异,坦陈从话语跨越到书写的困难,并直言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2.《教师资格会考中的霍布斯》 埃米尔·涂尔干 1895年,霍布斯被纳入法国教师资格会考大纲。“在个人与社会组织、国家和家庭角色割裂的当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与他人共生?”这个由霍布斯在《论公民》中提出的核心问题,在埃米尔·涂尔干的哲学课堂上得到了新发展:他在霍布斯的哲学解释中引入了社会学与伦理学的论证方法,实现了社会学对哲学这一“至高学科”的逆渗透。 3.《理性与文化》 赛尔日·莫斯科维奇 1993年,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赛尔日·莫斯科维奇被授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荣誉教授头衔。在授衔典礼上,莫斯科维奇反思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新视野。他从文化差异导致集体非理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指出社会心理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使得社会心理学有可能通过整合上述学科的理论,成为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取之不竭的当代人类学。
  • 理解福柯

    作者:Geoff Danaher,Tony S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作者: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在阐发政治思想性质这一问题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保守主义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

    《保守主义》是曼海姆1925年提交给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论文。在这部严谨的著作里,曼海姆以法国革命以后德国思想为典型,对现代政治中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之一保守主义,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本书把概念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从思想方式,与时代的关联性,与自由主义的对立与互补等方面,分析了十九世纪最期德国保守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这部知识社会学的典范之作不仅提供了关于保守主义的概念性认识,而且丰富了我们对这个时期德国思想与社会的知识。
  • 狄德罗的《百科全书》

    作者:狄德罗

    《狄德罗的 》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无神论者,丹尼·狄德罗主编。它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象征,是一部多卷本的畅销图书,是传播启蒙运动思想的最好载体。它把当时全部知识(科学、神学、哲学的等等,狄德罗百科全书给出的分类知识树)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并大量出版发行,这本身就是出版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从某种角度可说是整理人类有史以来全部信息Google的精神鼻祖。
  •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作者:顾忠华

    该书通过对韦伯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产要观点的层层解读、给我们展示出了全书的主题思想及立论基础;资本主义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现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
  • 后现代伦理学

    作者:齐格蒙特・鲍曼

  • 伦理之业

    作者:马克斯·韦伯

    《伦理之业:马克斯·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最新修订版)》收录了韦伯在慕尼黑对大学生的两个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诚如当代韦伯研究大家沃尔夫冈·施卢赫特所言,这是两篇哲学演讲,讲的是治学和从政的伦理。韦伯反对把政治掺进学术,他提出的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划分,至今影响西方政坛。
  • 分裂的社会世界

    作者:(德) 霍耐特

    《分裂的社会世界》是阿克塞尔·霍耐特的一部论文集。本文集中的论文都是对现代思想史上许多代表人物的思想的评述。它们之间看似非常松散,但都围绕着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分裂的社会应该如何被整合起来的问题而展开。本书通过对当代思想家的思想的分析说明社会分裂的根源以及把现代分裂社会整合的途径,同时也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的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是一份难得的研究资料。
  • 历史和阶级意识

    作者:卢卡奇

  • 现代社会想象

    作者:[加] 查尔斯·泰勒

    在本书中,查尔斯·泰勒继续了他对多重现代性主题的反思,通过追溯格劳秀斯—卢梭思想中以个人为基础、基于自然法的世俗社会道德秩序,重述了西方现代性的历史,提出了“现代社会想象”的观念。社会想象乃是人们想象其集体社会生活的方式。在现代西方,以三个核心的文化形式为特征:市场经济、公共领域和人民自治。全书篇幅精炼,文风平易,为理解西方现代生活的结构以及现代性在全世界的不同形式提供了一个简洁明晰的框架。
  • 莫斯科日记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的莫斯科之行可谓一次苦旅。他对阿丝雅•拉西斯的情是苦涩的,爱到深处,男儿柔肠,丈夫落泪;处境是艰难的,天寒地冻,语言不通,囊中羞涩。然而,一个热爱着怒放于冰天雪地里的圣诞玫瑰的人,内心必定生动而丰盈,情致满满。随着一双敏锐的眼和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遥远的莫斯科走街 串巷,在剧场与影院逗留,在教堂与博物馆驻足,在闹市与乡野徜徉,在店铺与货摊流连。尽管本雅明此次行程短暂,交往有限,但他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政治生态、经济形势、民众生活等诸方面的观察可谓深刻而敏锐,这段遥远的莫斯科记忆,因为这份苦情、细腻与忧郁,格外值得珍视。 本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郑霞女士根据德文版译出。
  • 我们从未现代过

    作者:[法] 布鲁诺·拉图尔

    《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将探讨的触角延伸到有关现代性、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中,独具匠心地开创出他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非现代”立场,力图在实践中将人类与非人类这对范畴联结起来,打破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割裂以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分裂,并通过组建准客体,重构其所谓的“现代性宪法”(the Modern Constitution)。本书已被翻译有多种语言出版,对当代科学哲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 包容他者

    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

    本书是在《事实与价值》发表后撰写的,核心问题共和国主义原理的普遍主义内池在今天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后果,而且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加以论述的:一是多元主义社会,其中的多元文化矛盾日益尖锐;二是民族国家,它们组成了一个跨国家的统一体,三是世界社会语境下的公民,在他们的背后,世界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风险共同体。
  • 无形的宗教

    作者:(德)卢克曼

    本书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关于宗教与现代社会问题的权威著述,其主要论点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已从“有形宗教”即以教会为制度基础的信仰体制转化为以个人虔信为基础的“无形宗教”。卢克曼的宗旨是要建立一种与韦伯的“失魅”命题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社会”理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学说。
  • 后身体

    作者:汪民安

    自从尼采和福柯以后,身体日渐成为当代理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刻写历史痕迹的一个媒介,文化、权力、政治在这里展开了歧异的纷争。而身体不仅仅是被动的刻写机器,它有时成为一股积极主动的爆发性力量。这种两重性使身体和包围它的社会语境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本书收集的论文从各个方面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德勒兹、鲍德里亚、齐泽克、朱迪丝、巴特勒等人的论述中重新打开了身体的秘密。而且,福柯的论述或隐或现地几乎贯穿在每一篇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