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社会学
-
The World in Guangzhou
Mere decades ago, the population of Guangzhou was almost wholly Chinese. Today, it is a truly global city, a place where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go to make new lives, find themselves, or further their careers. A large number of those migrants are small-scale traders from Africa who deal in Chinese goods—often knock-offs or copies of high-end branded items—to send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Guangzhou, Gordon Mathews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city became such a center of "low-end" globalization and shows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at experience similar transformation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Through detailed ethnographic portraits, Mathews reveals a world of globalization based on informality, reputation, and trust rather than on formal contracts. How, he asks, can such informal relationships emerge between two groups—Chinese and Sub-Saharan Africans—that don't share a common language, culture, or religion? And what happens when Africans move beyond their status as temporary residents and begin to put down roots and establish families?
Full of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 The World in Guangzhou presents a compelling account of globalization at ground level and offers a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urban life as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continue to remake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
走私如何威胁政府
全球化的影响之一——一个繁荣并且充满叛逆的地下世界的发展——却渗透到了本土的政治领域当中,产生了革命爆发之前的严重冲突和辩论。这种纷争不仅是简单地给君主制国家施压,增强要求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呼声,它还直接推动了大革命的爆发及其进程,因为劳动阶级和精英阶层所发起的相互影响的运动颠覆了旧制度的组织机构,建立起了新的社会政治秩序。
18世纪中期,马德林的冒险旅程触发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安全举措:市镇加强了自身的防御力量,骑警开始认真地巡逻道路,包税公司官员展开了带有军事色彩的情报刺探活动,设置了空前数量的岗哨,王室军队的特种军队也开始在东南部地区追捕匪帮。这些力量能够被部署用于打击走私者表明了这一时期国王政府维持治安的力量增长的程度。
18世纪非法贸易的发展促使法国这个君主制国家进行了重大的机构改革。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国王政府增加了包税公司的治安权力,使之成为欧洲大陆上规模第一且最强大的准军事力量。它也通过强化刑法典和创制由包税公司资助的新的特别法庭——这些特别法庭被用于起诉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出现的走私者——彻底重组了刑事司法系统。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商业繁荣,消费革命出现,这刺激了在政府之外的地下组织的建立,并且,随着法国殖民地的不断开拓,这个由马德林创建的地下世界也延伸到了全世界,控制了兴旺一时的黑市贸易。本书讲述了马德林建立、发展这个地下商业帝国,且最终被捕判处死刑的经历。不仅是一部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黑社会组织的传记,更展现了贸易体系刚开始全球化时期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各界人士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纷纷来华访游,文化人是其中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至1945 年日本战败,他们创作的中国题材游记超过450种,此外还有大 量各种题材涉华作品。日本文化人怀着何种目的来华,在那些与近代日本国家、日本人的存在方式有着各种复杂关联的中国都市 中,如何书写近现代的中国甚至直接/间接参与对华行动,与日本作为侵略者“闯入”中国有何种内在联系等,都是中日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尚未厘清的问题。以都市空间为视角,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幕末以降上海之于日本人的“近代”意义随之消散,继起成为意义的则是北京。1937—1945年,北京沦陷成为日本所谓“东亚建设的基地”,日本文学中北京题材创作陡增;这一“东洋”身份与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中华故都、首都南迁背景下的文化古都三重身份交错,使北京在日本文学中的书写呈现出多维交杂的状态。
-
微粒社会
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线留下的每一个痕迹,无论是一次点击还是一次停留所产生的数据,都让我们的行为、习惯被更深刻理解。小到个体、大到公司,每一个层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本书的作者库克里克在书中详细解读了当下这个被解构的社会并将之总结为“三大革命”。任何想要了解数字化或是正在从事和数据有关工作的人都不可错过这本书。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会引发社会的变革,当数字化不断蔓延至社会各个层面的时候,我们的制度包括法律、科学及科学方法、我们当前的政治制度等,它们是否还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本书将引导我们思考这些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
数据对每个公司的意义无须赘述,很多大公司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掌握着大量的重要数据,数据已经变成很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本书将帮助关注数据的公司更深刻地理解数据和数据为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
-
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
本书通过一系列密切相关的主题和方法,对既往的“国家理论”建构做了一番检视,并指明其未来必须遵循的精进之道。
发展中国家比较政治研究是一门分支学科,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找理论内核。现代化理论学派和依赖理论学派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一度喧嚣,如今沉寂。在过去十到十五年中,一种更注重国家取向的方法取而代之,并引起相当大的关注。本书是上述学术传统的延续,提供一种社会中的国家研究视角。本文集的作者们既有从一般层面、也有从具体国家层面切入运思,希望说服其他人转向几个相互关联且推陈出新的理论方向:超越“找回国家”,将国家研究重新定位于它们的社会背景之中,进而采用一种更具平衡感的社会中的国家视角;将国家分解成各种研究对象,既视之为目的,也视之为更好地理解国家和政治变迁的手段;重新思考那些惯常用来界定发展中国家变动不居的社会势力的范畴;对国家—社会关系相互转化的特质持续保持敏感。
-
金泽
本书是一部文化人类学专著。选取上海青浦金泽镇作为最主要的研究个案,作者李天纲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府、州、县、乡、镇等地方志,探究了江南地区官方儒学经典、祭典和民间地方祭祀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金泽》主要观察关注和研究江南地区以祠祀为特征“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和演化,作者经过细致的历时性考察,从中提炼出江南地区祭祀及民间信仰的共性,由此提出“从儒教祠祀系统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才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书中还着重考察了中国民间祭祀和信仰系统的当代转型和改造进程,并探讨了这转型和改造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另外,在全书结尾处,作者简要探讨了研究民间祭祀、神衹和信仰的新方法与新路径等问题。
-
多元现代性的反思
多元现代性的核心,是假定存在着不同文化形式的现代性,它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状况塑造而成。这些不同形式的现代性在价值体系、各种制度及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本书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和经济学等角度,从欧洲、中国乃至跨国公司等论域,探讨多元现代性的相关问题,参与讨论者为艾森斯塔德、魏斐德、杜维明、金耀基等世界知名学者及理论家。这些视角和理论、经验与展望,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现代性的各种互不相同又彼此关联的理解,以及对世界的总体理解。
-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
在这《掌控大趋势》中,作者从新的世界秩序和贸易秩序形成、前沿科技的发展、应对教育挑战、掌控大众传播、摆脱思维惯性等角度抽丝剥茧,系统而深刻地解读了这个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对于全球未来发展变局的判断,作者认为,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全球性的变革——政治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和规则、程序意义上的。而且,所有这些变革的速度也将会加快。
对于我们每个人、每家公司、每个社会来讲,作者的判断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而且正在经历着全球规则的大转变。变化是好还是坏,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未雨绸缪,还取决于我们如何抓住变化所带来的机会。我们对外部环境了解得越多,我们从变化的图景中所得出的判断越准确,所获得的连接越精确,那么我们对自己道路的驾驭就会越轻松。从个人到社会、从城市到国家、从独资企业到跨国公司,这条规则几乎在所有层面都是适用的。我们还在固守昨天的思维模式,还在相信我们能够让时间停下来,能够继续按照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行事。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出生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做什么、我们拥有什么以及我们是谁。
作为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两位作者的脚步跨越中国的山山水水,从中国*所公办中学文翁石室到“一带一路”、“墨子号”卫星、中国大阅兵……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教育思想、思维习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比中国发展模式与西方发展模式,他们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与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相比较,掌控大趋势难度则要大得多,当然也更有意义。《掌控大趋势》这本书足以让你看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也能让你学会当世界已经改变或即将改变之时,你该如何驾驭、掌控这个变幻的世界。
-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本书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以及主要理论观点,并通过鲍尔斯(Samuel Bowles)、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及艾波尔(Michael Apple)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及阶级宰制。全书分成九个主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教育之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中国的教育研究开展不一样的道路。
-
意愿的冲撞
小额债务、冷嘲热讽、争抢车位、超市插队……社会上绝大多数暴力冲突都源于这类区区小事。但为何如此?本书探讨群体暴力的结构性起源,认为除了个人品性与文化背景,暴力行为还与人际关系的结构类型有关。具体而言,暴力冲突更有可能发生在朋友之间或社会地位大体平等者之间,也就是对等关系中,而非领导与下属这类社会等级高低差异明显的层级关系中;最典型的暴力冲突发生在某个人意欲取得相对于他人的优势或统治地位时,即使这种意图缺乏足够的理由;由于对社会等级的不同理解容易引发暴力冲突,在传统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或挑战之时,尤其在政治变革期,人际冲突和群体间暴力将变得更为频繁和激烈。本书以谋杀、宿怨、复仇、革命以及日常纠纷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事件为例,对上述原创性思想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将冲突重新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
清华社会学评论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中国社会学界对于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关注和学术旨趣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作为说故事的社会学者,我们要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2017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定期举办“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两场学术系列讲座,重点关注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取向,以及就这两个领域内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和经验面向进行集中讨论。系列讲座邀请了一批在北美接受过历史社会学系统训练的年轻学者,从问题意识出发,通过具体的个案实证研究,去探索不同因果机制在不同历史案例里的作用,并将内在的社会机制放置在另一个社会情境或者政治制度之下进行比较探讨,从而形成一个更优越的“经过社会科学认证过的故事”。
本期的历史社会学专题,正是在这两场学术系列讲座基础上的一次有益尝试。专题收录的几篇文章,不仅有从理论层面对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对历史比较方法如何建构理论进行反思,也有从经验层面对中国与欧洲在19世纪之前的政治稳定、帝国转向框架下民族主义与国家建设进行审视。同时我们还收录了对共和国性别机制以及以明清易代为案例对韦伯正当性理论进行探讨的两篇研究论文。
本期其它重点学术论文还包括田方萌对配额制的原因、机制和后果的探索,陈玉琛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思考,以及耶鲁大学Deborah S. Davis和印第安纳大学Sara Friedman对两岸三地华人社会“去制度化”的婚姻形态的考察。同时本期还收录两篇学术长书评,分别对西北大学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的著作《过剩之地》和哥伦比亚大学西莫斯·可汗(Shamus R. Khan)的著作《特权》进行了解读。
-
Bit by Bit
An innovative and accessible guide to doing social research in the digital age
In just the past several years, we have witnessed the birth and rapid spread of social media, mobile phones, and numerous other digital marvels. In addition to changing how we live, these tools enable us to collect and process data about human behavior on a scale never before imaginable, offering entirely new approaches to core questions about social behavior. Bit by Bit is the key to unlocking these powerful methods―a landmark book that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how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data scientists explores the world around us.
Bit by Bit is the essential guide to mastering the key principles of doing social research in this fast-evolving digital age. In this comprehensive yet accessible book, Matthew Salganik explains how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transforming how social scientists observe behavior, ask questions, run experiments, and engage in mass collaborations. He provides a wealth of real-world examples throughout, and also lays out a principles-based approach to handling ethical challenges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Bit by Bit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who want to harness the research potential of big data and a must-read for data scientists interested in applying the lessons of social science to tomorrow’s technologies.
Illustrates important ideas with examples of outstanding research
Combines ideas from social science and data science in an accessible style and without jargon
Goes beyond the analysis of “found” data to discuss the collection of “designed” data such as surveys, experiments, and mass collaboration
Features an entire chapter on ethics
Includes extensiv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ading and activities for the classroom or self-study
-
The Specter of Global China
China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one of Africa’s top business partners, aggressively pursuing its raw materials and establishing a mighty presence in the continent’s booming construction market. Among major foreign investors in Africa, China has stirred the most fear, hope, and controversy. For many, the specter of a Chinese neocolonial scramble is looming, while for others China is Africa’s best chance at economic renewal. Yet, global debates about China in Africa have been based more on rhetoric than on empirical evidence. Ching Kwan Lee’s The Specter of Global China is the first comparative ethnographic study that addresses the critical question: Is Chinese capital a different kind of capital?
Offering the clearest look yet at China’s state-driven investment in Africa, this book is rooted in six years of extensive fieldwork in copper mines and construction sites in Zambia, Africa’s copper giant. Lee shadowed Chinese, Indian, and South African managers in underground mines, interviewed Zambian miners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worked with Zambian officials. Distinguishing carefully between Chinese state capital and global private capital in terms of their business objectives, labor practices, managerial ethos,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Zambian state and society, she concludes that Chinese state investment presents unique potential and perils for African development. The Specter of Global China will be a must-read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of China, Africa, and capitalism worldwide.
-
未來年表
◆內附「臺灣版未來年表」、各領域專家推薦文QR CODE!一掃即看!
◆日本6個月狂銷30萬冊!亞馬遜2017年度暢銷書,商業類第1名!
◆小野(作家)、劉黎兒(資深媒體人及作家)、蔡宏政(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邱俊榮(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誠心推薦
這是一場影響力驚人的「寧靜危機」,
沒有察覺的人,終將被它慢慢腐蝕。
「少子化」「高齡化」也許已經讓你聽到耳朵長繭,
但你可能不曾想過:它們將如何左右我們的未來?
2020年 半數女性超過50歲
2027年 血庫嚴重缺血,重要手術無法進行
2030年 銀行、醫院、安養院一一從地方消失
2033年 每3戶就有1戶空屋
2039年 火葬場嚴重不足
2050年 食物缺乏,捲入世界糧食戰爭
……
少子化、高齡化所帶來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絕對超乎你我想像!
不要天真樂觀地以為,人變少了,生活就會比較舒適。
看看日本經驗,你將獲得終身受用的啟發與提醒!
作者身為日本人口研究專家與《產經新聞》評論委員,
在深入研究後,他發現人口減少不只是單純變得「地廣人稀」,
結構失衡更將成為拖垮整個國家的核心問題。
20年內,日本的社會可能變成:
■每5人就有1位老人,孤獨死成為常態。
■捐血量驟減、血液製劑嚴重缺乏、醫院人手不足,連救護車也叫不來。
■勞動人口大幅減少、消費冷卻、稅收減少、各級政府逐漸失能。
■空屋率過高,卻沒有人力和經費可處理,鬼城處處,形成治安死角。
■由於人口過少,不只銀行、百貨公司、安養院,連漢堡店都開不下去。
■警備、消防、國防、醫療等仰賴年輕新血的工作後繼無人。
本書透過年表形式,系統化呈現不同時間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雖然這些推論看起來很可怕,但絕非空穴來風,
高齡化所帶來的衝擊遠比想像中更大,受影響的將是不分年齡與性別的全體國民!
作者並提出「10個未來處方箋」,
引導大家思考自己和整個社會的該如何面對,找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日本花了11年才進入超高齡社會,
但臺灣預計只要8年,之後總人口數將開始走下坡;
15年後,每4人就有1人超過65歲;
25年後,每3人就有1人超過80歲;
30年後,每1.7人就要扶養1名老人!
這樣的未來,我們現在能不警惕因應嗎?
〈編輯室報告〉給臺灣的未來年表
人口減少,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人少了,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擁擠,生活會比較舒適;空屋率高,房價應該就會變低,也比較好買?
或許如此。但另一方面,少子化和老化速度過快,將來便無人能支撐整個社會,高度依賴年輕人力的職業(例如國防、醫療救護、警備、交通等等)無以為繼,社會安全無法獲得保障,人人自危。工作年齡人口減少,意味著繳稅的人也減少了,國家稅收不足,連預算都無法編列,該維護的基礎建設只能放著不管,故障毀壞成為常態。
因為人口過少,消費規模也變小了,大家賺的錢當然更少,目前三步一家、五步一店的便利商店和速食店被迫關門,電商與物流服務前後端的人力也不足,24小時到貨的服務走入歷史;醫療院所也逐漸減少,即使是小型診所,也變得離家甚遠。此外,由於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人變少了,許多路線被迫裁撤、減班;捷運和火車的班距變得更長,甚至為了省電省人力,電梯和電扶梯形同虛設,除了月臺外都是一片黑漆漆的。
更別提社會保險破產、長照人力缺口、孤獨死、下流老人……等更深刻的問題。
另外,有些影響已經在偏鄉發生,也往往是城市所看不見的:鎮上唯一的學校從「國小」變成「分校」,再變成「分班」,最後完全廢校。拔個牙得搭20分鐘的車到隔壁鎮,便利商店得開30分鐘的車才找得到;公車2小時才來一班,下午4點就收班;入夜後,整個城鎮宛如鬼城,所謂的「隔壁鄰居」其實只有頹圯的空屋……
這樣的生活真的能算得上舒適嗎?再退一百步來說,能算得上安全嗎?
本書很清楚地讓讀者知道,高齡少子化所帶來的社會衝擊不會只和某些人有關,而書中所提出的預測不但很可能在日本成真,也極有可能在臺灣成真。因人口減少而變得「地廣人稀」的生活不會只有浪漫的美好,還有更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現在輪到我們想想了:政府與民代究竟在高齡少子化問題上做了哪些努力?這些努力的方向對嗎?這些措施真的對人民有益嗎?如果總樂觀地想著「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我們就只能落得不斷被越來越惡化的未來窮追猛打的下場。
各界推薦
小野(作家)、劉黎兒(資深媒體人及作家)、蔡宏政(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邱俊榮(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臺灣跟日本一樣,也在縮小、滅絕中──這本書是臺灣預言書,寫出了當政者不敢面對的真相〉 劉黎兒(資深媒體人及作家)
任何關心臺灣的人拿起這本書,一定會不斷點頭,因為這本書不僅是在寫日本,也是在寫臺灣。現在或未來在日本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臺灣即將發生的;甚至有些現象,在出生率全世界最低的臺灣或許來的更快。日本在縮小、滅絕中,臺灣何嘗不是,或該說臺灣更是,這本書就是在預言臺灣!
對照本書就可看出,臺灣也在縮小,走向滅絕化;這不是唱衰臺灣,而是面對臺灣。現在政府所有的計畫都枉顧人口減少和超高齡化的現實,仍以人口增加為前提,制定錯誤的政策。也因此,比起日本人,臺灣人更應閱讀此書,唯有所有人都理解、面對臺灣的現實,才能阻止錯誤的政策走向;和日本相比,臺灣的少子化,也就是縮小、滅絕是更為急切的。
〈未來40年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衝突來源〉 蔡宏政(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許多人都把老化的問題簡化成孩子生太少,所以創造出一個「少子化」的名詞。事實上老化在各方面的衝擊遠大於鼓勵生小孩、給育兒津貼與公托等養育議題。這本書的主要貢獻就在於告訴讀者,當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漸增大時,將產生各種什麼樣的衝擊,例如國防、治安、防災與醫療急救機能的下滑。
老化是臺灣未來40年最重要的政治、社會與經濟變遷因素。以目前臺灣政府治理失能的程度,可預見的是與老化相關的服務,將通過商品化的市場服務與民眾的自力救濟來提供,這將進一步導致福利供給的「社會階層化」。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終生將籠罩在老化的幽靈之下,這一困境也將成為臺灣未來40年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衝突來源。至於要了解有哪些可能的衝突場景,就先來讀讀本書吧!
〈繼續追求擴張,或是正視人口劇減趨勢?〉 邱俊榮(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臺灣面對的高齡少子化問題還較日本嚴重。這本書對我的第一個啟發是日本對於面臨問題的前瞻思考與積極面對。這樣的態度非僅在高齡少子化問題,對於能源短缺、青年就業、區域平衡發展等問題亦復如是,值得我們借鏡。
本書很具前瞻性地指出高齡少子化的具體衝擊,其實很多效應都是可依直覺想見,而臺灣也難逃避的,例如大學的倒閉危機、獨居社會、住宅過剩;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我們至今可能還未能慮及的嚴重影響,諸如因必須照護而產生的離職潮、技術人員產生缺口使得技術大國地位動搖、血庫存量常態性不足、醫療照護設施不足等。
最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建議應該正視人口劇減趨勢,將日本改造成小而美、有效率的國家,揮別過去以「擴張」得到的成功經驗,策略性地縮小規模,「畢竟很多人口規模小於日本的國家也都過得很富足」!這樣的思維又何嘗不適用於臺灣?對於仍不斷追求擴張的台灣,我們或許應該試著培養跳脫傳統思維的勇氣。
-
新异化的诞生
【媒体推荐】—————————————————————————————
◆ “哈特穆特•罗萨写了一本相当有趣的书,而且正好也为感兴趣的外行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识这位耶拿社会学家的工作。这本书虽然思想内涵相当丰富,但相当好懂、一目了然。”
沃尔夫冈•斯多尔茨(Wolfgang Storz),《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2014年1月4日
◆ “一本需要动点脑筋阅读的读物──但脑筋定会动得很值得。”
哈特穆特•杭特(Hartmut Handt),《讲坛──德国文学杂志》(podium Februar)2014年2月号
◆ “这是一本对后现代社会进行了生动有趣分析的著作。罗萨成功用具有中心主旨的视角,对现代主体的零碎(且负面)的经验统整起来、进行了分析。他也通过这本书,清楚(虽然也相当复杂)地指出了阻碍后现代社会美好生活的关键要素。”
葛特-霍尔各•克雷夫诺(Gert-Holger Klevenow),《社会网──德国社会科学网络平台》(socialnet.de)2014年6月16日
◆ “虽然罗萨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但正是通过这种写作风格,让他与读者大众联系了起来,并呈现了一个时间紧缺、充满全球化压力、过快生活步调、数字革命和多任务处理的世界。”
亚尔夫•克里斯托弗森(Alf Christophersen),《实用神学》(Praktische Theologie)2017年3月号
【编辑推荐】——————————————————————————————
◆为何你总要查看微信朋友圈?为何你总要更换还没坏的智能手机?为何你总觉得事情繁多但还是不自觉地翻看门户网站?……
◆世界知名社会学家为我们解释你的时间究竟都去哪了?为何你会觉得生活是如此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慢慢地体味生活、感悟生命?……
◆ 本书作者师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霍耐特,现为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代表人物。
【内容简介】————————————————————————————
◆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然而说“我很忙碌”,却能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量化为数字的今天,人们似乎又过于忙碌了。为了房子、车子,年轻人不堪负累。在吐槽、自黑过后,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何会如此忙碌?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罗萨认为,正是不断强化的增长逻辑造成了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尽管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也越来越紧密地被捆绑到不断加速的社会化大生产当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人们与过往的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和社会不断地疏离与异化。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新的异化形式诞生了。
-
问卷(潘多拉的清单)/小文艺口袋文库
生活里到处都有问卷,我们在递交信息时填写它们、在寻找爱情时填写它们、在消磨时间时填写它们,也在拓展自我认知时填写它们。那么“问卷”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如何从边缘走向流行文化的中心地带?《问卷:潘多拉的清单》为我们揭示了一段隐匿在测试纸页背后的历史。作者埃文•坎德雷潜心收集各种意想不到的数据和材料,从头细数“问卷”的由来: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自白录”到各种版本的“普鲁斯特”问卷,从智商测验到早期婚姻咨询,从社交网站的趣味问答到令人欲罢不能的人格测试。坎德雷在书中深入浅出、不乏幽默地探讨了文学与科学、心理学与商业,以及媒体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联。
这本小书描绘了“问卷”的前世今生,体量虽小却包藏了诸多理所当然背后的“知识”,有些特别好玩,有些让人恍然大悟。你可以看作这是一次对大众流行文化的精湛解剖,于细微处见真知,平凡日常的细部竟是如此有趣迷人。
“知物系列”丛书由兰登旗下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成功策划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可见其眼光。这套Object lessons他们预计选择三十多种物件,目前阶段已有十余种面世,丛书希望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或抽象之物的历史文化,来揭示出隐匿其背后的真相,即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这些物是如何型塑我们的生活并且被赋予意义,探讨物质与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互动与影响。Object lessons在国外已有不错的销售成果。
本套书是口袋本丛书,每本大约5~6万字,题目有趣,文笔极佳。作者是英、美名校教授或者副教授,以及《纽约时报》《巴黎评论》《洛杉矶时报》等几家著名报纸的金牌专栏作家。通过每本小书,即可快速获得关于此物的“前世今生”。
-
社会调查自白
编辑推荐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让世界从不同角度定义中国的生产方式!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定义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核心理论框架!费孝通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思考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设想都将指引我们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内容简介
《社会调查自白》是费孝通先生1984年在中国民盟中央组织的“多学科学术讲座”上所做的讲座汇集而成,谈论的专题涉及社会调查各个方面,可以说是青年学者在中国开展社会调查的启蒙读本。在书的*后,收录他在《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期上发表的“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一文,让读者从费先生的自我思考中感受其坚守一生的学术思想。
认识中国社会,是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要旨。“到实地去”“从实求知”,既是费孝通的学术实践方向,又是其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本书介绍了费先生开展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社区分析、类型比较法、历史的考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关系、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回到实践中去等,。作者在步入学术研究殿堂时断言的“有效的社会建设只有建筑在社会学的研究上”的命题,既指明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更包含了社会学工作者科学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
-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是吉登斯早期著作,为他赢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这本诠释性和比较性的论著种,作者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著作进行了简洁而又全面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三位建立了现代社会学基本框架的思想巨匠。在前三篇中,吉登斯分别对三位大师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此揭示他们在社会理论贡献之间的内在连贯性;在结论篇中,吉登斯讨论了将马... -
女性面對的戰爭
這個世界對女性的壓迫,就是「性」的壓迫!
戰地記者30年生涯結晶,
謳歌母性、母親的一本報導文學。
她走向其他人不敢去的地方,最勇敢無畏、最誠實的記者!
──《衛報》(Guardian)
★英國亞馬遜書店2016年8月選書
★英國亞馬遜書店歷史、社科類暢銷書,女性歷史#1
BBC戰地女記者──蘇.勞伊德.羅伯茨是英國最傑出、知名度最高的電視記者之一,以勇敢揭發人權議題、挑戰女性記者限制著稱。她在2015年十月不幸病逝前,寫完最後也是唯一一本書,獻給世界各地的受難女性與她們堅強的反擊。
1973年,羅伯茨以實習生身分進入英國獨立電視新聞網,開啟她非凡的新聞記者生涯,往後成為英國第一位在蘇聯、中國、伊朗等環境嚴峻的新聞站獨立編採報導的女性記者。在長達三十年生涯中,她走遍全球,深入危機四伏的戰亂地區,目睹各種對女性最殘酷不仁的暴行。然而除了第一手見證這些苦難,她也記錄下這些女性不可思議的反抗決心。
《女性面對的戰爭》述說羅伯茨自己令人難以想像的危險經歷,也道出眾多令人心痛憤怒的女性故事。被囚禁在惡名昭彰的都柏林「抹大拉洗衣廠」的瑪麗.梅里特;被人口販賣到波士尼亞被迫從事性工作的莫妮卡;取代母親擔任村落割禮執行者,又因不忍殘割的不人道而逃亡的甘比亞女性麥穆娜;六歲稚齡便被迫嫁人十三歲又被莫名休妻的印度女孩曼內瑪。
從英國的性別薪資差距,到喀什米爾的強迫婚姻,從以強暴當作戰爭武器到「榮譽殺人」,羅伯茨帶領我們檢視人類的歷史,再分析女性今日的生存狀態。更重要的是,她不惜一切為那些勇於挑戰錯誤暴行,不論多害怕仍竭力反擊的女性發聲。羅伯茨寫完本書不久便不幸病逝,她被視為同世代最傑出的電視記者之一,因為她鞠躬盡瘁燃燒的非凡一生得以被聽見的女性聲音,也將持續迴盪!
-
门口的陌生人
有史以来,战争暴力和极端饥饿的残酷生活所导致的难民,就已经叩响了他人的大门。对于大门后面的那些人而言,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总是陌生人;而陌生人之所以往往引起恐惧、焦虑,仅仅是因为这些陌生人不为大门后的人们所理解。今天,我们发现我们自己面临这种历史的极端情况,我们的电视屏幕和新闻报纸充斥着关于“移民危机”的报告,渲染难民对欧洲各国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破坏性的冲击。关于这种焦虑的讨论,已经引起了一次真正的“道德恐慌”——一种恐惧情绪——在大量的人口中扩散,他们担心这种邪恶会威胁社会的幸福安宁。 在这本小书中,齐格蒙特•鲍曼分析了这种道德恐慌的根源、表现和影响。他简要地剖析了今天的移民恐慌,指出了政客们如何利用这些广泛扩散的,特别是在已经如此之多的被剥夺继承权者和穷人之中广泛传播的恐慌和焦虑。他认为,相互孤立、修建隔离墙而非沟通对话的策略具有误导性。这种策略可能带来一时的安宁,但是从长期来看注定会失败。人类正面临危机,走出这种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承认地球上的不同人口部分日益相互依赖,并找到新的道路,使我们与具有不同意见和偏好的陌生人团结而合作地生活在一起。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