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
《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1931-1965年的发展主义》回顾了1931年至1965年期间日本的经济意识形态和产业政策,指出了经济意识形态对日本经济活动实践的重大影响。《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1931-1965年的发展主义》是关于那些在战后日本真正地指导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思想家和战略家的第一个认真的研究。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事实是我们在理论上理解在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均衡转移时的关键。高柏这部充满智慧的书,有力地削弱了西方经济思想家在意识形态上用他们的模型解释日本个案的努力。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书,它对那些已经忘记市场经济中国家的作用的人们将是一个震撼。 -
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
《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的研究》从前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社会形态的角度来论述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着重研究处在前近代城市空间网络中的知识分子如何应用各种文化策略,以适应城市空间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一种文学社会学研究。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似乎“过于”注重袁枚及其性灵派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细节”问题,而比较忽略各种社团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学意义以及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文学自律性。 -
贪婪
本书属于文景文化史系列。书中作者批驳冷漠乏味的现代理论,以贪婪为基点重新整合思维与物质、意义与本能、理性与欲望。从贪婪的字面意义,到哲学理论,到现实的农民问题,到企业和政府,作者展开了宏大的论述和批评。 -
村庄发育、村庄工业的发生与发展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企业家行为的故事,而这类故事成千上万,这些故事的效应叠加在一起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书中所讲述的故事是很重要的。这本书展示了个人的创造力和人们的意志力可以使极度贫困的地区摆脱贫困。这恰好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旨(现在成为邓小平理论)、即专注于市场。用最广义的词来说,这是一种“儒教”的解释,因为一切事情取决于人,包括人的道德、意愿以及通过经验积累来学习的基本能力。显然,本书的主角吴栋材具有很多“儒教企业家”的特征。 或许很多经济学家会认为,这本书是宏观经济学著作,里面充满了统计数据、计量经济学术语、繁杂的公式和最新的解释经济增长的数学理论。但你翻开书所看到的却恰恰相反。书中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一个普通农村的故事,使用的都是最原始的资料、文件和口述的历史,此外,还有作者的一些思考和比较。简而言之,这是一项从人类学角度进行的经济学研究。 -
Remaking Modernity
A state-of-the-field survey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Remaking Modernity highlights the resurgence in historical inquiry underway right now, assesses the field's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peers into the future, delineating changes to come. The seventeen essays in this collection reveal the potenti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o transform understanding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Where many discussions of the field have focused on questions of method, these essays illuminate the substantive and theoretical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modernity, by social change writ large. This volume captures an exciting new conversation among historical sociologists that brings a wider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to bear on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modernity. The contributors represent a wide range of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a broad spectrum of understandings of what constitutes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y address such topics as religion, war, citizenship, markets, professions, gender and welfare, colonialism, ethnicity and groups, bureaucracy, revolutions,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modernist social sciences themselves. Remaking Modernity includes a significant introduction in which the editors consider prior orientations in historic sociology in order to highlight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They point out how current research is building on and challenging previous work through attention to institutionalism, rational-choice, the cultural turn, feminist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and colonialism and the racial formations of empire. Contributors: Julia Adams; Justin Baer; Richard Biernacki; Bruce Carruthers; Elisabeth Clemens; Rebecca Jean Emigh ;Philip Gorski; Roger Gould; Meyer Kestmbaum; Edgar Kiser; Ming-Cheng Lo; Zine Magubane; Ann Shola Orloff; Nader Sohrabi; George Steinmetz. Julia Adams is Arthur F. Thurna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Familial State: Ruling Families and Merchant Capitalism in Early Modern Europe. Elisabeth Clemens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People's Lobby: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Interest Group. Ann Shola Orloff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er most recent book is Women's Employment and Welfare Regimes: Globalization, Export Orientation, and Social Policy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
古代社会
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在北美印第安的血族团体中找到了一把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 《古代社会》是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摩尔根以美国印第安人亲属制度、家庭生活为基础,进而拓展到整个人类早期的氏族制度与社会生活,会息摄影式地为我们展出了混沌初开时期人类的存在面貌,其中丰富翔实的案例,立体式地为读者再现了人类初民的政治组织,婚姻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的变化,廓清了人们对上古时代的蒙昧认识。素有三四十年代中国八大史学家之一的杨东莼先生流畅生动的译笔使这样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读来饶有趣味,毫不枯燥。 -
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在程应缪、张家驹、魏建猷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引导下,半个世纪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形成了求实、创新的风格,一方面着意培养扎实的史学功底,另一方面注意增强创新意识,扬长避短,占领学术前沿。目前历史系已拥有二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2年,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开始招收硕土研究生。1994年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所。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2001年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并于同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唐力行教授。目前学科分为三个方向: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下层社会和帮会研究。各方向带头人分别是唐力行、苏智良、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以转型期中国社会研究为中心,形成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整体中国与区域社会研究相结合。区域史研究是国际史学界的新趋向。我们重点研究的江南区域(含上海、徽州)是社会转型颇具特色的地区。区域社会是整体中国的一部分,是整体中国的细胞形式,解剖某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本身就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整体中国的认识。而且下层民众是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区域社会中的,我们要眼光向下,关注历史上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组织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以及他们与社会大变动的关系等等,重建社会生活的实态,都离不开区域史的研究。例如《江南儒商与江南社会》、《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商人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徽商与宗族社会的历史考察》、《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旧上海黑社会研究》等区域性研究所构筑的社会实态,都有助于加深对整体中国的认识。我们在进行整体中国研究时,也注意充分利用区域资料,力图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例如《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中国帮会史》、《中国会道门》等。 二、长时段与短时段相结合。我们认为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开始。无论是区域社会的研究、秘密社会的研究还是近现代社会问题或知识分子的研究,都不能局限于1840年后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百年,而应该把社会急剧变迁的短时段放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较长时段中去加以考察,才能克服传统研究局限于一个较短时段的缺陷,使研究更具深度和力度。因此,我们突破了仅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社会变迁来考察转型期的社会,而是提出了明清以来中国近世社会的概念,跳出近代史,又回归近代史。如《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又如,对中国近代区域社会经济的研究,其视野展拓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鸦片战争以来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延续性和阶段性;再如中国近代下层社会的研究,从清初以来游民社会的形成人手,并进而研究鸦片战争以后游民社会组织的变化;至于民间会道门的研究,则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段。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也是如此,关于毒品问题的研究一直追溯到鸦片流人中国之初始。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则下延至当今。即便就一个较短的特定时段而进行的具体研究,如《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捻军起义史》等,也是把它们放在历史流变的大框架中,在具体而细微的研究中为其作历史定位。 三、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研究相结合。传统史学的研究局限于社会上层,而将社会下层排斥于研究的范畴之外。社会下层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下层民众在历史长时段的基本状况与社会大变动时的实态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的?这些研究对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于下层民众,诸如农民、市民、游民等阶层,家庭、宗族、帮会、土匪、教门等下层社会组织乃至毒品、卖淫等社会问题,都与下层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知识分子、商人等群体既与社会下层有联系,又频繁地在社会上层活动或直接居于社会上层,通过对于上述各个社会群体的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全貌,展现转型期社会各类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及其心态。 四、注意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转型时期的社会研究,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综合研究课题,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尝试引进新的理论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推向深入。如区域社会经济的研究不是就经济史谈经济史,而是以商人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研究切人点,从家族制度、商人组织、商业精神等方面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使经济活动变成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对于游民帮会的研究,我们也不是简单地罗列帮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活动,而是既考虑到游民帮会的共性,又充分考虑到区域社会的特点对于各地帮会的特殊风貌的深刻影响。对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在把握近代思想发展的总脉络的同时,更加注意知识分子的个性特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原则下,我们充分吸收并运用区域研究方法、社会学、政治学、谱牒学、心理学等等研究方法,使研究路子越走越宽,不断创新。 在长期的史学研究实践基础上,我们不仅注意史学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而且注意培养严谨扎实的学风,从最基础的史料工作做起。以商人作为切人点的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以游民帮会、会道门作为切人点的下层社会研究以及毒品、卖淫等近代社会问题、知识分子的研究,都没有现成的系统整理的史料,大量的工作都带有原创性,需要从最基础的史料工作做起。我们曾经编纂了《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等。每个专业方向的形成,几乎都经历了十几年的积累,有的甚至是二、三代人的积累。我们的不少学术成果,已经为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并受到欢迎。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的同仁们辛勤耕耘,成果迭出,正在发扬并发展多年来我们形成的研究特色。为加强与国内外史学界的学术交流,我们在上海市教委和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下,拟出版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陆续推出同仁之研究成果。希望我们的成果能为史学园地添加几分春色。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译丛取材选目则不吝其小,助力求主题相对集中,现约略勒成数专辑:一曰西方古典思想与人物,尤以古希腊为要。二曰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特重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发展。三曰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皆卷入市场经济,超越性大概正是较现实的中华人文化所需特别留意处。五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藉此希望国人眼光也能注意我们近邻心灵的深邃。六曰《学术思想评论》,由贺君照田主编,其中有译有评,最近几辑尤注意中西历史交叉延入“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宗教民俗卷》内容简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中华民国为历史标志的20世纪上半叶,虽然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无疑是其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其间,新制与旧统共存,建设与破坏同行,革命与反动互激,内忧与外患交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还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习,无不酝酿着、爆发着重大的变化与改造,并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21世纪的到来,“中华民国史”逐渐突破了以往覆盖于其上的中国革命史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国已经作为一个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26个朝代相并列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民国史的研究兴趣,也逐渐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动人心弦的政治事件以及茶余饭后的奇闻逸事,逐渐扩散到了或者准确地说是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层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政治形式的外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从而使有关民国史的研究更紧密地与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华民国史不仅已经以其原有的完整的风貌独立地展示在当代国人面前,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生长点,而且也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历史借鉴作用,并因此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民国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尽管包罗广泛,涉及档案、方志、报纸杂志、官方文献、私人著述以及共和国时期的回忆录等等,而且这些资料也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为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资料宝库,即由当时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各地政府、各学术团体和学校以及学者个人所进行的大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农村社会调查。与业已整理出的其他资料相比,这些调查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调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覆盖着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包括城镇乡村在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调查大都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和手段调查完成的,而且均以调查报告甚至学术论文作为最终的成果形式,这样既保存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原始资料,又凝聚了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各种自然、社会及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分析、透视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是深入研究和了解旧中国城乡社会问题的极可珍视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资以借鉴的极其难得的思想库。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实际上也已经走出了历史学界的圈子而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 源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使我们终于有条件能够共同担当这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所藏散漫,有不少甚至散佚海外,如果一味求全,势必不能,亦且难以满足当前学界的急迫需求,故此我们决定采取“丛编”的形式,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整理出版。第一批收录的文献共计193种,按其调查内容大致分为10卷,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宗教民俗、底边社会、城市劳工生活、乡村社会、人口、文教事业及少数民族等。其中既有当时印行的书籍,亦有散藏于各类报刊的论文,另有部分迄今尚未公开出版的手稿和油印本。凡解放后重印且流行颇广的调查报告,如《定县社会调查》等,暂不收录。 -
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是这些年知识界讨论的热点。许纪霖教授说,在学院化时代之前,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本来不言而喻,然而,当学院体制将所有知识精英一网打尽之后,这便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本书是“知识分子论丛”第一辑,收入陈来、许纪霖、陆建德、冯克利等学者去年在华东师大举办的“公共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
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
本书是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依附性积累理论创始人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试图通过对世界资本积累进程中依附性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分析来说明不发达问题的一部力作”。 -
宗教社会学史
本书以宗教社会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约70位学者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为线索,并将宗教社会学近200年的发展走向分门别类,既注意到每一位学者的独特性,又关注他们之间在理论上的关联,并以图表、概要说明等形式展示了这种关联,从而构成了一本具有独特视角的学科史。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仅关注宗教社会学在北美的发展,同时也没有将北美与欧洲的关联切断。正如作者所希望的,本书能够成为横贯两岸的大桥,并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促进交流,创造出新的成果。 -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Eric Hobsbawm's brilliant enquiry into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ism won further acclaim for his 'colossal stature ... his incontrovertible excellence as an historian, and his authoritative and highly readable prose'. Recent events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have since reinforced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nationalism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evolution and upheaval. This second edition has been updated in the light of those events, with a final chapter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dramatic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t also includes additional maps to illustrate nationalities, languages and political divisions across Europe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
原始的叛亂
1.此書為霍布斯邦的成名作,同時也是開啟歷史學界研究下層農民與工人運動的先驅。2.所謂「原始的」叛亂,指的是相對於有一整套意識形態、組織綱領與行動計畫的「現代」社會運動,顯得較為「原始」「古樸」的社會運動形式。包括:綠林好漢、黑手黨、各種農民千禧年運動、都市暴民、以宗教為凝聚力的勞工運動,以及諸如共濟會和兄弟會這類特別強調「儀式」的祕密會社。3.書中的主角是佔全世界人口絕大部份的農民與下層階級,他們雖然身處「現代」資本主義世界,但卻不是伴隨著「現代」資本主義世界一道成長的一群,而像是硬生生從古代世界被丟進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代移民。他們如何在已經無法提供他們保護的傳統思想的牽扯下,應付現代社會的衝擊(外顯為「原始的叛亂」),正是本書探討的主題。他們的情懷與理想雖終歸失敗,但仍深深潛藏於許多看似「現代化」的(也就是我們這一代的)運動底部。4. 本書除分析這類原始叛亂的文化脈絡之外,同時收錄了十三篇這類「原始叛徒」(包括馬賊、大盜、信仰農民共產主義的婦人、信仰共產主義的鞋匠、燒炭黨人、共濟會弟兄等等)的親身說法。 -
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
本书探讨中国文化中有磁“公共”和“社会”的意识,特别是前者。具体来说,涉及的课题有,公德观念的性质与历史渊源,公民论理与中国民间论理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公”观念,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义”和社会观等。本书大多数内容的问题意识都和现代情境有关,这使得本书处理问题的角度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但作者基本上是从具体的历史现实出发,来探讨中国社会中或是自发的,或是受外力引发的有关“公共”和“社会”的一些现象,这样的做法,过去尝试得不多,是本书的一个特殊贡献。 -
Everything Was Forever, Until It Was No More
Soviet socialism was based on paradoxes that were revealed by the peculiar experience of its collapse. To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at system the collapse seemed both completely unexpected and completely unsurpris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apse it suddenly became obvious that Soviet life had always seemed simultaneously eternal and stagnating, vigorous and ailing, bleak and full of promise. Although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appear mutually exclusive, in fact they were mutually constitutive. This book explores the paradoxes of Soviet life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 socialism' (1960's - 1980's)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last Soviet generation.Focusing on the maj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1950's at the level of discourse, ideology, language, and ritual, Alexei Yurchak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multiple unanticipated meanings, communities, relations, ideals, and pursuits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subsequently enabled. His historical, anthropological,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draws on rich ethnographic material from Late Socialism and the post-Soviet period. The model of Soviet socialism that emerge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binary accounts that describe that system as a dichotomy of official culture and unofficial culture,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truth and lie - and ignore the crucial fact that, for many Soviet citizens, the fundamental values, ideals, and realities of socialism were genuinely important, although they routinely transgressed and reinterpreted the norms and rules of the socialist state.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