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神话学:生食和熟食
本书是法国著名的结构人类学家斯特劳斯四卷本《神话学》中的第一卷。在本书中,斯特劳斯试图以生的与煮熟的、新鲜的与腐败的、湿的与干的等对立的烹饪及感官特质建立一套严谨的逻辑架构。“生/熟”这个对立组是一再出现的主题:前者属于自然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的范畴。这两个范畴的差异及变换以火的发现为指涉的焦点。他还发现了下列层次上各对立组的对应关系:在食物层上是“生的/熟的”,在社会层次上是“自然/文化”,在宗教层次上是“世俗/神圣”,在声音层次上是“静默/音响”。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全译本,ISBN:9787801450371,作者:(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 -
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巫术的一般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代表人马塞尔•莫斯的代表作。《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一书则是莫斯与昂利•于贝尔合作的一部书,莫斯就是利用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积累资料和获得的启发写成《巫术的一般理论》的。 此二书对于我们理解莫斯提出的“整体社会事实”,认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理解观念、行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作者在法国社会学中的地位,是人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们将其合出,以便读者比照阅读,窥年鉴派学术思想之一斑。祭祀是典型的宗教行为,它所确立的关于“神圣性”的观念,不仅是一套飘渺的幻象体系,而且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体系。确立这种观念的,不仅有宗教行为,而且有非宗教行为,其代表是巫术。巫术,表面上是由单个巫师实施的,往往表现为个体行为,但本书却发现了它的社会的属性。莫斯先陈述了巫术的各种基本表象,再从逻辑上将这些表象与它们的整体性本原联系起来,并指出它才是产生这些表象的决定性力量。 -
财政危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1450-1789)
本书为“公共预算经典与前沿译丛”之一,除导言外,本书包含6个作者的7篇文章和结论部分。开始两章是关于英格兰的。第1章追踪了15世纪到内战前夕关于政府财政的政治。第2章进一步探讨了斯图亚特王朝晚期到18世纪早期的政治与国家财政的关系。第3章致力于研究尼德兰在16世纪和17世纪通过征税和贷款来筹集资金的特别能力。第4章和第5章关注西班牙的问题,将国会的财产变化与西班牙国库的运作联系起来。第6章考察了从中世纪末期到18世纪早期的法国,探讨特权和特殊主义的财政影响,以及该国不断重复的财政危机的政治后果。第7章则解释了法国1788年的财政危机为什么导致君主制的跨台,而此前许多类似的危机则从未如此。结论部分对四个国家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关于国家财政和政治发展之关系的一般经验,回答了许多一般性问题。 -
激进的女权主义
图书内容简介 在中国学术界,通过不同学科的学者,主要是女性学者持之以恒的工作,女性主义研究已经成为显学之一。而王赳同志也是这一群体中的一员,从硕士到博士,王赳同志都以女性主义,特别是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为研究课题。本书就是她多年研究的成果。这本书是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写成,倾注了她多年的辛勤劳动。 无论是潘克赫斯特母女还是以她们作为中坚的妇女激进同盟,对于中国公众,甚至世界史研究者来说,可能都是非常陌生的。但在英语世界中,潘克赫斯特母女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母亲埃米琳和丘吉尔等一道,位列英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0个重要人物,她的塑像矗立在威斯敏斯特广场,抬起的右手优雅地指向英国议会大厅。在20世纪初的英国政治生活中,这个同盟更是发挥着独特影响的力量。1918年英国妇女议会选举权的取得,虽然不能说是这个同盟运动斗争的直接结果,但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会否认在此过程中这个同盟的卓越贡献。 作者以其女性的细腻的笔触,明白晓畅地向我们呈现了妇女社会政治同盟的完整故事:它的理论渊源、缘起、领导人物、斗争策略与效果。 图书目录 导言 一、研究的动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同盟参政运动的社会文化溯源 一、天赋人权观:英国妇女争取权利运动的思想渊源 二、“家庭天使”:维多利亚时代主流的女性观念 三、英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权利的缺位 四、激励与示范:男性争取权利运动 第二章 同盟参政运动的核心人物: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一、家庭及成长环境: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的青少年时代 二、婚姻、家庭对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的影响 三、投身社会运动中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四、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和她激进的女儿们 第三章 同盟参政运动的历程(1903-1914) 一、同盟参政运动的兴起(1905-1907) 二、同盟参政运动的发展(1908-1912) 三、同盟参政运动的高潮(1912-1914) 四、同盟参政运动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 同盟参政运动与大众传媒 一、同盟运用媒体策略的背景 二、同盟运用媒体的具体策略 三、同盟创立报刊以塑造自我形象 四、同盟媒体策略的意义及思考 第五章 关于同盟参政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一、理性还是非理性:关于同盟的激进参政运动的争论 二、有效还是无效:关于战斗策略的影响的评估 三、同盟运动为何没有实现目标 第六章 公共记忆中的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 一、公共记忆建构问题的提出:从暴徒到英雄 二、战斗参政者的公共记忆建构的过程:从时间到空间 三、公共记忆建构的动因:从民间到政府 四、公共记忆是否真实的历史?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兄弟并不平等
长期以来,中国世系群一直是人类学家的兴趣所在,也是他们的调查对象之一。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很少关注继嗣制度和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书作者鲁比·沃森运用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收集的证据,对位于香港新界的厦村这个有着6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世系群作了社会历史的解读,并通过描述几个14世纪的散居家户如何成为18世纪之后的地区权力主体的过程,阐述了世系群在社区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沃森博士认为,虽然父系世系群的意识形态高唱手足情意和平等之美德的赞歌,但实际上世系群促成了一个地主和商人构成的精英阶层的形成、发展和维系,该阶层的经济地位虽已然衰退,却依然在政治上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尽管世系群成员在祖先的眼里可能是平等的,但他们在涉及土地所有和政治权力的日常生活中根本无平等可言。 相信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研究专家以及关心阶级研究和政治经济的人士,都会对本书发生兴趣。 -
日本人论
南博是二次大战之后将美国社会心理学引介到日本的重要学者之一,特别从社会历史、文化生产、意识形态等脉络,探索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南博的《日本人论:从明治维新到现代》主要把日本人论当成“文本”(text)来分析,日本人论多变的形式,乃是因应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以及同际形势而被不断生产与再生产,从这个立场出发,本书不仅爬梳日本人论的发展流变,也提供从多元层面解读日本近现代社会及日本人精神观念的路径。 -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This is the first part of a three-volume work on the nature of power in human societies. In it, Michael Mann identifies the four principal 'sources' of power as being control over economic, ideological, military,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He examines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in a narrative history of power from Neolithic times, through ancient Near Eastern civilisations, the classical Mediterranean age, and medieval Europe, up to just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Rejecting the conventional monolithic concept of a 'society', Dr. Mann's model is instead one of a series of overlapping, intersecting power networks. He makes this model operational by focusing on the logistics of power - how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manpower, and goods is controlled over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space-thereby clarifying many of the 'great debate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present volume offers explanations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te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
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作者力图把马克思的社会学和弗洛德的心理学结合成为性经济社会学,并据之考察和分析法西斯主义。他认为,法西斯主义不是某个人、某个民族或某个政治集团的意识形成或行动,而是几千年在基本生物需要和冲动上一直受到压抑的普通人民群众的非理性性格结构的表现。权威主义家庭和神秘主义组织形式对人的性压抑使人成为生物病态的,产生了施虐受虐狂的性格。作者倡导以自然的爱情、生活必需的劳动和科学的认识为基本生活职能的劳动民主。 -
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
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来探索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人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某些手工业部门,例如土布业,却在这个时期洋布和本国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华北和江南,形成了几个大而繁荣的织布区,在这些地区,农民几乎家家织布,织布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而成为农民增加收人的主要来源。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入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土布业却在洋布和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包买制是决定一个地区土布业是否达到繁荣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
美国的中国形象
《美国的中国形象》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套丛书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
亚当之家
《亚当之家》(On Adam’s House in Paradise)是当代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评论家约瑟夫·里克沃特(Joseph Rykwert)的建筑理论名著。该书追溯历史上对于亚当之家即最初景象的种种探索,从柯布西耶(Corbusier)和卢斯(Loos)开始,沿着拉斯金(Ruskin)、森佩尔(Semper)、洛吉耶(Laugier)、洛多利(Lodoli),卢梭(Rousseau)、佩罗(Perrault)、钱伯斯(Chambers)、帕拉第奥(Palladio)和哥特式逆流而上,直到维特鲁威,并回溯到更加久远的希腊学派,以及希伯来人的礼仪、古代埃及和日本。作者在书中对建筑学进行了梳理,它着眼于精神深处,是一份建筑意义的心理分析。书中有着广阔的背景、深邃的知识、清晰的逻辑、新颖的见解……此书已经再版多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许多国家列为建筑学课程的教材。 -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本卷是《涂尔干文集》的第六卷,共包括六编。第一编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主题为“存在的社会起源”,它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文种包括其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一些关键概念;此外,本卷也编排了涂尔干有关宗教研究的其他重要文献,其中包括一些文章、笔记、书评和讨论。这些文献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干有关原始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本卷收录的第一篇文献,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这篇文献为1898年发表在《社会学年鉴》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足见其在涂尔干本人的理论发展和“社会学年鉴”学派的思想传承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除形式上的重要性外,本文在内容上也可以说是涂尔干思想转向的一个标志,与《分类的几种原始形式》(即《原始分类》)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相比,本文发表得最早,而且论题专一,集中于“存在的社会起源”上。为何将“乱伦”作为核心议题,涂尔干说得很清楚:正因为乱伦(inceste)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被当作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乱伦禁忌应该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其形态学上的原始形式就是外婚制(exogamie);换言之,道德的起点完全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制度,而考察乱伦禁忌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然而,涂尔干并未就此止步,他继承并修正了弗雷泽的研究路线,认为外婚制与图腾制度不仅彼此有所关联,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占据首要的地位,相比而言,外婚制与血亲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的;考察前一种关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原始的仪式和仪轨,而在有关仪式和仪轨的考察中,“集体表现”(representadon collective)不仅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学意涵也可以得到呈示。可以说,《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涂尔干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在本文中都已露出端倪了。 此外,本卷也编排了涂尔干有关宗教研究的其他重要文献,其中包括一些文章、笔记、书评和讨论。这些文献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于有关原始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以“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英与民主”和“1789年的原则与社会学”为代表的诸多文献,以及涂尔干为《社会学年鉴》前两卷撰写的序言,迄今为止始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最能体现涂尔干理论倾向与现实关怀的理论文献。读者可以从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怎样从学理上界清“道德个人主义”的基本观念,并在充分说明这种观念之限制的情况下,将其诉诸实践的。 本卷选编的第四部分文献,以“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为先导,引入了涂尔干有关社会学及其方法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涂尔干通过“人性的两重性”观念,向我们阐明了他是如何面对、处理和力求解决康德的难题的;因而,读者也可尝试从这篇文章中区辨涂尔干主义与康德主义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本部分收录的其他文献中,读者也可以通过涂尔干对同时代其他理论家的解析和批评,从更宽广的平面上,把握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观念,洞察涂尔干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相互影响、承续乃至对立的复杂局面。 在本卷的末尾,我们也选编了一些涂尔干关于家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论文,倘若把这些文章与涂尔干很著名的一些著作配合来读,读者想必会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发现。 -
陈翰笙集
本文集内容涉及经济学和历史学两方面的内容,收有:“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之发轫”、“中国的农村研究”、“中国的土地改革”、“好心的对外政策”、“古国的新生”等21篇文章。 -
暧昧的日本人
这是一本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 “暧昧”并非日本人独有,然而,它在日本神伤热播表现得如此极端,是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有创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从来不“暧昧”,不含糊;其“暧昧”,往往是清晰到极致的表现。 -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王铭铭最近同时推出了三种人类学作品,《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之外的两种实际上只是改订后的旧作,只有此书才是值得留意的新书。“本土化”问题,一直是王铭铭的焦虑所在,而他对此问题其实有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一方面,作为中国人类学者,他当然希望能搞出针对中国本土问题的人类学来,而不只是照搬西方理论;而另一方面,他又强烈地感到,人类学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全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论点,即与海外人类学一样,中国人类学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历史遗产。要想走出一条人类学的“中国之路”,就必须有反思地继承中国人类学的这笔历史遗产。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上、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中华民国为历史标志的20世纪上半叶,虽然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无疑是其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其间,新制与旧统共存,建设与破坏同行,革命与反动互激,内忧与外患交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还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习,无不酝酿着、爆发着重大的变化与改造,并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21世纪的到来,“中华民国史”逐渐突破了以往覆盖于其上的中国革命史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国已经作为一个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26个朝代相并列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民国史的研究兴趣,也逐渐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动人心弦的政治事件以及茶余饭后的奇闻逸事,逐渐扩散到了或者准确地说是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层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政治形式的外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从而使有关民国史的研究更紧密地与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华民国史不仅已经以其原有的完整的风貌独立地展示在当代国人面前,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生长点,而且也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历史借鉴作用,并因此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民国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尽管包罗广泛,涉及档案、方志、报纸杂志、官方文献、私人著述以及共和国时期的回忆录等等,而且这些资料也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为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资料宝库,即由当时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各地政府、各学术团体和学校以及学者个人所进行的大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农村社会调查。与业已整理出的其他资料相比,这些调查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调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覆盖着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包括城镇乡村在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调查大都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和手段调查完成的,而且均以调查报告甚至学术论文作为最终的成果形式,这样既保存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原始资料,又凝聚了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各种自然、社会及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分析、透视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是深入研究和了解旧中国城乡社会问题的极可珍视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资以借鉴的极其难得的思想库。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实际上也已经走出了历史学界的圈子而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 源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使我们终于有条件能够共同担当这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所藏散漫,有不少甚至散佚海外,如果一味求全,势必不能,亦且难以满足当前学界的急迫需求,故此我们决定采取“丛编”的形式,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整理出版。第一批收录的文献共计193种,按其调查内容大致分为10卷,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宗教民俗、底边社会、城市 劳工 生活、乡村社会、人口、文教事业及少数民族等。 -
中国姓氏
本书共分上下两编共11章,上编4章介绍姓氏的起源和群体遗传学的相关内容,下编7章分别叙述中国100个大姓的历史、分布和图谱。 全书大量有关姓氏的论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可读性。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仅仅涉及到人类群体遗传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它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人姓氏是一种文化,是一门科学。我们祖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和姓氏文化是多么的伟大,我们不但不能轻易地否定它们,而且要用科学和历史的观点去研究和分析它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兴服务,同时也为我们的后代积累资源和经验。 -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ISBN:9787300049038,作者:刘泽华,张荣明等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