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

    作者:(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两年前作者的第一本书,英文版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很受欢迎,但他却始终以为,这本书的成就远远超过前者:因为这是一本理论性作品,不像《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的一系列逸闻趣事和电影脚本那样不系统。 每一位读者的反应对作者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如果有人说:“读过《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那些精彩内容之后,再读这本书令人感到有些乏味,有些失望,”那么,他显然没有理解这两本书的核心论点。迄今为止,作者的态度仍然是:不想谈论《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书的读者,对《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同样应该缄口不语。 第二版前言:独自在理性范围内享乐 通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艰难之旅——从能指的逻辑……——……到黑格尔的辩证法——行为——战时的禅宗——宗教——再谈行为——意识形态——存在着一种减法政治吗?——拉康和巴迪欧——多余—享乐 导言:一个玩笑的命运 第一部分 合众为一 第1章 论这个一 一、主人能指的诞生 不可分析的斯洛文尼亚人——让皇帝穿上衣服!——“缝合点”——“作为另一能指主体的能指”——为什么道德是阴谋的最黑暗领域? 二、如何数零为一 德里达:黑格尔的读者——作为“反思决断”的认同——“上帝是……”——“性质的交叉交换”——那个“能指的逻辑”——被主体化的结构——“主体的隐喻”——黑格尔的“一个一” 第2章 反复无常的同一性 一、不可能性 黑格尔的“一元论”——“精神的无声编织”——“从虚无通过虚无到虚无”——不可能性的条件 二、反映 重新标记的逻辑——被重新标记的深渊——从失败的反映到反映的失败——镜子的锡箔 第二部分 逻辑辩证法及其不足 第3章 黑格尔的语言 一、着眼于我们的凝视 如何研究失败的整体——思辨同一性的匮乏——语言及其限制——关于所有的争论 二、缺席判断 “言语是一头大象”——“性化”的种种悖论——必然性如何源于偶然性——“在多于父亲自身的父亲之中” 第4章 关于他者 一、歇斯底里症、确定性和怀疑 黑格尔学派的维特根斯坦——黑格尔的歇斯底里戏剧——“我思”与强制性选择——“客观确定性”——从A到S 二、“形式方面” 一个幽灵的历史——言说与欲言之意——黑格尔的述行成分——再谈“理性的机巧” 第三部分 附带的花岗岩常规 第5章 吉人自有天相吗? 一、为什么一位辩证学家应该学着数到四? 三位一体与其余数——新教主义,雅各宾主义……——……和其他“消失的调解者”——“敲击你的手指……”——为什么真理总具有政治性? 二、意识形态“丢失的链条” 自我指涉的结构及其虚空——叙述起源——所谓的“原始积累”——一个有限整体的悖论——康德哲学的那物 第6章 一物生非 一、物神崇拜类型的变体 为什么萨德是康德的真理?——“极权主义的客体”——“我知道,但还是……”——传统的、操纵性的、极权主义的权力 二、“国王是一个物” 国王的两个身体——列宁的两个身体——如何从大众中提取选民呢?——“主人的假设”——国王是虚空的位置持有者 译后记
  •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作者:R.J.约翰斯顿

    编辑推荐:本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这种研究显然受哲学和方法论的支配,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的关联。本书是作者另
  • 时间的摆渡者

    作者:(法)阿加辛斯基

    ●作者尔维娅・阿加辛斯基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左派知识分子,她曾是当今最著名的思想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情人,她现在是法国总理的妻子。但首先,她是全法国女权运动的领袖,她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的哲学家; ●她对古往今来的大哲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波德莱尔、巴特、胡塞尔尤其是本雅明等关于时间的思考和观点进行了梳理、比较和评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于时间的独特理解; ●西尔维娅讨论了现代与怀旧、现在与过去、现在与历史、时间与绘画、时间与摄影、时间与技术、时间与政治等具有重大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对“时间”这一基本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独到的见解。
  • 现代性

    作者:汪民安

    没有哪个词比现代性这个词的解释更加纷繁多样的了。一般来说,现代性是16世纪以来首先出现在欧洲的社会事实和观念事实。但是,按照姚斯的考证,现代(modernus)一词在公元五世纪就出现了,这个词旨在将刚刚确定地位的基督教同旧的异教的罗马社会区别开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一词就意味着现在和过去的断裂。它在欧洲的反复使用,就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新的时间意识,就是要同过去拉开距离而面向未来。它“把自己理解为新旧交替的成果”。[1]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在查理大帝时代,在12世纪,在启蒙时期,都会出现这样急于摆脱过去而欣喜地拥抱当前和未来的现代。这样的现代为求新的意志所主宰。但是,现在通常说的现代,在时间断裂的意义上,只是针对中世纪。只是在同中世纪剧烈的对照中,只是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同中世纪全面决裂的背景下,现代性才萌芽,它自身的独特性才斩露头角。 ……这本小书从现代性的各个层面着手――这毫无疑问是考虑到了叙述的方便。事实上,现代性必须被视作是一个历史化的复杂的内部矛盾重重的悖论系统,在其中,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千钧。它像一艘巨轮一样,从16世纪开始慢慢驶离了完全由上帝宰制的那个中世纪码头。
  • 认识与兴趣

    作者:(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本书是哈贝马斯专门论述认识论问题的一本重要哲学专著。全书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作者在书中抓住了认识论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认识论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 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作者:格奥尔格·西美尔

    本书是西美尔关于叔本华与尼采的一组演讲稿。该讲稿不是一种单纯报告,它超越学说的内容本身,把文化事实和精神关系、认识标准和伦理价值批判性地联系在一起。作者从其全部论述中择取一条简洁、统一而重要的、反映其思想的脉络,论述叔本华和尼采学说最内在的核心、客观上最具价值和真正永久的部分、目的是对一般的精神文化史、对理解两位哲人的思想的永恒意义有所贡献。
  • 反对方法

    作者:(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

    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保罗·法伊尔阿本德的代表作。作者激烈抨击唯理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论证说最成功的科学研究从来不是按照理性方法进行的,不应要求科学家遵奉某一种方法论从事科学活动,而应以知识论无政府主义取代理性主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独创性,倡导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本书观点独特,自成一家,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
  • 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

    作者:乔治·巴塔耶

    乔治·巴塔耶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先驱,是当代法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策源地。他踏着尼采的足迹,对主体、知识、理性、功利性生产和基督教展开了摧枯拉朽的批判,这一切明示了下一代天才知识分子——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克里斯蒂娃——的道路。巴塔耶令人眩晕的博学、神秘主义趣味和对语言表意的神经质般的拒绝,使他的文本像一道隐密的深渊,但却对各种理性和道德的僭越投上一层光亮。
  •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作者:(德)哈贝马斯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ISBN:9787108018502,作者:(德)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著;童世骏译
  • 物体系

    作者:[法] 尚·布希亚

    《物体系》分为功能性系统或客观论述,非功能性系统或主观论述,后设及功能失调体系,物品及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四部分。介绍了摆设的结构,气氛的结构,边缘物——古物,边缘体系,收藏等。
  • 哲学讲稿

    作者:[法]爱弥尔·涂尔干

    《哲学讲稿》是早年涂尔干在桑斯中学任教时,由其学生安德鲁•拉朗德所作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从内容上来说,由于该讲稿所面对的是些中学生,所以,无论是讲述方式,还是讲述内容,都不会晦涩难懂。也正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课程中所要求的哲学基本问题以及构成哲学经典的各个哲学家的学说,这份讲稿就显得很通俗易懂,有些地方甚至还很口语化。 像其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想进一步竞争大学教职的毕业生一样,这位与哲学家柏格森同时代后来成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涂尔干,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之后,开始在法国的桑斯中学(后到圣·昆丁中学)教授哲学。所以,该书至少适合两类读者。 首先,这份讲稿可以让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普通读者,也能够很容易的跟着涂尔干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从“入门”和“普及”的意义上,只要是对哲学有兴趣,都可以从中发现其妙处。文字不难,内容简短易懂,并且讲稿还很体系化,读此书相当于经过了一次法国哲学基础教育训练。众所周知,哲学家辈出的法国,中学哲学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相信有兴趣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慢慢体会到。 其次,对于想了解和研究涂尔干思想的读者来说,这份讲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犹如涂尔干早年在桑斯中学所作的演讲所言,当时的法国以及作为哲学教师的涂尔干,都力图通过中学哲学教育来实现对未来公民的培养,以克服和摆脱法国当时所遇到的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是理解涂尔干思想的重要起点。从涂尔干思想发展角度看,在中学任教的这段时间是其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理解他为何转向社会学研究,提出他的一整套社会学理论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所以,这本书在引介法国中学哲学课程讲稿,介绍涂尔干思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功利主义

    作者:John Stuart Mill

    《功利主义》(英汉对照)内容包括:概论、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功利原理的证明、功利与正义等。
  •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

    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原书最初发表于1929年,1936年在美国出版了英译本。本书是一部关于知识社会学的论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有重要影响.
  • 哈贝马斯

    作者:芬利森

    作为当今在世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哈贝马斯思想浩瀚宏富,著作卷帙浩瀚。《哈贝马斯》作者对哈贝马斯的介绍落笔于哲学、语言、道德、政治、法律和社会理论等各个方面,并且自始至终将叙述重点放在对哈贝马斯思想的总体把握上,呈现给读者“一个粗线条构成的轮廓分明的思想家头像”。借由清晰、浅显的行文,作者表明,哈贝马斯的理论如何从整体上回答了关于现代社会本质的重大问题,又如何影响着我们对当代各种主题与事件的看法。
  • 过时的人(第一、二卷)

    作者:(德)安德斯

    本书是20世纪最为经典的哲学和社会批判著作之一。作为20世纪著名的犹太哲学家,京特·安德斯与别的学院派哲学家不同,他把哲学的视角转入对社会现象的慎思和批判。他的主要思辨领域是“否定的人类学”、“批判技术哲学”和“媒体批判哲学”。其表述方式是从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主要技术现象出发来进行反思,如“电视”、“航天”、“化妆品”、“核武器”、“计算机”等等。哲学界也因此将他称为现代批判技术哲学和媒体批判哲学的奠基人。本书就是他的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否定的人类学”:主要讨论人的历史结构衍变,人和世界的本体论关系,“自由”阻止人的自我认同。提出人的自我认同是个动态变化过程,其前提是人无法摆脱对自由的追求,对创造世界、科学、艺术、技术和历史必然性的定式。“批判技术哲学”:人的“普洛米修斯的羞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它蕴涵了作为人的自我成为机器的羞愧。这种羞愧是技术发展和人的本质之间产生的落差所引起的。这种落差产生“过时的人”。人的存在、生活在技术革命中开始以一种过时的存在方式显现,人生产的产品逐步废除人的价值。问题的实质是技术如何替代人成为历史的主体。人类不再具备控制机器所内含的结构性权力,在失控的技术面前,人类在劳动方式上、精神上和心灵上都将失去其本质意义。人类由于个体性、生命性在机器面前显得无能,个体和生命无法与完美的机器相媲美。“媒体批判哲学”:电视观众失去判断力,电视的力量在于使人获得主观的客观性,在非现场中经历现场,从部分中获得虚幻整体。影视本体论的双重性语义:图像和事件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产生幻象。电视的实质是:依赖性地消费已被他人决定了的判断。电视作为“大众隐居机”制造了这个时代人类的特征。京特·安德斯还在《过时的人》中反思批判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学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信息革命”和“生物遗传”革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衍变,但其本质并没有产生变化,因此,京特·安德斯的现象学批判仍然有着它深邃的思想内涵。
  • 后现代状态

    作者:(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末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艺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手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中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作者:(德)哈贝马斯

    现在才来翻译出版此书,无疑是有点晚了,因为哈贝马斯的原著是1985年出版的,如今20年过去了,当时看起来激烈的言辞,现在已经多少失去锋芒,尤其是考虑到哈贝马斯晚年已经与他的批判对象之一德里达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 当然,即便如此,它依然是德国知识界对法国后结构主义理性批判所作的最有影响的回应。而哈贝马斯的地位也决定了,当我们寻找与法国后结构主义相异的声音时,自然就会想到这本书。《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方面梳理了德国自己的哲学遗产———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巴塔耶、福科、德里达和卡斯托里亚迪斯所代表的法国思潮。但我们的疑问或许是:哈贝马斯真的看懂了他的法国同行们在干什么吗?他将“巴塔耶精神子嗣”的头衔硬派给福科,难道是恰当的吗?
  • 论可能生活

    作者:赵汀阳

    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幸福的两条原则,自成目的和他人礼物,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上的当代推进。
  •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作者:[美]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浊: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
  • Max Weber and Thomas Mann: Calling and the Shaping of the Self

    作者:Harvey Goldman

    Though they worked in very different disciplines, Max Weber and Thomas Mann were engaged from early in their careers in a remarkably similar enterprise converging on questions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self-understanding, and built upon conceptions drawn from a common intellectual and national heritage. Harvey Goldman's ambitious new book is about a part of that enterprise,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of self and work as set out in Weber's essays on religion and Mann's pre-World War I writings. Weber and Mann sought to revitalize a set of ideas of character and action--calling and personality--to guide their own lives and intellectual creation, as well as politics and the life of the nation. In their hands these ideas also became explanatory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risis of their class and of Germany. By organiz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Weber and Mann around the conceptual nexus of calling and personality, the author reveals a number of issues and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overlooked, providing an altogether new approach to Weber's famous explanation of the capitalist spirit and recovering a vital modern debate around the idea and meaning of the person. In the convergence of so many themes in their writings, Weber and Mann exemplify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their age and cast a special light on problems of self, identity, and social life. This work contains fascinating material for student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modern political theory. Anyone concerned generally with twentieth-century European history, politics,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will welcome this rich, vigorously written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