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
本书属于海国图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是乔万尼·波特罗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政治学说的一部经典名著,它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古典政治学的研究。尽管在西方古典政治学中,波特罗以反对马基雅维里见称,但是他在某些方面与马基雅维里思想极其一致。比如,与马基雅维里一样,他也认同宗教在国家、社会中的重要性。本书记载了他最具原创性的的思想:经济因素对政治领域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否伟大端赖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统治基础在于财富,而财富的生产则有赖劳动。同时,他在书中也尝试回答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城市一当变得伟大的时候,往往停滞不前?他认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无可避免地受到一系列资源的匮乏所制约,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滞缓。在这个问题上,波特罗预示了后世的马尔萨斯以及其他经济学和政治学派的产生。 -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ISBN:9787800806483,作者:费孝通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介绍了中国行会的起源、历代行会的演变及会馆等等。作者全汉升曾师从陶希圣,受傅斯年的提拔,赴美留学,后回国任教,桃李满园,成为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代大师。 这是研究中国工商业同业组织的开创性之作,也是一部探讨从行会的起源、萌芽直到近代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苦力帮的通史性著作,为后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行会制度史》金书十章。头两章讨论行会的起源及萌芽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行会,接着的三章顺时代先后对隋唐、两宋、元明的行会加以论述;第六章则专章对会馆展开探讨;七、八两章阐释近代的手工业及商业行会;第九章专对近代苦力帮之史进行考察;结论部分析论行会制度的利弊与衰微原因。 -
美国受众成长记
本书对戏剧、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各种类型美国娱乐业的受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分析。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文化研究者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理查德·布茨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历史和精良的分析,他用优秀的传统精巧打造了这部勘查史。 本书目的旨在提供一个受众的历史,尤其是通过比较年代较早的争鸣状况来揭示20世纪争鸣状况的历史。民众或学者对受众的讨论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历史的语境。例如,对看电视的关注很难上溯到对听广播或看电影的思考,更不用说联系到流行于19世纪的娱乐方式,如:情节剧、乌脸戏、汇艺秀等。而作为当今论争核心的那些议题曾经被翻来覆去地倒腾过,有时名目相同,有时花样翻新。作者希望本书能为有关中国和亚洲娱乐观众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提供借鉴。 -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
对于一位西方女权主义学者来说,以中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背景来考察这些变化过程,确认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性别含义,是一项富于持挑战性的工作。作者的观察和阐述几乎是全面的,包括了对女婴的态度、性教育、恋爱婚姻、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卖淫、同性恋等。本书对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相的纵向研究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启迪性,它不仅源自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全新视角,也显示了作者的理论造诣所具有的穿透力。 译者的话 /1 前言及鸣谢/1 1 绪论:1949年以来的性话语/1 政治及意识形态背景/4 性问题的话语材料/9 占主要地位的话语及其读者/13 起源 /17 中国女性研究和分析术语/22 2 性差异的科学结构/31 性与科学教育/32 20世纪50年代的性和生育的观点 /38 性差异 /41 改革主义者对性与生育的解释/45 3 给青少年的建议/53 青春期的定义/56 月经与女性的弱点/61 “恶习”与无节制的危害/66 对青春期的道德与社会监督 /70 4 婚前观念/77 求爱与“约会”:历史与社会背景/78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爱 /82 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爱/89 婚前激情 /92 婚前性行为的女性标准 /97 5 一夫一妻的理想/105 妻子与性和谐/106 天生的母亲/113 性与老年女性/117 一夫一妻制与婚姻忠诚/120 覆盖女性的身体/124 6 健康的身体/135 生育健康/137 优生 /141 堕胎 /145 性传播的疾病/148 7 性与商业化的市场/155 拐卖妇女 /156 卖淫 /161 色情物品 /165 强奸与性暴力/167 8 怀疑中的性/175 处女及受害者/177 婚外性行为及女性“第三者”/180 不自然的女性/186 同性恋 /190 9 结 论/200 参考书目 /205 -
历史资本主义
本书的两个部分分别为作者在夏威夷大学政治系和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讲座的讲稿。作者在撰写这本书稿时,是在其已形成完整的世界体系理论之后,因而此书篇幅虽小,但全书各章处处触及到作者多年研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始终关注的一些最敏感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本书更可谓是进一步研究世界体系理论的入门书。同时,已经阅读过《现代世界体系》等专著的读者,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这本小册子,也有助于阅读者把握世界体系理论的一些关键问题。 -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种姓是印度持有的制度,是理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一把钥匙。本书利用社会人类学家的调查报告和大量的文献材料,对种姓制度的起源、概念、构造特点、变化、种姓与印度教社会的理论等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书视野开阔,资料翔实,是了解印度社会、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
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
我国学术界对塔尔蒙的这部著作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见仁见智。就译者视野所及,许多言及这部著作的中国学者似乎都没有细读过它,所以,把它介绍给我国的读者,还是一件必要的有益的工作,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可以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 塔尔蒙的这部著作是他著述中最出名的一部,如他在前言所述,把此书作为第一卷,以后又写了它的续集——第二、第三卷。在第二卷,他围绕1848年革命,通过社会经济现实与政治现实的对比,追述了19世纪社会主义的救世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救世主义的冲突,对那个时代欧洲浪漫主义哲学对政治的影响也有所涉及;第三卷中,他的视线转移到了20世纪的现代,准备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何纳粹会登上政治舞台?为何20世纪会挣扎在残害、强权、仇恨的毒海中?他的答案:除了国家特殊的社会、政治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世纪的后叶对理性主义、个人自由主义抵抗的精神力量的强大而又迅速。不知道是否有同好对把第二、第三卷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工作感兴趣?另外,塔尔蒙的这部著作中,导师拉斯基对他的影响,也随处可以读到,希望国内有研究条件的学人也能对拉斯基学说多做介绍。 因为失业日久,可以说是在贫病交迫、心力俱瘁的状态和孤寂的心境中,勉力最后完成这译稿的。其间,还曾在连续40度的盛夏,因为没有空调,电脑的故障,已经译成汉语的12万个字码的消失殆尽,几乎失去重头开始、继续伏案下去的勇气。最后校正的阶段,正值萧疏的深秋,面临的是通货膨胀的到来,心底里难免对未来的人生更添几分惆怅。 -
玉米与资本主义
1988年墨西哥出版了一本探讨玉米的历史重要性的专著,甫一问世,即引起关注,并很快在美国翻译出版。这本来自玉米故乡、带有墨西哥主义倾向的书,能引起傲慢的美国学界的好评,首先得归功于作者视角的独特。 作者阿图洛·瓦尔曼是卓越的墨西哥人类学家,但在写本书的时候,却更像一位社会学家,他深深地迷恋于玉米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几乎不能自拔,幸而广泛的知识储备使他有可能结合人类学、社会史和政治经济方法,记录以玉米为主角的不同故事。玉米——这个“植物学的私生子”,流浪世界的同时也征服着这个世界:在中国和美国,玉米是辽远土地的征服者;在南欧,是农业季节性耕作的改革者;在非洲,是组织和劳动强度的化身;玉米还是员工的生计,是刺穿饥饿的利剑,是穷困的表现和耻辱的符号。 无论玉米如何行走天涯,世界殖民主义的扩张是其中一个动力。玉米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7世纪,玉米曾经是奴隶贸易中主要的食物来源。在湿热的西非和漫长的越洋旅程中,奴隶贸易要求能长时间储存并满足大量需求的食物,结构紧凑、体积不大的一捆玉米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奴隶们能忍受几乎单一的玉米食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玉米所包含的高维生素能防止越洋航行中常见的坏血病。于是通过葡萄牙人,玉米在非洲安家落户。在这个过程中,玉米和奴隶贸易如影随形,也许我们不能说没有玉米奴隶贸易就不会出现,但反过来说,也的确很难找到合适的作物来代替玉米。 17世纪以后,随着奴隶贸易在非洲衰落,欧洲殖民者需要新的贸易来填补奴隶贸易的空白。瓦尔曼解释,玉米有成本低、方便运输、容易储藏、不易腐烂等优点,对殖民地政府和白人移民而言是理想的输出商品。因此,殖民政府几乎将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对白人居民种植玉米政策的扶植上。对非洲农民种植玉米,却公然推行歧视政策,迫使非洲种植者将自己的产品低价出售。但令殖民者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玉米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既是商品,又是一日三餐,种植玉米的农民可以在把玉米作为生存保障或者能赚钱的商品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收成以后,倘若殖民掠夺使农民无路可走时,玉米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瓦尔曼总结:“玉米最终成为了农民抵抗殖民统治的秘密武器。” 从被藐视的植物,如何发展成全球性经济的一个主要商品,阿图洛·瓦尔曼追踪玉米的点点滴滴,都不乏精彩之处。 人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自然进化和社会进程间的交织和相互作用的观察。《玉米与资本主义》通过玉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调查,展示了粮食在不平等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这一崭新的视角将历史从它的宝座上捧下来,使它靠近大众和风土人情,更接近人类共同的经历和日常生活。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6.2.14 -
经济与社会(上卷)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是行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是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学者。《经济与社会》一书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夫人玛丽娅娜·韦伯整理、出版的。之所以说是整理后出版,其一是韦伯生前没为此书给出一个总体结构的计划;其二,后一部分,即为“具体的”社会学部分的写作是先于前一部分,即“抽象的”社会学部分(根据所标出的写作时间,第一部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8-1920年的期间写的;第二部分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大约1911-1913年的期间写的)。所以第一版的前言里说,各章的先后顺序只好由玛丽娅娜·韦伯及她的同事们来安排、决定。而那些没有完成的章节,就只好保留原样了。关于本书名的变故,整理者们在出版前言里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与说明。 -
大公司与关系网
本书从理论上讨论了大公司与关系网之间的关系问题,点出了本书主题;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通过对西方美孚石油公司和英美烟公司以及日资三井物产株式会作了介绍等内容。 -
破坏性的一代
彼得·科利尔与戴维·霍洛维茨合著的《破坏性的一代——对60年代的再思考》(Destructive Generation:Second Thoughts about the Sixties,1989年初版后再版三次)是影响小布什哲学思想的重要书籍之一。本书两位作者曾是60年代激进派的领导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反思当年随心所欲的享乐主义、破坏性的“革命”激情、“新左派”及“反文化”运动造成的悲剧。本书被美国共和党人奉为保守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小布什形成“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哲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60年代青年人沉湎于开Party(派对)、酗酒、毒品,普遍要摆脱责任和道德约束;“新左派”攻击现存“制度”,试图摧毁权威中心;激进派声称要“通过暗杀改造世界”,他们想要革命,却因毫无计划而陷入无政府主义,犯罪与病态成为时代特征。60年代过去后,美国社会变得四分五裂,如果还有共同信念的话,那就是一致认为“美国是罪恶的”,这是60年代给人们留下的最持久的后遗症。 -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this classic work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Karl Polanyi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is analysis explains not only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self-regulating market, but the potentially dir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untempered market capitalism. New introductory material reveals the renewed importance of Polanyi's seminal analysi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free trade. -
罪惡的代價
德國人通過悔罪的極度痛苦、對於上帝的慈悲保證,獲得巨大且深刻的領悟。 廣島事件卻讓日本人覺得他們是戰爭的主要受害者,彷彿除了原子彈轟炸以外,沒有其他戰爭似的。 為什麼日本與德國人對戰爭觀點和集體記憶,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我想寫的是有關日本人的戰爭記憶,同時這引導我到相關的主題──現代日本國家主義。天皇崇拜者、歷史修正主義者、探索日本人獨特本質的浪漫主義者等,各種人士的著作,令我著迷。……自從十九世紀後期,日本經常把德國視為模範。奇怪的是,多數在戰前吸引日本的德國的東西──普魯士獨裁主義、浪漫式民族主義、假科學種族主義──這些很明顯在德國早已過時,卻仍繼續在日本徘徊不去。為什麼?由於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心頭,決定擴大我原先的構想,而寫些有關德國與日本對戰爭的記憶。──伊恩.布魯瑪」 德國人的記憶彷彿是巨大的舌頭,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找出那顆疼痛的牙齒。日本人卻認為:德國全神貫注於過去的罪惡,並願意向從前的受害者道歉,這樣一定會導致喪失自己的身分。 二戰結束後,德國誠心悔罪,日本死不認錯,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兩個國家對大戰的看法為何存在鴻溝?彼此的集體記憶為何截然不同?是文化差異或政治不同嗎?又或是根植於潘乃德指出的:日本是儒教「恥文化」,德國則是基督教「罪文化」?作者走訪二戰的代表性城市:奧斯威茲、廣島和南京,並從軍事審判、教科書、紀念碑等各方面廣泛觸及而深入探討,引導讀者從各種立場和角度,來理解這兩個民族在戰後面對自己歷史罪行的態度。 ◆每逢戰爭紀念日,都伴隨有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等相關爭議報導出現,日本不願認錯的態度也令人好奇於他們的思考模式,本書試圖從德日兩國戰後的態度比較,對此問題提供解答。 -
跨域史学
《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内容分新马华人史学与史观、马来亚华人社会与人物、新加坡华人社会与政治思潮等上、中、下三篇,每篇各有三章。论述新马华人近代史分期和学术研究回顾,华人移民社会领袖在多元社会的地位,华人新移民遭遇、战后劳工运动和华校学生学潮及社会变迁。 《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兼容传统史学论析和后现代史学论述,讨论的对象是新马地区的华人,时间范围则从十九世纪中叶近代中国移民南来浪潮开始至1965年新加坡独立和建国前夕,研究方法之创新,研究范围之深广,堪称东南亚华人研究论著之首创。 -
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
该书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情感文化的深层次社会内涵,综合分析中国15—18实际典籍文献中的情感与心境词汇,并在与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中,试图重新发现并建构传统中国的情感文化。作者史华罗为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意大利汉学学会、欧洲汉学学会理事。 -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覆盖延长的16世纪,讲述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创立的历史。在新增的2011年版序言中,沃勒斯坦梳理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写作背景,并对“世界体系”理论迄今遭遇的主要学术批判做了系统的回应。 【名家点评】 “这是一部非同凡响的著作。作者提出了一种理论,并用它来世界欧洲公共事件的结构和进程,以及欧洲在16世纪的海外扩张活动。这不著作正在产生的影响力令人艳羡。”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所涉及的并不是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学科,而是对所欲偶这些学科的整合,因此是将所有这些领域置于一个新的认识层面上。这是一部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著作,我们必须学习它、援引它,同它进行争辩,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总之,这是一部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著作。” ——埃里克•沃尔夫(Eric R.Wolf) -
阅档读史
近十年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了数万件北方农村基层档案,本书以此为基础编纂而成。编者着眼于1940-1980年代的北方农村社会变迁,挑选典型史料,以图配文的形式,反映这一时期(史学界称之为"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历史细节。全书以时间为序,事件为类,取自基层农村的档案史料为主干,档案不足而需贯通者,补充以当时报载新闻或文件,并配以少量说明性文字。 -
地標:北京的空間政治
中共建國後的首要任務正是改建北京城。50年代首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拆除古城樓、擴建天安門廣場、拓寬長安街、在廣場中心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改明清兩朝的太廟為勞動人民文化宮,豎立了不少矚目的新地標,使北京的市容起了巨大的變化。本書所指的「空間政治」,並非是地理變革,或單純探討建築物的坐向,而是探討政治的地域布局,及廣義的看政治與地理之間的互動、衝突和影響,藉此了解中共如何利用城市空間和建築物的設計來樹立其威信。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